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帕金森病和橄榄-脑桥-小脑萎缩患者血尿酸水平的改变 被引量:4
1
作者 吴筠凡 周志华 +4 位作者 韩咏竹 王训 韩永升 喻绪恩 程楠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4-194,共1页
帕金森病(PD)和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氧自由基生成过多是导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尿酸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PD和OPCA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探讨其血尿酸... 帕金森病(PD)和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氧自由基生成过多是导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尿酸是人体内的抗氧化剂,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PD和OPCA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探讨其血尿酸水平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水平 小脑萎缩 帕金森病 患者 脑桥 橄榄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筠凡 周志华 +2 位作者 韩咏竹 王训 韩永升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期的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同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均为急性期的36例MS和32例NMO患者,并以同期年龄相仿、饮食结构大致相同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尿酸水平。结果MS组血尿酸水平[(250.06... 目的研究急性期的多发性硬化和视神经脊髓炎患者同血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均为急性期的36例MS和32例NMO患者,并以同期年龄相仿、饮食结构大致相同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尿酸水平。结果MS组血尿酸水平[(250.069±55.33)μmol/L]和NMO组患者血尿酸水平[(231.121±65.05)μmol/L]均较对照组[(287.35±61.79)μmol/L]明显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MS组和NMO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组和NMO组血尿酸水平均降低,低血尿酸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一个生物学标志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多发性硬化 视神经脊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中超声监测技术与容量反应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吴筠凡 刘宝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5-957,共3页
容量反应性被认为是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的基石.超声是监测容量反应时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外周血管、心功能等随呼吸周期和被动抬腿实验变化的参数的重要工具.多项研究表明,超声监测ICU容量反应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无创、实... 容量反应性被认为是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的基石.超声是监测容量反应时下腔静脉、上腔静脉、外周血管、心功能等随呼吸周期和被动抬腿实验变化的参数的重要工具.多项研究表明,超声监测ICU容量反应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具有无创、实时动态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ICU 容量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痹治验1则
4
作者 吴筠凡 周志华 顾植山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年第6期456-457,共2页
关键词 胸痹 血栓 血府逐瘀汤 水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刍议
5
作者 吴筠凡 周志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01年第5期4-,共1页
关键词 中医药高等教育 改革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全脑度中心度的改变 被引量:7
6
作者 马晓芬 曾少庆 +5 位作者 方金 吴筠凡 傅世舜 华克磊 尹毅 江桂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90-394,共5页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利用度中心度(DC)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静息态下脑神经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属性,找寻原发性失眠相关神经机制的影像学证据。【方法】对59例PI患者及47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 【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利用度中心度(DC)分析方法探讨原发性失眠(PI)患者静息态下脑神经网络功能连接的异常属性,找寻原发性失眠相关神经机制的影像学证据。【方法】对59例PI患者及47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进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经预处理和后处理计算出全脑DC值图,采用双样本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分别检测PI组与NC组间DC分布图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对比正常对照组,PI患者DC值明显降低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中回(MFG)、双侧前扣带回(ACG)及右侧脑岛(Insula)等区域。DC值明显增加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颞叶中回(MTG)及左侧楔叶(CUN)等脑区(P<0.05)。【结论】基于静息态功能MRI数据的DC分析观察到PI患者在脑区间功能连接改变,DC作为一种新的基于体素水平描述脑网络属性的方法,可能对理解PI神经机制及观察其脑网络属性的改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原发性失眠 神经网络 度中心度 功能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技术诊断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树生 查渝 +3 位作者 王春艳 吴筠凡 刘卫勇 刘宝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危重病患者中,73例没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史并未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被纳入研究。由受过超声检查专门训练的临床医师进行床边超声检查,研究周期为11个月,其中未出现AK...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92例危重病患者中,73例没有慢性肾功能衰竭史并未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被纳入研究。由受过超声检查专门训练的临床医师进行床边超声检查,研究周期为11个月,其中未出现AKI的患者23例,暂时性AKI的32例,永久性AKI的患者18例。结果在非AKI组,血流阻力指数分别为0.63±0.11(RA),0.59±0.10(SRA)和0.52±0.07(LRA),在暂时性AKI组分别为0.78±0.10(RA),0.75±0.09(SRA)和0.72±0.08(LRA),在永久性AKI组分别为0.76±0.12(RA),0.73±0.10(SRA)和0.72±0.08(LRA)。AKI的R、I及F期患者的血流阻力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血管的血流阻力指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690,0.722,均大于0.5,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超声多普勒技术诊断危重症患者AKI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血管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Wilson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广娥 胡文彬 +2 位作者 韩丽 吴筠凡 杨任民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2-24,共3页
目的:了解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对30例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WD患者动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时窦性心动过速(窦速)和休息时窦性心动过缓(窦缓)、... 目的:了解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异常情况,并分析其发生机制。方法:对30例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WD患者动态心电图主要表现为活动时窦性心动过速(窦速)和休息时窦性心动过缓(窦缓)、偶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早)和室性期前收缩(室早)、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及窦房传导阻滞等,个别心电图异常明显者为病程长且驱铜治疗不正规、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结论:WD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存在较多异常改变,其发生机制主要为铜在中枢神经系统沉积所致中枢性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铜在心肌沉积所致心肌损害或肝硬化所致代谢性心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发型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志华 王训 +3 位作者 韩咏竹 吴筠凡 喻绪恩 严彦 《安徽医学》 2012年第10期1328-1331,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AFP、血尿氨基酸分析、肝脏影像学和病理)结果临床确诊的1例HT1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HT1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相关...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HT1)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患者相关实验室检查(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血AFP、血尿氨基酸分析、肝脏影像学和病理)结果临床确诊的1例HT1患者,结合文献资料,分析HT1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HT1是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氨基酸代谢疾病。结论临床遇到不明原因的肝脏损害,需要注意排除,血尿氨基酸分析是其主要敏感诊断指标之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后饮食控制对病情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Ⅰ型 血尿氨基酸分析 棘红细胞 铜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并发胆囊超声学异常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吕达平 胡纪源 +5 位作者 吴筠凡 薛本春 王伟 张龙 严彦 韩咏竹 《安徽医学》 2010年第7期723-725,共3页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并发胆囊异常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57例并发有胆囊异常的HLD患者的肝胆超声学检查,分析其与HLD的临床分型、肝脏声像学分型间的关系。结果 157例存在明确胆囊炎性改变,胆囊增大81例,囊壁增厚147例,... 目的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并发胆囊异常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回顾157例并发有胆囊异常的HLD患者的肝胆超声学检查,分析其与HLD的临床分型、肝脏声像学分型间的关系。结果 157例存在明确胆囊炎性改变,胆囊增大81例,囊壁增厚147例,囊壁毛糙111例,同时并发胆囊结石47例,胆囊息肉7例。结论 HLD有多种胆囊的异常,Wilson型和肝-腹型患者并发胆囊异常的明显高于其他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胆囊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患者颈部血管病变的超声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达平 何志超 +4 位作者 吴筠凡 吴君霞 李凯 胡纪源 韩咏竹 《安徽医学》 2012年第5期585-588,共4页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3例TIA患者及71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管超声,进一步对TIA组加以分类:单纯TIA发作39例,合并各类脑梗死计34例,分析内膜厚度、...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测,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及两者间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3例TIA患者及71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管超声,进一步对TIA组加以分类:单纯TIA发作39例,合并各类脑梗死计34例,分析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等参数,并加以比较。结果总体TIA组颈部动脉与对照组间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P<0.05),但斑块性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合并脑梗死的TIA组与对照组间内膜厚度、管腔狭窄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且斑块性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患者两亚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超声对TIA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及指导意义,颈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由此导致血管狭窄是TIA重要的危险因素,且单纯TIA患者与已存在脑梗死的患者间,颈部脑血管的病理改变的性质及程度已相当,单纯TIA患者与脑梗死患者应受到同等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血尿酸水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志华 白琳 +5 位作者 王佳炜 吴筠凡 程楠 韩咏竹 王训 胡纪源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1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45例ALS患者为ALS组,并以同期年龄相仿、饮食结构大致相同的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尿酸水平。结果 ALS组血尿酸水平(227.47±6... 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同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尿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45例ALS患者为ALS组,并以同期年龄相仿、饮食结构大致相同的4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尿酸水平。结果 ALS组血尿酸水平(227.47±60.97)μmol/L较正常对照组血尿酸水平(286.85±62.59)μmol/L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LS患者血尿酸减低,可能和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相关;至于尿酸水平是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进展速度和预后相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尿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WD患者近远期铜代谢及双角膜K-F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志华 吴筠凡 +11 位作者 胡纪源 王训 韩咏竹 程楠 叶群荣 韩永升 王共强 杨任民 洪铭范 蔡永亮 任明山 潘发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8期1109-1114,共6页
目的:分析威尔逊氏病(WD)患者的血清铜代谢指标和角膜K-F环分级变化,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驱铜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首次纳入检测1001例W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4组:PCA组(单用青霉胺治疗)、DMSA组(单用二巯基丁二酸胶囊治疗)、肝豆片... 目的:分析威尔逊氏病(WD)患者的血清铜代谢指标和角膜K-F环分级变化,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驱铜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本研究首次纳入检测1001例WD住院患者,随机分为4组:PCA组(单用青霉胺治疗)、DMSA组(单用二巯基丁二酸胶囊治疗)、肝豆片组(单用肝豆片治疗)及中西医结合组(PCA/DMSA交替+肝豆片治疗),连续三年分别对于各组患者驱铜治疗前后的病情评估和角膜K-F环等相关检查,并将结果进行各组自身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各组男女性别比例、入院年龄和病程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各种治疗后血清铜(SCu)、铜氧化酶(Sco)、铜蓝蛋白(CP)和角膜K-F环分级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尤其中西医结合组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四种长期驱铜治疗均使患者体内蓄积的铜和角膜K-F环分级呈下降趋势,尤其中西医结合组显示出更佳及更持续的改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血清铜 K-F环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感觉检查在神经内科疾病中的应用
14
作者 周志华 吴筠凡 韩咏竹 《安徽医学》 2010年第1期87-89,共3页
定量感觉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且结果具备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及重复性的能对感觉进行定量判断的神经物理学技术。该技术在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神经病变的定位、评估病情轻重及预后、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定量感觉检查是一种操作简单、无创,且结果具备敏感性、特异性、可靠性及重复性的能对感觉进行定量判断的神经物理学技术。该技术在神经内科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神经病变的定位、评估病情轻重及预后、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目前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神经根型颈椎病、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头疼等疾病中均得到了较广泛运用,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感觉检查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 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失眠患者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的脑岛功能连接异常区 被引量:5
15
作者 史旭波 刘梦晨 +1 位作者 吴筠凡 黎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08-613,共6页
【目的】观察静息状态下原发性失眠患者(PI)脑岛功能连接异常。【方法】收集60例PI患者及6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采集被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合功能连接(FC)分析方法,选取双侧脑岛为感兴趣区域,经双样本... 【目的】观察静息状态下原发性失眠患者(PI)脑岛功能连接异常。【方法】收集60例PI患者及60例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均匹配的健康对照组,采集被试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合功能连接(FC)分析方法,选取双侧脑岛为感兴趣区域,经双样本t检验,得出全脑范围内两组间脑岛功能连接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I组双侧脑岛存在多个脑区的功能连接异常,其中与左侧脑岛FC值升高的区域有左侧扣带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右侧顶下缘角回,FC减低的区域有左侧中央前回,右侧梭状回(P<0.05);与右侧脑岛FC值升高的区域有右侧扣带中回,右侧梭状回,右侧额中回,FC值减低的区域有右侧中央前回,右侧颞中回(P<0.05)。【结论】PI患者双侧脑岛与脑内多个脑区存在异常的功能连接。本研究从功能整合的角度为理解原发性失眠的发生提供了影像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链接 静息态 磁共振 原发性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认知功能障碍的终末期肾病患者全脑皮质厚度变化研究
16
作者 董健卫 左卫 +3 位作者 吴筠凡 华克磊 虞康惠 李国旻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9-265,共7页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大脑皮质厚度变化,并探讨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共3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血清钾和血清钙,并行头部MRI检查,观察大脑皮质厚度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 目的观察终末期肾病患者大脑皮质厚度变化,并探讨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共3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血清钾和血清钙,并行头部MRI检查,观察大脑皮质厚度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其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者相比,终末期肾病患者右侧前额叶皮质[包括4个局部峰值顶点,即外侧前额叶皮质(峰值1和2)、内侧前额叶皮质(峰值3)和腹侧前额叶皮质(峰值4)]厚度减少(均P<0.05,RFT校正)。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终末期肾病患者外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峰值1:r=-0.344,P=0.043;峰值2:r=-0.335,P=0.049)和内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峰值3:r=-0.387,P=0.021)与血清肌酐呈负相关;外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峰值1:r=-0.384,P=0.023;峰值2:r=-0.380,P=0.024)、内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峰值3:r=-0.470,P=0.004)和腹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峰值4:r=-0.440,P=0.009)与血清尿素氮呈负相关;内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峰值3)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39,P=0.046),与血清钾呈负相关(r=-0.335,P=0.049);外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峰值2)与校正血清钙呈正相关(r=0.354,P=0.037)。结论终末期肾病患者右侧前额叶皮质(包括外侧前额叶皮质、内侧前额叶皮质和腹侧前额叶皮质)厚度减少,且与肾功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灰质形态学异常提供有力证据,同时也表明肾功能可能是预测脑结构改变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认知障碍 大脑皮质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抬腿试验结合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变异率对容量负荷的判断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筠凡 周树生 +6 位作者 刘宝 张琳琳 王春艳 查渝 潘爱军 邵敏 杨田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9-694,共6页
目的:重症监护室( ICU)内充分的液体复苏是治疗脓毒症和低血量休克的关键。探讨床边超声监测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变异率(ΔPeak -FA )结合被动抬腿试验( passive leg raising, PLR)对容量负荷试验判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前... 目的:重症监护室( ICU)内充分的液体复苏是治疗脓毒症和低血量休克的关键。探讨床边超声监测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变异率(ΔPeak -FA )结合被动抬腿试验( passive leg raising, PLR)对容量负荷试验判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03~2013-10我院ICU机械通气并存在自主呼吸的55例患者。通过超声监测基线、被动抬腿试验和容量负荷( VE,6%羟乙基淀粉500 mL于30 min输完)前后血流动力学状态,并以容量负荷后每搏输出量增加(ΔSVVE)≥15%为容量反应阳性的金标准,分析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变异率,ROC曲线灵敏度、特异度和似然比,以评价此研究的临床可行性。结果50例患者中27例容量负荷试验有反应,23例容量负荷试验无反应,PLR前后ΔPeak-FA(ΔPeak-FAPLR)与ΔSVVE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r=0.709,P<0.01),ΔPeak -FAPLR的ROC曲线评估预测容量反应曲线下面积(AUC)0.858±0.054(P<0.01)。ΔPeak-FAPLR>13%为诊断容量反应的分界点,敏感度是67%,特异度是96%;阳性预测值是94%,阴性预测值是74%。结论床旁超声测量PLR前后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变异率能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地评估ICU患者容量状态,这一手段容易被ICU医师掌握,可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容量反应 每搏输出量 股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变异率(△Peak-FA) 被动抬腿试验(PLR) 重症监护室(ICU) Variation of femoral artery PEAK velocity (ΔPeak-FA) Passive leg raising (P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植山运用水蛭治疗心脑疾病2则
18
作者 周志华 吴筠凡 顾植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关键词 顾植山 瘀血 心脑血管病 中医药疗法 血栓形成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临床、电生理和肌肉病理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筠凡 周志华 +4 位作者 韩咏竹 王训 喻绪恩 韩永升 石永光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3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临床、电生理和肌肉病理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4例患者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电生理和肌肉病理检查确诊为DM。并分析DM的特点。结果 4例患者均有颞肌萎缩和四肢肌无力、肌萎缩、肌强直;同时4例...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临床、电生理和肌肉病理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4例患者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电生理和肌肉病理检查确诊为DM。并分析DM的特点。结果 4例患者均有颞肌萎缩和四肢肌无力、肌萎缩、肌强直;同时4例患者均有脱发;2例患有白内障;3例有Ⅰ度房室传导阻滞。肌肉病理检查主要表现为:Ⅰ型纤维萎缩、大量肌核内移和核链形成,肌膜下肌浆块和环形纤维的形成。结论临床以肌无力、肌萎缩、肌强直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遗传性疾病要及时考虑到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可能,肌电图和肌肉病理是诊断该病的关键,必要时可行基因检测以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电生理 肌肉病理
原文传递
未用药原发性失眠患者静息态下功能磁共振成像脑区比率低频振幅的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晓芬 吴筠凡 +6 位作者 曾少庆 方金 傅世舜 华克磊 尹毅 詹文峰 江桂华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1-705,共5页
目的分析未用药原发性失眠(PI)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脑区比率低频振幅(fALFF)的变化,探讨其脑功能损伤及代偿的神经机制。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PI患者59例(PI患者组... 目的分析未用药原发性失眠(PI)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脑区比率低频振幅(fALFF)的变化,探讨其脑功能损伤及代偿的神经机制。方法选择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PI患者59例(PI患者组)和社区招募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与PI患者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7例(正常对照组)。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m)量表评估受试者的睡眠质量;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受试者的情绪;采用rs-fMRI技术结合fALFF的分析方法,比较2组受试者脑局部功能区域活动的差异;相关性分析显示PI患者趴LFF值与PSQI、SAS、SDS量表得分的相关性。结果PI患者组中轻度失眠患者2例,中度失眠患者41例,重度失眠患者16例,正常对照组受试者ISI评分均小于7分。PI患者组PSOI、SAS、SDS、ISI量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I患者组受试者多个脑区出现明显增高的fALFF值,包括右侧海马、右侧海马旁回、右侧杏仁核及双侧丘脑。相关性分析显示PI患者执LFF值与PSQI、SAS、SDS量表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582,P=0.000;r=O.617,P=0.000;r=0.653,P=0.000)。结论静息状态下PI患者多个功能脑区存在异常激活的改变,提示PI患者局部大脑神经活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比率低频振幅 静息态 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