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煤层钻孔保压取心流程分析及含气量测定方法
1
作者 吴见 张松航 +3 位作者 贾腾飞 晁巍巍 彭文春 李世龙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2,共10页
含气量是煤层气储量计算和勘探开发的重要参数。针对深煤层,由于提心时间长,损失气量计算失准,导致绳索取心含气量测试方法准确性降低。为了准确获取深煤层的真实含气量,确定气体的赋存状态,能够保留样品原位压力和原位含气量的保压取... 含气量是煤层气储量计算和勘探开发的重要参数。针对深煤层,由于提心时间长,损失气量计算失准,导致绳索取心含气量测试方法准确性降低。为了准确获取深煤层的真实含气量,确定气体的赋存状态,能够保留样品原位压力和原位含气量的保压取心技术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然而,由于非常规储层保压取心的特殊性(含吸附气),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取心流程和标准的含气量测定方法。为此,通过分析保压取心各阶段的环境特点和含气量损失特征,针对深煤层存在吸附气和游离气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保压取心的吸附气和游离气的测定方法。分析表明,保压取心含气量计算具有“四阶段、两损失、两收集”的特点;合理设计保压取心降压集气阶段的压力点,能够有效区分吸附气和游离气。此外,分析保压取心和常规绳索取心的差异和联系,认为通过同井台保压取心含气量可校正绳索取心损失气量,进而建立基于绳索取心的深煤层含气量计算方法。保压取心技术的成功应用对深煤层勘探意义重大,建议在深煤层勘探区适当增加保压取心井测试,以明确储层的真实含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压取心 绳索取心 保压取心流程 含气量校正方法 深部煤层气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煤层孔隙结构与流体差异赋存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吴见 孙强 +1 位作者 石雪峰 高丽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100,共12页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 【目的】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已打破深部煤层气勘探禁区,多个区块呈现“单点突破、区域差异开发”特征,深部煤储层孔裂隙结构作为流体赋存与产出的物质空间,对于深部煤层气区块差异开发至关重要。【方法】系统采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深部煤样品,基于常规孔渗物性测试、CO_(2)吸附、低温N2吸附、压汞和核磁共振等测试,以神府区块8+9号煤为例,系统总结深煤层孔隙结构及流体赋存模式。【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深部煤孔隙结构差异较大,神府煤介孔−宏孔均发育,多为墨水瓶型和开放型孔。综合认为中阶煤孔隙结构的跨尺度效应稍有减弱,相对有利扩散、渗流。(2)中阶煤吸附能力降低,等温吸附曲线高压段曲线平缓,初期解吸效率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其介孔−宏孔的束缚水含量较高导致可动水孔隙率减小,降低了游离气的储集空间。(3)研究区存在“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两类气水赋存模式,导致煤层气排采差异明显,其中“宏孔−微裂缝主控的游离气−自由水赋存”型是深部煤层气快速高产模式,该模式具有“见气时间短、中高产气、低产水”的生产特征,且由于应力对中大孔−微裂缝的伤害较强,建议该模式下的气井排采需适当控制排采速度以减小储层伤害,防止产量陡降;“微孔−介孔−宏孔主控的吸附气束缚水赋存”型模式具有“短期排水、缓慢见气”生产特征,排采仍需遵循“缓慢、连续”原则保证气井稳产;此外,由于孔隙以微孔、介孔为主,束缚水含量高,气井短期难获高产,需进一步探索加大压裂改造规模提高该类气藏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区块 深部煤层气 多尺度 孔隙结构 气水赋存模式 生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府区块深部煤储层力学特性及裂缝扩展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米洪刚 吴见 +2 位作者 彭文春 徐立富 李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3,共12页
【目的】明确煤力学性质和地应力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人工裂缝形态和扩展行为的控制机制,对深部煤层压裂设计、井网部署和煤层气资源开发至关重要。【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神府区块太原组8+9号煤为研究对象,基于声波测井、密度测... 【目的】明确煤力学性质和地应力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人工裂缝形态和扩展行为的控制机制,对深部煤层压裂设计、井网部署和煤层气资源开发至关重要。【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北部神府区块太原组8+9号煤为研究对象,基于声波测井、密度测井、注入/压降试井和排采资料,系统分析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的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分布特征,揭示力学性质和地应力对水力裂缝的控制机理。【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8+9号煤层与顶底板形成了泥岩−煤−泥岩(占77.4%)、砂岩−煤−泥岩(15.5%)等6种组合。(2)基于声波和密度测井计算的力学参数显示,煤弹性模量在4.83~13.69 GPa(平均6.28 GPa),泊松比0.31~0.41(平均0.37),区域上南北脆性高,中部塑性高。(3)注入/压降试井计算结果显示,研究区最大水平主应力介于31.11~39.11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变化范围为25.78~29.94 MPa;声波测井计算结果显示,垂向应力(平均49.12 MPa)>最大水平主应力(平均39.50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平均33.80 MPa),煤层与顶底板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在0~12.75 MPa。(4)Abaqus和Fracpro PT模拟结果显示,煤弹性模量越大,裂缝高度相对越大,当顶板与煤层的力学强度差较小时防止穿层;煤层水平主应力差增大,容易沿最大水平主应力形成单一裂缝;煤层水平主应力较顶底板水平主应力越小,易在煤层内形成较长、较低、较宽的裂缝,且不易穿层。研究认为实施较大的压裂规模、缝内暂堵技术和控制裂缝净压力等手段是提高神府区块8+9号煤水力压裂效果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煤−岩组合类型 力学性质 地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压裂水平井的临兴区块煤层气开发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东 张守仁 +3 位作者 吴见 梁渝 刘世奇 皇凡生 《煤质技术》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开发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目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因而有必要对基于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区块煤层气开发进行数值模拟,以期提高煤层气的开发效果以及实现工... 煤层气作为非常规天然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开发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而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是目前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因而有必要对基于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区块煤层气开发进行数值模拟,以期提高煤层气的开发效果以及实现工艺优化。基于煤层气开发流固耦合数学模型,考虑煤储层中割理系统发育与分布,以临兴区块为研究对象,建立水平井分段压裂物理模型,开展煤层气储层压力与产能数值模拟,并对煤层压力变化以及产气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煤层气在365 d左右可实现较远区域控制,且水平井井周压力较稳定。割理条数、裂缝参数的增加可提高煤层气的产气效果,但需考虑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开发成本以及井间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分段压裂水平井的区块煤层气开发数值模拟模型可为实现煤层气高效开发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提供参考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水平井分段压裂 数值模拟 裂缝参数 储层压力 割理条数 产气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见 曹代勇 +3 位作者 张继坤 魏迎春 李晶 杨柳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3期18-20,25,共4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煤炭开采压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对主要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差异作出了评价,对科学制定煤炭资源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炭开采 生态环境承载力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林业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6
作者 吴见 彭道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05-2312,共8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成为林业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回顾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林业信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森林树种高光谱分类与识别、森林生态物理参数高光谱反演与提取、林木养分元素高光谱监测与诊断、森林郁闭度信息高...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成为林业遥感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回顾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林业信息提取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森林树种高光谱分类与识别、森林生态物理参数高光谱反演与提取、林木养分元素高光谱监测与诊断、森林郁闭度信息高光谱提取、森林灾害高光谱监测五个主要研究方面。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了在林业遥感应用中高光谱技术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并阐述了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对林业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林业遥感 森林参数反演 信息提取 森林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7
作者 吴见 汤达祯 +1 位作者 李松 任鹏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65,共8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max)测试、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手段,探讨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视孔隙度偏低,且自北向南呈明显降低趋势,煤储层的孔隙发育... 以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镜质体最大反射率(Rmax)测试、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等手段,探讨分析了煤储层孔隙结构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储层视孔隙度偏低,且自北向南呈明显降低趋势,煤储层的孔隙发育情况以小孔、微孔为主,煤储层的BET比表面积平均为1.26 m^2/g,其中北部煤储层比表面积较大,煤储层BJH总孔容平均为0.00341 mL/g;受惰质组相对含量、压缩程度及次生孔隙影响,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增加,煤岩的孔隙度、BJH总孔体积和BET比表面积呈现"大—小—大"的变化规律,当R_(max)值为1.5%左右时,为最小值;煤储层随着所受应力的增强,微孔趋于闭合,其他各类孔数量均减小,整体上为小孔含量相对增加,煤中吸附孔隙类型由封闭型孔变为开放型孔,应力作用对煤岩的渗流孔隙的发育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煤岩中大孔对煤层气的贡献要优于其他孔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储层 孔隙结构 煤变质作用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常见树种叶片光谱秋季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吴见 彭建 +2 位作者 王孟和 徐建辉 顾留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5-1231,共7页
叶片随着时间生长产生变化,其光谱特征也会发生变化。研究相同树种叶片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光谱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树种叶片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光谱特征,不仅为植被叶片光谱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是高光谱遥感精确识别植被信息... 叶片随着时间生长产生变化,其光谱特征也会发生变化。研究相同树种叶片不同时间条件下的光谱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树种叶片相同时间条件下的光谱特征,不仅为植被叶片光谱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是高光谱遥感精确识别植被信息的关键。选取北京市10种常见树种,利用地物光谱仪观测各树种不同时间叶片光谱,同时将观测的光谱进行一阶微分处理和典型波段分析,对比相同时间不同树种叶片光谱的差异,分析相同树种不同时间的光谱变化规律,探索不同时相条件下高光谱遥感识别树种的有效波段。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叶片光谱均随时间的改变而产生显著变化,但差异规律各不相同;不同树种相同时间叶片光谱在部分波段存在显著差异,为高精度树种识别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叶片基础光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光谱 树种 高光谱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perion影像的玉米冠层叶绿素含量估算 被引量:9
9
作者 吴见 侯兰功 王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6-123,共8页
采用高光谱卫星数据进行玉米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叶绿素含量估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以α为倾斜度参数的双曲正切S型函数为基础的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前馈神经网络(hyperbolic tangent sigmoid f... 采用高光谱卫星数据进行玉米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叶绿素含量估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以α为倾斜度参数的双曲正切S型函数为基础的误差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算法前馈神经网络(hyperbolic tangent sigmoid function-back propagation,Htsf-BP)构建叶片尺度的叶绿素含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以几何光学辐射传输模型(4-scale模型)为理论依据,对叶片和冠层尺度的光谱转化函数进行推导,实现Hyperion影像冠层尺度光谱到叶片光谱的转化,同时获取叶片尺度叶绿素含量估算结果;最后,结合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进行冠层尺度叶绿素含量估算。结果表明:当隐含层结点数为6时,Htsf-BP神经网络法对叶绿素的估算精度最高,验证精度达78.68%;在波长750与980 nm处,采用光谱尺度转化方程进行模拟的冠层光谱与实测冠层光谱间的相关系数R2值分别达到了0.784和0.706;实测叶片尺度叶绿素含量与模拟结果间的相关系数R2值达0.726。该方法可为高精度快速估算叶片和冠层尺度玉米叶绿素含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反向传播 回归分析 高光谱 4-scal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信息的高光谱遥感植被分类技术 被引量:21
10
作者 吴见 彭道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0-153,I0003,共5页
高光谱数据常带有噪声,传统的仅考虑光谱信息的遥感植被分类方法效果不佳,融入空间信息进行植被分类显得尤为重要。以NDVI阈值法提取植被信息后,采用最小噪声变换对Hyperion高光谱影像进行压缩处理,取前60个分量数据,并采用一种空间与... 高光谱数据常带有噪声,传统的仅考虑光谱信息的遥感植被分类方法效果不佳,融入空间信息进行植被分类显得尤为重要。以NDVI阈值法提取植被信息后,采用最小噪声变换对Hyperion高光谱影像进行压缩处理,取前60个分量数据,并采用一种空间与光谱信息相结合的高光谱影像植被分类法,完成研究区植被分类。结果表明,对各植被类型的平均分类精度达90.3%,而最大似然法的平均分类精度仅为70.0%。融入空间信息的高光谱遥感植被分类方法能有效地削弱噪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类精度,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植被 分类 高光谱 最小噪声变换 最大似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旅游城市黄山市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见 彭建 +1 位作者 谷双喜 徐建辉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9-278,共10页
森林景观动态监测是识别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功能与结构变化驱动机制的基础。以典型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黄山市为例,以1988、1997、2006、2018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景观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对黄山市森林景观时空动... 森林景观动态监测是识别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功能与结构变化驱动机制的基础。以典型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黄山市为例,以1988、1997、2006、2018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景观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对黄山市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森林景观为黄山市主要景观类型,有林地为优势景观,1988-2018年,有林地面积占比逐渐上升;空间上形成林地亚类镶嵌分布格局;不同年份林地亚类转移以有林地与疏林地之间相互转移为主。2)不同年份海拔与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黄山市大多数乡镇森林覆盖率在75%以上,森林覆盖率<50%的乡镇聚集在以屯溪区、徽州区为核心的中部偏东南区域;1997-2006、2006-2018年林地变化核密度密集区分布广泛,而1988-1997、1988-2018年林地变化分布较为聚集。3)景观水平上,1997、2006年聚合指数呈下降趋势,景观分裂指数呈现升高趋势,景观破碎度增加。类型水平上,有林地1988-2006年破碎度增加,2018年有所下降;疏林地较有林地破碎度更高,且斑块边缘形状复杂化;灌木林地斑块密度较小,斑块凝聚度林地景观类型中最低,分离度最高,1997年后分布区域破碎化、零散化;近30 a非林地中建设用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分布更加集聚。多期森林景观时空变化分析可为黄山市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景观 时空格局 景观指数 黄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契机改造地理科学专业——以滁州学院为例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见 戴仕宝 +2 位作者 王栋 周亮广 刘成英 《测绘工程》 CSCD 2014年第10期76-80,共5页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实践能力弱、就业范围窄、学无所用等。结合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对传统地理科学专业进行改造,以滁州学院为例,在充分分析总结地科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专...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实践能力弱、就业范围窄、学无所用等。结合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对传统地理科学专业进行改造,以滁州学院为例,在充分分析总结地科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专业应紧紧抓住地理国情监测这一契机确定专业改革方向,并对改革的可行性与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论述和讨论,认为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契机改造地理科学专业是可行的。可为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向地理国情监测方向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地理国情监测 专业建设 地方院校 专业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的QuickBird影像退耕地树冠信息提取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见 彭道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33-2536,共4页
分割算法的改进和特征空间的优化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提高退耕地树冠信息提取精度的关键,也是利用高分辨率影像提取树冠信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光谱阈值对QuickBird多光谱影像进行一级分割,获得了植被区域,并采用改进的基于边缘的... 分割算法的改进和特征空间的优化是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提高退耕地树冠信息提取精度的关键,也是利用高分辨率影像提取树冠信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采用光谱阈值对QuickBird多光谱影像进行一级分割,获得了植被区域,并采用改进的基于边缘的算法对非线性滤波处理后的全色影像进行二级分割,选取光谱、形状和纹理特征组成的特征空间对退耕还林地树冠信息进行提取。结果表明,提取总体精度为84.67%,较传统方法提高17%,KAPPA系数为0.795 3,较传统方法提高0.168。该研究方法能实现较为精确的树冠信息提取,可为管理部门实施准确的监测提供依据,对快速评价退耕还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 快鸟影像 面向对象 影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含水量条件下树种叶片光谱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见 陈泰生 潘立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61-1966,共6页
叶片含水量是影响树种光谱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探索不同叶片含水量条件下相同树种叶片光谱特征的变化规律及相同叶片含水量条件下不同树种叶片的光谱差异,不仅是高光谱植被遥感信息识别的关键,也为研究植被光谱随着叶片含水量变化产生... 叶片含水量是影响树种光谱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探索不同叶片含水量条件下相同树种叶片光谱特征的变化规律及相同叶片含水量条件下不同树种叶片的光谱差异,不仅是高光谱植被遥感信息识别的关键,也为研究植被光谱随着叶片含水量变化产生的差异提供理论支撑。利用地物光谱仪对6个树种叶片进行观测,获取了不同含水量叶片的反射光谱,同时进行一阶微分光谱变换,从而分析不同叶片含水量条件下各树种叶片的光谱变化特征,对比了相同叶片含水量条件下不同树种叶片的光谱差异,探索高光谱遥感识别树种叶片含水量的可能波段。结果表明:各树种叶片光谱都随着叶片含水量的改变而产生较大差异,但变化规律各有不同;相同叶片含水量条件下,不同树种叶片的光谱在部分波长范围差异较大,为实现树种高精度识别提供了可能。本研究旨在为植被叶片光谱库的构建以及植被的高光谱识别提供理论支撑和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一阶微分 光谱差异 叶片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影像分解的土壤含水量反演技术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见 刘民士 李伟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6-160,共5页
植被和土壤常同时存在于影像像元中,土壤含水量监测不可避免地会受植被光谱影响。因此,剔除植被光谱干扰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基于光谱匹配的分解算法对Hyperion高光谱数据进行分解,剔除植被光谱的干扰,同时对土壤贡献的光谱信息进行一阶... 植被和土壤常同时存在于影像像元中,土壤含水量监测不可避免地会受植被光谱影响。因此,剔除植被光谱干扰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基于光谱匹配的分解算法对Hyperion高光谱数据进行分解,剔除植被光谱的干扰,同时对土壤贡献的光谱信息进行一阶微分和包络线去除变换,选取敏感波段,建立土壤含水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以波段X661,X1019和X2067的土壤包络线去除光谱为自变量建立的模型最佳,预测R2值为0.85;未剔除植被光谱时,以波段X541,X979和X1632的一阶微分光谱为自变量建立的模型最佳,预测R2值仅为0.36。通过高光谱影像分解剔除植被光谱干扰估测土壤含水量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为今后遥感估测土壤含水量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高光谱 混合像元分解 一阶微分光谱 包络线去除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土地利用十年动态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见 侯功兰 +1 位作者 刘民士 李伟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采用光谱角分类技术将主要地物覆被类型进行了分离,并依据经验知识构建了各用地类型的专题信息模型,提取了安徽省土地利用信息,通过分析2000、2005和2010年3期遥感调查结果,得到了安徽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不同土地利... 基于地物光谱特征,采用光谱角分类技术将主要地物覆被类型进行了分离,并依据经验知识构建了各用地类型的专题信息模型,提取了安徽省土地利用信息,通过分析2000、2005和2010年3期遥感调查结果,得到了安徽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情况。结果表明:安徽省的土地利用面积以耕地和林地为主,近10年来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而建设用地扩建现象严重,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专家知识 动态监测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潜在产气效率指数预测柿庄区块煤层气开发有利区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见 姜杉钰 +2 位作者 张守仁 康永尚 王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2-357,共6页
沁水盆地柿庄区块处于煤层气开发早期阶段,对煤储集层进行精细研究并预测开发有利区是下一步井位部署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柿庄区块3号煤层特征,提出一套新的煤储集层定量表征方法,即选取含气量、厚度、渗透率、吸附时间作为表征参数,... 沁水盆地柿庄区块处于煤层气开发早期阶段,对煤储集层进行精细研究并预测开发有利区是下一步井位部署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析柿庄区块3号煤层特征,提出一套新的煤储集层定量表征方法,即选取含气量、厚度、渗透率、吸附时间作为表征参数,利用储气地质潜力、产气地质潜力和潜在产气效率指数分别反映煤储集层的资源丰度、产气潜力和潜在产气效率,并根据潜在产气效率指数进行煤层气开发有利区预测。研究表明,柿庄区块3号煤层资源丰度高,开发潜力大;区块的东部和中南部潜在产气效率指数较高,煤层气开发最为有利。该预测结果与现场煤层气井排采效果吻合度高,说明利用潜在产气效率指数预测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可行性,对优选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柿庄区块 山西组 3号煤层 煤层气 潜在产气效率指数 有利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指数的玉米冠层含水量遥感估测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见 谭靖 +1 位作者 邓凯 徐建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5-690,共6页
对北京怀柔县EO–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进行波段筛选和植被含水量指数计算,采用耦合叶片与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对水分指数(WI)、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水应力指数(MSI)、归一化差值近红外指数(NDII)和冠层结构(... 对北京怀柔县EO–1 Hyperion高光谱数据进行波段筛选和植被含水量指数计算,采用耦合叶片与冠层辐射传输模型对水分指数(WI)、归一化差值水分指数(NDW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水应力指数(MSI)、归一化差值近红外指数(NDII)和冠层结构(CSI)的玉米冠层含水量估测能力进行分析,在不同理化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将MCARII和NDWI进行整合,以完成玉米冠层含水量估测。结果表明,NDVI和CSI不能对玉米冠层含水量进行估测,NDII、WI、NDWI、MSI对玉米冠层含水量估测的R2值均大于0.78,但估测的RMSE值均在0.015附近,造成估测结果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优化后的归一化水分指数(M–NDWI)能够有效地排除叶面积指数的干扰,显著改善玉米冠层含水量的估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冠层含水量 高光谱遥感 植被指数 北京怀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科学专业地理国情监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见 周亮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142,共4页
当前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面窄、与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脱轨,地理国情监测的出现为地理科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传统地理科学专业与地理国情监测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地理国情监测人才的基本思路,尝试... 当前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面窄、与社会经济发展逐步脱轨,地理国情监测的出现为地理科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传统地理科学专业与地理国情监测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传统地理科学专业培养地理国情监测人才的基本思路,尝试构建了传统地理科学专业地理国情监测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科学 地理国情监测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的多伦县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见 彭道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8-90,94,共4页
在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根据该区地表异质性和破碎化强烈、地物光谱特征混杂严重、土地利用/覆被遥感信息提取对目视解译依赖程度高的特点,将基于知识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应用于该地区。通过地物光谱特征的深入分析,用线性光... 在内蒙古多伦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根据该区地表异质性和破碎化强烈、地物光谱特征混杂严重、土地利用/覆被遥感信息提取对目视解译依赖程度高的特点,将基于知识的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应用于该地区。通过地物光谱特征的深入分析,用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模型将主要地物覆被类型分离,并建立多个专题信息模型,依据经验知识建立了各用地类型提取规则,提取了多伦县2007年的土地利用信息。结果表明: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仍以耕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为主,3种地类分别占总面积的16.4%、55.2%和20.3%,林地面积为21919hm2,占总面积的5.6%。旱地、退化草地和沙地比例偏高,多伦县的生态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决策树 多伦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