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瑶 吴赞情 董补怀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987-989,993,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H组即高压组(套囊压力为30 cmH2O),L组即低压组... 目的:观察不同气管导管套囊压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身麻醉患者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H组即高压组(套囊压力为30 cmH2O),L组即低压组(套囊压为20 cmH2O)。麻醉诱导依次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舒芬太尼0.5μg/kg、依托咪酯0.3 mg/kg,待意识消失后给予罗库溴铵1 mg/kg,1.5 min后行气管插管,确认气管导管位置正确后将气管套囊注气,用压力表测定套囊压力,L组压力控制在20 cmH2O,H组压力控制在30 cmH2O。连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在35~45 mmHg,术中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停药,静脉注射阿托品0.1 mg/kg、新斯的明20μg/kg。分别记录患者在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拔管时(T2),气管拔管后3 min(T3)的心率变异性(HRV)、收缩压(SDP)、舒张压(DBP)及心率(HR),并计算收缩压与心率的乘积(RPP)及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点比较,两组T1、T2时点的SBP、DBP、HR、RPP增加(P<0.05),T3时点的SBP、DBP、HR、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T1、T2时点的HR较L组同时点升高(P<0.05),H组T1、T2时点的RPP较L组同时点升高(P<0.05)。结论:降低气管导管套囊压力有助于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套囊压力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三重麻醉法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刚 王永刚 +4 位作者 郑斌鹏 吴赞情 王军 张瑜 齐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三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对58例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实施CEA采用全麻、颈丛神经阻滞和颈动脉窦浸润复合三重麻醉的方法。在病变侧行颈丛神经阻滞,全麻诱导,安氟醚吸入麻醉,术中局麻药浸润颈动脉窦,...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三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对58例颈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实施CEA采用全麻、颈丛神经阻滞和颈动脉窦浸润复合三重麻醉的方法。在病变侧行颈丛神经阻滞,全麻诱导,安氟醚吸入麻醉,术中局麻药浸润颈动脉窦,间断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结果:颈动脉阻断时间平均为(28.3±3.5)min,术后1例出现谵妄,5例出现高血压,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结论:全麻、颈丛神经阻滞和颈动脉窦浸润复合三重麻醉方法应用于CEA是比较安全的麻醉方法,术中血流动力学和生命体征均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三重麻醉法 颈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与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吴赞情 张阿曼 董补怀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639-643,共5页
目的:研究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与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全麻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组(A组)、沟臂丛阻滞组(B组),每组各42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定位C_5、C_6神经根,各给予0... 目的:研究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与臂丛神经阻滞在肩关节镜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肩关节镜手术全麻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组(A组)、沟臂丛阻滞组(B组),每组各42例。A组在超声引导下定位C_5、C_6神经根,各给予0.5%罗哌卡因5 ml,B组在超声引导下给予臂丛神经0.5%罗哌卡因10 ml。记录手术前、手术开始5 min、手术结束、拔管后10 min患者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记录术后4、12、24 h的前臂MBS运动评分,包括屈肘、屈腕、屈指;记录术后4、12、24 h的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曲马多用量,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开始5 min、手术结束、拔管后10 min,A组患者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4、12 h,A组患者屈肘、屈腕、屈指MBS运动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术后24 h,两组患者MBS运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2、24 h,A组患者VAS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P<0.05);术后24 h,A组患者曲马多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B组(均P<0.05)。结论:在肩关节镜手术中,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在术中及术后24 h内镇痛效果优于传统的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在短期内即可恢复屈肘、屈腕、屈指等前臂运动,使患者早日恢复锻炼,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较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镜术 选择性颈神经根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心率 平均动脉压 MBS运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吴赞情 董补怀 刘瑶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8期1070-107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脊柱侧弯矫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与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脊柱侧弯矫形术患者血流动力学、麻醉深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脊柱侧弯矫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两组,即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与盐酸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A组麻醉诱导前、术中、术后泵注生理盐水,D组麻醉诱导前、术中、术后泵注盐酸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入室(T0)、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手术探查(T3)、拔管时(T4)血压、心率变化及患者镇静程度,以及患者术后3 h(T5)、12 h(T6)、24 h(T7)、48 h(T8)和72 h(T9)疼痛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D组术中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在T1~T4各时间点显著低于A组(P<0.05);T2~T4时A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在T6~T9各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T5~T9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与A组比,D组低血压发生率及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组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手术,麻醉前中后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泵入可抑制患者血压及心率波动,提高术中镇静效果,且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手术矫正 盐酸右美托咪定 血流动力学 麻醉深度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郝建红 何非 +2 位作者 吴赞情 罗振国 董补怀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50 g,雄性,清洁级,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CI组、异丙酚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手术而不遭受脊髓打击;SCI组和异丙酚组采用改良的Allen’...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72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00-250 g,雄性,清洁级,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CI组、异丙酚组,每组24只。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手术而不遭受脊髓打击;SCI组和异丙酚组采用改良的Allen’s致伤法建立大鼠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异丙酚组的大鼠在脊髓损伤后4 h,经股静脉持续泵注异丙酚1.0 mg/(kg·min),持续1 h。各组分别于术后1,3,5,7 d随机处死6只大鼠,HE染色观察脊髓神经元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法测定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Caspase-3、AIF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SCI组、异丙酚组各时点脊髓组织凋亡细胞增多,AIF、Caspase-3表达增加(P<0.01);与SCI组比较,异丙酚组各时点凋亡细胞、AIF和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异丙酚可减轻急性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元凋亡,其机制与抑制脊髓组织AIF、Caspase-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CASPASE-3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吴赞情 赵伟 董补怀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1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麻醉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路,监测生命体征。对照组摆放体位前不给予任何处理,直接摆放体位;研究组摆放体位前行股神经阻滞。对比两组不同手术时间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两组术后30、60、120 min疼痛评分;两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摆放体位即刻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与对照组有差异(P<0.05);与手术后30、60 min比较,手术后120 min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摆放体位前采取股神经阻滞有利于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保持平稳,减少术后麻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脉注射液对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患者心肌保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阿曼 吴赞情 +3 位作者 刘欢 王文艳 王娟 王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9期6-7,共2页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对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患者心肌保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前使用生脉注射液。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时间的心肌保护指标... 目的研究生脉注射液对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患者心肌保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前使用生脉注射液。比较两组不同手术时间的心肌保护指标水平和免疫功能。结果 T_1时,观察组的MAP和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_2时,观察组的HR、MAP和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T_1和T_2时,观察组的CD4^+、CD4^+/CD8^+和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对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肌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且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 乳腺癌根治术 全身麻醉 心肌保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根治术前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欧理 吴赞情 +2 位作者 刘欢 张阿曼 陈柳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8年第5期662-664,共3页
目的研究直肠癌根治术前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两院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比较两组麻醉期间... 目的研究直肠癌根治术前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两院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比较两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术后麻醉恢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诱导时(T2)、气管插管后5 min(T3)手术结束前10 min(T4)时HR显著高于入室连接心电监护时(T1)时(P <0.05),对照组T2、T3、T4及手术结束时(T5)时HR显著高于观察组,MAP显著低于观察组和T1时(P <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HAD-A和HAD-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手术前后QoR-4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术后追加止痛药和呛咳病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和谵妄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不良反应,改善麻醉苏醒质量,但其对术后患者总体恢复质量的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根治术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俞穴麻醉并埋线对混合痔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张阿曼 吴赞情 +1 位作者 刘欢 裴晓娟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观察腰俞穴麻醉并埋线对混合痔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俞穴麻醉结合腰俞穴穴位埋线进行围手术期镇痛,对照组采用腰俞穴麻醉镇痛,比较2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术后... 目的观察腰俞穴麻醉并埋线对混合痔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方法选择8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腰俞穴麻醉结合腰俞穴穴位埋线进行围手术期镇痛,对照组采用腰俞穴麻醉镇痛,比较2组围手术期镇痛效果、术后不良反应、术后6~48 h各个时间段的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围手术期镇痛麻醉总有效率为97.72%,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的6~48 h内的各个时间段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腰俞穴麻醉并埋线对混合痔进行围手术期镇痛比单纯腰俞穴麻醉镇痛效果更好,术后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腰俞穴埋线 麻醉 围术期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脑出血大鼠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郝建红 张洁 +2 位作者 吴赞情 董补怀 罗振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血脑屏障及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约200 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异丙酚组,每组15只。ICH组和异丙酚组采用右苍白球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制...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大鼠血脑屏障及继发性脑损伤的影响。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体质量约200 g,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脑出血组和异丙酚组,每组15只。ICH组和异丙酚组采用右苍白球注射胶原酶的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假手术组进行同样的手术,但没有胶原酶输注。脑出血诱导4 h后,异丙酚组大鼠经股静脉泵注异丙酚1.0 mg/(kg·min),持续1 h。各组分别于术后7 d行Corner Test检查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脑部MRI检查出血灶,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利用干湿比重法计算大鼠伤侧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思蓝法检测伤侧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CH组和异丙酚组大鼠脑组织水肿明显,大鼠右转次数增多,脑组织含水量增加,伊文思蓝水平上升(均P<0.05);与ICH组比较,异丙酚组大鼠脑水肿范围较小,右转次数少,脑组织含水量少,伊文思蓝水平较低(均P<0.05)。结论异丙酚能降低脑出血大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出血大鼠继发性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脑出血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