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象:最主要是尊重农民的意愿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象 《中国改革》 2009年第3期42-44,共3页
农业不仅仅是一个农业问题,一个农村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问题的核心。
关键词 农民 农业问题 中国问题 农村
原文传递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步——读《万里文选》关于安徽农村改革部分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象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6,共6页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从安徽迈出的,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77年6月到1980年春,万里在安徽工作了两年多,《万里文选》收入了这期间他的14篇文章和讲话。这些...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从安徽迈出的,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77年6月到1980年春,万里在安徽工作了两年多,《万里文选》收入了这期间他的14篇文章和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几乎全部是讲农村问题的,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展示了农村改革是如何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迈出这第一步的。它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中国改革尤其是农村改革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当时曾在安徽省委机关工作,多年后重读这些文章,往事历历,倍觉亲切,感受弥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产到户 中国农村改革 安徽农村 社会主义理论 责任制 安徽省委 农村工作 马克思主义 包产到组 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记农村改革突破阶段的艰难历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象 《新长征》 2004年第8期7-14,共8页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这话没有错,但不完全准确。实际上,改革是从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开始的,但是扩大来扩大去,一直打不开局面。而广大农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就已在自发地、悄悄地采取改革的行动。三中全会之后,得到党中央新的方针...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这话没有错,但不完全准确。实际上,改革是从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开始的,但是扩大来扩大去,一直打不开局面。而广大农民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就已在自发地、悄悄地采取改革的行动。三中全会之后,得到党中央新的方针、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农村改革迅猛发展,推动城市以至全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中国改革首先L盈士粉二1不循空刀七.阶苗的前口当肠 改革首先从农村突破,农村改革又首先从安徽突破,这同样不是偶然的。因为:第一安徽是受“左”倾错误折腾的重灾区,1977年全省28.7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2%的社员能维持温饱,不少人在饥饿线上挣扎;第二,60年代曾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责任田”,农民尝到过包产到户的甜头;第三,当时有一个勇于开拓、团结奋进、实事求是的领导班子。 1 977年6月,万里被任命为粉碎“四人帮”后新改拍的由此容溉必悉笛_取护_一=幸甲丰丽直新_拟守一也是新调来的,他们上任后采取果断措施,排除派性干扰,使一大批被关在“牛棚”里的领导干部重新走上地、县级领导工作岗位,全省很快建立了新的秩序,大局得以稳定。紧接着,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反复讨论,省委于11月制定了《关于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省委六韵,强调农村一切工作要以生产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产到户 一号文件 农村改革 改革突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民 一届三中全会 承包责任制 包产到组 包干到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化改革 强化农村经济新体制
4
作者 吴象 《农业经济问题》 1988年第1期9-11,2,共4页
改革是当代我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历经9年农村改革后的今天,如何加速和深化改革,是举国上下都在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本刊这一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栏目中,... 改革是当代我国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议题,是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动力。在历经9年农村改革后的今天,如何加速和深化改革,是举国上下都在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本刊这一期“深化农村改革”的栏目中,有工作在中央、省、县的几位作者分别从强化农村经济新体制、改承包制为租赁制以及进一步提高家庭经营水平等不同侧面,探讨了如何使农村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深化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体制 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现代化 发展生产力 经营者 农村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在这里转了个弯
5
作者 吴象 《江苏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8-12,共5页
中央五个一号文件出台的前前后后……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可以说是巨澜翻腾,震动安徽全省。但从全国来说,这只不过是个前哨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 中央五个一号文件出台的前前后后……凤阳县小岗村的大包干,可以说是巨澜翻腾,震动安徽全省。但从全国来说,这只不过是个前哨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人们常常把它与合肥会议相比。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长期的'左'倾错误、'文革'十年动乱积重难返之际,毅然废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这次会上,随着会议重点的变化,准备好的农业问题的文件也不能用了。原来起草的文件指导思想、形势分析、具体政策都不对头,当务之急是停止前一段以'学大寨'名义推行的那些过'左'的政策,恢复过去某些行之有效的政策,不是在原稿基础上修修补补就可以通过的。鉴于这种情况,会议决定另找一批人重新起草文件,要求解放思想,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搞出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文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改革 中国 农村经济改革 家庭承包责任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三来一补”发展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象 包永红 陆文强 《改革》 1988年第6期87-92,共6页
当前,在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订货、来件组装和补偿贸易)成为热门话题。各地对于"三来一补"的认识很不一致,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三来一补"只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出... 当前,在实施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过程中,"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料订货、来件组装和补偿贸易)成为热门话题。各地对于"三来一补"的认识很不一致,大体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三来一补"只能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不可能在长江三角洲、北方地区重演,并且技术低、水平差、零零星星、难成大业;另一种则认为"三来一补"如同春潮,来势迅猛,效果显著,必成大业。我们最近考察了佛山、东莞、深圳、广州等市所属郊、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乡镇企业 来料加工 农村经济发展 佛山市 发展模式 考察 企业家 外向型经济 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新闻论坛·涉县区域
7
作者 赵曙光 邵华泽 +7 位作者 安岗 吴象 李文珊 林放 蓝鸿文 刘江 赵正晶 李玉秀 《采写编》 2004年第5期4-8,共5页
好远好远的路,好高好高的山,好亲好亲的人。2004年9月16日至20日,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稿》杂志社主办,邯郸日报社、长治日报社协办的"太行山新闻论坛"活动在秋高气爽的太行山区涉县、武安市流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 好远好远的路,好高好高的山,好亲好亲的人。2004年9月16日至20日,由河北日报报业集团《采写稿》杂志社主办,邯郸日报社、长治日报社协办的"太行山新闻论坛"活动在秋高气爽的太行山区涉县、武安市流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前辈和新闻院系的知名学者、专家,工作在主流传媒的社长、总编辑以及新闻管理者济济一堂,学习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新闻教导和新闻实践,探讨新时期以来的新闻理论和思潮,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交流观点。与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少极具建设性的建议和见解,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闻走势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提供了理论支撑。论坛期间,中华全国记协主席邵华泽发来了贺电。安岗、吴象、李文珊等当年曾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过的"老新闻"还旧地重游,拜谒了新华社、人民日报旧址。此次论坛别具一格,不论在规格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在河北乃至全国不曾多见,深受老区人民的欢迎和社会各界的称赞。本刊拟在本期和下一期隆重推出部分与会同志发言摘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日报报业集团 报业经营 县级报纸 太行山 新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关道”上三十年
8
作者 吴象 卫建民 张妮(整理) 《中国发展观察》 2008年第5期4-7,共4页
198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吴象”的长文:《阳关道与独木桥——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这篇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文章,梳理了1949年以后农业生产的各种形式,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 198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吴象”的长文:《阳关道与独木桥——试谈包产到户的由来、利弊、性质和前景》。这篇在当时产生广泛影响的理论文章,梳理了1949年以后农业生产的各种形式,总结经验教训,根据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农村存在的实际情况,对“包产到户”作了有力的辩护,在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对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中的创造作出理论概括。文章的雄辩色彩,内敛的战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关 “包产到户” 《人民日报》 理论文章 生产力水平 农业生产 总结经验 生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关道与独木桥的大争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吴象 《经济世界》 1998年第11期4-9,共6页
安徽从1977年冬起实行'省委六条'在农村中引起的大变化,可以说是巨澜翻腾,震动全省。但从全省来说,只不过是个前哨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的第一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197... 安徽从1977年冬起实行'省委六条'在农村中引起的大变化,可以说是巨澜翻腾,震动全省。但从全省来说,只不过是个前哨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正式拉开了改革的帷幕。1979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新纪元的第一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转折点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 农村改革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万不要忘记农民问题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象 《山东农业(农村经济)》 2001年第7期8-9,共2页
著名农业问题专家吴象同志最近在为即将出版的《回望家园》一书所写的序言中提出,千万不要忘记农民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席卷全国以包产到户为发端的农村改革,使亿万农民掌握了自主权,成为农业发展和经营的主体,得到了实惠。
关键词 农民问题 城乡分割 农民负担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寨的盖子是如何揭开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象 《质量天地》 1999年第1期27-27,共1页
陈永贵日益自我膨胀起初,大寨确实是个艰苦奋斗的好典型。但大寨成为毛主席亲自树立的红旗之后,便日益政治化。陈永贵也日益自我膨胀,被捧为“毛主席的好学生”,参与了山西省和晋中地区的夺权,变成一个“造反派”头头。原省委地委领导... 陈永贵日益自我膨胀起初,大寨确实是个艰苦奋斗的好典型。但大寨成为毛主席亲自树立的红旗之后,便日益政治化。陈永贵也日益自我膨胀,被捧为“毛主席的好学生”,参与了山西省和晋中地区的夺权,变成一个“造反派”头头。原省委地委领导全班人马被揪到大寨残酷批斗。陈永贵坐在主席台上,一声“小将们上!”造反派立即蜂拥而上拳打脚踢。省委副书记赵玉亭被扭断胳膊,副省长刘开基大叫:“快给我一枪毙了吧!”地委副书记苗枫被踢破膀胱,不久就死去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造反派 文化大革命 机关干部 副书记 基本经验 昔阳县 捂盖子 晋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两个“不许”到“伟大创造”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象 《财经》 2008年第4期114-115,共2页
一个包产到户,不出五年就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为中国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最低限度的物质前提,称之“伟大”,有何不可?
关键词 包产到户 温饱问题 物质前提 最低限度 人的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深化改革中的新问题
13
作者 吴象 《改革》 1988年第1期97-103,共7页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中国国情科学的概括,是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制订发展战略和改革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农村改...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对中国国情科学的概括,是建国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它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制订发展战略和改革的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作为一个农村改革的研究人员,我学习以后感受最突出的有三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深化改革 乡镇企业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农村改革 有中国特色 家庭联产承包制 新问题 农村经济 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14
作者 吴象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吴象当前这场以市场为取向影响深远的改革,是80年代初在农村发端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不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民的... 乡镇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吴象当前这场以市场为取向影响深远的改革,是80年代初在农村发端的。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能不断深化,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农村经济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制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创造,从“一统天下”的计划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市场经济 发展 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确处理治理、整顿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15
作者 吴象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15,共4页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严峻形势的根本原因何在?十年来的改革,在理论上哪些应当肯定,哪些应当进一步深化、发展或应当商榷?在实践上哪些政策措施应当肯定,哪些属于失误或有偏差?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最近,本刊... 当前我国经济出现严峻形势的根本原因何在?十年来的改革,在理论上哪些应当肯定,哪些应当进一步深化、发展或应当商榷?在实践上哪些政策措施应当肯定,哪些属于失误或有偏差?这些都是涉及到中国改革向何处去的方向和道路问题。最近,本刊编辑部邀请首都理论界部分专家、学者,就以上问题进行了多次座谈。现将座谈会上部分发言摘要发表,希望有助于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体制 经济改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认识
16
作者 吴象 陆文强 《理论月刊》 1986年第1期30-32,15,共4页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由自给经济型向商品经济型转化的时期。在经济转型时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必经的步骤和阶段。有些同志对于为什么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合理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 目前,我国农村正处在由自给经济型向商品经济型转化的时期。在经济转型时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必经的步骤和阶段。有些同志对于为什么要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合理标准是什么,以及怎样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容易产生盲目性,从而使农村产业结构出现新的不合理现象。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调整产业结构 商品生产 农产品 结构不合理 农村经济 合理标准 乡镇企业 农业生产 不合理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问题面面观
17
作者 吴象 陆文强 《农业经济问题》 1986年第1期16-18,45,共4页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夺得大幅度增长,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粮食近800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1985年粮食产量下降了,而且幅度还不小。有些同志对此感到突然,担心粮食工作是否有失误,甚至怀疑前一段农业改革是否出了问题。在这里,...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夺得大幅度增长,全国平均每人占有粮食近800斤,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是,1985年粮食产量下降了,而且幅度还不小。有些同志对此感到突然,担心粮食工作是否有失误,甚至怀疑前一段农业改革是否出了问题。在这里,我们想就粮食问题的历史、现状以及对策谈一点看法,供参考、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问题 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 农业改革 粮食工作 平均水平 供参考 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产积极性 粮食总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改革的回顾和展望
18
作者 吴象 《理论月刊》 1985年第6期8-14,共7页
最近六年,我国广大农村,以实行联产承包制为中心,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变,出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联产承包制的实现是我国农村一场伟大的革命,其深远的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 最近六年,我国广大农村,以实行联产承包制为中心,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变,出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联产承包制的实现是我国农村一场伟大的革命,其深远的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内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 联产承包制 农村改革 包产到户 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 农业生产 农村政策 从实际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计划管理
19
作者 吴象 《农业经济问题》 1983年第2期3-10,共8页
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三年来实践的检验、比较、选择和不断完善,已经走上比较成熟的阶段,出现逐渐稳定的局面。目前,包干到户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主要的责任制形式,占生产队总数70%左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亿万农民... 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过三年来实践的检验、比较、选择和不断完善,已经走上比较成熟的阶段,出现逐渐稳定的局面。目前,包干到户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已成为主要的责任制形式,占生产队总数70%左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特别是实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由过去单一的集体统一经营变为主要是分户经营,由过去按工分分配变为按合同分配(实际是按标准产量分配),农民的自主权更大。有些同志认为,实行责任制特别是包千到户后,农业确实增产了,农民生活改善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产承包责任制 计划管理 包干到户 农业 自主权 分户经营 统一经营 农民生活 产量分配 合同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统包关系
20
作者 吴象 陆学艺 《晋阳学刊》 1982年第3期10-18,共9页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回顾合作化以来近三十年...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并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我们的任务是要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每一阶段上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便于继续前进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回顾合作化以来近三十年社会主义集体农业的成就和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三年多来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使我们对这一段话,倍感亲切,从中得到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责任制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集体经济 集体农业 合作化 相适应 农村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践证明 积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