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壳聚糖─—绞股蓝总皂甙缓释微球的研制 |
吴海珊
李药兰
|
《中成药》
CAS
CSCD
|
1997 |
41
|
|
2
|
缺氧对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力以及右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吴海珊
许光兰
雷蓓
张振千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2 |
7
|
|
3
|
嘌呤的电化学还原及其动力学参数测定 |
吴海珊
刘海坤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
1998 |
0 |
|
4
|
嘌呤的电化学还原及其形式电位E^0~'的计算 |
吴海珊
刘海坤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
1997 |
0 |
|
5
|
抗磷脂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关联及其肾脏致病机制 |
阳晓
涂世盐
吴海珊
|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2024 |
0 |
|
6
|
安心颗粒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
卢健棋
何贵新
潘朝锌
温志浩
张以昆
方显明
郭太华
潘爱萍
吴海珊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7
|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致52例不良反应分析 |
吴海珊
陈亚媚
|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
2013 |
9
|
|
8
|
压力超负荷致心力衰竭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
梁逸强
潘朝锌
何新兵
杨清华
温志浩
张振千
吴海珊
周端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3 |
8
|
|
9
|
补阳还五汤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病人外周血液单个核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
卢健棋
温志浩
沈瑜
潘朝锌
王庆高
何新兵
吴海珊
黄明剑
彭志林
周宇祯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8 |
10
|
|
10
|
左室射血分数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研究 |
方显明
林荣荣
方兴
潘朝锌
吴海珊
刘雪玲
伍业冬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5 |
8
|
|
11
|
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衰时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
何新兵
李忠业
杨清华
潘朝锌
张清伟
张振千
吴海珊
|
《中国中医急症》
|
2008 |
11
|
|
12
|
6min步行试验与心脏彩超评价养心通脉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何新兵
王庆高
张振千
潘朝锌
杨清华
张清伟
吴海珊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
2010 |
8
|
|
13
|
丁桂活血膏背衬坎离砂热熨治疗寒湿型腰痛53例 |
吴海珊
黄月娟
谢浩洋
|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
2015 |
5
|
|
14
|
802例正常成人超声心动图测值及其影响因素 |
刘唐威
刘浩
郭盛兰
陶新智
李醒三
朱立光
尹瑞兴
朱继金
曾知恒
李智贤
梁文武
陈世德
吴海珊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
2004 |
7
|
|
15
|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研究 |
何新兵
杨清华
潘朝锌
张清伟
张振千
吴海珊
沈宇
|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6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和血浆sICAM-1、sE-selectin关系的研究 |
曾知恒
吴海珊
|
《广西医学》
CAS
|
2004 |
5
|
|
17
|
不断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几个环节 |
梁逸强
潘朝锌
何新兵
杨清华
温志浩
张振千
吴海珊
周端
|
《辽宁中医杂志》
CAS
|
2013 |
1
|
|
18
|
痰热清治疗呼吸衰竭气管插管/切开术后痰潴留疗效分析 |
张清伟
杨清华
吴海珊
陈远平
|
《中国中医急症》
|
2007 |
1
|
|
19
|
不良地质条件下隧洞施工锁口的几种方法 |
吴海珊
|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
2009 |
4
|
|
20
|
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Ⅰ型患者白质纤维结构异常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
林泰锋
杜碧茵
陈锦佳
吴海珊
肖叶玉
陈俊浩
|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