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胸部扩张皮瓣与逆行皮瓣联合修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 被引量:16
1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1 位作者 陈敏亮 陈宝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锁胸部扩张皮瓣与逆行皮瓣联合修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4月~2003年5月,收治16例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52岁。病程6个月~17年。伴有不同程度颈部活动障碍和面部组... 目的探讨采用锁胸部扩张皮瓣与逆行皮瓣联合修复烧伤后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4月~2003年5月,收治16例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52岁。病程6个月~17年。伴有不同程度颈部活动障碍和面部组织牵拉,牵拉部位包括下唇、口角、鼻翼以及眼部组织等。一期手术在颈横动脉颈段皮支和胸廓内动脉第2、3穿支部位埋置扩张器,定期注水。二期手术彻底松解或切除颈部瘢痕,纠正挛缩畸形,锁胸部扩张皮瓣与胸廓内动脉穿支逆行皮瓣修复颈部创面,皮瓣切取范围为9cm×5cm^15cm×7cm。结果术中1例出现胸廓内动脉穿支逆行皮瓣静脉回流障碍,经对症处理后皮瓣血运改善。术后16例皮瓣均成活。获随访6~30个月,平均9个月。颈部后仰45°,侧屈旋转自如,外观改善满意,颏颈角明显,无下唇牵拉和乳头移位等。结论采用锁胸部扩张皮瓣与胸廓内动脉穿支逆行皮瓣联合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后期瘢痕少,发生再次挛缩的可能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瘢痕 扩张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糖皮质激素间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7-889,共3页
为了解烧伤后不同类型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和血浆中糖皮质激素含量的变化 ,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对烧伤刺激的反应 ,分析烧伤后骨骼肌萎缩的调节因子 ,应用 30 %Ⅲ度烫伤大鼠模型 ,借助骨骼肌充分氧供离体孵育系统 ,采用氨基酸全谱分析仪测... 为了解烧伤后不同类型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和血浆中糖皮质激素含量的变化 ,比较不同类型骨骼肌对烧伤刺激的反应 ,分析烧伤后骨骼肌萎缩的调节因子 ,应用 30 %Ⅲ度烫伤大鼠模型 ,借助骨骼肌充分氧供离体孵育系统 ,采用氨基酸全谱分析仪测定大鼠伤后不同时间点伸趾长肌和比目鱼肌蛋白降解率 ,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大鼠血浆中糖皮质激素含量。结果发现 :烧伤后大鼠伸趾长肌总蛋白降解率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均明显增加 ,以烧伤后 12h和 2 4h为著 ,其中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增幅明显 ;比目鱼肌总蛋白降解率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烧伤后均无显著变化 ;烧伤后不同时间点血浆糖皮质激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加 (P <0 0 1) ;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与血浆糖皮质激素增加密切相关。说明烧伤后骨骼肌萎缩主要是由于肌纤维蛋白大量降解所致 ,快白肌比慢红肌对烧伤刺激敏感 ;糖皮质激素可能是导致骨骼肌蛋白降解增强的重要调节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糖皮质激素 骨骼肌蛋白 降解率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眉下切口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3 位作者 沈小鹏 付松林 王建国 李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7期938-94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眉下切口术式治疗面部皮肤老化所致的上睑松弛及鱼尾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无眉移位的上睑松弛及鱼尾纹患者,根据患者的眉形要求、上睑松弛程度以及鱼尾纹的深浅,紧贴眉下缘设计第一切口,初步估计上睑皮肤和外... 目的:探讨采用眉下切口术式治疗面部皮肤老化所致的上睑松弛及鱼尾纹,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无眉移位的上睑松弛及鱼尾纹患者,根据患者的眉形要求、上睑松弛程度以及鱼尾纹的深浅,紧贴眉下缘设计第一切口,初步估计上睑皮肤和外眦外上部皮肤去除量后,设计第二切口,首尾连接两切口线,去除多余的上睑皮肤和外眦外上部皮肤,上提闭合眉下切口。结果:对27例患者行眉下切口术式,矫正了上睑松弛、鱼尾纹,去除了眉峰眉尾处杂眉,增大了睑裂,改善了眉部形态及视野,无明显眼部肿胀,达到了眼周美化。结论:眉下切口术式可较好地矫正上睑松弛及鱼尾纹,眼部肿胀轻,同时减少眉毛拔除痛苦,迅速恢复眼周的年轻化,适合于无眉移位的眼周老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眉下切口 上睑松弛 鱼尾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4 位作者 陈敏亮 李桂珍 柳春明 陈宝驹 盛志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意大利GP公司的光子嫩肤仪对37例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实施治疗,波长590~1200nm,治疗5~8次,每次治疗间隔20天,治疗过程中不采用任何麻醉,治疗完成后面部无需包扎。结果:...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面部色素沉着的疗效。方法:采用意大利GP公司的光子嫩肤仪对37例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患者实施治疗,波长590~1200nm,治疗5~8次,每次治疗间隔20天,治疗过程中不采用任何麻醉,治疗完成后面部无需包扎。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经治疗后面部色素基本恢复正常。其中3例治疗区皮肤出现红斑和疼痛,均自行缓解,1例出现水疱,给予清创换药后愈合,后期继续行强脉冲光治疗,无色素沉着及瘢痕形成。随访3~6个月,面部皮肤色泽如常,患者比较满意。结论: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烧伤后色素沉着疗效可靠、操作简单、治疗耗时短,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方法,而且应在伤口愈合后早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色素沉着 烧伤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的组成及其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1-333,共3页
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是近 2 0年来发现的一种高效蛋白分解途径 ,其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本文简要介绍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的组成、作用机制、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与骨骼肌蛋白降解、抗原提呈、细胞周期调节、转录因子代谢、临床疾病间的关... 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是近 2 0年来发现的一种高效蛋白分解途径 ,其生物学作用非常广泛。本文简要介绍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的组成、作用机制、泛素 蛋白酶体途径与骨骼肌蛋白降解、抗原提呈、细胞周期调节、转录因子代谢、临床疾病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 蛋白酶体 生物学作用 蛋白质降解途径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磨骨植皮修复头皮撕脱伤后颅骨外露 被引量:7
6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4 位作者 柳春明 褚万立 王建国 李允 付松林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头皮撕脱伤后颅骨外露的简易治疗方法,尤其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群。方法:2003年9月~2008年4月,5例头皮大面积撕脱伤颅骨外露患者,因血管吻合后头皮坏死,头皮缺损面积为25cm×33cm~16cm×21cm,颅骨外露面积6cm... 目的:探讨头皮撕脱伤后颅骨外露的简易治疗方法,尤其针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群。方法:2003年9月~2008年4月,5例头皮大面积撕脱伤颅骨外露患者,因血管吻合后头皮坏死,头皮缺损面积为25cm×33cm~16cm×21cm,颅骨外露面积6cm×3cm~14cm×20cm,颅骨外露部位采用颌面外科磨骨器械",井"字形磨除颅骨外板,表面移植中厚皮片,创面加压包扎。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除1例外,头皮裸露创面移植皮片存活良好,颅骨外露部位无移植皮片坏死,术后随访3~6月,外观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对于大面积头皮撕脱伤合并颅骨外露患者,直接颅骨磨骨植皮,可尽早修复外露颅骨创面,方法简单易行,对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群尤为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骨 头皮撕脱 颅骨外露 植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早期大鼠骨骼肌组织泛素转录表达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盛志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7期423-426,共4页
目的 :研究烧伤后大鼠骨骼肌组织泛素蛋白酶体 (ubiquitin proteasome)蛋白降解途径组成成分中泛素表达的变化 ,探讨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增强与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表达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借助烫伤大鼠动物模型 ,利用骨骼肌... 目的 :研究烧伤后大鼠骨骼肌组织泛素蛋白酶体 (ubiquitin proteasome)蛋白降解途径组成成分中泛素表达的变化 ,探讨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的增强与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表达变化间的关系。方法 :借助烫伤大鼠动物模型 ,利用骨骼肌离体孵育系统 ,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孵育液和骨骼肌组织中酪氨酸(Tyr)和 3甲基组氨酸 (3MH)量的变化 ,用 RNA印迹技术 (Northern blot)方法测定骨骼肌组织中泛素m RNA表达水平。结果 :烧伤后大鼠骨骼肌释放 Tyr和 3MH增多 ,以 3MH增加显著 ;烧伤后骨骼肌组织中泛素 2 .4kb的 m RNA表达上调明显。泛素 m RNA表达增加量与 Tyr和 3MH增加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烧伤后大鼠骨骼肌蛋白降解明显增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泛素-蛋白酶体蛋白降解途径 骨骼肌 RNA印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手指严重屈曲挛缩和指蹼粘连的Ⅰ期修复 被引量:5
8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6 位作者 陈宝驹 陈敏亮 宋慧峰 许明火 京萨 梁黎明 孟爱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1期37-39,C004,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一次性修复烧伤后手指屈曲畸形和指蹼粘连。方法:在指蹼间作平行纵切口,近端向手背侧延伸,远端向掌指横纹处延伸,指蹼间形成矩形掌背双蒂皮瓣,腹部取全厚皮片移植于双蒂皮瓣两侧和手指创面,后期加强功能... 目的:探索应用一种新的手术方式一次性修复烧伤后手指屈曲畸形和指蹼粘连。方法:在指蹼间作平行纵切口,近端向手背侧延伸,远端向掌指横纹处延伸,指蹼间形成矩形掌背双蒂皮瓣,腹部取全厚皮片移植于双蒂皮瓣两侧和手指创面,后期加强功能锻炼。结果:自1999年12月至2002年5月,共完成24例37只烧伤后患手,术后均一次性矫治了手部指蹼粘连和手指屈曲畸形,经6个月以上临床随访,患手功能及外形均可。结论:本手术方法在指蹼间保留皮瓣,两侧植皮,切口延伸同时解决手指屈曲畸形,方法简便,创伤小,减少了住院次数并降低了住院费用,术后功能外观均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手指 屈曲挛缩 指蹼粘连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刺激对大鼠骨骼肌组织蛋白代谢影响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5 位作者 杨红明 郝岱峰 尹会男 刘强 庹晓烨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2-953,共2页
目的 探讨不同作用因素对大鼠骨骼肌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12 0只 ,分别制作单纯烧伤、内毒素腹腔注射、烧伤复合内毒素攻击三种模型应用充分氧供肌肉离体孵育系统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刺激因素后大鼠伸趾长肌... 目的 探讨不同作用因素对大鼠骨骼肌蛋白代谢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12 0只 ,分别制作单纯烧伤、内毒素腹腔注射、烧伤复合内毒素攻击三种模型应用充分氧供肌肉离体孵育系统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刺激因素后大鼠伸趾长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结果 三种模型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均显著增强 ,尤以肌纤维蛋白为著 ;单纯烧伤后早期肌蛋白的消耗相对较小 ,内毒素腹腔注射早期肌蛋白的消耗相对较大 ,烧伤复合内毒素攻击后肌蛋白的消耗显著增加。结论 烧伤、脓毒症、烧伤合并脓毒症三种状态下骨骼肌蛋白降解率的变化与伤情有关 ,随病情的加重而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蛋白 代谢 烧伤 脓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烧伤大鼠早期切痂植皮后骨骼肌泛素转录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5 位作者 杨红明 尹会男 刘强 郝岱峰 庹晓烨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54-955,965,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烧伤早期切痂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变化的内在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 30 %Ⅲ度背部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伤前、单纯烧伤、早期切痂和非早期切痂组 ,切痂组分别于伤后 1天和 4天行切痂手术 ,采用无创技术和骨骼肌充分氧供... 目的 探讨大鼠严重烧伤早期切痂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率变化的内在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 30 %Ⅲ度背部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伤前、单纯烧伤、早期切痂和非早期切痂组 ,切痂组分别于伤后 1天和 4天行切痂手术 ,采用无创技术和骨骼肌充分氧供离体孵育系统测定伸趾长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 ,Northernblot方法测定伸趾长肌组织中泛素转录表达的变化。结果 伸趾长肌肌纤维蛋白降解率在伤后各时间点均显著增加 (P<0 0 1) ,早期切痂组较非早期切痂组在伤后 2、4、5天显著降低 (P <0 0 5 ,P <0 0 1)。泛素转录表达在伤后均显著增加 ,但早期切痂组呈持续下降的趋势。蛋白降解率与泛素转录表达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94 78,P <0 0 5 )。结论 烧伤早期切痂可降低骨骼肌蛋白的高分解代谢反应 ,与泛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骨骼肌 皮肤移植 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外固定牵引架联合跟腱延长矫治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畸形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4 位作者 杨润功 付松林 许明火 王建国 李允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牵引架联合跟腱延长术矫治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重度跟腱挛缩畸形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0月,对9例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患者进行矫治。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手术设计跟腱瘢痕...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牵引架联合跟腱延长术矫治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为重度跟腱挛缩畸形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2004年3月~2008年10月,对9例重度瘢痕性跟腱挛缩患者进行矫治。手术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手术设计跟腱瘢痕瓣行跟腱延长术,同时上骨外固定牵引架,创面碘仿纱布覆盖,然后进行外固定支架牵引矫治跟腱挛缩畸形,待踝关节达到合适角度后,进行第二期手术,采用中厚皮片修复创面。结果:所有9例患者,跟腱挛缩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治,8例患者跟腱瘢痕瓣存活良好,1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远端坏死,在第二期手术时一并修复,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术后随访3月~26月,直立行走活动自如。结论:采用骨外固定牵引架联合跟腱延长术矫正重度跟腱挛缩畸形的方法,避免了骨关节及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较快地矫正踝关节至功能位,短时间恢复患者下地行走,可以作为重度跟腱挛缩畸形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跟腱 瘢痕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异体软骨支架矫正下睑瘢痕性外翻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2 位作者 陈敏亮 许明火 陈宝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本研究在传统的下睑外翻矫正术中,采用异体软骨内置于外翻矫正中的下眼睑,观察其对瘢痕性下睑外翻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于眼轮匝肌浅面或深面植入半月形异体软骨支架。结果: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烧伤后下睑外翻患者18例,术后1... 目的:本研究在传统的下睑外翻矫正术中,采用异体软骨内置于外翻矫正中的下眼睑,观察其对瘢痕性下睑外翻的临床矫治效果。方法:于眼轮匝肌浅面或深面植入半月形异体软骨支架。结果: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烧伤后下睑外翻患者18例,术后17例患者下睑外翻得到彻底矫正,另仅1例因植皮后皮片存活欠佳,导致异体软骨外露,取出后重新植皮修复,4月后再度下睑外翻,经上法修复。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访,眼裂启闭功能良好,下睑外翻未复发。结论:在传统的瘢痕性睑外翻矫正术中附加异体软骨支架支撑下睑,可以拮抗其表面皮肤组织的挛缩,防止再度出现下睑外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软骨 下睑 瘢痕 外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头烫伤瘢痕的整形外科学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5 位作者 邵文勇 胡忠明 赵法军 关雪峰 孙有志 柳春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7期970-971,共2页
目的:评价和探讨不同类型烟头烫伤瘢痕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回顾2000年7月~2006年12月间207例烟头烫伤瘢痕患者,根据瘢痕半径和间距将瘢痕分为点状密集型、点状均匀型和点状离散型三类,并给予不同的整形外... 目的:评价和探讨不同类型烟头烫伤瘢痕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回顾2000年7月~2006年12月间207例烟头烫伤瘢痕患者,根据瘢痕半径和间距将瘢痕分为点状密集型、点状均匀型和点状离散型三类,并给予不同的整形外科修复。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部分点状密集型患者因直线瘢痕挛缩二期行局部改型治疗。结论:根据烟头烫伤瘢痕的分类来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采用三角瓣技术来充分利用瘢痕间的正常皮肤,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头 瘢痕 整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修复老年患者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5 位作者 柳春明 关雪峰 朱志强 孙有志 戴承旺 陈宝驹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7-92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方法,及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6年6月,收治5例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老年男性患者,年龄55~76岁。外伤1例,感染1例,鳞状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癌1例。病程6~2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的治疗方法,及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9月~2006年6月,收治5例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老年男性患者,年龄55~76岁。外伤1例,感染1例,鳞状细胞癌2例,基底细胞癌1例。病程6~25个月。曾行1~4次手术。溃疡范围5cm×3cm^10cm×9cm。一期手术于颞浅动脉额支下方和额肌下方设计植入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二期手术扩大切除颅顶部慢性溃疡,采用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旋转移位修复。创面清创后范围为6.0cm×3.5cm^12.0cm×10.5cm,皮瓣切取范围26cm×10cm^34cm×17cm。2例供区利用多余扩张皮瓣修复,3例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均成活,伤口期愈合,供区愈合良好。患者均获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附着良好,溃疡无复发,无上睑外翻及眼裂闭合不全,日常生活无不适。结论采用额部扩张双蒂轴型皮瓣修复老年颅顶部慢性难治性溃疡,临床效果满意,是治疗老年患者颅顶部难治性溃疡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顶部 难治性溃疡 扩张皮瓣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颏下动脉皮瓣联合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颏部瘢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5 位作者 柳春明 关雪峰 朱志强 戴承望 孙有志 陈宝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7年第6期746-748,共3页
目的:评价采用颏下动脉皮瓣联合颈部扩张皮瓣治疗颏部瘢痕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8月~2006年7月,对14例颏部瘢痕患者采用分期手术修复颏部瘢痕,Ⅰ期手术在颈部颏下动脉供瓣区下方设计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 目的:评价采用颏下动脉皮瓣联合颈部扩张皮瓣治疗颏部瘢痕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8月~2006年7月,对14例颏部瘢痕患者采用分期手术修复颏部瘢痕,Ⅰ期手术在颈部颏下动脉供瓣区下方设计埋置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术后定期注水;Ⅱ期手术取出扩张器,切除颏部瘢痕组织,根据创面大小设计颏下动脉皮瓣,转移覆盖创面,供瓣区采用颈部扩张皮瓣修复。颏部瘢痕切除大小为4.5cm×3.0cm~7.5cm×4.5cm。修复所用颏下动脉皮瓣大小为5.5cm×3.8cm~8.0cm×6.0c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颏下动脉皮瓣和颈部扩张皮瓣血运良好,无皮瓣坏死或皮瓣危象,创面7~10天拆线,后期加强功能锻炼。随访3~30月,平均11月,外观无口角歪斜,颈部功能活动自如,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采用颏部临近的颏下皮瓣修复颏部瘢痕,供瓣区利用颈部扩张皮瓣予以修复,外观功能均可达到满意的效果,该手术方法简便,不遗留新的瘢痕,是一种治疗颏部瘢痕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颏下动脉 扩张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后大鼠不同骨骼肌凋亡相关蛋白的转录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1 位作者 张海龙 耿祎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633-63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烧伤大鼠不同骨骼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转录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对烧伤后骨骼肌高消耗的影响机制。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通过建立大鼠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6h、1天、3天、7天及14天切取大鼠伸趾长肌和比目鱼肌,采用... 目的:通过检测烧伤大鼠不同骨骼肌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转录变化,探讨细胞凋亡对烧伤后骨骼肌高消耗的影响机制。方法:1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通过建立大鼠烧伤模型,分别在烧伤后6h、1天、3天、7天及14天切取大鼠伸趾长肌和比目鱼肌,采用RT-PCR方法测定骨骼肌组织Akt、Bcl-2、Caspase-3的转录表达。结果:伸趾长肌Akt转录表达在伤后前期变化不明显,在第14天显著下降;Bcl-2转录表达在初期轻度上升,在后期下降;Caspase-3转录表达在伤后第7天和第14天显著增高。比目鱼肌Akt转录表达在烧伤后6h、1天、4天、7天无明显变化,在烧伤后14天显著下降;Bcl-2转录表达在烧伤后6h、1天和4天呈逐渐表达显著增强趋势,而后逐渐下降,;Caspase-3转录表达各个时间点无显著变化。结论:在严重烧伤大鼠,快白肌组织凋亡明显,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凋亡越显著;慢红肌组织凋亡不明显,尽管随着病程的延续,有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骨骼肌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5 位作者 邵文勇 胡忠明 赵法军 关雪峰 孙有志 柳春明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在下颌骨骨折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1月间,对15例下颌骨颏部、颏孔和角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在骨折线两端,电钻打孔,丝锥攻丝,生物可吸收微型... 目的:探讨口内切口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在下颌骨骨折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1月间,对15例下颌骨颏部、颏孔和角部骨折患者均采用口内切口入路,在骨折线两端,电钻打孔,丝锥攻丝,生物可吸收微型接骨板和骨螺钉进行复位和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术后感染,无术后切开引流,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生物可吸收骨连接材料。术后3~15月随访,骨折线消失,颞颌关节活动自如,咬合关系正常。结论:口内切口不增加新的瘢痕,生物可吸收接骨材料治疗下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固定强度,术后无需取出,避免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痛苦,是一种较好的下颌骨骨折固定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内切口 生物可吸收 下颌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iquitin-proteasome途径在骨骼肌蛋白降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6-468,共3页
关键词 Ubiquitin-proteasome途径 骨骼肌 蛋白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携带皮瓣在瘢痕性爪形手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3 位作者 孙天俊 朱志强 张玉萍 胡忠明 《感染.炎症.修复》 2008年第3期165-167,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腹部携带皮瓣修复瘢痕性爪形手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7年9月,对8例11只手瘢痕性手部爪形畸形患者采用腹部携带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松解掌指关节的背屈畸形,腹部带蒂皮瓣覆盖;Ⅱ期手术松解指... 目的:探讨采用腹部携带皮瓣修复瘢痕性爪形手畸形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07年9月,对8例11只手瘢痕性手部爪形畸形患者采用腹部携带皮瓣进行修复,Ⅰ期手术松解掌指关节的背屈畸形,腹部带蒂皮瓣覆盖;Ⅱ期手术松解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在腹部皮瓣蒂部近端设计腹部携带皮瓣,依据指间关节创面设计皮瓣大小,断蒂后腹部携带皮瓣修复指间关节挛缩,恢复手部外形,后期加强康复锻炼。结果:术后7例患者腹部携带皮瓣血运良好,无皮瓣坏死或皮瓣危象,创面7~10d拆线;1例出现皮瓣远端小范围血运障碍,经换药后愈合。随访3~15个月,平均6个月,手部功能活动自如,无背屈或屈曲畸形,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采用腹部携带皮瓣可同时修复爪形手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屈曲畸形,减少了手术次数,手部功能可达到满意效果。该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 皮瓣 爪形手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Ⅰ期修复面颈胸硫酸烧伤一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焱秋 柴家科 +1 位作者 陈敏亮 陈宝驹 《感染.炎症.修复》 2006年第2期127-,129,共2页
1 病例患者女性,31岁,于2002年12月27日不慎被硫酸烧伤面颈胸,伤后1.5h来我院急诊,清水持续冲洗和清创处理后收入院.查体:见左右额部、双上睑、右鼻翼、右面颊、右下颌、右颈部及胸正中可见片状或斑片状黑色痂皮,略向皮内凹陷,创面周围... 1 病例患者女性,31岁,于2002年12月27日不慎被硫酸烧伤面颈胸,伤后1.5h来我院急诊,清水持续冲洗和清创处理后收入院.查体:见左右额部、双上睑、右鼻翼、右面颊、右下颌、右颈部及胸正中可见片状或斑片状黑色痂皮,略向皮内凹陷,创面周围水肿,右上下睑水肿明显,右眼睁眼困难,左眼睁开受限,创面皮肤触之如皮革样,感觉消失,面积约3%,主要位于右面颊部(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脱细胞异体真皮 面颈 水肿 片状 面颊部 硫酸烧伤 创面 持续冲洗 右下颌 左眼 右眼 收入 清水 皮革 皮肤 女性 面积 颈部 痂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