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著偏多、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印度半岛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日本中南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国中北部和五大湖地区、巴西南部等地;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稳定的大陆高压的共同影响,全球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或接近常年,多地出现极端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6—8月全球共有21个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其中7个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展开更多
利用1999 2010年共12年NCEP CFSv2(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每天4个时次对未来45天预测的回报数据,检验了CFSv2模式对北半球夏季(6 8月)中高纬乌拉尔山区域(10°E70°E)和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区域(110°E 1...利用1999 2010年共12年NCEP CFSv2(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每天4个时次对未来45天预测的回报数据,检验了CFSv2模式对北半球夏季(6 8月)中高纬乌拉尔山区域(10°E70°E)和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区域(110°E 180°E)阻塞高压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东亚气候的预测能力。分析结果显示,CFSv2可以较好的模拟夏季北半球阻塞高压发生频率的纬向分布特征,但随着预测时效的增加阻塞发生的频率不断降低。CFSv2对两个区域阻塞预测的命中率在7天时效内为50%左右,接近2周之后基本上没有技巧。CFSv2对区域阻塞事件的预测技巧要低于区域阻塞的技巧,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区域阻塞事件的技巧略低于乌拉尔山区域。CFSv2对阻塞爆发和结束的预测超过7天左右,基本没有预测技巧,对乌拉尔山区域阻塞结束日的预测技巧要低于阻塞爆发日的预测技巧。CFSv2在可用的预测时效内可以较好再现与区域阻塞相联系的环流形势以及东亚地区气温、降水异常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夏季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发生阻塞时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容易偏多的特征。展开更多
文摘使用全球GTS实时交换地面数据、Global Summary of the Day(GSOD)全球地面日值数据等以及第五代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ERA5),对2024年6—8月全球天气概况及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球陆地极端降水频发,降水显著偏多、突破历史同期极值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英国西北部、北欧西部、大高加索山脉地区、印度半岛西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新几内亚岛、我国江南和华南地区、日本中南部、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美国中北部和五大湖地区、巴西南部等地;受异常偏强的副热带高压和稳定的大陆高压的共同影响,全球陆地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2~4℃或接近常年,多地出现极端持续性高温热浪天气;6—8月全球共有21个热带气旋活动,较常年同期显著偏少,其中7个登陆,给当地带来强风雨天气,造成严重影响。
文摘利用1999 2010年共12年NCEP CFSv2(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每天4个时次对未来45天预测的回报数据,检验了CFSv2模式对北半球夏季(6 8月)中高纬乌拉尔山区域(10°E70°E)和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区域(110°E 180°E)阻塞高压及其与之相联系的东亚气候的预测能力。分析结果显示,CFSv2可以较好的模拟夏季北半球阻塞高压发生频率的纬向分布特征,但随着预测时效的增加阻塞发生的频率不断降低。CFSv2对两个区域阻塞预测的命中率在7天时效内为50%左右,接近2周之后基本上没有技巧。CFSv2对区域阻塞事件的预测技巧要低于区域阻塞的技巧,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区域阻塞事件的技巧略低于乌拉尔山区域。CFSv2对阻塞爆发和结束的预测超过7天左右,基本没有预测技巧,对乌拉尔山区域阻塞结束日的预测技巧要低于阻塞爆发日的预测技巧。CFSv2在可用的预测时效内可以较好再现与区域阻塞相联系的环流形势以及东亚地区气温、降水异常的分布特征,尤其是夏季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发生阻塞时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容易偏多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