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辐照(产臭氧)技术对CB-1烟叶酶促棕色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周初跃 陈爱国 +6 位作者 刘光亮 张楠 吴元华 王程栋 董蕊 黄国栋 刘国良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为进一步验证紫外辐射(产臭氧)对CB-1烟叶自然存放条件下褐化进程调控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安徽中烟邵武基地烟叶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进行不同时长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然存储条件下每间隔15 d取样1次,分析烟叶颜色深度值、多酚类物质含量变... 为进一步验证紫外辐射(产臭氧)对CB-1烟叶自然存放条件下褐化进程调控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安徽中烟邵武基地烟叶C3F和B2F等级烟叶样品进行不同时长紫外辐射处理后,自然存储条件下每间隔15 d取样1次,分析烟叶颜色深度值、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以及化学成分协调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叶片中烟碱含量和糖碱比是影响多酚类物质酶促棕色化反应的主要因素,B2F等级烟叶烟碱含量与酶促棕色化反应呈显著负相关,C3F等级烟叶糖碱比与酶促棕色化反应呈弱正相关。从多酚类物质含量及芳香值变化规律来看,C3F等级烟叶辐射2 h左右为宜,B2F等级烟叶辐射3 h左右最佳,辐射时间过长或过短对酶促棕色化反应造成的烟叶褐化进程调控效果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1品种 烟叶 紫外辐射 酶促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Mg、B、Mo、Ca对烤烟烟碱、多酚类等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初跃 徐晓燕 +2 位作者 江晓红 苏瑶 李凌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7-29,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Mg+B、Mg、B、Mo、Ca对烤烟烟叶烟碱、总氮、多酚类、蛋白质和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Mg+B、Mg、B、Mo、Ca处理后,烟叶烟碱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9.1%、15.1%、14.4%、20.9%、11.9%;总氮比对照下降了...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喷施Mg+B、Mg、B、Mo、Ca对烤烟烟叶烟碱、总氮、多酚类、蛋白质和水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Mg+B、Mg、B、Mo、Ca处理后,烟叶烟碱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9.1%、15.1%、14.4%、20.9%、11.9%;总氮比对照下降了31.5%、26.9%、13.8%、40.0%、10.4%;蛋白质含量比对照也有所下降,Mo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比对照降低了41.7%。Mg+B、Mg、B、Mo、Ca处理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烟叶多酚类物质的含量,但降低幅度都不大,对水溶性总糖的积累均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B MO CA 烤烟 烟碱 多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周初跃 姚忠达 +2 位作者 王传义 蓝周焕 翟笃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41-20043,20046,共4页
[目的]研究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为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通过烟夹密集烤房不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确定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的烘烤技术。[结果]原有的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采取的低温变黄、快速吹干,即"堆... [目的]研究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为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通过烟夹密集烤房不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确定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的烘烤技术。[结果]原有的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采取的低温变黄、快速吹干,即"堆黄吹干"烘烤工艺并不适应于福建基地烟叶的烘烤特性。采用相对高温变黄,凋萎期+低湿慢烤的优化后配套烘烤技术可使烟叶失水和变黄程度一致,很好地解决了烟夹烤房的烘烤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使烤后烟叶组织结构较疏松,色度较强,并减少僵硬、挂灰和平滑等现象,也有利于改善烟叶评吸质量,使烤后烟叶吃味纯正,杂气较轻,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烟气饱满浓郁,余味较舒适。[结论]烘烤工艺是影响烟夹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夹密集烤房 烘烤工艺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甜香烟叶形成的气象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初跃 郭东锋 +1 位作者 姚忠达 舒俊生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14年第3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烤烟烟叶焦甜香香韵形成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全国15个植烟区域的C3F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回归和判别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烟叶焦甜香香韵的形成与极端最高温、极端最低温、降水量、平均气温... 为了研究烤烟烟叶焦甜香香韵形成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全国15个植烟区域的C3F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回归和判别分析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烤烟烟叶焦甜香香韵的形成与极端最高温、极端最低温、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最大风速、最小相对湿度7个因素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且对焦甜香风格形成的影响程度依次为:极端最高温>最小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温>最大风速。以此7项指标建立的判别函数判别植烟区域焦甜香香韵的有无准确率较高。因此,在焦甜香烟叶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适应以此7项指标为主的生态特点,为烟叶生产提供良好充分的适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甜香 烟叶 气象因素 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叶方式对皖南烟区烟叶等级结构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初跃 张楠 +9 位作者 祖朝龙 姜超强 姚忠达 孙鹏 王新锋 朱启法 董庆 阎轶峰 马称心 沈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4-22,共9页
为了明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对烤烟等级结构、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2个因素,对烤后烟叶的正/副组烟叶重量比、等级结构、化学指标及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前7 d去除3~4... 为了明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对烤烟等级结构、经济效益和烟叶品质的影响,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设置去叶数量和去叶时间2个因素,对烤后烟叶的正/副组烟叶重量比、等级结构、化学指标及感官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打顶前7 d去除3~4片下部叶,其副组烟比例比打顶当天、打顶后7 d处理的显著降低,且烟叶产量、产值显著增加,同时烟叶感官质量也得到提升。打顶当天去除4片下部叶处理,中部叶覆盖的叶位范围最广(第6~17叶位),烤后烟中部叶比例最高(44.05%),等级结构最合理。打顶后7 d去除4片下部叶处理的上部叶比例最高(38.94%),中部叶比例最低(28.70%),等级结构最差。综合分析,打顶前7 d去除3片下部叶处理的中部叶比例高(40.02%),副组烟比例低(20.45%),各部位烟叶感官品质较好,产量、产值最高,是最合理的去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皖南烟区 去叶方式 正/副组烟叶比例 等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烟区不同留叶数对K326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初跃 杜丛中 薛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4期56-58,共3页
[目的]明确皖南烟区不同留叶数对K326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的留叶数。[方法]以K326为供试材料,留叶数设4个处理,分别为12、14、16、18片,分析各处理对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观质量评价的影响。[结果]... [目的]明确皖南烟区不同留叶数对K326品质的影响,以确定最适宜的留叶数。[方法]以K326为供试材料,留叶数设4个处理,分别为12、14、16、18片,分析各处理对K326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观质量评价的影响。[结果]随着留叶数的增加,K326株高逐渐增高,节距增大,但茎围、上部叶长、上部叶宽呈现下降的趋势,腰叶以留叶16片时最大;产量以留叶18片处理最高,产值、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以留叶16片处理最高,综合分析以留叶16片经济性状最好;随留叶数的增加,中上部烟叶烟碱、总氮含量降低,还原糖、总糖含量以及糖碱比增高,其余化学成分指标变化均无明显规律;感官质量评价中3个叶位均以留叶16片最佳。[结论]皖南烟区2015年K326留叶数为16片叶时内外在质量总体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烟区 留叶数 K326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顶措施对烤烟中上部烟叶质量及等级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周初跃 沈嘉 +4 位作者 祖朝龙 廖华 刘碧荣 谢明 权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期42-44,78,共4页
研究打顶时期、有效留叶数对中上部叶质量及等级构成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间推迟和有效叶片数增加,烟株的株高、节距增加,上部叶叶面积降低;中、上部叶烟碱含量降低,上部叶糖分和钾的积累量增加。留叶数22片左右,现蕾后10d打顶... 研究打顶时期、有效留叶数对中上部叶质量及等级构成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打顶时间推迟和有效叶片数增加,烟株的株高、节距增加,上部叶叶面积降低;中、上部叶烟碱含量降低,上部叶糖分和钾的积累量增加。留叶数22片左右,现蕾后10d打顶(中心花开放50%左右)可以获得较高比例上等烟叶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打顶措施 烟叶质量 等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作障碍烟田施用油枯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周初跃 邰先常 +8 位作者 周寸伟 滕世华 张舒蓉 何鑫 高鹏 张雪奇 尹浩 沈嘉 韩天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13期22-25,29,共5页
为缓解烟田连作障碍,本研究以云南省丽江烟区连作障碍烟田和正常烟田作对比,通过施用不同数量油枯(菜籽饼)有机肥,研究增施有机肥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正常烟田,增施油枯有机肥3000 kg/hm^(2),烟叶增产195 k... 为缓解烟田连作障碍,本研究以云南省丽江烟区连作障碍烟田和正常烟田作对比,通过施用不同数量油枯(菜籽饼)有机肥,研究增施有机肥对烟株生长、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正常烟田,增施油枯有机肥3000 kg/hm^(2),烟叶增产195 kg/hm^(2),增收7195.5元/hm^(2)左右,烟叶外观、感官质量提升;连作障碍烟田可导致烟株矮小,叶片大小显著降低,烟叶减产30%左右,增施油枯有机肥7500 kg/hm^(2)处理烟株田间发育、经济性状、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均较不施有机肥对照明显提升,与正常烟田差距缩小,说明施用油枯有机肥可以起到减轻连作障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连作障碍 油枯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硼和萘乙酸对烟株生长及钾吸收分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徐晓燕 周初跃 +1 位作者 李卫芳 李章海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82-85,共4页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钾(K)、硼(B)和萘乙酸(NAA)对烟株生长和K吸收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K营养下,B、NAA及B+NAA显著增加了烟株地上部干重和株高,但低K时影响不显著:B、NAA及B+NAA明显提高了烟叶的光合强度、硝酸还原酶的活性... 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钾(K)、硼(B)和萘乙酸(NAA)对烟株生长和K吸收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K营养下,B、NAA及B+NAA显著增加了烟株地上部干重和株高,但低K时影响不显著:B、NAA及B+NAA明显提高了烟叶的光合强度、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这为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奠定了基础。B.NAA及B+NAA各处理明显增加了中、上部烟叶的含K量。低K营养时,各处理烟叶的含K量上部>中部>下部;但在高K营养下,各处理烟叶上、中、下部含K量相近,以高K营养下B+NAA处理的烟叶含K量最高。初步表明增施K肥时,喷施B和NAA可以提高烟叶的K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烟株生产 K吸收分配 烟叶 光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烘烤方法对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姚忠达 吴克松 +4 位作者 周初跃 祖朝龙 刘碧荣 任四海 范成广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8-71,共4页
为了改进烘烤方法,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延时密集烘烤、普通密集烘烤及小烤房传统烘烤3种烘烤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度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稳温时间,可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 为了改进烘烤方法,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延时密集烘烤、普通密集烘烤及小烤房传统烘烤3种烘烤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度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稳温时间,可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同时有利于提高烟叶质体色素、西柏烷类及苯丙氨酸类的降解产物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烘烤 延时 烟叶 质量 香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烤片烟醇化过程中几种化合物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4
11
作者 武德传 周冀衡 +3 位作者 李章海 徐晓燕 周初跃 张西仲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对醇化时期不同阶段复烤片烟的总多酚(绿原酸和芸香苷之和)、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脂氧合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醇化,多酚、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 对醇化时期不同阶段复烤片烟的总多酚(绿原酸和芸香苷之和)、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脂氧合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8个月的醇化,多酚、总脂质、淀粉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下降20.0%,15.0%,11.5%和12.2%。醇化前后,芸香苷、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总脂质含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总多酚、绿原酸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PO、脂氧合酶、α-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活性呈下降趋势,醇化前后4种酶活性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烤片烟 烤烟 醇化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化烟叶褐变程度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浩军 姚忠达 +4 位作者 吴克松 杜丛中 周初跃 郭东锋 王树声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6-59,共4页
为明确影响陈化烟叶褐变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测定了烟叶色素、多酚、钾、氯、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及pH值,研究了陈化过程中烟叶褐变程度与多酚、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及pH值变化的关系。经简单相关、复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多... 为明确影响陈化烟叶褐变和化学成分变化的因素,测定了烟叶色素、多酚、钾、氯、还原糖、淀粉含量以及pH值,研究了陈化过程中烟叶褐变程度与多酚、蛋白质、淀粉、还原糖含量及pH值变化的关系。经简单相关、复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多酚含量与烟叶褐变程度间的相关程度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并且随陈化时间的推移,相关程度逐渐降低,褐变程度与总糖、还原糖、淀粉、蛋白质、多酚含量、钾氯比、pH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回归关系。说明陈化烟叶的褐变程度受多种化学成分的影响,多酚类物质含量与陈化烟叶的褐变程度关系极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陈化 褐变 因素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片烟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的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西仲 徐晓燕 +5 位作者 韩忠明 李章海 徐迎波 刘会忠 黄刚 周初跃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8年第6期24-26,共3页
对不同陈化时期安徽和贵州烤烟片烟中的多酚、蛋白质、淀粉以及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陈化过程中4种供试烟样中多酚、蛋白质、淀粉含量均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呈现... 对不同陈化时期安徽和贵州烤烟片烟中的多酚、蛋白质、淀粉以及多酚氧化酶、蛋白酶、淀粉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陈化过程中4种供试烟样中多酚、蛋白质、淀粉含量均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持续下降趋势,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呈现出前期升高后期下降的单峰曲线,并在陈化10个月时达到最太值;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与生态区和等级有关;陈化过程中化学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表明,片烟陈化在18~22个月内基本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烟 自然陈化 化学成分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肥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姚忠达 黄一兰 +3 位作者 吴克松 周初跃 杜丛中 王传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17951-17953,共3页
[目的]研究施用干牛粪和菜籽饼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确定烟叶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种类,进而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方法]以未施用有机肥为对照,检测和评价烟草植株的植物学性状、田间抗病性,以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 [目的]研究施用干牛粪和菜籽饼对烟叶产量、质量的影响,确定烟叶生产中施用有机肥的种类,进而改善烟叶内在品质。[方法]以未施用有机肥为对照,检测和评价烟草植株的植物学性状、田间抗病性,以及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3项指标。[结果]增施牛粪和饼肥能够显著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提高烤烟产量和经济效益;施用干牛粪和菜籽饼的烟叶外观质量明显好于未施用有机肥的情形。[结论]增施牛粪有利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对改善烟叶的内在品质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有机肥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烟叶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舒俊生 王浩军 +3 位作者 杜丛中 周初跃 吴克松 郭东锋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8-1023,共6页
为了综合评价烤烟烟叶的整体质量状况,通过运用AMMI数学模型对烟叶质量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将烟叶质量外观、化学成分、感官评吸3项指标作为整体质量体现的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烟叶质量评价效果较好,在统计分... 为了综合评价烤烟烟叶的整体质量状况,通过运用AMMI数学模型对烟叶质量主要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将烟叶质量外观、化学成分、感官评吸3项指标作为整体质量体现的3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烟叶质量评价效果较好,在统计分析上能够区分出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烟叶质量差异,同时与烟叶质量的外观、感官指标对烟叶质量能有较好的契合。结论表明使用此种方法来评价烟叶质量,有一定的实用性,对烟叶质量也有一定的区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叶 质量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六盘水烟区烤烟新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21
16
作者 王浩军 胡海洲 +9 位作者 刘宝法 姚忠达 周初跃 郭东峰 汪季涛 刘新民 蒋承耿 牛志信 瞿鸿飞 方腾 《农学学报》 2012年第2期5-8,41,共5页
为筛选适应六盘水生态条件,同时又符合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需求的优质烤烟新品种,2009年和2010年在六盘水市烟区对‘中烟103’、‘中烟104’、‘中烟203’、‘南江3号’、‘韭菜坪2号’及‘云烟87’(对照)6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 为筛选适应六盘水生态条件,同时又符合安徽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需求的优质烤烟新品种,2009年和2010年在六盘水市烟区对‘中烟103’、‘中烟104’、‘中烟203’、‘南江3号’、‘韭菜坪2号’及‘云烟87’(对照)6个品种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及内在质量等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南江3号’的产量和产值最高,分别为2498.55 kg/hm2和30875.09元/hm2,比对照高28.17%和27.45%;‘中烟203’的均价和上中等烟比例最高,分别为12.76元/kg和87.00%,比对照高2.90%和3.02%;2个品种综合经济性状优于对照‘云烟87’,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整体协调性好,且原烟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均优于对照品种‘云烟87’,可在该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品种 筛选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烟区生态条件及烟叶质量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边文杰 王浩军 +4 位作者 周初跃 杜丛中 郭东锋 姚忠达 吴克松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88-92,共5页
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不断生产出优质烟叶原料,对云南文山烟区气候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山烟区积温高,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植烟土壤p 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 为了进一步发挥文山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不断生产出优质烟叶原料,对云南文山烟区气候因素、土壤养分状况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文山烟区积温高,气温适宜,日照充足,降雨充沛;植烟土壤p H值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较强的保肥能力;氮、磷、钾含量适宜,多数中微量元素含量适宜;有效硼含量偏低,有效硫含量偏高,应注意追施硼肥,控制硫肥;文山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较好,化学组成比例协调,符合优质烟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烟区 气候 土壤 烟叶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叶复烤白肋烟叶TSNAs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边文杰 郭东锋 +5 位作者 姚忠达 吴克松 张福建 周初跃 汪季涛 舒俊生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23-527,共5页
为了研究在打叶复烤过程中白肋烟叶TSNAs含量的变化趋势,对白肋烟5个模块烟叶原烟、一润、二润、打叶及复烤处理环节进行了取样,并利用SPSS和MINITAB软件对样品的常规化学和TSNAs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打叶复烤的过程中TSNAs含量... 为了研究在打叶复烤过程中白肋烟叶TSNAs含量的变化趋势,对白肋烟5个模块烟叶原烟、一润、二润、打叶及复烤处理环节进行了取样,并利用SPSS和MINITAB软件对样品的常规化学和TSNAs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打叶复烤的过程中TSNAs含量在打叶处理环节显著上升,在复烤处理环节下降,其中NNN、NAT及NAB含量经过打叶复烤整个过程显著上升,NNK含量略有上升但和原烟相比差异不显著。白肋烟TSNAs含量与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调控TSNAs的关键点在打叶处理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叶复烤 白肋烟 TSNA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土改良对土壤质地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叶茂 周初跃 +3 位作者 郭东锋 沈嘉 吴福如 刘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8期3359-3361,共3页
[目的]通过对四川凉山地区质地黏重的红壤中掺入砂性客土的改良试验,研究客土改良对红壤质地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方法]加入砂土的比例分别为10%、30%、50%、100%、0(不加砂性客土的对照)。[结果]在质地黏重的红壤中掺入砂性客土... [目的]通过对四川凉山地区质地黏重的红壤中掺入砂性客土的改良试验,研究客土改良对红壤质地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方法]加入砂土的比例分别为10%、30%、50%、100%、0(不加砂性客土的对照)。[结果]在质地黏重的红壤中掺入砂性客土,随掺客土量的增加,土壤pH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呈下降趋势;掺客土10%有利于土壤速效磷的释放,掺客土10%和30%则有利于速效钾的释放;随土壤掺砂量增加,烟株生育期天数逐渐减少,掺砂50%处理能够获得最高的中上等烟比例,而掺砂10%处理处理可以获得最大的产量和产值。[结论]该研究可为四川凉山地区利用砂性客土改良红壤土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土改良 土壤质地 烟株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烤烟新品种与云烟87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东锋 姚忠达 +9 位作者 舒俊生 吴克松 周初跃 杜丛中 王忠平 罗应坤 李兰周 崔宇翔 杨焕文 李佛琳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12期98-103,共6页
为筛选出适应丽江地区烤烟种植区优质、适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在2009~2010年于丽江市永胜县开展了以云烟87为对照,XYN87,云烟113,云烟114,云烟115,T29共5个新品种的区域试验。进行了生物学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观测分析。结果表... 为筛选出适应丽江地区烤烟种植区优质、适产、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在2009~2010年于丽江市永胜县开展了以云烟87为对照,XYN87,云烟113,云烟114,云烟115,T29共5个新品种的区域试验。进行了生物学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等观测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供试品种中,T29的经济性状最好,产量为3 256.35 kg,/hm^2;在抗病性上云烟113最优,白粉病病株率3.75%为最低;从化学成分上看,云烟115与T29的糖碱比分别为10.78和9.31,化学成分最协调。两年的适应性研究结果的主成分分析法综合成分得分T29为1.07674,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品种 农艺性状 经济性状 化学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