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
1
作者 周丙锋 史静 +2 位作者 谢新水 刘晟 曹倩倩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2,共9页
采用熵值法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并深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 采用熵值法对大运河文化带的新质生产力进行测算,并深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基于极限梯度提升算法-可解释机器学习(XGBoost-SHAP)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波动增长态势,相比于绿色生产力、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占新质生产力比例更大。各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北京、江苏、浙江部分地级市为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峰,河南、安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低谷,且2020年各地新质生产力水平均有所提升。其聚集效应沿大运河呈现“三角”分布现象,且表现出“两角聚集夹分异”的发展趋势。每百人移动电话用户数、全要素劳动生产率等为影响大运河文化带新质生产力水平的主导因素,且各个主导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大运河文化带 时空分异 XGBoost-SHAP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中国企业聚集强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2
作者 周丙锋 史静 +1 位作者 谢新水 刘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8期161-168,共8页
研究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中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企业战略和决策的动因,从而为企业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中国企业作为样本,运用首位度、基尼系数、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 研究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中国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企业战略和决策的动因,从而为企业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以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中国企业作为样本,运用首位度、基尼系数、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核密度、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等指标和模型,分别从人员和经费两方面探讨其失控分布特征,并进一步研究政府支持、研发环境、人均生产总值和交通条件对研发投入与企业聚集强度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中国企业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典型特征;研发经费集中在少数高投入的领域或机构中,而研发人员的空间聚集性较强,存在一定集聚现象;政府R&D经费内部支出与研究与开发机构数为影响企业数量的主导影响因子。为此,政府需要关注企业集聚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人才和资源不均衡分布问题,鼓励企业加强对研发人员的培训与支持,提高其整体素质和分布均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研发投入 企业研发投入 企业聚集强度 时空格局 空间聚集演变 中国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下游煤矿区耕地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以山东济宁为例
3
作者 史静 曹倩倩 周丙锋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0-39,共10页
山东省济宁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煤矿区,面临着耕地资源严重破坏等问题。本文基于济宁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济宁市各县市区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并采用灰色预测模... 山东省济宁市地处黄河流域下游煤矿区,面临着耕地资源严重破坏等问题。本文基于济宁市1980―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济宁市各县市区耕地时空变化特征和驱动机制,并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耕地面积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济宁市耕地具有“西多东少”的典型特征,且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工业、煤矿和交通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2)1980―2020年济宁市耕地主要转出至建设用地、草地和水域,其中1980―1990年县市区耕地变化动态较高,2000―2010年耕地面积变化程度较小;(3)经济因素是引起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且煤炭开采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和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为影响耕地面积的主要驱动因子;(4)预测显示,2020―2035年耕地面积将继续呈减少趋势。因此,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因地施策,推进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灰色预测 济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微课中的教学要素及教学效果评价 被引量:53
4
作者 周丙锋 谢新水 刘星期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5年第9期30-36,共7页
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开发是大规模在线公开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促使学习效果最优化是高校微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这说明高校微课有相同的地方。但需引起重视的是,高校微课不具有同质性,关注其差异性非常重要。高校微课教学包含科学性、... 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开发是大规模在线公开课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促使学习效果最优化是高校微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这说明高校微课有相同的地方。但需引起重视的是,高校微课不具有同质性,关注其差异性非常重要。高校微课教学包含科学性、艺术性、情感性、特质性和技术性五个要素,从这些要素出发,教学文本的质量、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的恰当性和教学风格的科学性是高校微课教学效果量化评价的三个主要方面。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了高校微课教学效果量化评价的参考标准,对高校微课的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微课 教学要素 教学效果 量化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应用平台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丙锋 周文业 赵文吉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9-202,共4页
"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应用平台"是基于中国历史地理基础数据的一个应用系统,现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各学科的学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地开发出文学、考古、经济、军事等学科的各种专题历史... "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应用平台"是基于中国历史地理基础数据的一个应用系统,现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各学科的学者利用这个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地开发出文学、考古、经济、军事等学科的各种专题历史地图和专题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本文介绍了此平台的设计思想和总体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字化 应用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GIS在境外矿产资源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周丙锋 李玉龙 +1 位作者 王杨刚 何学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131,共5页
境外地质矿产资源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综合考虑当今先进的云GIS架构,构建基于云GIS的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满足从事境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整合数据资源,对已有的数据、资料、成果进行网上... 境外地质矿产资源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综合考虑当今先进的云GIS架构,构建基于云GIS的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满足从事境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从用户角度出发,整合数据资源,对已有的数据、资料、成果进行网上服务和信息交换共享。首先,从云GIS和境外矿产资源信息数据的特征及其在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的应用出发,阐述云GIS技术在其模式构建中的可行性。然后,根据云GIS环境下的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总体设计思想,设计构建本模式的体系结构。最后,分析基于云GIS技术构建的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GIS 境外矿产资源 信息集成与服务模式 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特征和研究途径的进展与思考 被引量:5
7
作者 周丙锋 李小娟 李燕萍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51-56,共6页
以北京平原地区为研究区域,本文归纳了研究区范围内地面沉降演化特征和研究途径的关键问题,并且指出了研究区域地面沉降发育发展的特征,监测方法或技术以及研究方法途径的主要进展,地面沉降演化特征方面主要从沉降速率,累计沉降量和沉... 以北京平原地区为研究区域,本文归纳了研究区范围内地面沉降演化特征和研究途径的关键问题,并且指出了研究区域地面沉降发育发展的特征,监测方法或技术以及研究方法途径的主要进展,地面沉降演化特征方面主要从沉降速率,累计沉降量和沉降空间扩展等几个方面描述;监测和研究途径方面,主要从监测的范围、研究的层次尺度以及定性研究到定量分析进行描述。讨论了研究区地面沉降演化特征的挖掘、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等,主要内容包括地面沉降区有迅速连成一片的趋势,地面沉降除了受地下水过量开采的影响外,还受地表的动静载荷以及地层岩性和结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研究方法和监测技术手段存在的局限性,包括主要是单一地面沉降诱导因素研究,假设或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以及宏观与微观层次的研究没有有效联系等。提出了基于统一场理论的空间大数据分析方法,用Biot模型耦合了地下水渗流场,应力场和由其诱发的形变场,统一地研究过量开采地下水和市政设施或建筑物载荷两种影响因素同时对研究区地面沉降的影响,及其定量估算它们对总地面沉降量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平原 地面沉降 统一体 统一场 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扩散的时空演进机理探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周丙锋 谢新水 李小娟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15-28,共14页
2015年—2021年,在大运河沿线城市,104份跨区域、长尺度、涉及面广的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快速创新扩散。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GIS空间定量分析法,可以发现其时空演进机理。从时间维度看,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创新扩散近似“S”型曲线扩散模... 2015年—2021年,在大运河沿线城市,104份跨区域、长尺度、涉及面广的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快速创新扩散。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和GIS空间定量分析法,可以发现其时空演进机理。从时间维度看,大运河文化保护政策创新扩散近似“S”型曲线扩散模式,在三个不同阶段呈现了不同的扩散状态,存在“时速效应”。从空间维度看呈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政策创新扩散存在地域差异,政策发布数量上,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呈现出东多西少的“空间集聚效应”;二是政策创新扩散出现两极分化的近邻效应——大运河沿线东部城市形成了创新扩散的高水平集聚,大运河沿线西部城市的政策扩散呈现出低水平集聚。研究表明:在理论层面,用政策文本和GIS空间定量分析法可以丰富政策创新扩散方法、拓展应用场景,完善政策创新扩散理论;在实践层面,运用这两个方法可以探究政策创新扩散的现状和成因,并发现问题,有利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针对性地、整体性地推进政策创新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文化 政策创新扩散 时空演进 标准差椭圆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属高校教育技术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9
作者 周丙锋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9期62-64,共3页
自2004年北京市属高校实施教育技术培训以来,已经培训12000多位教师。在培训实施六年以来,随着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以及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对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及评价机制不断的地进行调整。文章就当前的培训的要求和总体目... 自2004年北京市属高校实施教育技术培训以来,已经培训12000多位教师。在培训实施六年以来,随着教育理论、教学实践以及教育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对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及评价机制不断的地进行调整。文章就当前的培训的要求和总体目标、内容及模式、培训资源建设以及对培训结果的评价模式进行阐述,对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对今后的培训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技术培训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 培训模式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HGIS大数据与服务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丙锋 李松旺 +1 位作者 田金炎 张丽伟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2,46,共6页
针对当前大运河大数据和服务平台在开放性程度、数据共享广度、提供服务深度和用户使用友好舒适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设计实现大运河历史地理信息大数据与服务平台(GCHGIS),它是集数据、算法、模型、功能与服务为一体的有机耦合体,... 针对当前大运河大数据和服务平台在开放性程度、数据共享广度、提供服务深度和用户使用友好舒适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设计实现大运河历史地理信息大数据与服务平台(GCHGIS),它是集数据、算法、模型、功能与服务为一体的有机耦合体,实现了一幅图联通古今,一幅图贯通南北。针对大运河的历史地理资料数据,进行多源异构时空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与分析;依托地理时空大数据建模与人工智能等数据挖掘手段,为政府部门、科研人员、政府咨询部门提供综合性的决策支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HGIS 大数据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堂教学要素的认知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丙锋 谢新水 《铜陵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21-123,126,共4页
高校的教学质量反映出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提高高校教学水平,需要清晰认知教学要素的构成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有科学性、艺术性、情感性、特质性、技术性、思想教育性等教... 高校的教学质量反映出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国家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想提高高校教学水平,需要清晰认知教学要素的构成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有科学性、艺术性、情感性、特质性、技术性、思想教育性等教学要素,其中科学性是高校教学的首要核心要素,教学艺术的选择和教学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教学文本基础上。坚持思想教育性是大学教育的本质规定和社会主义高校的铁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学 要素 分析比较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旅游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丙锋 赵文吉 +2 位作者 胡卓玮 王志恒 曹高明 《微计算机信息》 2009年第19期158-159,270,共3页
利用先进的WebGIS及网络技术对村镇民俗旅游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评价模型,设计以ArcGIS Sever为GIS平台基于JSF框架MVC模式的WebGIS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在线交互操作的村镇民... 利用先进的WebGIS及网络技术对村镇民俗旅游信息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根据民俗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和评价模型,设计以ArcGIS Sever为GIS平台基于JSF框架MVC模式的WebGIS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一个基于网络用户在线交互操作的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空间化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实现了村镇民俗旅游资源单体信息采集的自动化、管理的网络化与查询、统计、分析、规划的可视化。本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体系结构、数据库建设及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旅游资源 单体 空间分析 评价 ARCGIS 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体理论在水文地质体研究中的认知与应用
13
作者 周丙锋 李小娟 宫辉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2-165,共4页
在系统论丰富发展水文地质学的基础上,应用多体理论,通过抽象概化的方法对复杂的水文地质体的宏观层次、微观层次和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分析,较好的实现了对水文地质体这一简单多体系统的有效刻画,充分表明了多体理论在水文地质体的... 在系统论丰富发展水文地质学的基础上,应用多体理论,通过抽象概化的方法对复杂的水文地质体的宏观层次、微观层次和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分析,较好的实现了对水文地质体这一简单多体系统的有效刻画,充分表明了多体理论在水文地质体的分析认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系统 多体理论 水文地质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育技术发展的角度论其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14
作者 周丙锋 谢新水 +1 位作者 李燕萍 吴疆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第2期95-98,共4页
教育技术的发展1.从教育技术队伍的组建看教育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技术一直是以"电化教育"为前身而持续进行,其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初步发展阶段我国的电化教育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
关键词 教学媒体 教育技术理论 发展阶段 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 计算机课程 教育技术中心 新型教学结构 教学设计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地质矿产信息元数据标准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杨刚 李娜 +4 位作者 李玉龙 周丙锋 何学洲 张敏 王小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81-1588,共8页
元数据是描述实体数据内容、质量、范围、发布等信息的数据,是各类数据资源社会化共享和服务的基础。以服务中国企业勘查开发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境外地质矿产空间与非空间信息元数据的构成、内容及数据字典,说明了元数据在境外地质矿产... 元数据是描述实体数据内容、质量、范围、发布等信息的数据,是各类数据资源社会化共享和服务的基础。以服务中国企业勘查开发为基础,研究制定了境外地质矿产空间与非空间信息元数据的构成、内容及数据字典,说明了元数据在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建设中的作用,研发了元数据生产及应用平台并提供给社会应用于服务,应用效果良好。同时,为中国矿业联合会全球地质矿产信息共享工作委员会(共享联盟)相关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数据 境外 地质矿产 应用 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和服务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杨刚 李玉龙 +1 位作者 周丙锋 李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27-333,共7页
经济全球化过程使我国企业不能置身全球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之外。当前,发达国家及国际上有关机构开展全球范围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研究,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活动提供资讯服务。我国"走出去"企业在国际上开展合作较晚,急需要获取境... 经济全球化过程使我国企业不能置身全球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之外。当前,发达国家及国际上有关机构开展全球范围地质矿产资源信息研究,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活动提供资讯服务。我国"走出去"企业在国际上开展合作较晚,急需要获取境外基础地质矿产和勘查开发信息,国内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全球地质矿产信息服务平台,本文以笔者所从事的境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信息集成研究、数据库建设和共享服务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建立境外地质矿产信息集成和服务平台,从而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资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境外 地质矿产信息 集成 平台 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岩石专题图快速制图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丽荣 王杨刚 +2 位作者 周丙锋 李丽 曹琼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83-184,共2页
岩石样品实验室分析是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相关结果数据是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依据和基础数据,基于岩石数据的专题图件的编制是支撑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驱动的地... 岩石样品实验室分析是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以及科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相关结果数据是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的依据和基础数据,基于岩石数据的专题图件的编制是支撑地质调查和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驱动的地质图空间数据处理、制图表达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基于岩石测试结果和地质图空间数据,如何进行快速的综合应用与表达是地质科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作者开展了针对性的技术探索研究和示范应用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岩石专题图 智绘地质 快速制图 深时地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18
作者 高阳 屈新原 +4 位作者 周丙锋 高明亮 田金炎 李玉龙 王刚 《地理信息世界》 2013年第2期58-62,共5页
矿产资源数据有着信息量巨大、种类繁多以及包含空间信息的特点,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己不能满足矿产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伴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应用GIS组件技术设计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矿... 矿产资源数据有着信息量巨大、种类繁多以及包含空间信息的特点,传统的信息管理系统己不能满足矿产资源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伴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应用GIS组件技术设计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将矿产资源信息的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相结合,对于矿产资源的科学管理与合理利用,帮助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是十分必要的。在分析管理业务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建库和数据管理功能的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管理的效率,对提高矿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GIS 数据库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9 年天津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3
19
作者 沈楠驰 周丙锋 +4 位作者 李珊珊 赵文慧 王丽丽 董洁 赵文吉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62-1873,共12页
基于2015—2019年天津市大气监测点的污染物逐时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天津市PM2.5、PM10、SO2、CO、NO2和O36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天津市大气污染的变化情况,为全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与改善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2015—201... 基于2015—2019年天津市大气监测点的污染物逐时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天津市PM2.5、PM10、SO2、CO、NO2和O36种大气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揭示了天津市大气污染的变化情况,为全市大气环境污染治理与改善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2015—2019年天津市PM2.5、PM10、SO2年均质量浓度和CO 24 h平均第95百分位数变化均呈下降趋势;NO2年均质量浓度变化呈“单峰型”,先上升后下降;O3_8 h_max第90百分位数变化整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从月变化来看,PM2.5、PM10、SO2、CO和NO2表现为“冬高夏低”;O3月变化呈“夏高冬低”。通过SPSS软件分析,PM2.5与CO相关系数为0.862,相关程度较强,表明天津市大气污染中PM2.5与CO的贡献或有协同性。O3与NO2相关性较高,其原因与光化学反应有关。气象因素中,温度和日照时长对天津市大气污染影响较大。汽车尾气排放等移动源污染比煤炭燃烧、发电和工业生产等固定源污染的贡献更大。细颗粒物是天津市颗粒物大气污染的主要贡献者。不同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变化存在差异。PM2.5和PM10始终呈“西高东低”。SO2和CO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较大,重污染地区逐渐转移到城郊村镇地区。NO2空间分布格局呈“城镇高、乡村低”,并且随时间推移市区污染缓解明显,滨海新区核心区渐成污染重点。O3污染整体上西部和北部地区较严重,O3污染程度逐年加剧。目前,天津市大气污染得到了有效缓解,NO2质量浓度波动较大但2019年NO2年均质量浓度较2015年变化不大,机动车尾气排放仍是天津市大气污染的重要贡献源。NO2等污染物经光化学反应又能有效促进O3生成。因此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是当下天津市大气污染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市 大气污染物 时空变化 相关性分析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F-2影像的大运河及河长制治理成效评价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丽伟 周丙锋 +3 位作者 田金炎 李松旺 杨澄 沈楠驰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0-707,728,共9页
基于遥感技术提出利用植被绿化面积、水体面积和景观格局等因素的时空变化对比评价方法,通过对高分遥感影像数据校正、融合、镶嵌和解译,计算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客观反映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时空变化情况,并且成本低... 基于遥感技术提出利用植被绿化面积、水体面积和景观格局等因素的时空变化对比评价方法,通过对高分遥感影像数据校正、融合、镶嵌和解译,计算植被指数、水体指数和景观格局指数变化,客观反映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时空变化情况,并且成本低,时效性强。基于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北京段的试验表明:研究区内2015—2017年植被绿化面积减少,水体面积增加;2017—2019年植被绿化面积骤增,水体面积增加。从总体上看,植被绿化面积和水体面积均呈扩张趋势,景观格局趋于均匀化、规则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长制推行下,大运河治理颇有成效,依此作为督察评估河长工作成效的数据支撑和依据,可量化,更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运河 河长制 遥感影像 景观格局指数 督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