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结晶水无机物在吸波材料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兴华 童速玲 +2 位作者 薛鹏 何显运 周健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2-224,共3页
研究了含结晶水无机物和乙炔炭黑(CB)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单纯填充含结晶水无机物的复合材料不具有吸波性能,填充CB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结晶水无机物和CB混合填充的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优于单纯由CB填充的... 研究了含结晶水无机物和乙炔炭黑(CB)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结果表明,单纯填充含结晶水无机物的复合材料不具有吸波性能,填充CB的复合材料有良好的吸波性能;结晶水无机物和CB混合填充的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优于单纯由CB填充的复合材料,在该复合材料中,结晶水无机物的含量影响材料的吸波性能;水合氧化铝(Al2O3.3H2O)和CB混合填充的复合材料的最大吸收衰减可达21.87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水无机物 乙炔炭黑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结晶水无机盐对复合材料吸波性能的影响——材料研究新思路探索
2
作者 周健刚 张兴华 何显运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B06期186-187,共2页
通过在毕业论文研究中对乙炔炭黑 (CB)和含结晶水无机盐吸波剂填充丁腈橡胶 (NBR)吸波性能的探索 ,不但对得到了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材料 ,而且还得到了良好的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训练 。
关键词 材料研究 无机盐 复合材料 吸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用彩色PTFE薄膜
3
作者 周健刚 《有机氟工业》 CAS 1992年第3期31-32,共2页
随着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电线电缆行业也迅速掘起,各类新型多功能电线电缆材料应运而生。其中传统的无色透明 PTFE 绝缘薄膜正逐步被彩色 PTFE 绝缘薄膜(简称彩膜)所取代。这种彩膜不仅在性能上完全符合耐高温绝缘要求.而且外表鲜艳,易... 随着我国通讯事业的发展,电线电缆行业也迅速掘起,各类新型多功能电线电缆材料应运而生。其中传统的无色透明 PTFE 绝缘薄膜正逐步被彩色 PTFE 绝缘薄膜(简称彩膜)所取代。这种彩膜不仅在性能上完全符合耐高温绝缘要求.而且外表鲜艳,易于分辨。它的出现给电线电缆的制造和使用带来极大便利。因此需求量逐年递增,预计今年国内需要量将达50t。目前国内彩膜生产虽已达到一定规模,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也大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在外观质量上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色感较差,色点分布不均匀。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试验工作,并建立起一条优化彩膜生产工艺路线,使产品在内部和外观质量上都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 聚四氟乙烯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用低线胀系数塑料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田田 周健刚 陈建文 《上海化工》 CAS 1992年第4期5-8,共4页
本文讨论了PPO/FP共混物作为微波用低线胀系数塑料的可行性。试验了共混物的不同配比对介电性能和线胀系数的影响,最后用电镜观察共混物形态和经电压驻波比试验,测定共混物的S<1.45,达到要求。
关键词 微波 塑料 低线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降解塑料:聚羧基丁二酸酯(PHB)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健刚 《广东塑料》 1992年第4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生物降解塑料 PHB 聚羧基丁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芯快速可换的多功能样条模具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文尧 周志明 +7 位作者 梁珊 周健刚 钟景军 刘永学 姚远 涂坚 胡瀚杰 孙青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8-60,120,共4页
为了解决现有塑料样条实验模具采用固定型芯且模座和型芯不能重复利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型芯快速可换的多功能一体化样条实验模具,以生产不同式样的塑料实验样条。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型芯上的顶杆通孔位置不变来适应不同样条的顶出需求,... 为了解决现有塑料样条实验模具采用固定型芯且模座和型芯不能重复利用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型芯快速可换的多功能一体化样条实验模具,以生产不同式样的塑料实验样条。结果表明,通过不同型芯上的顶杆通孔位置不变来适应不同样条的顶出需求,只需替换型芯而不拆卸模具即可成型各种样条,例如拉伸、冲击、弯曲、阻燃、色板、导热片、平板等。运用Moldflow软件模拟样条成型过程来验证注塑成型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多功能一体化样条注塑模具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样条 替换型芯 顶出系统 模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降解塑料聚羟丁酸酯
7
作者 周健刚 《高分子材料》 1993年第2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聚烃丁酸酯 生物降解 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周健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2期158-161,共4页
分析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价值、具体方法。方法 2021年08月23日~2022年08月23日,以56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通过住院号末尾数字奇偶值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共计两组,每组患... 分析在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价值、具体方法。方法 2021年08月23日~2022年08月23日,以56例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例,通过住院号末尾数字奇偶值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共计两组,每组患者取得样本例数为28例,其中,对照组为奇数患者,对其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研究组为偶数患者,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上述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有效率分析显示,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数据较低P<0.05,表示该指标分析有意义;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该数据分析有意义;治疗各时间指标对比 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各指标均存在明显优势(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更低,P<0.05,对比结果有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疾病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对不良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加快疾病恢复速度,改善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各院可积极推广,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中西医结合 有效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