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甲腔型小耳畸形残耳组织的合理应用
1
作者 吴荣薇 潘博 +4 位作者 林琳 蒋海越 赵延勇 杨庆华 何乐人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8-520,共3页
目的探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在耳再造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我科对85例耳甲腔型小耳患者(88只耳)行扩张器法耳再造术。一期行耳后扩张器植入和残耳耳垂旷置。二期取自体肋软骨做扩张皮瓣耳廓再造术... 目的探讨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在耳再造术中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2011年8月-2013年6月,我科对85例耳甲腔型小耳患者(88只耳)行扩张器法耳再造术。一期行耳后扩张器植入和残耳耳垂旷置。二期取自体肋软骨做扩张皮瓣耳廓再造术,并利用旷置的耳垂行转位术与再造耳支架衔接。三期将剩余的残耳组织做再造耳的局部修整。结果随访6~15个月,再造耳立体感强,以残耳形成的耳垂外形丰满,覆盖于耳甲腔处的残耳耳甲皮瓣色泽自然,垫于耳支架后方的残耳软骨弹性好,患者及家属均满意。结论耳甲腔型小耳畸形的残耳组织量丰富,在耳再造各期手术中的综合利用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耳组织 耳甲腔型小耳畸形 耳再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70和MGMT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
2
作者 吴荣薇 薄爱华 +1 位作者 王发亮 芦广萍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3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和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guanine-DNA methytransferase,MGM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乳腺肿瘤组织中HSP70和MGMT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组织中热休克蛋白HSP70和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guanine-DNA methytransferase,MGMT)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乳腺肿瘤组织中HSP70和MGMT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肿瘤中HSP70的阳性率为80.00%(52/65),MGMT的阳性率为60.00%(39/65),二者呈中度相关性(r=0.46)。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HSP70和MGMT的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检测HSP70与MGMT对乳腺肿瘤预后和化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3
作者 王发亮 薄爱华 +2 位作者 芦广萍 侯金超 吴荣薇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和腺瘤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GMT和Survivin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 目的:研究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癌和腺瘤标本,采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GMT和Survivin在这些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G-MT和Survivin在乳腺癌和乳腺腺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MGM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淋巴结转移有关,而Survivin仅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另外,MGMT和Survivin之间具有相关性(r=0.48,P<0.01)。结论:MGMT和Survivin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GMT和Survivin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发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检测它们的表达可以指导临床上化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生存素 乳腺肿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前部截骨术对上颌前突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
4
作者 都乐 张栋 +3 位作者 靳小雷 宗宪磊 宋国栋 吴荣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1年第3期231-234,共4页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截骨术对上颌前突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女性上颌前突畸形患者41例。所有患者行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并于术前及术后10~12个月行头颅CT平扫。以mimics17.0软件对手术前后CT扫描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上颌前部截骨术对上颌前突患者鼻部形态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4月,共收治女性上颌前突畸形患者41例。所有患者行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并于术前及术后10~12个月行头颅CT平扫。以mimics17.0软件对手术前后CT扫描结果进行三维重建,测量手术前后各解剖标记的三维数据,系统分析患者鼻部软组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上颌前突外形明显改善,随访10~12个月,畸形无复发。分析鼻部区域三维解剖数据,术后患者的鼻长无明显变化,鼻翼最宽宽度、鼻翼基底宽度、鼻翼切线点最宽宽度、鼻翼-面角及鼻唇角显著增加。结论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对患者上颌前突改善明显,但对鼻部形态存在不良影响,对于计划接受上颌前部截骨后推术的患者应进行相关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部截骨术 鼻部软组织变化 三维测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月形皮瓣联合皮片移植法矫治隐耳畸形 被引量:8
5
作者 吴荣薇 蒋海越 +2 位作者 林琳 潘博 杨庆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新月形皮瓣转移联合皮片移植法矫正隐耳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 在埋入皮下的耳轮平面与颅侧壁之间,设计一个蒂在耳廓上方的新月形皮瓣,在其下方设计一个辅助三角皮瓣,进行局部皮瓣交叉转移,并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2008年1月至2... 目的 探讨应用新月形皮瓣转移联合皮片移植法矫正隐耳畸形的手术疗效.方法 在埋入皮下的耳轮平面与颅侧壁之间,设计一个蒂在耳廓上方的新月形皮瓣,在其下方设计一个辅助三角皮瓣,进行局部皮瓣交叉转移,并移植皮片修复.结果 2008年1月至201 3年3月,于临床应用16例19只耳,其中双侧隐耳3例,术后埋没的耳廓恢复至正常位置,形成颅耳沟,转移的皮瓣及植皮区未出现血运障碍.随访3个月至2年,术后效果稳定性好,无复发.结论 新月形皮瓣联合皮片移植法,设计巧妙、切口隐蔽、适应证广,适用于轻、中、重度的隐耳畸形患者,是对传统隐耳畸形矫正方法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耳 外科皮瓣 皮片移植术
原文传递
小耳畸形患者胸廓畸形的临床初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荣薇 潘博 +4 位作者 蒋海越 赵延勇 林琳 杨庆华 何乐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目的 探讨小耳畸形患者胸廓畸形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行外耳再造术的小耳畸形患者300例,术前常规行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肋骨及脊柱畸形的发病率,应用x2检验分析小耳畸形与肋骨和脊柱畸形的关... 目的 探讨小耳畸形患者胸廓畸形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方法 收集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行外耳再造术的小耳畸形患者300例,术前常规行胸部CT扫描和三维重建,回顾性分析其肋骨及脊柱畸形的发病率,应用x2检验分析小耳畸形与肋骨和脊柱畸形的关系.结果 300例小耳患者中合并肋骨畸形78例(26.0%),合并脊柱畸形26例(8.7%),同时合并二者畸形17例(5.7%).Ⅰ、Ⅱ、Ⅲ度小耳患者肋骨畸形的发病率分别为7.1% (2/28)、26.7% (62/232)和35.0%(14/40),脊柱畸形的发病率分别为3.6%(1/28)、6.5% (15/232)和25.0%(10/40).肋骨畸形和脊柱畸形在Ⅲ度小耳患者中的发病率均高于Ⅱ度患者,在Ⅱ度患者中二者畸形的发病率均高于Ⅰ度患者(P<0.05).结论 小耳畸形患者中肋骨和脊柱畸形的发病率较高,耳廓发育程度越差者伴发胸廓畸形的几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胸廓畸形 肋骨畸形 脊柱畸形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小耳畸形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吴荣薇 潘博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152-154,共3页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由于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及第一鳃沟的发育异常引起的外、中耳畸形,许多患者还同时伴有听力下降、下颌骨和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等。尽管目前有大量研究不断探索其致畸病因,但仍未明确该病的具体致病机制。为对小耳畸形... 先天性小耳畸形是由于胚胎期第一、二鳃弓及第一鳃沟的发育异常引起的外、中耳畸形,许多患者还同时伴有听力下降、下颌骨和面部软组织发育不良等。尽管目前有大量研究不断探索其致畸病因,但仍未明确该病的具体致病机制。为对小耳畸形的致病机制做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将小耳畸形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流行病学 遗传学 组织发育不良 致病机制 发育异常 中耳畸形 听力下降
原文传递
耳郭畸形的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荣薇 潘博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757-759,共3页
先天性耳郭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面部畸形,外耳复杂又精细的三维立体结构使耳畸形的临床表型多种多样,如小耳畸形、猿耳、杯状耳、招风耳等.尽管目前许多矫正耳畸形的手术已相当成熟,但这些手术的实施通常要等到患儿5~6岁,且仍然是... 先天性耳郭畸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头面部畸形,外耳复杂又精细的三维立体结构使耳畸形的临床表型多种多样,如小耳畸形、猿耳、杯状耳、招风耳等.尽管目前许多矫正耳畸形的手术已相当成熟,但这些手术的实施通常要等到患儿5~6岁,且仍然是有创并存在全身麻醉手术风险和并发症隐患的延迟矫正手段.新生儿早期的耳软骨弹性小,易塑形.近年来,采用塑形材料矫正耳畸形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在最大程度上及早缓解患儿的心理压力.因此,耳郭畸形的非手术治疗越来越成为耳整复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耳畸形 耳郭畸形 非手术治疗
原文传递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吴荣薇 潘博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692-694,共3页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颅面部发育畸形[1],该畸形常累及单侧或以单侧症状为重,表现为患侧面部短小,尤以下颌骨发育不良明显,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良、颏部偏斜、小耳畸形及皮下组织薄弱等。
关键词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 下颌骨 综合治疗
原文传递
不同纯化方法在脂肪体积保持方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荣薇 陆海滨 +4 位作者 杨晓楠 贾振华 赵竟伊 靳小雷 祁佐良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探讨筛选何种纯化方法可获得更高的脂肪含量。方法将吸脂后的脂肪混悬物以静置法、离心法、棉垫过滤法进行脂肪纯化,再分别从中提取等体积的纯化脂肪组织进行高速离心(5 000 g, 5 min),对比离心后3组纯化脂肪组织中的含油量、... 目的探讨筛选何种纯化方法可获得更高的脂肪含量。方法将吸脂后的脂肪混悬物以静置法、离心法、棉垫过滤法进行脂肪纯化,再分别从中提取等体积的纯化脂肪组织进行高速离心(5 000 g, 5 min),对比离心后3组纯化脂肪组织中的含油量、液体含量及脂肪含量,并用HE染色观察不同纯化方法对脂肪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影响。结果棉垫过滤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脂肪含量为86.0%,液体含量为9.6%,含油量为4.4%;离心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脂肪含量为74.4%,液体含量为14.8%,含油量为10.8%;静置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脂肪含量为62.0%,液体含量为28.4%,含油量为9.6%。经HE染色,3种纯化方法的操作对脂肪细胞结构完整性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离心法和静置法相比,棉垫过滤法纯化后的脂肪组织中有更多的脂肪含量、更少的含油量及液体含量,更利于术后脂肪体积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脂肪纯化方法 脂肪含量 体积保持
原文传递
面部注射填充物致眼部血管栓塞的诊治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荣薇 祁佐良 杨晓楠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7年第3期211-213,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部注射填充术以其微创、时间短、效果好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美容就医者的青睐.但近年来,注射所致医源性失明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并且这种视功能损害大多是不可逆的[1-16].现综述当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眼底血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面部注射填充术以其微创、时间短、效果好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美容就医者的青睐.但近年来,注射所致医源性失明的并发症逐渐增多,并且这种视功能损害大多是不可逆的[1-16].现综述当前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眼底血管解剖、临床症状、血管分型等方面,进一步探讨眼部血管栓塞的发病机制,从而规范指导临床操作,减少注射导致医源性失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注射 血管栓塞 眼部 填充物 诊治 注射填充术 视功能损害 血管解剖
原文传递
不同脂肪纯化方法的对比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荣薇 祁佐良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687-688,I0001,共3页
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在国内外整形外科领域内的发展日臻成熟。但是,该技术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临床操作规范,且由于其在供区选择、脂肪获取、脂肪纯化及脂肪移植等方面的多样性,使得对脂肪移植术后效果的评估存在争议。其中,不同的脂肪纯... 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在国内外整形外科领域内的发展日臻成熟。但是,该技术目前尚缺乏统一的临床操作规范,且由于其在供区选择、脂肪获取、脂肪纯化及脂肪移植等方面的多样性,使得对脂肪移植术后效果的评估存在争议。其中,不同的脂肪纯化方法在临床上的操作方式多种多样,以静置法、离心法及过滤法为主,但终因大样本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的缺乏,至今仍无一种国际公认的脂肪纯化方法来指导临床;选择何种纯化方法更有利于脂肪移植术后效果的保持仍未达成共识。因此,现对该领域内不同的脂肪纯化方法进行对比并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纯化方法 静置法 离心法 过滤法
原文传递
负压引流对耳廓再造术扩张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潘博 蒋海越 +3 位作者 赵延勇 林琳 赵高峰 吴荣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研究负压引流对扩张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在耳廓再造中合理有效使用负压引流技术。方法将21例耳廓再造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20、-40和-60kPa负压引流,并于术后即刻、5和10d分别测量计算3组患者再造耳廓的... 目的研究负压引流对扩张皮瓣血液循环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在耳廓再造中合理有效使用负压引流技术。方法将21例耳廓再造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分别给予-20、-40和-60kPa负压引流,并于术后即刻、5和10d分别测量计算3组患者再造耳廓的长、宽之差值,以间接了解再造耳廓肿胀和皮瓣静脉回流情况。术后采用红外热像仪检测再造耳廓于0、-20、-40和-60kPa负压下皮瓣近(耳甲腔)、远端(耳轮缘)的温度变化。结果B组术后5d再造耳廓的长、宽差值分别为(1.48±0.47)mm和(0.36±0.06)mm,明显小于术后即刻的(1.67±0.69)mm和(0.40±0.16)mm;A、c组也有差别,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10d再造耳廓的长、宽差值分别为(1.31±0.42)mm和(0.48±0.04)mm,与术后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造耳廓皮瓣肿胀程度随负压值增大,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P〈0.01);扩张器自体肋软骨耳廓再造术负压引流强度在0~60kPa范围内,随负压强度增大,再造耳廓皮瓣温度升高(P〈0.01);且近端温度的增加大于远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负压引流对再造耳廓皮瓣静脉回流及动脉供血均有影响,-40kPa负压对再造耳廓动脉供血及静脉回流均有促进作用,可为临床设定负压引流强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耳廓再造术 负压引流技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小耳畸形甲基化谱深度分析与差异基因的表达验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毕晔 林琳 +7 位作者 蒋海越 宋宇鹏 何乐人 潘博 张玲 黄婉璐 李川 吴荣薇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62-867,共6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残耳软骨组织及正常耳软骨组织DNA甲基化芯片的深度分析,挖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通过MeDIP Chip技术获得先天性小耳畸形全基因甲基化谱,并对其进行深度GO和Pathwa...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残耳软骨组织及正常耳软骨组织DNA甲基化芯片的深度分析,挖掘与先天性小耳畸形发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及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通过MeDIP Chip技术获得先天性小耳畸形全基因甲基化谱,并对其进行深度GO和Pathway分析,筛选可能与本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相关基因。结合GO和Pathway的结果,构建存在甲基化差异表达的Wnt信号通路Network。对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和非耳畸形患者软骨组织,以及小耳畸形患者残耳和健侧耳软骨组织中Wnt1和Wnt11的表达进行Real-time PCR检测,验证其基因表达状态是否与甲基化芯片中Wnt信号通路富集的结果相一致。结果经过先天性小耳畸形DNA甲基化谱的GO分析和Pathway筛选分析发现,Wnt信号通路是较为富集并且可能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的信号通路。其相关基因Wnt1及Wnt11在正常软骨的启动子区和CpG岛呈现高甲基化趋势,而同一患者残耳软骨中甲基化水平较健侧耳低。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和非耳畸形患者软骨组织中Wnt1及Wnt11的基因表达在验证实验中均未见明显差异。而患者残耳软骨组织中的Wnt11基因表达明显高于自身正常软骨组织。结论胚胎发育过程中Wnt11的过表达可能与先天性小耳畸形的发病有关,其甲基化水平差异与小耳畸形发病的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DNA芯片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十字”形耳软骨支架及鼻翼沟成形在鼻部整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都乐 靳小雷 +2 位作者 宗宪磊 宋国栋 吴荣薇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55-357,361,共4页
目的探讨"十字"形耳软骨支架及鼻翼沟成形在鼻部整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六科37例假体隆鼻术同时行"十字"形耳软骨支架及鼻翼沟成... 目的探讨"十字"形耳软骨支架及鼻翼沟成形在鼻部整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整形十六科37例假体隆鼻术同时行"十字"形耳软骨支架及鼻翼沟成形术患者,术中先将假体置入鼻背,再将自体耳软骨交叠形成"十字"形软骨支架行鼻尖成形术;鼻翼沟成形术采用局部皮下组织修薄,油纱卷外部加压并通过鼻翼沟贯穿缝合固定4~7 d。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鼻部外形均明显改善。随访6~24个月,未出现明显假体歪斜、外露、感染、局部皮肤破溃等并发症,手术效果较好。结论应用"十字"形耳软骨支架联合鼻翼沟成形行鼻部整形,可有效强化鼻翼沟轮廓、加强鼻尖点的表现、减少硅胶假体的早期位移,术后形态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字”形耳软骨 鼻翼沟成形 耳软骨移植 鼻尖整形 隆鼻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