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well综合征一例
1
作者 张薇 温杰 周向昭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7-209,共3页
本文报道一例Rowell综合征患者,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3个月,加重伴疼痛7天。既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经实验室检查及病理学诊断为Rowell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后好转。
关键词 Rowell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支原体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检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向昭 李哲 +1 位作者 郜贺荣 杜俊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支原体 慢性前列腺炎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氢醌制剂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3
作者 周向昭 张鹤鸣 孟昭影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4期302-302,304,共2页
关键词 复方制剂 疗效观察 黄褐斑 治疗 氢醌 氢化可的松 维A酸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脲脲原体分子生物学分群和分型
4
作者 周向昭 马燕燕 朱学骏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 2001年第6期31-32,F003,共3页
解脲脲原体(Uu)常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脑膜炎,尿道炎等疾病,也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研究表明,Uu的某个群或型与疾病相关,所以研究Uu的分群和分型方法对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本文对U... 解脲脲原体(Uu)常寄居于人泌尿生殖道,可引起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脑膜炎,尿道炎等疾病,也可引起呼吸道疾病和死亡。研究表明,Uu的某个群或型与疾病相关,所以研究Uu的分群和分型方法对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有重要作用。本文对Uu的分子生物学分群和分型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解脲脲原体 分群 分型 支原体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过敏性皮炎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因子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杨晓静 冀春萍 +4 位作者 朱由瑾 苏华 马擂 周向昭 安国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7年第27期3049-3051,共3页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因子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过敏性皮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过敏性皮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相关因子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过敏性皮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观察2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因子IL-18、γ-IFN和EBV抗体水平变化。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7 d、14d和28 d血清L-18、γ-IF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BV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过敏性皮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氯雷他定 地塞米松 氧化锌软膏 冷喷 过敏性皮炎 IL-18 γ-IFN EBV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体多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临床观察 被引量:9
6
作者 孟昭影 安国芝 +2 位作者 周向昭 温丽英 张桂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 评价康体多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10 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 ,随机分 2组。治疗组5 6例 ,静脉滴注康体多注射液 ;对照组 48例 ,应用扑尔敏、西咪替丁、肠溶阿斯匹林、维生素C、维生素K4 、芦丁、钙剂。疗程均为 2周。... 目的 评价康体多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10 4例过敏性紫癜患者 ,随机分 2组。治疗组5 6例 ,静脉滴注康体多注射液 ;对照组 48例 ,应用扑尔敏、西咪替丁、肠溶阿斯匹林、维生素C、维生素K4 、芦丁、钙剂。疗程均为 2周。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 5 3 .6 %和 85 .7% ,对照组则为 33 .3 %和 6 4.6 %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康体多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好、副作用小而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体多注射液 过敏性紫癜 临床观察 疗效 扑尔敏 西咪替丁 肠溶阿斯匹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虎汤加味联合地氯雷他定、地塞米松治疗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杨晓静 冀春萍 +4 位作者 朱由瑾 苏华 马擂 周向昭 安国芝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3-255,259,共4页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味联合地氯雷他定以及地塞米松治疗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与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白... 目的观察白虎汤加味联合地氯雷他定以及地塞米松治疗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醋酸地塞米松软膏外涂与地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白虎汤加味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VAS瘙痒评分、血清Th1/Th2比值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Th1/Th2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白虎汤加味联合地氯雷他定以及地塞米松治疗接触性过敏性皮炎相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细胞免疫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虎汤加味 地氯雷他定 地塞米松 接触性过敏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氧化锌软膏和冷喷治疗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晓静 冀春萍 +4 位作者 朱由瑾 苏华 马擂 周向昭 安国芝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7期2630-2633,共4页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联合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面部接触性过敏皮炎的疗效。方法收治的面部接触性过敏皮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地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联合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面部接触性过敏皮炎的疗效。方法收治的面部接触性过敏皮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外涂氧化锌软膏联合冷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1周症状体征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在治疗后2周才开始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皮损为Ⅰ型者治疗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方法对Ⅱ型及Ⅲ型皮损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地塞米松联合外涂氧化锌软膏、冷喷治疗接触性过敏皮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Ⅱ、Ⅲ型皮损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氯雷他定联 合地塞米松 氧化锌软膏 冷喷 接触性过敏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BANCR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晓静 孟玮 +1 位作者 徐宏俊 周向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0-54,59,共6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BANCR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q PCR检测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BANCR的表达与黑色素瘤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BANC...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BANCR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行为及其相关机制。方法:q PCR检测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BANCR的表达与黑色素瘤患者生存之间的关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BANCR对黑色素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检测BANCR对黑色素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抑制BANCR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BANCR在黑色素瘤中高表达,而且在淋巴结转移或病理分期越高的患者中越显著;BANCR的表达越高,黑色素瘤患者生存越差;抑制BANCR表达可以降低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沉默BANCR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和c-myc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长链非编码BANCR在黑色素瘤患者中普遍存在高表达,而且与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同时它也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BANCR 迁移 侵袭 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晓静 冯冬梅 +4 位作者 周向昭 陈雷刚 温杰 吴远慧 韩旭颖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0-64,共5页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就诊的皮肤感染性疾病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通过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分析所有病原菌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本组共分离18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 目的分析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特点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2017年就诊的皮肤感染性疾病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通过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分析所有病原菌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结果本组共分离18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98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6株,以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为主;革兰阴性菌66株,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3种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最高,3种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红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苯唑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庆大霉素、利福平、莫西沙星、克林霉素、四环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感染以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多见,均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耐药性,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感染 病原菌特点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测D-二聚体动态变化预测过敏性紫癜疗效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温杰 冯冬梅 +4 位作者 郝丽莎 周向昭 吴远慧 安国芝 连晶晶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监测D-D动态变化预测HSP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HSP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D-D含量...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监测D-D动态变化预测HSP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0例HSP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D-D含量,并在甲强龙联合银杏达莫治疗7 d时比较2组疗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D-D水平与HSP累及皮肤部位关系密切(r=0.745,P<0.05)。HSP预后总有效率与D-D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812,P<0.05)。结论HSP的发生与D-D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临床上应严格监测患者的D-D含量并进行早期干预,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D-二聚体 类型 累及皮肤部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泼尼松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温杰 冯冬梅 +4 位作者 郝丽莎 周向昭 吴远慧 连晶晶 王晓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7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34(IL-34)与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接诊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34(IL-34)与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接诊的过敏性紫癜患者12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使用泼尼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IL-23、IL-3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腹痛、紫癜、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23、IL-34、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FI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APTT、P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紫癜、关节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P<0.05)。结论:过敏性紫癜患者使用泼尼松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IL-23、IL-34与凝血因子水平,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泼尼松 丹参注射液 过敏性紫癜 IL-23 IL-34 凝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茎鳞状细胞癌误诊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昭影 周向昭 +1 位作者 安国芝 成日青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5-495,共1页
关键词 鳞状细胞 阴茎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红霉素综合治疗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昭影 张桂梅 +2 位作者 刘金禄 周向昭 郜贺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罗红霉素 综合治疗 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天疱疮继发心理障碍5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冀春萍 周向昭 +2 位作者 冯冬梅 孟昭影 安国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76-78,共3页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天疱疮继发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中重度天疱疮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患病初期及治疗6、12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天疱疮继发心理障碍的效果。方法中重度天疱疮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患病初期及治疗6、12个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T0、T1、T2时点SAS评分分别为(49.80±9.17)、(49.33±10.37)、(46.11±7.30)分,SDS评分分别为(45.97±6.14)、(45.14±6.28)、(44.71±7.62)分;对照组T0、T1、T2时点SAS评分分别为(50.14±8.77)、(54.33±9.15)、(55.05±7.30)分,SDS评分分别为(44.55±4.33)、(55.91±6.33)、(55.05±6.94)分;对照组T1、T2时点与T0时点SAS、SDS评分比较,两组T1、T2时点SAS、SDS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可有效降低中重度天疱疮患者继发性心理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天疱疮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远慧 陈雷刚 +5 位作者 杨亚慧 杨晓静 黄攀登 冯冬梅 杨金良 周向昭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68例皮肌炎患者为皮肌炎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外周血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与意义。方法选取68例皮肌炎患者为皮肌炎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两组外周血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叉头翼状螺旋转录因子3(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采用ELISA测定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2(IL-22)、白细胞介素-23(IL-23),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皮肌炎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与肌炎疾病活动性评估视觉模拟量表(MYOACT)和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皮肌炎组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外周血中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IL-17、IL-22、IL-23、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铁蛋白(FER)、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MYOACT活动度评分>7分皮肌炎患者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低于≤7分者,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及血清IL-17、IL-22、IL-23水平均高于≤7分者(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皮肌炎患者外周血CD4^(+)Foxp3^(+)调节性T细胞/CD4^(+T)细胞百分率与MYOACT总活动度评分、CRP、ESR、FER、CK、LDH呈负相关(r分别为-0.741、-0.698、-0.587、-0.772、-0.682、-0.655,P均<0.05),CD4^(+)IL-17^(+)/CD4^(+)T细胞百分率与MYOACT活动度评分、CRP、ESR、FER、CK、LDH呈正相关(r分别为0.652、0.712、0.722、0.738、0.736、0.711,P均<0.05),IL-17与MYOACT活动度评分、CRP、ESR、FER、CK、LDH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2、0.671、0.689、0.692、0.715、0.703,P均<0.05),IL-22与MYOACT活动度评分、CRP、ESR、FER、CK、LDH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9、0.578、0.662、0.612、0.702、0.682,P均<0.05),IL-23与MYOACT活动度评分、CRP、ESR、FER、CK、LDH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8、0.562、0.485、0.668、0.691、0.775,P均<0.05)。结论皮肌炎患者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失衡,通过测定其水平可预测患者病情转归及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TH17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环丙沙星致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桂梅 周向昭 +1 位作者 孟兆影 郜贺荣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口服环丙沙星 治疗 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和Treg细胞失衡与皮肌炎患者外周血白三烯B4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远慧 陈雷刚 +5 位作者 杨亚慧 杨晓静 黄攀登 杨金良 冯冬梅 周向昭 《中国医学装备》 2022年第3期105-109,共5页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探讨其与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白三烯B4(LTB4)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71例皮肌炎患者纳入皮肌炎组,其中活动期37例,缓解期34例;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 目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辅助性T细胞(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探讨其与皮肌炎患者血清中白三烯B4(LTB4)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取在医院治疗的71例皮肌炎患者纳入皮肌炎组,其中活动期37例,缓解期34例;另选取40名同期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中LTB4和Th17、Treg细胞相关因子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Treg细胞亚群比例并计算Th17和Treg细胞水平,Pearson法分析皮肌炎患者血清LTB4表达与Th17和Treg相关性。结果:皮肌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患者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51,t=13.445,t=7.914;P<0.05);皮肌炎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缓解期和活动期的患者LTB4水平、Th17细胞亚群比例、Th17/Treg比值和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水平显著升高,Treg比例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2.514,F=73.968,F=22.821,F=45.519,F=73.860,F=115.877,F=36.830;P<0.05);与缓解期患者比较,活动期患者LTB4表达水平、Th17细胞亚群比例、Th17/Treg比值和血清IL-10、IL-17水平显著升高,Treg比例和血清TGF-β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44,t=3.818,t=3.750,t=6.799,t=8.390,t=5.997,t=3.168;P<0.05);皮肌炎患者血清LTB4表达水平与Th17/Treg比值呈正相关(r=0.727,P<0.05)。结论:皮肌炎患者血清中LTB4高表达,Th17/Treg比值显著升高,二者呈正相关,血清LTB4水平与皮肌炎疾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烯B4(LTB4) 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 皮肌炎 流式细胞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IL-2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远慧 陈雷刚 +5 位作者 杨亚慧 杨晓静 黄攀登 冯冬梅 杨金良 周向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19-1623,共5页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IL-2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处于活动期的皮肌炎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间质性肺病(ILD)将其分为ILD组(n=37)和非ILD组(n=52)...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血清人软骨糖蛋白-39(YKL-40)、IL-2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9例处于活动期的皮肌炎患者为病例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间质性肺病(ILD)将其分为ILD组(n=37)和非ILD组(n=52)。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初治处于缓解期的皮肌炎患者(缓解组)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对照。采用肌病活动性视觉模拟评分(MYOACT)评估病例组患者疾病活动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研究对象血清YKL-40和IL-23的水平。结果:病例组和缓解组血清YKL-40、IL-23、ESR、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高于对照组,且病例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缓解组(P<0.05)。ILD组血清YKL-40、IL-23、MYOACT评分、ESR、铁蛋白、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水平高于非ILD组(P<0.05)。经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病例组和缓解组皮肌炎患者血清YKL-40、IL-23与MYOACT评分、ESR、铁蛋白呈不同程度正相关性(P<0.05)。ROC曲线显示,YKL-40、IL23对于诊断皮肌炎均有一定价值,AUC分别为0.904、0.881,且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更高,AUC为0.92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76%、90.00%,准确性为89.26%。结论:血清YKL-40和IL-23参与了皮肌炎发病过程,并且与疾病活动性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有望成为临床辅助诊断皮肌炎的生化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人软骨糖蛋白-39 白细胞介素-23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表达在支原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玮蓁 孔繁荣 +2 位作者 朱学骏 陈洪 周向昭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蛋白表达技术在支原体研究中的作用。方法以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为例,根据所研究UU的目的DNA片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目的DNA,克隆后运用表达质粒载体p... 目的探讨蛋白表达技术在支原体研究中的作用。方法以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为例,根据所研究UU的目的DNA片段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目的DNA,克隆后运用表达质粒载体pGEX2T在IPTG诱导下成功诱导了蛋白的表达,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其抗原活性。结果所表达的蛋白具有很好的抗原活性。结论蛋白表达应用于支原体研究中,为研究支原体的致病性与种类或型别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实验中我们体会到:(1)在设计引物时,要注意避开UGA,可用UGG代替。(2)IPTG的浓度从0.1mmol/L~1mmol/L均有报道,我们实验证实两种浓度在诱导蛋白表达中无差别,因而推荐使用0.1mmol/L。(3)蛋白诱导的时间以4~4.5h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蛋白表达 应用 解脲脲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