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
吴细玲
曾令超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09 |
17
|
|
2
|
西方空间生产理论及我国空间生产的历史抉择 |
吴细玲
|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3
|
关于“后危机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思考 |
吴细玲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5
|
|
4
|
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
吴细玲
|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7 |
12
|
|
5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与建构 |
吴细玲
谢松明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7
|
|
6
|
高职院校用新思想铸魂育人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
吴细玲
|
《高教论坛》
|
2020 |
5
|
|
7
|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思政理论课改革探究 |
吴细玲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2016 |
2
|
|
8
|
对城市空间认同的思考——以厦门城市空间为例 |
吴细玲
|
《特区经济》
|
2017 |
4
|
|
9
|
论科学发展观的社会时空价值 |
吴细玲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0
|
赓续陈嘉庚职业教育思想的当代向度 |
吴细玲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2022 |
1
|
|
1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研究——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思政课为例 |
吴细玲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2
|
生态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 |
吴细玲
|
《三明学院学报》
|
2008 |
1
|
|
13
|
大学生环境美德伦理刍议 |
吴细玲
|
《三明学院学报》
|
2012 |
1
|
|
14
|
“两个结合”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基于对厦门高职院校的调研 |
吴细玲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马克思劳动尊严观及对高职学生劳育培养的启示 |
吴细玲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6
|
陌生人社会传统诚信家训的传承 |
吴细玲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2017 |
0 |
|
17
|
高职“毛泽东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刍议——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 |
吴细玲
|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8
|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以三明学院为例 |
吴细玲
|
《经济与社会发展》
|
2009 |
0 |
|
19
|
论企业生态伦理的时代价值——以三明市企业为例 |
吴细玲
|
《三明学院学报》
|
2005 |
0 |
|
20
|
生态伦理“代内公正”的困境与现实选择 |
吴细玲
|
《三明学院学报》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