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吴良镛:应积极创建人居环境学科 |
吴良镛
|
《中国科学院院刊》
|
2006 |
7
|
|
2
|
人生理想于诗意栖居——吴良镛谈理想人居环境 |
吴良镛
|
《居业》
|
2013 |
6
|
|
3
|
匠人营国:人居科学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对“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展”的解说辞 |
吴良镛
|
《世界建筑》
|
2014 |
3
|
|
4
|
吴良镛院士书画作品欣赏 |
吴良镛
|
《中国科技奖励》
|
2014 |
0 |
|
5
|
吴良镛主编学术观点摘录 |
吴良镛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6
|
吴良镛院士行旅速写作品撷赏 |
吴良镛
|
《科学家》
|
2022 |
0 |
|
7
|
美好人居与规划变革 |
吴良镛
吴唯佳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8
|
寄语 傅熹年 |
吴良镛
罗小未
傅熹年
|
《建筑遗产》
|
2016 |
1
|
|
9
|
论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和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
吴良镛
吴唯佳
武廷海
|
《科技导报》
CAS
CSCD
|
2003 |
22
|
|
10
|
从战略规划到行动计划——中国城市规划体制初论 |
吴良镛
武廷海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81
|
|
11
|
面向21世纪──中国特大城市地区持续发展的未来──以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地区为例 |
吴良镛
毛其智
张杰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1996 |
26
|
|
12
|
城市地区的空间秩序与协调发展——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
吴良镛
武廷海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13
|
“数字城市”与人居环境建设 |
吴良镛
毛其智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5
|
|
14
|
从城市文化发展的角度,用城市设计的手段看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与发展——以北京白塔寺街区的整治与改建为例 |
吴良镛
方可
张悦
|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
1998 |
20
|
|
15
|
对三亚市城市中心地区城市设计的探索 |
吴良镛
徐莹光
尹稚
朱文一
林涧
赵奕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1993 |
8
|
|
16
|
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 |
吴良镛
赵万民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1995 |
13
|
|
17
|
从世界与中国城市化的大趋势 看江苏省城市化道路 |
吴良镛
吴唯佳
武廷海
|
《现代城市研究》
|
2003 |
5
|
|
18
|
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环境创造——为2007年6月9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写 |
吴良镛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2
|
|
19
|
城市地区理论与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地区发展 |
吴良镛
|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3
|
|
20
|
“人居二”与人居环境科学 |
吴良镛
|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
1997 |
1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