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市场营销理念的水泥市场营销现状及优化策略分析
1
作者 周志琼 《消费与品牌传播》 2025年第2期0157-0159,共3页
针对水泥市场目前存在的竞争过度、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问题,水泥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价格竞争思路,从内部视角出发,持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提升受众体验为重要目标,打造现代化的营销服务体系,帮助... 针对水泥市场目前存在的竞争过度、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问题,水泥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价格竞争思路,从内部视角出发,持续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提升受众体验为重要目标,打造现代化的营销服务体系,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求更为广泛的合作。因此,本文首先旨在围绕市场营销理念,总结现阶段我国水泥市场营销的现状,包括价格策略应用现状、产品策略的呈现、渠道和促销策略的实施等方面。然后通过转变受众的消费思想、改善和升级用户体验、启动服务营销等几种方式,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以期本研究能够为广大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营销理念 水泥市场 营销策略 水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亚高山森林不同恢复途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婧怡 陈晓霞 +6 位作者 李梦玮 张楠楠 周志琼 李晓明 丁建林 何其华 石福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471-3482,共12页
川西亚高山森林作为西南林区主体,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该区域植被恢复方式主要为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比较不同恢复方式下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对于川西亚高山森林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策略... 川西亚高山森林作为西南林区主体,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该区域植被恢复方式主要为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比较不同恢复方式下森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动态变化,对于川西亚高山森林恢复与重建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茂县山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不同恢复模式形成的的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自然恢复的次生林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2005—2020年乔、灌、草三个层次的群落结构特征和多样性。结果表明:(1)不同恢复途径下,乔木层物种数都呈现增加趋势,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乔木层物种数分别增加了11种、7种、8种;(2)华山松人工林中华山松重要值从48.06%降低到31.1%,乡土阔叶树种四川蜡瓣花进入乔木层,2020年重要值增大至21.62%,油松人工林中油松重要值逐渐降低,从43.59%降至29.76%;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中,乡土树种锐齿槲栎逐渐成为第一优势种,2020年重要值增至19.9%。(3)华山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和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中,温带区系成分分别占总属数的71.43%,80.77%和84%,温带区系特征明显。(4)华山松人工林和油松人工林乔木层径级结构均为偏正态分布;而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径级分布呈倒“J”形,以小径级个体为主。(5)不同林型的乔木层高度在15年间呈现增加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油松人工林>华山松人工林>自然恢复的次生林。(6)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显著大于两个人工林,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油松人工林最大;灌木层4个多样性指数均表现为油松人工林最大;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油松人工林较大,均匀度指数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人工林恢复速度大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但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更新能力更强,且更有利于多样性的保存。两个人工林逐渐由常绿针叶林演替为以常绿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演替为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演替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恢复模式 亚高山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黄蔷薇(Rosa hugonis)生长与繁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志琼 包维楷 +2 位作者 吴福忠 何晓 吴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820-1828,共9页
对乡土植物生长繁殖特征的认识是制定合理的植被恢复及管理措施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踏查和样方调查,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乡土灌木-黄蔷薇(Rosa hugonis)的分布、生长繁殖特征及空间差异。发现:(1)黄蔷薇主要分布于岷江干旱河... 对乡土植物生长繁殖特征的认识是制定合理的植被恢复及管理措施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踏查和样方调查,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乡土灌木-黄蔷薇(Rosa hugonis)的分布、生长繁殖特征及空间差异。发现:(1)黄蔷薇主要分布于岷江干旱河谷的茂县段,其植株株高、基径、年龄、丛冠幅、丛的萌生数、丛干重、丛生物量和密度等生长特征存在明显空间差异,除丛萌生数和密度之外海拔对其他各参数都有较大的影响,这些参数的值在高海拔地段大于低海拔地段;(2)黄蔷薇在干旱河谷丛平均萌生数为6.48±0.97株/丛,丛的萌生能力较强,且其受砍伐后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萌生株年龄结构大致为金字塔型,最大植株年龄为25 a;(3)干旱河谷黄蔷薇的结实量较大,平均值为(404.96±106.91)果/丛,结实特征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4)各生长与结实参数关系密切,影响结实量的最主要的生长因素是冠幅和丛干重。研究结果表明:黄蔷薇适应干旱河谷的环境条件,具有较广泛的分布,生长和和繁殖状况良好,是可供选择的干旱河谷恢复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黄蔷薇(Rosa hugonis) 无性繁殖 结实量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黄蔷薇和川滇蔷薇更新能力及其限制因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志琼 包维楷 +1 位作者 吴福忠 吴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931-1939,共9页
植物种子、种子库和幼苗库的研究是种群更新和植被恢复的重要内容。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两种乡土灌木(黄蔷薇和川滇蔷薇)的种子、种子库和幼苗库特征。黄蔷薇和川滇蔷薇种子产量较高,分别为(627±216)和(7832±4347)果/丛,但种... 植物种子、种子库和幼苗库的研究是种群更新和植被恢复的重要内容。研究了岷江干旱河谷两种乡土灌木(黄蔷薇和川滇蔷薇)的种子、种子库和幼苗库特征。黄蔷薇和川滇蔷薇种子产量较高,分别为(627±216)和(7832±4347)果/丛,但种子质量较差,饱满率分别为(49.62±1.03)%和(73.83±3.42)%,活力为(32.25±0.67)%和(55.38±2.5)%。黄蔷薇种子产量和活力低于川滇蔷薇,但其种子重量和休眠程度却远高于川滇蔷薇。两种蔷薇土壤种子库的水平和垂直分布格局相似:在水平分布上,离植株基部越近,种子密度越高;在垂直分布上,种子主要分布在地表层。黄蔷薇和川滇蔷薇种子库密度均较高,分别为(560±90)粒m2和(1955±235)粒/m2,但活力种子数量较少,分别为(26±4)粒/m2和(152±18)粒/m2,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黄蔷薇(60.6%)较川滇蔷薇(18.4%)高,可萌发的种子,两者分别为(10±1)粒/m2和(124±14)粒/m2。黄蔷薇(65.3%)的种子库中被啮齿动物取食的比例较川滇蔷薇(0.5%)高。两种蔷薇的幼苗密度差异不大,黄薇幼苗密度((4.28±0.49)株/m2)略小于川滇蔷薇((5.24±1.28)株/m2)。幼苗组成的总体趋势是高度级低的幼苗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且Ⅰ级幼苗数显著高于较其他级幼苗数。研究表明,两种蔷薇种子存在休眠,能形成持久种子库,种子特征对种子库和幼苗库具有深刻影响。两种蔷薇更新状况不佳,比较而言,黄蔷薇更新较川滇蔷薇好。黄蔷薇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动物对种子的破坏,而川滇蔷薇更新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幼苗存活定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黄蔷薇 川滇蔷薇 更新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多苞蔷薇生长与繁殖特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志琼 包维楷 +3 位作者 吴福忠 庞学勇 何晓 吴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07-1413,共7页
通过大面积野外踏查和样方调查,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乡土灌木多苞蔷薇种群的分布、生长繁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多苞蔷薇广泛分布于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绵褫至松潘镇江关约170km长、海拔1200~2600m的空间范围内,其株高、基径... 通过大面积野外踏查和样方调查,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乡土灌木多苞蔷薇种群的分布、生长繁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多苞蔷薇广泛分布于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绵褫至松潘镇江关约170km长、海拔1200~2600m的空间范围内,其株高、基径、年龄、冠幅、萌蘖株数和结实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23.33±3.13)cm、(12.49±0.40)mm、(3.34±0.16)a、(1.30±0.13)m^2、(5.07±0.39)株/丛和(171.47±25.90)果/丛.随着海拔高度和纬度增加,其株高、基径、冠幅和结实量增加,而萌蘖株数没有显著变化.多苞蔷薇有性结实和无性萌蘖能力随环境空间变化的不匹配性与其生长密切相关,可能与多变环境下资源分配利用的平衡机制有关;以丛进行年龄统计,多苞蔷薇缺少幼龄个体,种群发展并不稳定,但随海拔高度升高,萌蘖株年龄结构均呈“金字塔”型,且较大龄级的萌株比例略增,显示出良好的种群持续性.综合分析发现,多苞蔷薇生长与繁殖的空间差异性是对干旱河谷长期适应的结果,既为种群持续提供了保证,也为种群扩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多苞蔷薇 无性繁殖结实量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桫椤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周志琼 苏智先 +2 位作者 廖永梅 苏瑞军 黎云祥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对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的特征特性、生态学、繁殖栽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为进一步研究该植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桫椤 生物学 珍稀濒危植物 生态学 繁殖 树形蕨类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艳 周志琼 赵粉花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6期0037-0040,共4页
将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工作中并分析对患者而言的重要价值。方法 基于回顾研究的目的,先确定病例筛选阶段(2022.10-2023.10),再确定病例样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100),以抽签的形式做随机的分组,通过多方对... 将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慢性心衰护理工作中并分析对患者而言的重要价值。方法 基于回顾研究的目的,先确定病例筛选阶段(2022.10-2023.10),再确定病例样本(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100),以抽签的形式做随机的分组,通过多方对比,说明观察组(n=50/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护理效果与对照组(n=50/基础护理)的差别。结果 心、肺功能多项指标检测值(护理后)有显著的组间差异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亦如此且观察组分数(护理后)更高(P<0.05)。结论 将早期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实施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可稳定心功能,改善肺部状态,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 心功能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蔷薇种子的休眠及解除方法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志琼 包维楷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1-628,共8页
分析了蔷薇(Rosa L.)种子休眠原因、解除休眠方法以及环境条件对休眠与萌发的影响。蔷薇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瘦果果皮和种皮的限制作用,胚生理休眠以及果肉、瘦果果皮、种皮和胚中的抑制物质。解除休眠的方法包括去除瘦果果皮限制、解... 分析了蔷薇(Rosa L.)种子休眠原因、解除休眠方法以及环境条件对休眠与萌发的影响。蔷薇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瘦果果皮和种皮的限制作用,胚生理休眠以及果肉、瘦果果皮、种皮和胚中的抑制物质。解除休眠的方法包括去除瘦果果皮限制、解除胚的生理休眠、去除抑制物质等。种子发育过程中及成熟后,环境因子,如温度、水分和光照,对种子休眠和萌发有影响。此外,微生物、果实采集时间也对种子休眠及萌发有较大影响。蔷薇种子的休眠机制复杂,且种间差异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蔷薇 种子休眠 萌发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川滇蔷薇生长与繁殖特征的地理空间差异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志琼 包维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92-2201,共10页
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踏查、种群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乡土灌木川滇蔷薇在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雅砻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的分布、生长繁殖特征及其在流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川滇蔷薇广泛分布于四大流域,海拔范围1700m至3... 通过大面积的野外踏查、种群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了横断山区干旱河谷乡土灌木川滇蔷薇在岷江流域、大渡河流域、雅砻江流域和金沙江流域的分布、生长繁殖特征及其在流域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川滇蔷薇广泛分布于四大流域,海拔范围1700m至3700 m,所调查的18个种群生长状况良好,株高2 m以上,明显高于群落中的其他灌木。主成分分析表明,地理位置(流域、纬度、经度、海拔)和土壤(全碳、总有机碳、全氮、pH值)是影响川滇蔷薇生长繁殖的主要因子,其中地理位置的影响更大。生长特征包括株高、地径和冠幅在18个种群间差异显著,但在不同的流域间差异不显著。丛萌生数在种群间差异显著,其差异性较其他生长特征弱,但丛萌生数在不同流域间差异显著:岷江流域显著大于雅砻江流域,金沙江流域显著大于大渡河流域。与生长和无性繁殖相比,有性繁殖特征表现出更强的空间差异性,果实重量、瘦果重量以及种子活力在居群间差异极显著,果实重量和种子活力在不同流域间差异显著,但瘦果重量在流域间的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川滇蔷薇生长和繁殖特征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存在较强空间差异性,较强无性繁殖是种群持续存活的保证,而有性繁殖及其强烈的空间差异为种群适应多变环境以及地理空间扩展提供了遗传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河谷 地理位置 土壤特征 川滇蔷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地理空间差异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志琼 何其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6037-6045,共9页
通过测定横断山区干旱河谷18个川滇蔷薇种群新采集种子以及低温层积8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分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与种子特征以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阐明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地理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8个川滇蔷薇... 通过测定横断山区干旱河谷18个川滇蔷薇种群新采集种子以及低温层积8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分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与种子特征以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阐明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地理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8个川滇蔷薇种群种子具有不同程度的休眠,新采集种子发芽率变化幅度大,为15.8%±5.0%至82.7%±2.3%,发芽速度指数范围:2.3%±0.2%至5.3%±0.5%。不同种群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差异显著。新采集种子的发芽率在流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金沙江流域>雅砻江流域>大渡河流域和岷江流域。新采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随着采集地点海拔的升高而显著增加,即种子休眠程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呈现降低趋势。低温层积8周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但减弱了种子发芽率和发芽速度在流域以及海拔间的差异。偏相关分析表明:瘦果皮厚度与新采集种子萌发速度成显著负相关关系;环境因子中年蒸发量与发芽率以及发芽速度之间关系最为密切,成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次为年降水量,与发芽率和发芽速度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川滇蔷薇种子休眠与萌发在横断山区干旱河谷存在较强地理空间差异。环境因子中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以及植物自身特征瘦果皮厚度是引起种子休眠与萌发地理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蔷薇 地理空间差异 干旱河谷 种子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志琼 沙丽 +5 位作者 阳桃鲜 赵明 王梅丽 金林燕 李伟嘉 林桂芬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1)有形成果急诊医师查体时间由改善前的34.41 min缩短为3 min,患者外出检查平均用时由改善前的22.18 mi...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1)有形成果急诊医师查体时间由改善前的34.41 min缩短为3 min,患者外出检查平均用时由改善前的22.18 min缩短为10 min,采血到出结果的平均时间由改善前的22.18 min缩短为12 min,目标达率为112%,进步率为45.1%。(2)无形成果:小组成员在品管手法、荣誉感、责任感、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同时还可以提高小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急诊 重点病种 绿色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血液科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志琼 阳桃鲜 +4 位作者 沙丽 陈传凤 岳沙 毛艳琼 肖丽琼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8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究RCA(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血液科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绘制鱼骨图并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比较采用根因分析法前、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根因分析... 目的探究RCA(根本原因分析法)在血液科住院患者防跌倒坠床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血液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事件进行原因分析,绘制鱼骨图并找出根本原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比较采用根因分析法前、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结果采用根因分析法之前(2012年1月~2014年12月),血液科总住院患者2034人,发生跌倒坠床12例,发生率为0.59%,主要原因为入院时跌倒坠床评估贫血项目不准确、病房卫生间未使用防滑垫、患者及陪护的安全意识差、健康宣教方式单一等。经过对不同程度贫血患者调整跌倒坠床风险分值、卫生间加用防滑垫、对全员培训、实施和监督,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采用多种宣教方式等环节的管理后(2015年2月~2016年6月),血液科总住院患者3149人,发生跌倒坠床1例,发生率为0.0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采用RCA分析原因并制订相应的预防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本原因分析法 血液科住院患者 跌倒坠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急诊费用漏收率中的应用
13
作者 周志琼 沙丽 +3 位作者 任路芬 李芬丽 杜倩 萨召存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11期183-184,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漏收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急诊科漏收费用由活动前每月漏收1544.1元降至活动后每月漏收130.14元,目标达标率为104.1%,进步率为91.5%;小组成员在品管手法...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漏收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在急诊科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急诊科漏收费用由活动前每月漏收1544.1元降至活动后每月漏收130.14元,目标达标率为104.1%,进步率为91.5%;小组成员在品管手法、荣誉感、责任感、沟通协调、团队精神等方面都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急诊患者的费用漏收率,同时还提高了小组成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漏收费用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2015年CERN植物物候观测数据集 被引量:7
14
作者 宋创业 张琳 +21 位作者 吴冬秀 白帆 冯静 冯丽 杜明武 杜娟 戴冠华 李向义 李以康 李原理 刘世忠 倪建 冉飞 饶兴权 唐建维 王小亮 温韩东 颜绍馗 于立忠 张新厚 赵常明 周志琼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7年第1期27-34,J0032-J0041,共8页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植物物候观测数据集是CERN生态站植物物候观测数据综合集成的产物,包含21个生态站2003~2015年660余个物种的物候观测记录。因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观测的物候期不同,本数...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hinese Ecosystem Research Network,CERN)植物物候观测数据集是CERN生态站植物物候观测数据综合集成的产物,包含21个生态站2003~2015年660余个物种的物候观测记录。因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观测的物候期不同,本数据集被分为木本子集和草本子集。木本子集主要记录了芽开放期、展叶期、开花始期、开花盛期、果实或者种子成熟期、叶秋季变色期和落叶期等物候信息。草本子集则记录了萌动期、开花期、果实或种子成熟期、种子散布期和黄枯期等物候信息。另外,本数据集还包含生态站代码、年份、样地代码、样地名称、样地类别、植物种名、拉丁名等信息。本数据集可以为环境变化、碳循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植物物候 气候变化 环境变化 碳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岷江干旱河谷不同植物斑块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彦娇 包维楷 +2 位作者 周志琼 李芳兰 吴福忠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2-609,共8页
岷江干旱河谷生境恶劣,植物种群呈斑块状单物种聚集分布,研究植物斑块及斑块下土壤种子库的特征,有利于指导植被的自然恢复更新工作。选择岷江干旱河谷广泛存在的10种植物斑块,进行植物斑块特征的调查及斑块内土壤种子库的采样分析,结... 岷江干旱河谷生境恶劣,植物种群呈斑块状单物种聚集分布,研究植物斑块及斑块下土壤种子库的特征,有利于指导植被的自然恢复更新工作。选择岷江干旱河谷广泛存在的10种植物斑块,进行植物斑块特征的调查及斑块内土壤种子库的采样分析,结果表明: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刺旋花(Convolvulus tragacanthoides)、金花蚤草(Pulicaria chrysantha)、矮探春(Jasminum humile)、川甘亚菊(Ajania potaninii)、小叶杭子梢(Campylotropis wilsonii)斑块有一定的土壤种子库库容量,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在(890.0±282.233)/m2以上,而马鞍羊蹄甲(Bauhinia faberi)、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竹叶草(Oplismenus compositus)斑块和裸斑的种子库库容量较小,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分别为(437.5±260.615)/m2、(145.0±45.917)/m2、(172.5±69.567)/m2和(105.0±40.104)/m2;各植物斑块及土壤种子库中地面芽和高位芽生活型的植物占的比例较大,以禾本科(Poac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植物较多;各植物斑块瞬时种子库物种比例较大,在干旱河谷的大环境下,各植物斑块内的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留存的时间可能均较短;马鞍羊蹄甲、芦苇和竹叶草斑块土壤种子库与相应地上植被物种组成的较低相似性(Sorensen相似性指数低于0.369)、极显著负相关性,以及较低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意味着这3种植物斑块依靠土壤种子库进行自然恢复更新的潜力可能比其他植物斑块更低。此外,裸斑的土壤种子库中存在一定量的种子且长期持续种子库的比例较大(占56%),裸斑具有一定的依靠土壤种子库进行植被恢复的潜力。针对具体的斑块特征,充分利用土壤种子库作为种源,促进现有种子的萌发,改善幼苗的定居环境是今后该区域植被恢复更新工作应更多关注的一种途径。另外,对马鞍羊蹄甲、芦苇、竹叶草斑块辅以适当的人为补充种源等措施也是值得考虑的植被恢复更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植被 土壤种子库 物种组成 物种丰富度 植物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护管理措施对地震后退化草坪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晓丽 周志琼 包维楷 《草原与草坪》 CAS 2009年第3期1-7,共7页
2008年6~7月对地震后搭建帐篷的不同退化程度草坪,采用4种恢复方式进行定位试验,开展草坪特征(草坪草绿色盖度、高度、密度、裸斑盖度、杂草盖度和高度等参数)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研... 2008年6~7月对地震后搭建帐篷的不同退化程度草坪,采用4种恢复方式进行定位试验,开展草坪特征(草坪草绿色盖度、高度、密度、裸斑盖度、杂草盖度和高度等参数)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采用一般线性模型中的单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处理方式,恢复时间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草坪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搭建帐篷时间的延长,草坪的退化程度加剧。重度退化草坪较轻度退化草坪恢复需要更长的时间。(2)施肥加浇水较其他方式能显著提高轻度退化草坪草绿色盖度,降低枯落物盖度,增加杂草盖度。4种恢复方式对重度退化草坪恢复特征没有差异。(3)恢复1个月后,重度退化草坪草的盖度从1.80%±0.39%恢复到8.90%±2.51%,轻度退化草坪草的盖度从7.78%±1.79%恢复到10.98%±2.75%,恢复效果较差。恢复后草坪植物组成和丰富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杂草从5种增加到19种。草坪草无芒雀麦的优势地位被生长速度快的莎草科植物单穗水蜈蚣和阔叶类植物积雪草代替。综合分析表明:以无芒雀麦为优势种的草坪受避灾干扰的影响较大,养护管理措施并不能促进轻度和重度退化草坪草的快速恢复,应采取重建方式进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坪 恢复 养护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身份识别小卡在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沙丽 普春丽 +1 位作者 徐慧娟 周志琼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5期187-188,共2页
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呼吁各成员国密切关注患者安全,提出全球共同努力,开展保证患者安全的行动。我国卫计... 近年来,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患者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众多国家医务界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多次呼吁各成员国密切关注患者安全,提出全球共同努力,开展保证患者安全的行动。我国卫计委颁布患者十大安全目标,首要的目标就是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急诊科是医院抢救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急诊患者大多起病急、变化快,就诊时间、人数及危重程度难以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患者 识别 世界卫生组织 高医务人员 安全问题 应用 自制 医院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河谷边坡海拔变化对土壤种子库的影响
18
作者 李彦娇 包维楷 +2 位作者 周志琼 李芳兰 吴福忠 《福建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6,49,共7页
为更好地利用土壤种子库进行植被的自然恢复更新实践,利用"萌发幼苗法"测定海拔差异对岷江干旱河谷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相应地上植被的特征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海拔的土壤种子库库容量和物种丰富度随... 为更好地利用土壤种子库进行植被的自然恢复更新实践,利用"萌发幼苗法"测定海拔差异对岷江干旱河谷灌丛植被土壤种子库特征的影响,相应地上植被的特征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海拔的土壤种子库库容量和物种丰富度随土层加深而减小;海拔间隔100 m以上时,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更易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3个样地中,各海拔的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物种组成频数均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海拔这一局部环境因子对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物种组成关系的影响不明显,岷江干旱河谷局部地段土壤种子库的特征可能由河谷整体环境所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上植被 土壤种子库 物种组成 物种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梗患者给药流程创新护理成效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普春丽 沙丽 +7 位作者 阳桃鲜 王梅丽 刁丽 任路芬 林桂芬 徐慧娟 周志琼 杨红利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7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药流程创新护理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47例和对照组153例,通过创建"心梗急救包"+改变服药方法,比较创新方法实施前后2组急性心...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药流程创新护理成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147例和对照组153例,通过创建"心梗急救包"+改变服药方法,比较创新方法实施前后2组急性心梗患者确诊-服药时间、服药时呕吐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医护满意率共四方面指标的变化。结果创新急性心梗患者给药流程后,急性心梗患者确诊-服药时间、服药时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而患者、家属及医护满意率明显高于项目实施前,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梗急救包"+将以往嚼碎服阿司匹林改为捣碎喂服水溶剂,并配齐工具,可以及时督促急性心梗患者服药,减少嚼服药物导致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给药剂量准确,明显提高医护患多方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梗 给药流程 创新 护理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寨沟林下28种乡土观赏植物种子基本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维维 包维楷 周志琼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5,共9页
为了筛选九寨沟旅游退化地段林下植被恢复的适宜物种,并揭示乡土植物种子基本性状特征,研究了九寨沟28种观赏性乡土植物种子基本特征(长宽、种皮厚度、千粒重、活力、萌发率)以及低温层积提高种子发芽能力的作用。调查研究结果是:1)28... 为了筛选九寨沟旅游退化地段林下植被恢复的适宜物种,并揭示乡土植物种子基本性状特征,研究了九寨沟28种观赏性乡土植物种子基本特征(长宽、种皮厚度、千粒重、活力、萌发率)以及低温层积提高种子发芽能力的作用。调查研究结果是:1)28种植物种子中4种为小种子(<1mg),53.6%是中等大小的种子(1~9.9mg),32.1%为大种子(>9.9mg)。小种子均出现萌发,与小种子相比,种子休眠普遍存在于中等大小和大的种子中。2)77%的物种种子活力较高(>72%),但仅有7种常规条件下能萌发;窄叶鲜卑花的萌发率最高,达到80%左右,6种植物的萌发率3%~50%。3)低温层积显著提高了蔷薇、毛果铁线莲、宽叶旌节花、假升麻的萌发率(P<0.05),也相对较早地提高了陇东海棠、鲜黄小檗、独活的萌发,但对大多数种子萌发没有促进作用。综合分析表明,九寨沟28种林下或林缘乡土植物中只有窄叶鲜卑花、毛果铁线莲、宽叶旌节花、假升麻、陇东海棠、鲜黄小檗、蔷薇等12种可直播或通过低温层积处理后直播用于旅游干扰退化地段的林下植被恢复中,而其他种类尚需进一步寻求打破休眠的措施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物种 种子萌发能力 低温层积 林下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