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北京冬奥会雪车项目推橇启动速度与比赛成绩的关系分析
1
作者 史衍 吴迎 王硕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9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雪车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推橇启动速度、赛道适应性及比赛成绩的变化规律,探索国外优秀运动员的程序化参赛模式,以期为中国雪车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雪车项目优秀运动员的推橇启动速度、赛道适应性及比赛成绩的变化规律,探索国外优秀运动员的程序化参赛模式,以期为中国雪车运动员的训练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收集国际训练周内国外优秀男子和女子雪车运动员的滑行数据,包括出发时间、推橇启动速度和区间速度等,运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专家访谈进一步探讨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因素。结果:雪车比赛成绩受推橇启动速度、赛道选择和滑行技术的多重影响;优秀运动员通常采用“先快后慢再快”的推橇启动策略,结合赛道特性逐步优化滑行路线;不同运动员在适应赛道时的速度控制节奏与其最终成绩有显著相关性;男子和女子运动员的启动速度和区间速度均表现出阶段性的波动和稳定性,尤其在比赛节奏的掌控上体现出明显优势。结论:推橇启动速度与比赛成绩密切相关,但启动速度过快未必带来最佳成绩。运动员需要通过赛道试滑调整启动速度和滑行路线,合理平衡速度与技术,以达到最优成绩。国外运动员的程序化参赛模式对赛道适应性有较大帮助。建议:中国雪车运动员应借鉴国外优秀运动员的程序化训练模式,重点关注启动速度与滑行路线的匹配,提升赛道适应性和滑行技术,以备战未来国际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车 推橇启动速度 赛道选择 滑行技术 比赛成绩 程序化参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对离心运动后小鼠骨骼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莎莎 贺庆 +1 位作者 李佳 吴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542-2549,共8页
背景:胶原蛋白是含量最为丰富的胞外基质成分,与骨骼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但补充由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ollagen,rhC)对骨骼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补充rhC对离... 背景:胶原蛋白是含量最为丰富的胞外基质成分,与骨骼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功能密切相关,但补充由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源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collagen,rhC)对骨骼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补充rhC对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细胞外基质重塑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4只8周龄健康雄性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rhC低剂量组(0.2 g/kg)、中剂量组(1.0 g/kg)和高剂量组(2.0 g/kg),连续7 d灌胃干预后每组选取2只小鼠,解剖各脏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判断炎性浸润情况,其余小鼠于第8天进行离心运动,分别在离心运动后即刻(0),24,48,96 h观察细胞外基质结构变化,检测小鼠抓握力、血清肌酸激酶活性、骨骼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1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的蛋白水平。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短期补充rhC对心脏、肝脏、脾、肾无显著影响;②一次性离心运动后,rhC中、高剂量组小鼠抓握力恢复率显著升高(P<0.01);③各组肌酸激酶变化趋势一致,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④rhC低剂量组细胞外基质恢复进程快于对照组,rhC中、高剂量组肌束膜较为完整;⑤rhC高剂量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⑥rhC中、高剂量组基质金属蛋白酶14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⑦rhC中、高剂量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⑧rhC中、高剂量组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⑨rhC各剂量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比值显著降低(P<0.05)。该研究发现连续7 d预补充1.0,2.0 g/kg rhC可通过调节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来抑制运动后骨骼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促进小鼠骨骼肌力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 离心运动 骨骼肌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重组膜联蛋白A6对小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早期质膜损伤修复的影响
3
作者 韩艳丽 许寿生 +1 位作者 周越 吴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9-1416,共8页
目的:探究外源性重组人源膜联蛋白A6(recombinant human Annexin A6,rhANX A6)干预对离心运动损伤模型小鼠骨骼肌早期质膜损伤的影响及其代谢特点。方法:将56只8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运动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 目的:探究外源性重组人源膜联蛋白A6(recombinant human Annexin A6,rhANX A6)干预对离心运动损伤模型小鼠骨骼肌早期质膜损伤的影响及其代谢特点。方法:将56只8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运动注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组(EP)和运动注射rhANX A6组(ER),其中运动组根据运动后不同取材时间点分为EP2、EP6、EP12和ER2、ER6、ER12,每组各8只。运动前2h根据小鼠体重对EP组和ER组分别腹腔注射1倍浓度PBS缓冲液和rhANX A6(0.8mg/kg)。运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膜联蛋白A6(Annexin A6,ANX A6)及骨骼肌中ANX A6的含量,运用伊文思蓝染色(Evans blue dye,EBD)观察各组小鼠骨骼肌质膜的损伤情况。结果:(1)EP组各时相、ER12h血清CK活力值显著高于C组(P<0.01);同一时间点对比,EP组各时相均显著高于ER组(P<0.05)。(2)EP组及ER组各时相EBD阳性区域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1);EP组各时相均显著高于ER组(P<0.01)。(3)ER组各时相及EP6h、EP12h血清ANX A6含量显著高于C组(P<0.01);12h时相ER组显著高于EP组(P<0.05)。(4)ER组及EP组各时相骨骼肌ANX A6显著高于C组(P<0.05);ER组各时相均显著高于EP组(P<0.05)。结论:小鼠离心运动前2h注射外源性rhANX A6可显著改善运动后骨骼肌早期质膜损伤,推测rhANX A6直接参与了离心运动诱导的骨骼肌早期质膜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重组人源膜联蛋白A6 骨骼肌损伤 质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重组膜联蛋白A6在离心运动后小鼠骨骼肌早期质膜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4
作者 韩艳丽 许寿生 +1 位作者 周越 吴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91-802,共12页
目的:探究外源性重组人源膜联蛋白A6(rh ANX A6)干预在离心运动损伤模型小鼠骨骼肌早期质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56只8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8)、运动注射PBS组(EP组,n=24)和运动注射rhANX A6组(ER组,n=24),其中EP、E... 目的:探究外源性重组人源膜联蛋白A6(rh ANX A6)干预在离心运动损伤模型小鼠骨骼肌早期质膜修复中的作用。方法:56只8周龄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8)、运动注射PBS组(EP组,n=24)和运动注射rhANX A6组(ER组,n=24),其中EP、ER组分别于运动后2 h、6 h、12 h三个时间点取材,记为EP2、EP6、EP12和ER2、ER6、ER12,每组各8只。运动前2 h根据小鼠体重对EP、ER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1íPBS缓冲液和rhANX A6(0.8 mg/kg)。EP组和ER组进行一次下坡跑离心运动,跑台坡度15°,初始速度5 m/min,以1 m/min的速度递增至17 m/min,运动60 min。运动结束后,于相应时间点取材,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肌酸激酶(CK)水平;免疫荧光观察xin肌动蛋白结合重复内含物(Xirp)染色阳性面积,膜联蛋白A6(ANX A6)与膜联蛋白A1(ANX A1)、膜联蛋白A2(ANX A2)的共定位变化及ANX A6介导的质膜修复孔径大小。结果:1)与C组相比,EP组各时刻、ER12血清CK水平显著升高(P<0.01);同一时刻对比,EP组各时刻均显著高于ER组(P<0.05)。2)与C组相比,EP组及ER组各时刻Xirp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显著升高(P<0.05);EP组2h、12 h显著高于ER组(P<0.01)。3)与C组相比,EP组及ER组各时刻ANX A6与A1的共定位系数均显著上升(P<0.01);EP组6 h、12 h显著高于ER组(P<0.05)。4)与C组相比,EP组及ER组各时刻ANX A6与A2的共定位系数显著升高(P<0.01);EP组6h、12 h显著高于ER组(P<0.01)。5)与C组相比,EP组各时刻及ER组6 h、12 h的ANX A6与A1共定位荧光点显著升高(P<0.05);EP组6 h、12 h显著高于ER组(P<0.01)。6)与C组相比,EP组及ER组6 h、12 h的ANX A6与A2共定位荧光点显著升高(P<0.01);EP组6 h、12 h显著高于ER组(P<0.01)。7)离心运动损伤后6 h,ANX A1、A2主要参与ANX A6介导的10μm左右的“大创口”质膜修复。结论:运动前2 h注射外源性rhANX A6可显著促进离心运动后早期骨骼肌质膜损伤修复,对微米级“补丁”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运动 重组人源膜联蛋白A6 骨骼肌损伤 质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变异阈作为无创运动生理阈值识别手段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邓雨潇 汤春雪 +3 位作者 曾显湘 张严焱 吴迎 石丽君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0,共13页
心率变异阈(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resholds,HRVTs)是递增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随运动强度变化而出现的生理拐点,是一种无创、便捷的阈值判定方法。研究通过整理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HRVTs生理机制... 心率变异阈(heart rate variability thresholds,HRVTs)是递增负荷运动中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随运动强度变化而出现的生理拐点,是一种无创、便捷的阈值判定方法。研究通过整理汇总国内外相关研究,针对HRVTs生理机制、与传统阈值的一致性及识别定位方法等问题进行综述。研究表明,HRVTs与传统运动生理阈值一样存在2个生理拐点——HRVT1和HRVT2,基于HRV参数其判定方法可分为时域、频域和非线性分析3种。在选择适宜分析方法的前提下,HRVTs与传统阈值具有一致性,即存在可替代性:时域分析参数可能更适合判断HRVT1;频域分析参数需经适宜处理后,方可应用于判断HRVTs;非线性分析中的去趋势波动分析法是对2个HRVTs生理阈值均具有判断潜能的新方法,且可能对判断HRVT2具有更高的精度,而对HRVT1的精确判断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基于当前HRVTs存在研究异质性、HRV参数较多及人群研究差异等问题,建议未来应围绕HRV参数开展标准化分类研究,以确保研究具有可对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变异性 心率变异阈 自主神经系统 递增负荷运动 无氧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处理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机制及问题
6
作者 范紫菡 吴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3-766,共14页
缺血处理(ischemic conditioning,IC)是指对某一器官/组织应用间歇短暂性缺血可对缺血器官/组织产生内源性刺激作用的现象。作为一种无创、简易、经济、安全的方法,在运动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缺血处理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时期,... 缺血处理(ischemic conditioning,IC)是指对某一器官/组织应用间歇短暂性缺血可对缺血器官/组织产生内源性刺激作用的现象。作为一种无创、简易、经济、安全的方法,在运动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根据缺血处理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时期,可将其分为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血流限制训练(blood flow restriction training,BFRT)和运动后缺血处理(post-exercise ischemic conditioning,PEIC)。不同时期缺血处理虽然都是通过限制血流来达到提升运动表现,促进运动后恢复的作用,但血流限制程度不同、方法学因素不同、作用机制存在差异,应用效果也有所不同。本文通过梳理IPC、BFRT和PEIC在运动科学领域中的相关研究,比较不同时期缺血处理的作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阐明不同时期缺血处理的作用机制,为缺血处理在运动实践中的科学应用与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血流限制训练 运动后缺血处理 缺血再灌注 运动表现 运动性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南极磷虾油补充对抗阻训练后下肢肌肉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
7
作者 颉静 杨思梦 吴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为探究短期南极磷虾油补充对大强度抗阻训练后人体下肢肌肉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选取26名男子体能训练专项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安慰剂(PL)组和南极磷虾油(AKO)组,各组分别在抗阻运动前7 d每天服用6 g大豆油或AKO,并在抗阻运动后持续每天... 为探究短期南极磷虾油补充对大强度抗阻训练后人体下肢肌肉运动能力恢复的影响,选取26名男子体能训练专项在校大学生,随机分为安慰剂(PL)组和南极磷虾油(AKO)组,各组分别在抗阻运动前7 d每天服用6 g大豆油或AKO,并在抗阻运动后持续每天服用至实验结束。抗阻运动方案为受试者先采用70%1次重复最大力量(1RM)的质量完成8次×10组的负重深蹲,之后再以自身体质量完成20次×5组的深蹲跳,组间间歇3 min。受试者分别在抗阻运动前和运动后24、48、72 h完成等速肌力、垂直纵跳和20 m冲刺测试。结果表明:下肢力量耐力方面,两组受试者膝关节屈伸肌在240(°)/s等速测试下的总功无显著性差异(p>0.05);下肢最大力量方面,与PL组相比,AKO组右膝关节屈伸肌在运动后72 h于60(°)/s等速测试下的最大功显著升高(p<0.05),左膝关节伸肌在运动后48 h显著升高(p<0.05),左膝关节屈肌在运动后48 h和72 h显著升高(p<0.05);下肢爆发力方面,两组受试者垂直纵跳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速度能力方面,两组受试者20 m冲刺所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短期南极磷虾油补充可以促进大强度抗阻训练后下肢肌肉最大力量的恢复,对其他运动能力的恢复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抗阻运动 下肢力量 运动能力 骨骼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摄入对乙酰氨基酚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及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史雨轩 信泽坤 吴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2-413,共12页
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扑热息痛,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之一。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运动员服用APAP较为常见,该药物不仅具有镇痛解热作用,同时也展现出潜在的机能增强效应。然而有调查发现,运动员在服用APAP前对其... 对乙酰氨基酚(APAP)又名扑热息痛,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之一。研究表明,耐力项目运动员服用APAP较为常见,该药物不仅具有镇痛解热作用,同时也展现出潜在的机能增强效应。然而有调查发现,运动员在服用APAP前对其预期用途或副作用并没有充分的了解,甚至因为过度追求疗效导致过量摄入从而损害健康。因此,本文就急性摄入APAP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研究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结果发现,APAP对耐力、短跑和抗阻运动表现均有影响:1)运动前摄入APAP对高温下耐力运动表现具有一定的益处,这可能是由APAP的解热作用介导的;2)机体在运动性疲劳状态下摄入APAP可以改善单次短跑成绩;3)摄入APAP有助于减轻最大用力收缩运动时肌肉力量的下降;4)运动前30至60分钟摄入1500毫克的APAP对提高运动表现具有积极影响;5)过量摄入APAP会导致肝中毒。尽管APAP可能通过降低机体的核心温度、减少疼痛传递和提高神经肌肉募集水平对运动表现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建议运动员在没有明确适应症的情况下谨慎使用APAP,因为在提高成绩方面,其潜在的不利影响可能超过了有限的优势。此外,虽然摄入APAP可以短期缓解疼痛,但在长期治疗或根治时,应考虑副作用更小的其他方法。同时,APAP对运动表现影响的相关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挖掘,其摄入剂量、摄入时间,以及在女性和精英运动员中的应用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解热镇痛 耐力运动 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溃疡出血患者胃液PH、EGF、PGE_(2)和胃动素水平与其消化内镜治疗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关系
9
作者 帅娟 吴迎 安丽娜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7期784-788,共5页
目的 探讨胃溃疡出血患者胃液PH、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与其消化内镜治疗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消化内镜治疗的胃溃疡出血患者67例。对患者消化内镜治疗... 目的 探讨胃溃疡出血患者胃液PH、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前列腺素E_(2)(PGE_(2))水平与其消化内镜治疗效果及胃肠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行消化内镜治疗的胃溃疡出血患者67例。对患者消化内镜治疗时收集的胃液中PH、EGF和PGE_(2)水平进行检测。评价患者的疾病治疗有效率。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胃液PH、EGF和PGE_(2)水平,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价其胃液PH、EGF和PGE_(2)水平对消化内镜治疗效果的早期评估效能。收集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等胃肠功能和恢复指标,并通过Pearson相关法分析其胃液PH、EGF和PGE_(2)水平与术后胃肠功能和恢复指标的关系。结果 胃溃疡出血患者67例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1.64%(48/67)。与治疗有效患者比较,治疗无效患者的胃液PH、EGF和PGE_(2)水平均较低(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胃液PH、EGF和PGE_(2)水平对消化内镜治疗效果均具备一定的预测价值,以三者联合检测的早期评估效能最佳。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分别为(7.16±2.38)min、(26.96±6.41)h、(20.66±4.37)h、(4.52±1.16)d和(23.14±4.18)d。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胃溃疡出血患者胃液PH、EGF和PGE_(2)水平与其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等胃肠功能和恢复指标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胃溃疡出血患者胃液PH、EGF和PGE_(2)水平与其消化内镜治疗效果、术后胃肠功能和恢复情况均相关,可作为胃溃疡出血内镜治疗患者疗效的早期评估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出血 胃液 PH 表皮生长因子、前列腺素E_(2) 消化内镜 治疗效果 胃肠功能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53基因敲除对小鼠延迟性肌肉酸痛期骨骼肌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迎 伊木清 曾凡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36-642,共7页
目的:探讨MG53敲除对骨骼肌损伤的影响,研究MG53在延迟性肌肉酸痛期是否具有减轻骨骼肌膜损伤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C57小鼠84只,根据基因型分为两大组,野生型(WT)组和敲除型(KO)组,每一大组按照取材时间点又分为7个小组,共14组,即WT组... 目的:探讨MG53敲除对骨骼肌损伤的影响,研究MG53在延迟性肌肉酸痛期是否具有减轻骨骼肌膜损伤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C57小鼠84只,根据基因型分为两大组,野生型(WT)组和敲除型(KO)组,每一大组按照取材时间点又分为7个小组,共14组,即WT组(WC、WE0、WE2、WE12、WE24、WE48、WE72)和KO组(KC、KE0、KE2、KE12、KE24、KE48、KE72),每组6只。在离心运动后相应时间点内眦取血,脱颈处死小鼠,取左腿股直肌用于Western blot实验,右侧用于形态学观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透射电镜观察14个组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G53蛋白水平。结果:KE0和KE2组CK较安静组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KE24和WE0组CK较安静组显著升高(P<0.05),同一时间点CK值相比,KE0较WE0显著升高,KE24较WE24显著升高(P<0.05);骨骼肌超微结构随时程变化较为明显,KO组在运动后损伤较WT组更为严重,呈现出损伤早、恢复慢的特点,KE24损伤最为严重,且KE72仍然没有恢复到安静水平;WT组MG53蛋白在运动后即刻达到峰值并显著高于安静组(P<0.05),在24h出现第二次升高(P<0.05)。结论:离心运动后KO组小鼠骨骼肌损伤较WT组更为严重,表明MG53能够明显减轻骨骼肌在延迟性肌肉酸痛期的损伤,WT组MG53蛋白在离心运动后即刻和24h显著升高,提示其在延迟性肌肉酸痛期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延迟性肌肉酸痛 骨骼肌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负荷运动对心肌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迎 曾凡星 +1 位作者 李奕 廖静雯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99,141,共7页
目的:观察长期不同负荷运动对大鼠心肌MEK/ERK/p90RSK通路及p38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索MAPK对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经过适应性训练后随机分为9组,安静对照组(C)、中等强度运动即刻组(M0)、运动后6h组(M1)、12h... 目的:观察长期不同负荷运动对大鼠心肌MEK/ERK/p90RSK通路及p38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探索MAPK对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大的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SD大鼠经过适应性训练后随机分为9组,安静对照组(C)、中等强度运动即刻组(M0)、运动后6h组(M1)、12h组(M2)、24h组(M3),大强度运动即刻组(H0)、运动后6h组(H1)、12h组(H2)、24h组(H3),每组6只。采用动物跑台进行7周递增负荷训练。观察大鼠心系数变化,在运动后即刻、6h、12h、24h分别测定心肌MEK1/2(Ser217/221)、ERK1/2(Thr202/204)、p90RSK(Thr573/Ser363)、p38(Thr180/Tyr 182)磷酸化。结果:M组和H组心系数显著性高于C组,H组显著性高于M组(P<0.01);运动后中等强度组和大强度组MEK、ERK、p90RSK和p38磷酸化水平不同程度的显著性高于C组,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至安静水平。结论:1)ERK通路和p38的活性在运动后即刻出现峰值,到24h基本恢复到安静水平;2)与p90RSK相比,MEK和ERK对运动较为敏感;3)ERK通路和p38可能参与了长期运动诱导的心肌肥大,但它们的变化难以判定心肌肥大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运动 负荷 心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H2O2对小鼠骨骼肌细胞MG53膜修复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迎 石丽君 伊木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83-68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性H2O2干预对骨骼肌细胞MG53(Mitsugumin 53)膜修复作用的影响,探讨H2O2与MG53的关系。方法:培养C2C12细胞,不同浓度外源性H2O2干预后检测MG53蛋白表达;培养MG53基因敲除(MG53 KO)小鼠原代骨骼肌细胞,转染绿色荧...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外源性H2O2干预对骨骼肌细胞MG53(Mitsugumin 53)膜修复作用的影响,探讨H2O2与MG53的关系。方法:培养C2C12细胞,不同浓度外源性H2O2干预后检测MG53蛋白表达;培养MG53基因敲除(MG53 KO)小鼠原代骨骼肌细胞,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MG53质粒后用不同浓度外源性H2O2干预,活细胞成像系统观察细胞膜损伤后MG53的修复过程,用荧光相对改变量△F/F0表示MG53修复能力。结果:①外源性H2O2能显著促进MG53蛋白表达升高;②高浓度的H2O2能显著增强MG53的膜修复作用。结论:H2O2能促进MG53蛋白表达并增强其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53 H2O2 细胞培养 小鼠 骨骼肌细胞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冬奥会竞技实力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迎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0-94,共5页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近5届冬奥会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竞技实力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冬季运动竞技水平提供参考。结论:中国近5届冬奥会竞技实力稳步提升,冰上项目男子竞技水平不如女子;中国与韩国冬奥会总体竞技水平旗鼓相当,雪上项目...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近5届冬奥会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竞技实力进行分析,为提高我国冬季运动竞技水平提供参考。结论:中国近5届冬奥会竞技实力稳步提升,冰上项目男子竞技水平不如女子;中国与韩国冬奥会总体竞技水平旗鼓相当,雪上项目胜于韩国;日本近5届冬奥会的整体竞技水平落后于中韩两国,但雪上项目发展较快,强于中韩。建议:重点保障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提升男子项目竞技水平,加大冰雪运动推广与普及力度,重视后备人才发展与梯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冬奥会 中国 日本 韩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迎 吴春蕾 +2 位作者 傅广华 姚小丽 茹海燕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1期195-198,共4页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50名临床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开展常规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景模拟教学。比较两组第一、二、三阶段的学习效果...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级50名临床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试验组(n=30)。对照组开展常规教学,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景模拟教学。比较两组第一、二、三阶段的学习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理论考核、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产前检查、接生技巧、会阴裂伤缝合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例书写、新生儿处理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病例分析、胎监技术与判读、阴道检查、急危重情况处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腹部检查、外阴消毒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临床教学资源缺乏的系列困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医患沟通、临床思维、临床操作技能、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为妇产科学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教学 产科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油润滑压缩机的复合型填充PTFE导向环活塞环 被引量:9
15
作者 吴迎 《化工装备技术》 CAS 1997年第4期17-19,共3页
介绍了以聚对羟基苯甲酸脂(POB)为主的填充聚四氟乙烯(PTFE)复合型导向环活塞环材质特性及使用性能;给出了石油化工工程应用实例。
关键词 填充 无油润滑 压缩机 活塞环 聚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迎 周庆华 +2 位作者 王天翔 陆健 项明洁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6期296-296,298,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来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疾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发光法检测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乳腺病患者...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胸苷激酶1(TK1)在乳腺良恶性疾病中的表达来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疾病检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发光法检测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并将检测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良性乳腺病患者的血清胸苷激酶1阳性表达率为7.1%,乳腺癌患者的血清胸苷激酶1阳性表达率为62.1%。结论:血清胸苷激酶1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鉴别乳腺疾病良恶性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TK 免疫印迹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华 项明洁 +4 位作者 毛顺露 吴迎 李永兴 李敏勤 陈华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研究3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98例乳腺癌患者,7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同时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 目的研究3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98例乳腺癌患者,73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50例体检健康者血清中的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同时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中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并用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3项肿瘤标志及其联合检测乳腺癌的效能。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TPS,CA125和CA15-3的水平和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3项肿瘤标志物中,TPS敏感度最高(36.7%),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17),特异性稍低(83.74%)。联合检测中,TPS+CA153或TPS+CA125组合约登指数最高(20.69%),敏感性为37.76%,特异性为82.93%。结论 3项肿瘤标志物中,TPS敏感性较高,可用于乳腺癌病人的检出,TPS和CA153或CA125的联检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糖类抗原15-3 糖类抗原125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ER、PR、C-erbB-2、Ki-6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庆华 吴迎 +1 位作者 蔡中瑞 朱建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9-141,共3页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在提高保乳及可手术率,评价化疗敏感性,消除全身微转移灶等方面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肿瘤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状态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 背景与目的:新辅助化疗在提高保乳及可手术率,评价化疗敏感性,消除全身微转移灶等方面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在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已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肿瘤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状态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预测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表达的影响有助于乳腺癌治疗的选择及预后。方法: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分别检测40例Ⅱ/Ⅲ期的乳腺癌病例在化疗前后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Ki-67的表达。术前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予以病理确诊并行ER、PR、C-erbB-2、Ki-67的测定。化疗方法统一采用CEF方案[氟尿嘧啶(5-FU),500mg/m2,表柔比星(Epi-ADM)75mg/m2,环磷酰胺(CTX)500mg/m2],经过2个疗程的化疗,再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化疗前后以上各指标表达的变化。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通过体检和乳腺B超测量肿瘤的最大直径,按WHO判定的统一标准来评价。结果:40例Ⅱ/Ⅲ期乳腺癌患者经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后,29例(72.5%)获得了PR,无完全缓解病例,无进展病例。化疗前后ER、PR和C-erbB-2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P>0.05);40例患者中ER发生变化为3例,PR为5例,C-erbB-2为5例;化疗后27例Ki-67由高表达变为低表达(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NAC)可能部分通过抑制Ki-67的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的增值,但对ER、PR、C-erbB-2的表达化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抑制老年高血压大鼠血管功能重塑的氧化应激机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叶芳 吴迎 +1 位作者 曾凡星 石丽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9-687,共9页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24只16月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安静组(SHR-C,n=12)、高血压运动组(SHREX,n=12);选用24只同龄雄性正常血压大鼠(WKY),...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选用24只16月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高血压安静组(SHR-C,n=12)、高血压运动组(SHREX,n=12);选用24只同龄雄性正常血压大鼠(WKY),随机分为正常血压安静组(WKY-C,n=12)、正常血压运动组(WKY-EX,n=12)。运动组以16~18 m/min进行8周跑台运动(0°slope,5 d/w,60 min/d),安静组不进行任何运动干预。8周训练末进行血压测定、离体肠系膜动脉张力测定、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结果SHR-EX组收缩压显著低于SHR-C组(P<0.05),而WKY-EX组收缩压与WKY-C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HR-C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11.8±1.0μmol/L)显著高于WKY-C组(7.2±0.3μmol/L,P<0.05),而SHR-EX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7.9±0.3μmol/L)显著低于SHR-C组(P<0.05);各组间主要的抗氧化物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歧化酶没有显著差异(P>0.05)。SHR-C组NE诱发的血管收缩反应(153.2±1.9%KMAX)显著高于WKY-C组(120.2±5.6%KMAX,P<0.05),SHR-EX组NE诱发的血管收缩反应(136.0±1.8%KMAX)显著低于SHRC组(P<0.05),但WKY-EX组NE诱发的血管收缩反应(143.9±4.3%KMAX)仍显著高于WKY-C组(P<0.05);SHRC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50.2±2.8%NE)显著小于WKY-C组(100.1±0.6%NE,P<0.05),SHR-EX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97.0±1.5%NE)显著高于SHR-C组(P<0.05)。离体微血管环加入NADPH氧化酶抑制剂Apocynin预孵育15 min后,SHR-C组血管内皮最大舒张(98.6±1.3%NE)显著增高(P<0.05)。SHR-C组NO依赖性血管舒张(25.5%±2.3%)显著低于WKY-C组(85.2%±0.7%,P<0.01),SHR-EX组和WKY-EX组NO依赖性血管舒张(86.8%±3.4%和98.8%±1.5%)显著高于对应的安静组(P<0.05)。结论长期有氧运动抑制由衰老和/或高血压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增高、NO生物利用度降低,进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老年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和高血压经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间平衡介导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转换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琳 廖静雯 +2 位作者 吴迎 曾凡星 石丽君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65-873,共9页
目的探究增龄和高血压对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换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VSMC表型的调控。方法选取1、3、9、16月龄的雄性Wistar Kyoto大鼠(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目的探究增龄和高血压对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换的影响及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对VSMC表型的调控。方法选取1、3、9、16月龄的雄性Wistar Kyoto大鼠(WKY)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各12只,尾动脉无创测定血压,取各组大鼠的胸主动脉进行实验。HE染色测量胸主动脉的管壁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SMC表型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ctin)、调宁蛋白、骨桥蛋白(OPN)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检测VSMC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调宁蛋白、OPN及信号蛋白p-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p-42/44ERK、p-p38MAPK的表达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增龄导致管壁厚度增加,且在9月龄时WKY和SHR出现显著差异(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3月龄后,WKY和SHR的α-SM-actin、调宁蛋白表达量随月龄增加出现下调,而OPN出现上调;p-Akt、eNOS的蛋白表达量随月龄增加逐渐下调,p-42/44ERK、p-p38MAPK蛋白表达量随月龄增长逐渐上调,且3月龄时两组已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增龄和高血压均导致大鼠胸主动脉VSMC收缩表型标志蛋白α-SM-actin、调宁蛋白的表达下调,合成表型标志蛋白OPN的表达上调,二者的交互作用更显著。VSMC的表型转换可能是通过PI3K/Akt和MAPK信号通路间的平衡作用进行调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龄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PI3K/AKT通路 MAPK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