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科技创新支撑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安莲 邹邦兴 +2 位作者 孙纯翼 黄盖群 张友洪 《四川蚕业》 2024年第2期6-8,共3页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精准对接蚕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在蚕桑新种质资源挖掘、新的生物育种方法应用、新的突破性品种培育、绿色高效种养技术集成以及智能化蚕业机械装备研发等方面持续用力,结合学科建设,培养符合蚕桑创新发展要求的人...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精准对接蚕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在蚕桑新种质资源挖掘、新的生物育种方法应用、新的突破性品种培育、绿色高效种养技术集成以及智能化蚕业机械装备研发等方面持续用力,结合学科建设,培养符合蚕桑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坚持自主创新,推动全省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坚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同时发力,组建多个蚕桑产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集成并推广蚕桑产业绿色生态和循环利用种养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种业 机具 技术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 2对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2
作者 邹邦兴 卿圣环 +4 位作者 张宇靖 蒋亚明 张友洪 肖文福 周安莲 《贵州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80-85,共6页
【目的】探明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微生物,为制定防止家蚕人工饲料霉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饲料霉变区域随机取样,对其ITS2区域进行序列扩增检测,通过OTU聚类、物种注释和Alpha多样性分析其在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组成... 【目的】探明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微生物,为制定防止家蚕人工饲料霉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饲料霉变区域随机取样,对其ITS2区域进行序列扩增检测,通过OTU聚类、物种注释和Alpha多样性分析其在不同分类水平下的物种组成。【结果】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致病微生物主要生物学分类为真菌界(Fungi)、子囊菌门(Ascomycota,99.98%~100%)、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99.80%~99.97%)、散囊菌目(Eurotiomycetes,99.80%~99.97%)、毛刷囊菌科(Trichocomaceae,99.80%~99.97%)、石座菌属(Petromyces,99.80%~99.96%)、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99.75%~99.91%)。【结论】引起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的病原菌主要为真菌界的黄曲霉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人工饲料 霉变 微生物 ITS2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眠性斑纹限性家蚕育种材料及杂交组合的选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4 位作者 龚大刚 肖文福 陈义安 邹邦兴 肖金树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45-1049,共5页
三眠性家蚕品种可生产用于缫制细纤度生丝的原料茧,培育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又可以在蚕种繁育中依据幼虫斑纹区分雌雄降低制种成本。以四眠性家蚕斑纹限性品种资源限3、限8为母本,以显性三眠性家蚕品种资源309C、川32为父本进行杂交,育... 三眠性家蚕品种可生产用于缫制细纤度生丝的原料茧,培育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又可以在蚕种繁育中依据幼虫斑纹区分雌雄降低制种成本。以四眠性家蚕斑纹限性品种资源限3、限8为母本,以显性三眠性家蚕品种资源309C、川32为父本进行杂交,育成了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限309、限32。与亲本限3、限8比较,限309的全龄经过时间比限3缩短了96 h,限32的全龄经过时间比限8缩短了76 h;虫蛹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低于其亲本限3、限8,但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将育成的斑纹限性三眠蚕品种组配成二元杂交组合限309×限32,三眠率达到98%以上,与四眠性亲本组配的二元杂交组合限3×限8(对照)比较,幼虫全龄经过时间缩短了90 h,万蚕收茧量下降了0.40 kg,万蚕茧层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与对照基本相当,茧丝长、解舒丝长比对照分别长21 m、12.9 m,解舒率比对照低0.65百分点,出丝率比对照提高0.23百分点,茧丝纤度2.952 dtex,洁净93.25分,达到了育种材料创新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斑纹限性 三眠性 育种材料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野桑蚕培育彩色茧蚕品种及其利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2 位作者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6期71-74,共4页
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利用海南野蚕的雄与家蚕激华的雌育成两种斑纹的彩色茧品种961B、961C,进一步筛选出彩色茧三元杂交组合961B.961C×D07,并对其进行了利用研究。
关键词 野桑蚕 彩色茧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萎缩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2 位作者 肖金树 刘刚 肖丽蓉 《四川蚕业》 2007年第2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桑树病虫害 病虫防治 萎缩病 病虫抗药性 发生与防治 经济效益 药物浓度 盲目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振南充茧丝绸雄风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1 位作者 肖金树 肖丽蓉 《四川蚕业》 2006年第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茧丝绸 南充 丝绸业 市场经济 市场行情 中国 招牌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子叶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安莲 余茂德 《四川蚕业》 2001年第3期12-13,共2页
本实验以沙2×伦109一代杂交桑种的子叶为材料,在无菌环境下,采用MS培养基,添加各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上述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子叶产生愈伤组织。通过四种不同浓度的激素比例对照培养,发现第四种设计(2,4—D2mg/LN... 本实验以沙2×伦109一代杂交桑种的子叶为材料,在无菌环境下,采用MS培养基,添加各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上述材料进行组织培养,诱导子叶产生愈伤组织。通过四种不同浓度的激素比例对照培养,发现第四种设计(2,4—D2mg/LNAA1mg/L6—BA1mg/L)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形成率最高,达87.5%。本实验旨在找到一种更简捷有效的培养愈伤组织的方法和最佳的激素比例,使愈伤组织培养更容易、成活率更高、质地更好,为桑树原生质体研究提供更多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子叶 愈伤组织 诱导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施“东桑西移”工程 提升茧丝绸产业竞争力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肖金树 《四川蚕业》 2006年第3期43-44,47,共3页
关键词 产业竞争力 茧丝绸行业 系统工程 蚕桑 四川省南充市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区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植株转酿酒酵母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1的鉴定
9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4 位作者 肖文福 青学刚 张剑飞 邹邦兴 肖金树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1期7-9,共3页
为进一步探明海藻糖对生命体的作用,丰富转基因食品的鉴定方法及玉米抗旱性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玉米植株的转酿酒酵母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了鉴定转酿酒酵母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1玉米植株的特异PC... 为进一步探明海藻糖对生命体的作用,丰富转基因食品的鉴定方法及玉米抗旱性研究提供参考,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玉米植株的转酿酒酵母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1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建立了鉴定转酿酒酵母海藻糖合成酶基因TPS1玉米植株的特异PCR检测方法;TPS1基因全长1 603bp;参试的10份转基因样品均含有TPS1基因片段,对照样品不含TPS1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糖 转基因 分子鉴定 TPS1基因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翅目几种常见桑树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四川蚕业》 2004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鞘翅目 桑树害虫 识别技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翅目几种常见桑树害虫的识别及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肖金树 《四川蚕业》 2003年第4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鳞翅目 桑树害虫 识别技术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健性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芳·绣×白·春农村比较试验
12
作者 周安莲 张烈 +2 位作者 张友洪 肖文福 肖金树 《四川蚕业》 2014年第3期21-22,24,共3页
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在2012年利用引进的细纤度育种材料0801、0802育成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该品种丝质优良,适宜缫制6A级以上的高品位生丝,满足高品位生丝的需求,但存在蚕茧颗粒小,单产、... 西南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苏州大学在2012年利用引进的细纤度育种材料0801、0802育成高品质茧丝蚕品种蜀绣×渝春,该品种丝质优良,适宜缫制6A级以上的高品位生丝,满足高品位生丝的需求,但存在蚕茧颗粒小,单产、繁殖系数较低的不足之处,为充分利用高品位茧丝品种的优良特性,提高其单产和繁殖系数,与健康性好、纤度较细的夏秋品种夏芳、秋白组配成四元杂交组合芳·绣×白·春,该组合充分利用了0801、0802的高品位细纤度茧丝特性,夏芳、秋白的强健性特性,同时克服了原杂交品种蜀绣×渝春、夏芳×秋白繁殖较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品种 强健性 茧丝 比较试验 品质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农村 繁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种实行优质优价 促进蚕种业健康发展
13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2 位作者 肖文福 青学刚 肖金树 《四川蚕业》 2013年第4期8-10,共3页
长期以来,蚕种只要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不论是否带有微粒子孢子,还是孵化率、良卵率、杂交率高低不同的蚕种,其价格都是一样的。笔者认为:这种价格政策是一种保护落后,打击进步的价格政策。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任何一种产品,它应... 长期以来,蚕种只要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不论是否带有微粒子孢子,还是孵化率、良卵率、杂交率高低不同的蚕种,其价格都是一样的。笔者认为:这种价格政策是一种保护落后,打击进步的价格政策。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任何一种产品,它应该是产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价格是其产品质量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体现。质量好,价格就高,反之则低。蚕种不分质量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种业 价格政策 质优 健康 产品质量 产品使用 微粒子孢子 合格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蚕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4
作者 周安莲 肖金树 张友洪 《四川蚕业》 2001年第2期4-6,共3页
四川地处西南,人口众多,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四川蚕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蚕丛古国'之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蚕丝业既是四川的一项传统产业,又是一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我省... 四川地处西南,人口众多,是典型的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茧丝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四川蚕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素有'蚕丛古国'之称.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蚕丝业既是四川的一项传统产业,又是一项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据统计,我省最高年份发种900万张,产茧380万担,蚕茧总量排在全国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科技 蚕丝业 蚕业生产 四川发展 蚕茧生产 蚕桑生产 蚕丛 茧站 栽桑 丝绸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养蚕生产中几种常见蚕病的区别及防治
15
作者 周安莲 肖金树 张友洪 《四川蚕业》 2002年第4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品种 鉴别技术 农村 生产 蚕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部分地区蚕茧大战爆发引起的思考
16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肖金树 《蚕学通讯》 2005年第3期31-32,共2页
本文针对我省部分地区爆发蚕茧大战的现状,分析蚕茧大战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 蚕茧大战 问题与对策 部分地区 蚕茧 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地区蚕茧质量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17
作者 周安莲 张友洪 肖金树 《四川蚕业》 2002年第4期3-5,共3页
关键词 成因 四川 蚕茧 质量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生产用蚕品种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6
18
作者 张友洪 周安莲 +2 位作者 肖丽蓉 肖文福 肖金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3-1138,共6页
对我国生产上正在使用的两对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871×872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审定时比较,健康性相对稳定,其它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茧丝质成绩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异... 对我国生产上正在使用的两对春用蚕品种菁松×皓月、871×872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这两对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与审定时比较,健康性相对稳定,其它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茧丝质成绩表现出相当大的变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品种不同来源间比较,除健康性表现一致外,其它性状表现出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山东的菁松×皓月产量最高,丝质最优;四川的871×872产量最高,重庆的871×872丝质最优。建议各省选原种单位扩大饲养蛾区,增大选择力度,注重茧丝质量的选择,并采用异地品系杂交或异地繁育继代的方法,取长补短,维持品种的固有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品种 主要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品种选育的成就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3
19
作者 肖金树 周安莲 +3 位作者 张友洪 肖丽蓉 肖文福 蒲军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0-655,共6页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间,家蚕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经历了以自主育成的优良杂交品种替换地方土种、国外引进品种,以优质高产的多丝量白茧品种替换有色茧品种,以二化性品种以及导入多化性血缘的强健性品种替换一化性品种,以及亚热带蚕区以多...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间,家蚕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经历了以自主育成的优良杂交品种替换地方土种、国外引进品种,以优质高产的多丝量白茧品种替换有色茧品种,以二化性品种以及导入多化性血缘的强健性品种替换一化性品种,以及亚热带蚕区以多丝量二化性品种替换多化性品种的发展历程。华东蚕区、华南蚕区、西南蚕区饲养的家蚕品种已进行了4次更新换代,家蚕新品种选育呈现多样化格局。今后家蚕新品种选育工作要充分应用家蚕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研究的成果,在常规技术育种的基础上,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研究,选育出适应不同蚕区生态条件、特殊性状多样化能满足不同功能与用途需要、产量与品质性状优异的蚕品种,为推动传统蚕丝产业升级改造以及产业效益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杂交育种 品种换代 多样化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的育成 被引量:18
20
作者 肖金树 张友洪 +1 位作者 周安莲 肖丽蓉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5-751,共7页
限性黄茧品种能提高蚕种制造的雌雄鉴别效率,雌蚕丝呈天然金黄色,雄蚕丝为高品位生丝。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抗逆性选拔方法,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蜀.黄×川.白。实验... 限性黄茧品种能提高蚕种制造的雌雄鉴别效率,雌蚕丝呈天然金黄色,雄蚕丝为高品位生丝。采用杂交育种并结合抗逆性选拔方法,育成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黄茧品种蜀、黄、川、白,经配合力测定,筛选出四元杂交组合蜀.黄×川.白。实验室饲养和农村生产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茧层厚,丝量多,强健性、产茧量达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的水平。缫丝鉴定表明,新品种杂交组合的雌蚕丝金黄色,茧丝长较短,纤度较粗;而雄蚕丝洁白,各项茧丝性状指标均优于对照品种,茧丝长长,纤度细,解舒优,一粒茧丝长达到1 397 m,解舒丝长1 244 m,洁净98.00分,鲜毛茧出丝率21.78%,比对照高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品种 限性黄茧 杂交育种 蜀·黄 川·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