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痰热清注射液经口给药对放射性肺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稚冰 马胜林 +1 位作者 孔祥鸣 张爱琴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和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氨苄经口给药对放射性肺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痰热清中药治疗组(中药组)和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氨苄西药治疗组(西药组),每组均为15只。用6MV-X... 目的观察痰热清和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氨苄经口给药对放射性肺炎大鼠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痰热清中药治疗组(中药组)和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氨苄西药治疗组(西药组),每组均为15只。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大鼠双肺进行单次照射25Gy。分别于照射后2、4、6周三个时间点,每组各随机取5只大鼠活体观察和取材。取大鼠腹主动脉血检测细胞因子。取大鼠右上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于照射后2周出现放射性肺炎改变,第6周时肺间质增厚明显,肺泡腔纤维素渗出。中药组大鼠肺组织放射性肺炎反应相对较轻。模型组大鼠于照射后2周出现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细胞介素-6(IL-6)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中药组大鼠血清TNF-α、TGF-β1和IL-6均较模型组低(P<0.05),在照射后第6周时较西药组低(P<0.01)。而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浓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可抑制致炎因子和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作用较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氨苄更为显著,是减轻大鼠放射性肺炎反应的内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细胞因子类 清热剂/治疗应用 头孢菌素类/治疗应用 转化生长因子β/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2
作者 吴稚冰 马胜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10期2255-2258,共4页
β-榄香烯是从莪术中提取的具有广谱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并且与放疗和热化疗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就β-榄香烯及联合放疗、热化疗抗肿瘤作用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榄香烯 恶性肿瘤 化疗 放疗 热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高温和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稚冰 姜志明 +3 位作者 许亚萍 马胜林 张永军 张爱琴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高温和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高温处理或常温处理细胞对顺铂和榄香烯的敏感性。采用4μg/mL顺铂和15μg/mL榄香烯或60μg/mL榄香烯联合42℃高温处理1.5小时或常温处理,使用MTT法...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高温和顺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应用MTT法检测高温处理或常温处理细胞对顺铂和榄香烯的敏感性。采用4μg/mL顺铂和15μg/mL榄香烯或60μg/mL榄香烯联合42℃高温处理1.5小时或常温处理,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高温作用后,顺铂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从常温时的22.44μg/mL降低至11.74μg/mL;榄香烯对A549细胞的IC50从35.43μg/mL降低至28.68μg/mL;42℃加热1.5小时联合4μg/mL顺铂和15μg/mL榄香烯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A549细胞可见凋亡形态,可见凋亡小体,同时有大量细胞坏死。结论低浓度榄香烯可以明显提高高温联合顺铂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榄香烯/治疗应用 顺铂 高温 诱发 肿瘤细胞 培养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保护剂Amifostine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稚冰 马胜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9-340,F003,共3页
关键词 细胞保护剂 AMIFOSTINE 临床研究 氨磷汀 副作用 药物疗法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稚冰 马胜林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00-201,共2页
目的 :阿糖胞苷类药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 ,但由于治疗的增益比不高 ,一直未深入研究。吉西他滨是阿糖胞苷的双氟取代物 ,具有自身增强作用 ,在低浓度时即可产生较高的放射增敏作用 ,是较好的放射增敏剂。目前关于放疗联... 目的 :阿糖胞苷类药物的放射增敏作用已在临床上得到证实 ,但由于治疗的增益比不高 ,一直未深入研究。吉西他滨是阿糖胞苷的双氟取代物 ,具有自身增强作用 ,在低浓度时即可产生较高的放射增敏作用 ,是较好的放射增敏剂。目前关于放疗联合吉西他滨的临床研究正大量开展 ,主要集中于胰腺癌、肺癌、头颈部肿瘤等。本文就吉西他滨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临床前期研究、临床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放射增敏作用 阿糖胞苷类药物 毒副反应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联合高温对肺腺癌A549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稚冰 马胜林 +1 位作者 陈雪琴 姜志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742-744,共3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高温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高温处理或常温处理细胞对榄香烯的敏感性。采用15μg/mL榄香烯或60μg/mL榄香烯联合42℃高温处理1.5h或常温处理,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 目的:观察榄香烯联合高温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协同杀伤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高温处理或常温处理细胞对榄香烯的敏感性。采用15μg/mL榄香烯或60μg/mL榄香烯联合42℃高温处理1.5h或常温处理,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高温作用后,榄香烯对A549细胞的IC50从35.43μg/mL降低至28.68μg/mL;MTT法检测显示低浓度榄香烯联合高温对A549细胞具有明显的协同杀伤作用,细胞呈现凋亡形态,可见凋亡小体,同时有细胞坏死。结论:低浓度榄香烯联合高温对A549细胞有协同细胞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高温 人肺腺癌A549细胞 细胞毒性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与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稚冰 马胜林 朱利明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观察和比较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45例晚期NSCLC患者 ,分别接受吉西他滨 +草酸铂 (GL)方案或吉西他滨 +顺铂 (GC)... 目的 观察和比较吉西他滨联合草酸铂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 smallcelllungcancer ,NSCLC)患者的初步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方法  45例晚期NSCLC患者 ,分别接受吉西他滨 +草酸铂 (GL)方案或吉西他滨 +顺铂 (GC)方案治疗 ,GL组 2 2例 ,GC组 2 3例。两组患者特征具有可比性 (P >0 0 5 )。结果 两组均有 2 2例可以评价疗效。GL组有效率为 3 6 4%( 8/2 2 ) ,其中CR 1例 ;GC组有效率为 3 1 8%( 7/2 2 )。GL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 5 9个月 ,GC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 6 0个月。GL组 1年生存率 3 6 3 6%,中位生存期 10 1个月 ;GC组 1年生存率 3 1 82 %,中位生存期 11 1个月。两组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 ,胃肠道反应 ,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等。结论 GL方案和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疗效相似。两组的骨髓抑制毒性相似 ,GL组的神经毒性明显但主要表现为轻度 ,为可逆性 ,GC组的胃肠道反应和肝肾毒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顺铂 草酸铂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朱利明 张沂平 +3 位作者 余新民 邓清华 吴稚冰 马胜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均符合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单采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育成树突状细胞,将抗原致敏制备成的...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均符合研究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单采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培育成树突状细胞,将抗原致敏制备成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回输患者,回输前1d使用NRL-001型内生场热疗系统对患者肿瘤局部进行射频加温,疫苗回输3次为1个周期。结果:14例患者共接受16周期联合治疗。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肌肉酸痛、一过性全身无力、皮肤瘙痒、胸闷、皮肤局部红斑和水疱。全组治疗后稳定7例,进展7例,临床获益率50%;患者中位达进展时间(median time to progression,mTTP)为2.7个月,生存时间为2.5-29.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1年生存率(3/14)为21.4%。结论:肿瘤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疫苗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总体耐受性良好,亦可见临床获益,其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疫苗 热疗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i抗肿瘤临床研究及机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景赛赛 陈素梅 +1 位作者 吴稚冰 马胜林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是一种新的癌症治疗药物,属于表观遗传学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HDACi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转移、降低肿瘤侵袭力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HDACi)是一种新的癌症治疗药物,属于表观遗传学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表明,HDACi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转移、降低肿瘤侵袭力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现对HDACi的分类、上市药物、临床研究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疗法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类/药理学 肿瘤/病理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胜林 吴稚冰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12期8-11,共4页
关键词 热疗 肿瘤治疗 放化疗 毒副反应 生物治疗 抗肿瘤 综合治疗 手段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生物LQ线性二次模型的数理基础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夏东 吴稚冰 +4 位作者 马胜林 吴式琇 张霓 夏冰 张珂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188-3193,共6页
目的:本文拟从对LQ模型提出的数学、物理、数理统计、放射生物学模型的研究分析LQ模型的数理基础和理论背景,系统阐述LQ模型的理论基础,为更好理解并应用放射生物LQ模型提供理论基础,为临床放疗方案改变作参考。方法:从LQ模型的数学公... 目的:本文拟从对LQ模型提出的数学、物理、数理统计、放射生物学模型的研究分析LQ模型的数理基础和理论背景,系统阐述LQ模型的理论基础,为更好理解并应用放射生物LQ模型提供理论基础,为临床放疗方案改变作参考。方法:从LQ模型的数学公式研究入手,充分发掘LQ模型计算公式得出的数理依据和放射生物学实验结果,分别从LQ模型的N无穷次贝努力实验的泊松概率模型、低LET射线和高LET射线对DNA双链造成击打原理和模型、笛卡尔坐标系和半对数坐标系的应用、细胞存活曲线的计算和表达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LQ模型的理论基础。并研究了α损伤和β的不同数学背景,从射线和细胞作用过程分析入手重新阐述了α、β值的放射生物学意义,同时研究了早晚反正组织中损伤等效剂量计算公式的应用范围。结果 :通过对LQ模型分析得到α损伤其实代表了高LET射线与细胞中靶DNA的作用模式,作用概率和辐射场粒子存在一次正相关关系,β是低LET射线与细胞中靶DNA作用的结果,和辐射场中粒子通量存在二次方正相关关系;早晚反应组织等效剂量除了需要满足f>βt/βN姨外还需要满足本文(18)式提出的条件。结论:放射生物学LQ模型不单是一个放射生物学模型,其模型得意提出和应用和辐射剂量学、分析数学、数理统计学、生物物理学等学科息息相关,只有深刻理解以上学科在该模型中意义才能正确理解和应用LQ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Q模型 肿瘤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肿瘤放疗俯卧位腹板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建军 唐荣军 +2 位作者 李夏东 吴稚冰 邓清华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3845-3847,3889,共4页
目的:分析自制俯卧位腹板对小肠剂量,摆位误差和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4例术后直肠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2例,研究组采用自制俯卧位腹板摆位,对照组采用普通碳纤维底板俯卧固定摆位,所有患者断层CT数据影像通过DICOM... 目的:分析自制俯卧位腹板对小肠剂量,摆位误差和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4例术后直肠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12例,研究组采用自制俯卧位腹板摆位,对照组采用普通碳纤维底板俯卧固定摆位,所有患者断层CT数据影像通过DICOM传入治疗计划系统,经放疗医师勾画靶区后,采用四野BOX技术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设计并把0°和90°射野DRR传输到iViewGT,靶区剂量为45 Gy,1.8 Gy/f×25次。在TPS上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小肠不同剂量水平受照体积;首次治疗和治疗半程时通过EPID采集的治疗摆位影像与治疗计划的DRR图像配准分析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数据,最后用问卷形式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放疗进行舒适度情况调查。结果:采用自制腹板的研究组和采用常规碳素床板的对照组相比,小肠受不同剂量照射的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研究组在x、y、z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28cm±0.11 cm、0.24 cm±0.06 cm、0.28 cm±0.13 cm,对照组0.32 cm±0.10 cm、0.26 cm±0.14 cm、0.29 cm±0.12 cm;问卷调查研究组与对照组舒适度情况,采用自制腹板固定摆位的研究组舒适度与对照组相似。结论:与普通碳纤维底板俯卧固定摆位技术相比,自制俯卧位腹板,不但可使小肠剂量明显降低同时具有相似的摆位误差和相似的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俯卧位腹板 摆位误差 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孔祥鸣 吴稚冰 +1 位作者 张爱琴 赵亚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年第1期66-66,F0003,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肺损伤 发病机制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肺合剂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羟脯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爱琴 张永军 +2 位作者 马胜林 吴稚冰 孙在典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第5期288-289,共2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经"中肺合剂"治疗后,肺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25Gy加速器射线单次全胸照射大鼠90只,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给予"中肺合剂"等药物干预,并于照射后第8周活杀后取肺组织,检... 目的:评价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经"中肺合剂"治疗后,肺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25Gy加速器射线单次全胸照射大鼠90只,建立大鼠放射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给予"中肺合剂"等药物干预,并于照射后第8周活杀后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含量。结果:经照射后,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经"中肺合剂"治疗后,其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肺合剂"可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肺羟脯氨酸含量,防止肺组织进一步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放射性肺损伤 中肺合剂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不同解剖区域位置精度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赖建军 俞玉凤 +6 位作者 王佳浩 李夏东 吴稚冰 邓清华 吴式琇 马胜林 汪黎栋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469-1471,1474,1520,共4页
目的量化分析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解剖区域位置精度,为肿瘤靶区外放边界和危及器官的精准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对34例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计182组锥形束CT(CB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定义Clinical ROI为临床常用配准... 目的量化分析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解剖区域位置精度,为肿瘤靶区外放边界和危及器官的精准勾画提供参考。方法对34例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头颈部肿瘤患者共计182组锥形束CT(CB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定义Clinical ROI为临床常用配准框,5个局部解剖区域(包括后枕骨区域、下颌骨腮腺区域、C1~C3区域、C4~C6区域、C7及以下区域)为配准框进行摆位误差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计算不同解剖区域配准条件下靶区外放边界。结果在3个平移方向,Clinical ROI摆位误差在(0.17±0.17)cm以内,5个局部解剖区域摆位误差范围在(0.25±0.28)cm以内;其中C1~C3区域摆位误差与Clinical ROI区域的一致性最好,两者在X轴、Y轴、Z轴平移方向均呈极强相关(r=0.81、0.83、0.81,均P<0.05)。根据不同解剖区域统计的摆位误差值计算3个平移方向外放边界,后枕骨区域、下颌骨腮腺区域、C4~C6区域、C7及以下区域外放边界需要>0.5cm。结论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不同解剖区域位置精度不同,临床定义靶区外放边界和危及器官的精准勾画需要考虑局部摆位误差和解剖位置变化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危及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亚萍 吴稚冰 +7 位作者 王晓艳 王辉 王颖 蒋一玲 柴枫 金中强 万宇 方红明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0期1254-1256,共3页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热疗联合化疗组(n=28)和单纯化疗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老年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热疗联合化疗组(n=28)和单纯化疗组(n=29)。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热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为67.86%,高于单纯化疗组的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疗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5个月(95%CI:7.89~25.11)和12.0个月(95%CI:8.82~15.18),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热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进展期胃癌疗效更好,且不增加相关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化疗 进展期胃癌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循环热灌注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琴 吴稚冰 马胜林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观察并总结胸腔循环热灌注(IPH)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方法4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均采用RHL-2000型体腔循环热灌注机进行胸腔热灌注化疗。灌注液为0.9%氯化钠液2000m1加顺铂60—120mg,流量80-100ml/min... 目的观察并总结胸腔循环热灌注(IPH)化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不良反应和护理。方法46例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均采用RHL-2000型体腔循环热灌注机进行胸腔热灌注化疗。灌注液为0.9%氯化钠液2000m1加顺铂60—120mg,流量80-100ml/min,灌注时间60rain。治疗中及治疗后加强观察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了胸腔热灌注化疗,入胸腔水温[(42.80±0.25)℃]与出胸腔水温[(40.51±0.24)℃]。其中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21N,无效(NC)9例。热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胸水控制有效率为80.4%,顺铂毒副反应轻微。结论应用胸腔循环热灌注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能显著增强顺铂毒性作用,安全性高,顺铂毒副反应低,采取综合护理可提高胸腔循环热灌注的安全性,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胸腔循环热灌注 联合化疗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痰热清注射液对急性放射性肺炎大鼠血清TGF-β1水平及肺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祥鸣 吴稚冰 +3 位作者 马胜林 张爱琴 张永军 赵亚珍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8年第4期85-87,共3页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Wistar大鼠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方法:45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痰热清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动物均为15只。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大鼠双肺... 目的:观察痰热清对Wistar大鼠急性放射性肺炎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变化。方法:45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痰热清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动物均为15只。用6MV-X线直线加速器对大鼠双肺进行单次照射25Gy。分别于照射后2、4、6周三个时间点,每组各随机取5只大鼠活体观察和取材。分别取1mL和4mL腹主动脉血于试管中用于检测血常规和TGF-β1;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分离大鼠肺脏经宏观检查并称重后,计算肺系数;取右上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进行光镜观察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于照射后4周出现较严重的放射性皮肤损害,治疗组大鼠皮损相对较轻。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于照射后2周就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改变,第6周时肺间质增厚明显,肺泡腔纤维素渗出。除空白组外,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放射性肺炎反应最轻,而且肺系数和血常规及BALF中白细胞数相对较低(P<0.05),血清TGF-β1较模型组低(P<0.05)。结论:痰热清可抑制TGF-β1表达,减轻急性放射性肺炎的炎症反应,痰热清对急性放射性肺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肺炎 大鼠 痰热清 转化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榄香烯联合热疗和顺铂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HSP70及耐药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志明 吴稚冰 +1 位作者 凌志强 邵吉民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β-榄香烯联合顺铂和热疗对A549细胞中HSP70、MDR1、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5μg/ml和60μg/ml榄香烯分别联合热疗和顺铂处理细胞后,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HSP70-1、MDR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RT-PCR检测Bax/Bc... 目的探讨β-榄香烯联合顺铂和热疗对A549细胞中HSP70、MDR1、Bax/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15μg/ml和60μg/ml榄香烯分别联合热疗和顺铂处理细胞后,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HSP70-1、MDR1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RT-PCR检测Bax/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结果各实验组HSP70-1基因mRNA转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实验组HSP70蛋白表达水平除了37℃下顺铂4μg/ml组、榄香烯15μg/ml、顺铂4μg/ml联合60μg/ml榄香烯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7.48~55.76,P均<0.05);37℃下各实验组MDR1基因mRNA转录多数降低,顺铂4μ/ml联合榄香烯15μg/ml与37℃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8,P<0.05),42℃下顺铂4μg/ml联合15μg/ml榄香烯组与42℃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99,P<0.05)。各实验组MDR1蛋白表达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实验组Bcl-2基因mRNA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41、3.97、5.11、3.43、4.88、4.52,P均<0.05),而Bax基因mRNA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37℃下高浓度榄香烯联合顺铂可能是通过抑制MDR1、Bcl-2等耐药相关基因协同杀伤细胞,而42℃下低浓度榄香烯和顺铂主要是通过抑制Bcl-2基因活性起到协同杀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 顺铂 热疗 热休克蛋白70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仲浩 张纲 +1 位作者 吴稚冰 孔祥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9期916-917,共2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和毒副作用。方法将6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静脉化疗组(对... 目的观察和比较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与单纯静脉化疗,对进展期大肠癌术后腹腔局部复发、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的影响和毒副作用。方法将60例大肠癌根治术后的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组(治疗组)和静脉化疗组(对照组)。结果治疗组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肝转移率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3.3%、10.0%、86.7%,而对照组为43.3%、33.3%、5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大肠癌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原因是癌细胞的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而腹腔化疗联合静脉化疗(HLFO方案)对肝转移和腹腔局部复发的预防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大肠癌 腹腔化疗 静脉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