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崇尚道德模范促进社会和谐--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教授 被引量:8
1
作者 吴潜涛 本刊记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2008年第2期4-8,共5页
2007年,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6周年暨第5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道... 2007年,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6周年暨第5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之际,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开展了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活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评选出的全国道德模范,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会见。为了使读者对这次评选表彰活动的重要意义、具体过程以及道德和道德榜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等问题,有一个深入了解,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吴潜涛教授。现将采访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中国人民大学 伦理学 模范 社会和谐 主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评选表彰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访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潜涛 本刊记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9,共6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本刊记者日前采访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吴教授结合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实际,从理论层面如何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内涵、主要内容及其各自的功能、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一些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现将访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价值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 博士生导师 道德建设 伦理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主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访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潜涛教授 被引量:9
3
作者 吴潜涛 本刊记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9,共9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弘扬爱国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刊记者就如何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弘扬爱国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要求,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是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刊记者就如何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等问题对本刊编委、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吴潜涛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将访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 科学内涵 德育研究 清华大学 副主任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教授 高校
原文传递
郑永廷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就、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潜涛 雷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4-28,共5页
郑永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系统梳理郑永廷的学术思想,有益于广大思政同仁从中得到深刻启示,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构建思想政治... 郑永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系统梳理郑永廷的学术思想,有益于广大思政同仁从中得到深刻启示,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不断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郑永廷 学术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理论前沿问题——访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吴潜涛 被引量:4
5
作者 本刊记者 吴潜涛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2,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3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并在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资深教授 党的十九大报告 理论前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原文传递
弘扬和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时代意蕴
6
作者 吴潜涛 潘一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15-27,共13页
共产党人价值观,即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凸显着不同的... 共产党人价值观,即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价值立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集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鲜明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凸显着不同的价值诉求。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把握弘扬和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时代要求,第一次把共产党人价值观的内涵精辟概括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标志着我党对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认识,达到了更加系统化、理论化的新高度。共产党人价值观是一个内涵丰富、逻辑自洽的理论形态,其培育与践行,对于深入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新征程上,弘扬和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要同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结合,同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相结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人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 自我革命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若干问题--访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吴潜涛教授 被引量:45
7
作者 吴潜涛 本刊记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5,共7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这24个字是社...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进一步强调,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 德育研究 清华大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副主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
原文传递
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的多维思考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潜涛 潘一坡 +8 位作者 谢梦菲 蒋笃运 辛世俊 王鑫 王东虓 魏晓璐 尹红领 杨峻岭 刘雄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117,共26页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 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擘画伟大复兴新蓝图,号召踔厉奋进新征程。报告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和突出亮点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高度提出“两个结合”,科学提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阐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根据和实践要求,为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水平提供了“金钥匙”。报告还首次专章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如何运用“两个结合”“金钥匙”指导支撑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新实践?本刊特邀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等著名专家学者进行解读。期待该专题能够引发更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更好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现实之问进行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现代化建设人才 全国代表大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拔尖创新人才 多维思考 科教兴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30年--主要成就、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43
9
作者 吴潜涛 赵爱玲 范笑仙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8,共7页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经历了恢复与初步建设、曲折发展、深入反思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在理论创新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成就与经验,可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经历了恢复与初步建设、曲折发展、深入反思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在理论创新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成就与经验,可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30年 高校 党的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创新
原文传递
永不褪色的雷锋精神及其新时代的弘扬和培育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潜涛 杨峻岭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3期1-4,共4页
雷锋精神是雷锋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的理性升华,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集中体现了公民道德意识的高度自觉,它适应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彰显着崇高的... 雷锋精神是雷锋先进事迹和崇高品质的理性升华,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集中体现了公民道德意识的高度自觉,它适应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彰显着崇高的价值和无穷的魅力。创新学习雷锋活动,把弘扬和培育雷锋精神引入常态化建设轨道,是新形势下学习雷锋活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的新任务、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构建社会诚信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吴潜涛 赵爱玲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0-73,共4页
诚信是一个涵盖伦理道德、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范畴。一个国家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诚信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健全完善的诚信机制的保障和支撑。针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在缺陷、制度缺失等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国外诚信机制建设的先进经... 诚信是一个涵盖伦理道德、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范畴。一个国家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诚信氛围的形成,离不开健全完善的诚信机制的保障和支撑。针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内在缺陷、制度缺失等问题,我们必须借鉴国外诚信机制建设的先进经验,建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诚信机制,包括诚信约束机制、评价机制、激励和监管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机制 市场经济 诚信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潜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一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实事求是,为思政课建设的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一重要论述,高瞻远瞩、实事求是,为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和基本遵循.我们必须认真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进一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认识,坚持高校思政课与时俱进的品格,强化问题导向,在破解思政课建设面临的短板环节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真正把思政课建设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渠道 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成长 思政课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被引量:25
13
作者 吴潜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年第11期28-30,共3页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后不久,本刊编辑部25日在京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座谈会",旨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刊物的宣传导向作用,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沙健孙、吴树青、邵维正... 在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后不久,本刊编辑部25日在京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理论座谈会",旨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刊物的宣传导向作用,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沙健孙、吴树青、邵维正、秦宣、吴潜涛、李松林、寇清杰和教育部社科司杨光司长、思政司杨振斌司长、冯刚副司长等以及本刊全体编辑参加了座谈会。与会代表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分别从党的十七大的历史贡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纲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头脑等角度对十七大报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述。现将座谈会发言内容予以摘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当代大学生 价值体系 成长成才 引领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继续发展 行动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07年修订版)的逻辑主线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30
14
作者 吴潜涛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7年第9期44-48,共5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修订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修订版教材充分反映了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逻辑主线,在教学实践中,准确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材逻辑主线的理论依据,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修订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修订版教材充分反映了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逻辑主线,在教学实践中,准确认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材逻辑主线的理论依据,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材章节中的体现与渗透,正确处理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对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修订版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成功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教材修订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潜涛 潘一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5-17,共13页
新时代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经历了从“广泛弘扬”到“广泛传播”再到“广泛践行”的发展演变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性认识得到深化,... 新时代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取得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突破,经历了从“广泛弘扬”到“广泛传播”再到“广泛践行”的发展演变历程。在这一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律性认识得到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验不断丰富。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深刻把握践行理念、践行领域、践行过程与践行成果的广泛性,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下大功夫、硬功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集磅礴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新时代 理论创新 实践突破 广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专题讨论)——社会主义荣辱观: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潜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 吴潜涛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要求的精辟概括,并对之进行了详细论证;刘云章认为,马克思主义荣辱观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值得深入探讨;杨丽坤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社会调控机制进行了解析,认为研究社会调控机制对于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非常重要;冯秀军对荣辱观教育中的情感机制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荣辱情感是荣辱观形成的基础,荣辱观教育需要诉诸情感才能真正抵达心灵并见诸行为;刘建军从理论依据与时代内涵的角度对“以辛勤劳动为荣”进行了详细阐述;黄岩对孟子的“荣辱观”进行了解读,认为认真研究孟子的荣辱观思想对于我们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邹秀春对洛克的道德法思想进行了探计,认为其道德法思想中关于道德观念建设的有益规律和方法,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郑小九对古希腊的荣誉观念进行了评述,认为古希腊文化中关于荣辱的思想对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独特的启示意义;范笑仙则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学术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伦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八荣八耻” 荣辱观 思想道德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鲜明特征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潜涛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彰显着新时代性的鲜明特征和品格。《纲要》的新时代性,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纲要》始终,无论是逻辑框架、内容安排,还是理论分析、实践... 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新时代公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彰显着新时代性的鲜明特征和品格。《纲要》的新时代性,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纲要》始终,无论是逻辑框架、内容安排,还是理论分析、实践举措,《纲要》都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都是对习近平关于公民道德建设重要论述的理论坚守和实践运用;体现为《纲要》总结了2001年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经验,坚持守正创新,赋予其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鲜活内容,使我党对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新的高度;体现为《纲要》适应新时代的呼唤,深刻揭示了道德领域问题的根源,丰富发展了公民道德道德建设内容体系,科学界定了个人品德的内涵,精辟概括了中华传统美德,提出了弘扬中国精神的新要求,在公民道德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新时代的重大突破,为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公民道德 实施纲要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主义精神及其在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的地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吴潜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11期11-13,共3页
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方针原则,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阐明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方针原则,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阐明了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是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党中央印发《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两周年前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精神 公民道德 职业道德 社会公德 民族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十八大报告理论亮点解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潜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18,共5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正确把握十八大报告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就能够自觉地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就能够认识和预测中国未来发...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一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正确把握十八大报告中的理论创新成果,就能够自觉地在实践中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就能够认识和预测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道路和战略举措,对于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八大 理论创新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古代优秀思想道德传统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潜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11,共4页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道德传统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发掘 古代 历史实践 机遇和挑战 民族凝聚力 与时俱进 客观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