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藻蓝素对脓毒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定耕 詹向阳 +1 位作者 张永虎 张大利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观察藻蓝素(CP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PC干预组。其中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CPC干预组... 目的观察藻蓝素(CP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SD大鼠根据不同实验目的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CPC干预组。其中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CPC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浓度为20、40、60 mg/kg CPC腹腔注射。术后72 h后获肺组织标本,观察CPC处理前后HO-1蛋白的表达,比色法检测HO-1酶活性改变情况。提取组织总蛋白和核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以及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核转位情况。化学发光法检测超氧化物的含量。结果 CPC处理可明显促进ALI的肺组织中HO-1的表达,并能增强其酶活性。同时,CPC也可促进Akt磷酸化,并能诱导转录因子Nrf2核转位。同时,CPC也可显著减少大鼠肺组织中过氧化物产生,而HO-1抑制剂锡原卟啉Ⅸ(SnPP)能明显降低CPC对超氧化物的抑制作用。结论 CPC诱导HO-1表达可能与Akt磷酸化以及Nrf2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素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酚羟考酮片平衡镇痛在急诊创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定耕 张永虎 《北方药学》 2015年第8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究在急诊创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氨酚羟考酮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创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5例(79.17%)VAS评分〈7分,有25例(20.83%)VAS评分≥7分,VAS评分小于7分的病例... 目的:探究在急诊创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氨酚羟考酮片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诊创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95例(79.17%)VAS评分〈7分,有25例(20.83%)VAS评分≥7分,VAS评分小于7分的病例氨酚羟考酮片药物用法用量为4次/d,1片/次,VAS评分≥7分的病例氨酚羟考酮片药物的用法用量为4次/d,2片/次,用药2h后,观察副反应情况,以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120例病例在经过氨酚羟考酮片药物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105例(87.50%),其中VAS〈7分的病例有效率高达88例(92.63%),VAS≥7分的病例有效率达到17例(68.00%);在创伤种类方面,关节扭伤治疗有效率达到40例(93.02%),皮肤裂伤治疗有效率达到57例(98.28%),骨折治疗有效率达到8例(42.11%),关节扭伤及皮肤裂伤创伤的疗效,要明显比骨折创伤的疗效要好;在副反应方面,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等。结论:在急诊创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氨酚羟考酮片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极大提升镇痛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提升生活质量,同时其副反应较少,在急诊创伤临床治疗中,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镇痛 急诊创伤 氨酚羟考酮片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藻素通过诱导血红素氧化酶-1表达发挥对急性脓毒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周定耕 詹向阳 +1 位作者 张永虎 张大利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藻蓝素(C—phycocyanin,CP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CPC干预组。其中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CPC干... 目的观察藻蓝素(C—phycocyanin,CPC)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7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3个CPC干预组。其中模型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建立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CPC干预组在模型组基础上腹腔注射浓度为20、40、60 mg/kg的CPC。术后72 h获取血液及肺组织标本,检测肺湿干重比(wet-to—dry weight ratio,W/D)、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以及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1的表达以及Nrf2和NF—κB的激活。化学发光法检测超氧化物的产生,还原法检测肺组织中亚硝酸盐/硝酸盐的含量。结果 CPC处理可显著抑制脓毒症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P<0.05),如过氧化物形成、MPO活性、白细胞渗出以及蛋白含量,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促炎症细胞因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的水平。同时,CPC能显著促进ALI肺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rf2的活化和HO—1表达(P<0.05),同时也能抑制NF—κB的激活。HO—1抑制剂锡原卟啉lX(tin protoporphyrin IX,SnPP)能减轻CPC在肺损伤大鼠中的保护效应。结论 CPC对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诱导HO—1表达、NF—κB的激活,进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蓝素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血红素氧合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一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定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4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采用一期切开直视下复位关节面,植骨支撑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应用钢板、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等方法联合固定。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主动...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复杂桡骨远端骨折采用一期切开直视下复位关节面,植骨支撑桡骨远端关节面,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应用钢板、克氏针、外固定支架等方法联合固定。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主动活动范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的平均角度。结果:45例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4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以Garland and Wer-ley评分方法评定腕关节功能,优23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采取一期手术复位关节面,矫正掌倾角、尺偏角,并根据骨折类型而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是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切开复位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dherin和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谭米多 黄果 +3 位作者 谢长军 周定耕 谢海辉 刘国文 《肿瘤药学》 CAS 2012年第6期422-427,共6页
目的观察E-cadherin和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A组)、30例乳腺增生组织(B组)和70例乳腺癌组织(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E-cadherin... 目的观察E-cadherin和Bcl-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A组)、30例乳腺增生组织(B组)和70例乳腺癌组织(C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E-cadherin和Bcl-2的表达情况,分析E-cadherin和Bcl-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E-cadherin和Bcl-2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与乳腺增生组织中E-cadherin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但与之相比,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1),Bcl-2的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P<0.001)。E-cadherin、Bcl-2的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Bcl-2的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负相关性(r=-0.714,P<0.05)。结论乳腺癌中E-Cadherin的表达异常降低,而Bcl-2的表达异常升高,二者均与乳腺癌的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临床TNM分期显著相关;且E-cadherin与Bcl-2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E-钙粘蛋白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王大芬 王强 周定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87-389,共3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单纯TBI患者96例,以Glasgow昏迷评分(GCS)为依据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创伤后4、12、24、72h凝血酶原时间(... 目的:探讨闭合性颅脑损伤(TBI)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单纯TBI患者96例,以Glasgow昏迷评分(GCS)为依据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测定各组患者创伤后4、12、24、72h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及D一二聚体(DD)水平变化;并于创伤后1个月采用牛津残障评分(OHS)评估各组患者预后,观察不同预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及两者间的相关性;设立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为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中、重度组患者创伤后各时间点PT、APTT均较轻度组及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轻、中、重度组PTT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中、重度组PTT延长时间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轻、中、重度组创伤后各时间点FDP值、D-dime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创伤6个月后,死亡及预后不良组创伤4h时患者PT、APTT、PTT、FDP、DD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结论:TBI患者创伤后即可产生凝血功能障碍,血浆PT、FDP、DD水平变化与颅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早期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对判断TBI预后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颅脑损伤(TBI) 疑血功能 预后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乙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旎 李晶 +2 位作者 周定耕 王彪 曹衡玉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D)对乙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L-02,用0~30μmol/L AD孵育1 h后,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处理前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及其过氧化物酶(GPx)和还原酶(GR)活性变化,...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AD)对乙醇诱导肝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细胞L-02,用0~30μmol/L AD孵育1 h后,采用酶学方法测定处理前后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GST)及其过氧化物酶(GPx)和还原酶(GR)活性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其mRNA表达;同时采用Western blot分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MAPKs)中p38,JNK和ERK以及Akt的磷酸化变化,并采用PI3K/Akt和ERK抑制剂LY294002和PD98059处理细胞,观察其在介导核转录因子Nrf2转位和GST、GPx和GR表达中的作用;MTT检测细胞活性变化。结果 0~30μmol/L AD处理L-02细胞后,GST、GPx和GR的酶活性显著增高,同时其mRNA表达也明显增多。AD也能诱导ERK和Akt磷酸化,但对p38和JNK无明显影响。采用LY294002或PD98059处理细胞后,可抑制AD诱导Nrf2核转位及Akt和ERK磷酸化,同时也能明显消除AD对乙醇处理后L-02细胞毒性的保护作用。结论 AD经PI3K/Akt和ERK上调抗氧化蛋白GST、GPx和GR的表达而发挥对乙醇毒性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肝细胞 乙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脂肽P4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的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剑 李旎 +2 位作者 李晶 周定耕 王彪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脂肽P4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NCI-H292,用不同浓度的P4孵育细胞,检测粘蛋白5AC(MUC5AC)的分泌及mRNA表达、ROS的产生及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的活性... 目的研究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脂肽P4诱导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MUC5A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气道上皮细胞NCI-H292,用不同浓度的P4孵育细胞,检测粘蛋白5AC(MUC5AC)的分泌及mRNA表达、ROS的产生及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的活性;分析Duox1 p47phox和P67phox亚基亚细胞转位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磷酸化。结果 0、30、50和100 ng/m L P4作用NCI-H292细胞24 h后,可诱导其分泌MUC5AC并表达其mRNA,并促进p47phox和P67phox亚基转位至细胞膜、增高细胞内ROS的含量,同时可上调TACE的酶活性及诱导EGFR磷酸化。NADPH氧化酶抑制剂可抑制ROS产生;而ROS抑制剂处理则可降低TACE的酶活性;沉默TACE表达后可抑制EGFR磷酸化,而EGFR抑制剂处理可降低MUC5AC分泌。结论 P4经Duox1/ROS/TACE/EGFR诱导人NCI-H292细胞分泌MUC5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 脂肽P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 粘蛋白5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LC与HALS治疗急诊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或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慧远 周定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68-371,共4页
目的:对分期手术-结肠襻式造口术(TLC)后10-14d行手助腹腔镜手术(HALS)与开腹手术用于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或直肠癌切除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急诊梗阻性左半结... 目的:对分期手术-结肠襻式造口术(TLC)后10-14d行手助腹腔镜手术(HALS)与开腹手术用于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或直肠癌切除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急诊梗阻性左半结肠癌或直肠癌切除患者,分为结肠襻式造口术后手助腹腔镜的手术(TLC-HALS)组(23例)及开腹组(22例),对两组患者术后的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疼痛时间、围手术期的应急指标和术后短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淋巴结的清扫个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的疼痛时间TCL-HALS组患者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CHALS组术后的应激指标均出现急剧增高,并且于术后1d达最高水平,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则出现进行性降低,与术前仍有差异(P〈0.05),术后7d各项指标与术前对比已无显著差异(P〉0.05)。传统开腹组患者炎症介质的整体水平同样上升,且峰值出现在术后1d,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d数值下降,然而较TLC-HALS组下降稍慢,总体上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时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稍高于正常值(P〈0.05),两组术后短期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LC-HALS手术相比传统的开腹手术,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迅速,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切除 手助腹腔镜 梗阻性左半结肠癌 襻式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粘蛋白在肿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米多 黄果 +1 位作者 周定耕 刘国文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4期255-258,共4页
E-钙粘蛋白是一类细胞表面糖蛋白,在细胞-细胞间粘附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组织结构的维持。研究表明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既往研究认为E-钙粘蛋白是一... E-钙粘蛋白是一类细胞表面糖蛋白,在细胞-细胞间粘附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组织结构的维持。研究表明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既往研究认为E-钙粘蛋白是一种肿瘤抑制因子,然而最近研究表明E-钙粘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提示E-钙粘蛋白不仅有抑癌作用,还具有促癌作用。而肿瘤的侵袭转移是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将对E-钙粘蛋白在肿瘤发生及转移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蛋白 肿瘤转移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预后临床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旎 李晶 +1 位作者 周定耕 王彪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9期74-7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收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剧毒高毒类农药、就诊时间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呕吐时间和...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收治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0例,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组剧毒高毒类农药、就诊时间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呕吐时间和胆碱酯酶活力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心率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剧毒高毒药物,就诊时间>30 min,APACHE-Ⅱ评分>20分和胆碱酯酶活力<2 000 U/L是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就诊时间较长、APACHE-Ⅱ评分较高和胆碱酯酶活力低的患者死亡风险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预后分析 APACHE-Ⅱ评分 胆碱酯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患者CRBSI预后的高危因素研究
12
作者 冯慧远 周定耕 《河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CRBSI预后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与分析存活患者与生存患者的基本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血行感染时的各检查指标,应用多元Logistic...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CRBSI预后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确诊为CRBS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与分析存活患者与生存患者的基本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导管拔除时间以及血行感染时的各检查指标,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高危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平均年龄(75.91±21.31)大于存活组患者平均年龄(56.82±16.21)岁,具统计学差异(χ2=5.298,P<0.05),死亡组感染症状出现至导管拔除时间间隔明显长于存活组(χ2=7.872,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在在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乳酸脱氢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上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检测指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RBSI患者预后状况与其年龄、凝血功能以及肝肾功能有关,高龄、低蛋白血症以及感染导管推迟拔除是CRBSI患者预后死亡的重要独立性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血行感染 预后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宁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峰 薛军 周定耕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3期502-504,共3页
目的观察胆宁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P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胆宁汤(茯苓、白术、党参、柴胡等)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茴三硫片,25 mg/次口服治疗... 目的观察胆宁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PCS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胆宁汤(茯苓、白术、党参、柴胡等)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茴三硫片,25 mg/次口服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临床疗效以及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GAS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GAS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CCK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胆宁汤可有效升高PCS患者血清GAS水平,降低血浆CCK水平,从而起到调节胆道功能,改善患者胃肠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宁汤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15
14
作者 梁杏仪 郭广彬 周定耕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367-369,共3页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照组给予胃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细胞因子水平、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治疗组CRP、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Balthazar 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及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能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有利于药物吸收,促进肠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大黄 经鼻空肠管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菌分布情况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文波 周定耕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4期184-186,共3页
目的:探究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菌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发生因素,并分析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结果:... 目的:探究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及病菌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切口感染发生因素,并分析术后切口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结果:100例患者中,切口感染患者11例(11.00%)。切口感染组与非切口感染组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年龄、创伤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手术时间、年龄、手术切口类型、创伤类型、使用抗菌药。11例患者分离病原菌共34株,包括13株革兰阴性菌菌株,17株革兰阳性菌菌株,4株真菌。结论: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类型、创伤类型、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阳性菌,在治疗过程中需实施科学护理干预,积极清理、消毒、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手术 切口感染 病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外科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对家属的护理
16
作者 刘静 周定耕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护理部对家属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08例因车祸、高处坠落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护理部对家属的护理。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成功并...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护理部对家属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108例因车祸、高处坠落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护理部对家属的护理。结果本组108例患者中,均开通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成功并转入手术科室105例,抢救室死亡3例。在抢救过程中,家属无一例发生意外及医疗纠纷。结论急诊外科危重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对家属的有效护理,可以最大程度的争取有效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者 家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