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长江上游绵阳官司河流域低山丘陵区不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分析 |
吴雪仙
慕长龙
张发会
陈俊华
朱志芳
郑绍伟
|
《四川林业科技》
|
2009 |
8
|
|
2
|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林分凋落物量及其N、P归还 |
吴雪仙
陈林武
向成华
张发会
慕长龙
|
《四川林业科技》
|
2009 |
4
|
|
3
|
四川盆地丘陵区柏木防护林防护成熟研究 |
吴雪仙
龚固堂
张发会
陈俊华
朱志芳
黎燕琼
慕长龙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2 |
2
|
|
4
|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3种不同植被类型氮循环研究 |
吴雪仙
龚固堂
张发会
陈俊华
朱志芳
慕长龙
张启珍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1 |
2
|
|
5
|
绵阳官司河流域3种不同林分枯落物层储量及持水特性分析 |
吴雪仙
张发会
龚固堂
慕长龙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0 |
2
|
|
6
|
广元市碗厂沟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氮素动态变化分析 |
吴雪仙
陈林武
宫渊波
|
《四川林业科技》
|
2007 |
2
|
|
7
|
川中丘陵区柏木林下养鸡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
陈俊华
龚固堂
朱志芳
黎燕琼
吴雪仙
郑绍伟
慕长龙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9
|
|
8
|
不同年龄柏木混交林下主要灌木黄荆生物量及分配格局 |
黎燕琼
郑绍伟
龚固堂
陈俊华
唐波
朱自芳
吴雪仙
慕长龙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6
|
|
9
|
四川盆地四种柏木林分类型的水文效应 |
龚固堂
陈俊华
黎燕琼
张健
朱志芳
郑绍伟
吴雪仙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3
|
|
10
|
低效柏木纯林不同改造措施对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 |
黎燕琼
龚固堂
郑绍伟
陈俊华
慕长龙
朱志芳
吴雪仙
牛牧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0
|
|
11
|
川中丘陵区人工柏木防护林适宜林分结构及水文效应 |
龚固堂
黎燕琼
朱志芳
陈俊华
慕长龙
吴雪仙
郑绍伟
|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9
|
|
12
|
小流域防护林体系的空间对位配置 |
陈俊华
龚固堂
朱志芳
吴雪仙
慕长龙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5
|
|
13
|
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5种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功能比较 |
宫渊波
陈林武
罗承德
吴雪仙
程永珍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6
|
|
14
|
川中丘陵区低效防护林分“开窗补阔”改造试验研究 |
牛牧
陈俊华
龚固堂
黎燕琼
朱志芳
郑绍伟
吴雪仙
慕长龙
|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15
|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
黎燕琼
郑绍伟
龚固堂
陈俊华
朱志芳
吴雪仙
慕长龙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1 |
47
|
|
16
|
基于格网和物元模型的防护林质量评价 |
陈俊华
朱志芳
龚固堂
王石英
吴雪仙
何政伟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17
|
岷江上游森林风景资源景观美学评价 |
蔡小虎
吴雪仙
谢大军
陈翰林
彭明超
张杰
张富华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5 |
7
|
|
18
|
川中丘陵区不同类型柏木林地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 |
郑绍伟
牛牧
张琴
黎燕琼
慕长龙
龚固堂
陈俊华
朱志芳
吴雪仙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1 |
9
|
|
19
|
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分析 |
张发会
陈林武
吴雪仙
宫渊波
|
《四川林业科技》
|
2007 |
10
|
|
20
|
风景林研究概述 |
蔡小虎
马吉才
吴雪仙
谢大军
何建社
张利
|
《四川林业科技》
|
2014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