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粒度特征-区域关系的赤足足迹分割方法
1
作者 张艳 严毅 +3 位作者 吴红英 汪思彤 吴晔峰 王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7,共11页
采用语义分割方法自动分割赤足足迹图像时,虽然可以减少人工干预,但对于赤足足迹图像分割中脚趾区域模糊的问题,神经网络模型需要更加重视这些区域的特征提取;对于光照不均匀的赤足足迹图像,可以通过模型建立赤足整体区域与局部区域的... 采用语义分割方法自动分割赤足足迹图像时,虽然可以减少人工干预,但对于赤足足迹图像分割中脚趾区域模糊的问题,神经网络模型需要更加重视这些区域的特征提取;对于光照不均匀的赤足足迹图像,可以通过模型建立赤足整体区域与局部区域的上下文关系,利用整体区域特征信息来增强光照不均匀区域的特征表达,以提升图像分割的准确性与稳健性。为此,该文提出了基于多粒度特征-区域关系的赤足足迹分割方法,通过局部区域标签使特征表示关注脚趾区域,提取足迹的多粒度特征,并与足迹的全局特征进行融合,以提升对赤足足迹中模糊区域的分割效果;同时,对原始图像和足迹特征图进行空间变换,采用矩阵相乘建立两者间赤足区域关系矩阵,利用关系矩阵对赤足全局特征进行空间调制,以实现特征增强。该文还构建了一个现场赤足足迹数据集(包含25人的1100幅现场赤足足迹图像),并针对模糊、光照不均、模糊-光照不均和正常4种赤足足迹图像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赤足足迹图像上分割时,赤足类交并比达到93.50%,在模糊、光照不均、模糊-光照不均3类赤足足迹图像上分割时,赤足类交并比分别达到92.90%、93.06%、91.66%,而在模糊-光照不均赤足足迹图像上分割的赤足类交并比相比于U-Net提升了1.1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赤足足迹 多粒度特征 区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刻绘衍艺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晔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3年第9期78-80,共3页
大凡在绘画艺术大体系中,其学习的三大途径主要是临摹、写生、创作,它们是有着先后顺序而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学习陶刻艺术也是一样,首先要观摩学习古代经典作品,对好的作品有高标准的理解,也就是“养好自己的眼睛”。然后就是动... 大凡在绘画艺术大体系中,其学习的三大途径主要是临摹、写生、创作,它们是有着先后顺序而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而学习陶刻艺术也是一样,首先要观摩学习古代经典作品,对好的作品有高标准的理解,也就是“养好自己的眼睛”。然后就是动手练习技法,从简单的开始不断熟练,千锤百炼之后练成如火纯青。写生是走到生活中去感受艺术,可以带着工具去勾勾画画,对景学习。也可以到处走走,用心体会每一个感想,把积累的想法融汇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写生是“临摹”技法的熟练运用,也是“创作”技法的前奏。好的写生就是一件好的创作作品,创作是在有目的地积累很多素材的情况下,根据自己所想,运用别具一格的表现手法集中精力地创造出一件新的作品。所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创作作品的原则。学习陶刻的前提条件是对书画知识的认知和对技法的理解。书画基本功熟练了,陶刻的艺术表现自然会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刻 篆刻 陶刻 三角底 啄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笔法”和“造型”讲美术的互通性
3
作者 吴晔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2年第8期89-91,共3页
视觉艺术的领域很广,但凡一切涉及到造型的美术技艺都可称为绘画艺术。本文将从中国画、西方油画和陶刻工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将三者之间的技巧相互穿插运用,找出共通之处,并将各自的优势相互引用,找出对本学科极大帮助的技法点,乃至事... 视觉艺术的领域很广,但凡一切涉及到造型的美术技艺都可称为绘画艺术。本文将从中国画、西方油画和陶刻工艺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将三者之间的技巧相互穿插运用,找出共通之处,并将各自的优势相互引用,找出对本学科极大帮助的技法点,乃至事半功倍地将本体系作品更完美地制作完成。有句俗语叫:艺术都是相通的。但不同国度、不同领域的艺术,其生长环境不一样,理论和技法体系截然不同,貌似很难找到相通点。无论是从工具材料还是技法要求来讲,都有着鲜明的不同。同样的事物,观察方法不一样,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肯定不一样,所以不能说哪门艺术更高端,各有各的美。人类发展至今,世界文明早已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作为美术来讲,相互渗透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墨 以形写神 陶刻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晔峰 李立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 目的:探讨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7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长度、手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及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对两组患者均随访16个月。在随访期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情的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手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术毕至恢复正常饮食的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手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肿瘤局部复发、转移及死亡的情况。结论:用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效果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 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 早期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的形成与微观结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晔峰 张保红 《河北冶金》 2007年第5期22-24,共3页
对铜锌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进行了微观结构研究,X-射线研究表明,氧化物薄膜为Cu2O薄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氧化物薄膜的表面结构,发现薄膜为柱状结构,并对氧化物薄膜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铜锌合金 表面氧化物 薄膜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镧稀土-Ni对铜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张保红 李国彬 +1 位作者 吴玉会 吴晔峰 《河北冶金》 2004年第5期21-23,共3页
研究了富镧稀土-Ni合金粉在铜合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铜合金中添加适量的富镧稀土-Ni合金粉,硬度、抗弯强度等有很大提高。当富镧稀土-Ni合金粉含量达到1 5%时,硬度达到最高值92 0HRB;富镧稀土-Ni合金粉含量为1 0%时,材料孔隙率达到最低... 研究了富镧稀土-Ni合金粉在铜合金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铜合金中添加适量的富镧稀土-Ni合金粉,硬度、抗弯强度等有很大提高。当富镧稀土-Ni合金粉含量达到1 5%时,硬度达到最高值92 0HRB;富镧稀土-Ni合金粉含量为1 0%时,材料孔隙率达到最低值0 79%,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640 56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合金粉 铜合金 硬度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8A1-AS1靶向调控微小RNA-182-3p及对口腔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7
作者 陈花花 屠淑贞 吴晔峰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77-1083,共7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溶质运载蛋白家族8成员A1反义RNA 1(SLC8A1-AS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微小RNA-182-3p(miR-182-3p)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OSCC组织和细胞(...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溶质运载蛋白家族8成员A1反义RNA 1(SLC8A1-AS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及其与微小RNA-182-3p(miR-182-3p)的靶向调控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OSCC组织和细胞(CAL-27、SCC-4、SCC-9和Tca8113)的SLC8A1-AS1和miR-182-3p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鉴定SLC8A1-AS1和miR-182-3p的相互作用。将Tca8113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空白对照)、SLC8A1-AS1过表达组(转染pcDNA3.1-SLC8A1-AS1+miR-182-3p阴性对照NC)、miR-182-3p过表达组(转染SLC8A1-AS1阴性对照pcDNA3.1+miR-182-3p模拟物mimics)和共过表达组(转染pcDNA3.1-SLC8A1-AS1+miR-182-3p mimics)。利用MTT法、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SLC8A1-AS1和miR-182-3p对Tca811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OSCC组织的SLC8A1-AS1水平下调,而miR-182-3p水平上调(P<0.05);与正常人口腔角质上皮细胞NHOK相比,OSCC细胞的SLC8A1-AS1水平下调,而miR-182-3p水平上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miR-182-3p mimics降低了野生型SLC8A1-AS1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而不影响突变型SLC8A1-AS1的荧光素酶活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SLC8A1-AS1过表达组的Tca8113细胞活力降低至1.454±0.103、划痕愈合率降低至(17.416±1.645)%及穿膜细胞数量减少至(119.877±6.469)个,而miR-182-3p过表达组的Tca8113细胞活力增强至2.879±0.126、划痕愈合率升高至(73.929±7.488)%及穿膜细胞数量增多至(391.243±23.819)个,且与SLC8A1-AS1过表达组相比,共过表达组Tca8113细胞活力增强至2.228±0.109、划痕愈合率升高至(32.924±4.114)%及穿膜细胞数量增多至(234.356±38.766)个,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C8A1-AS1通过靶向miR-182-3p在OSCC中发挥抑癌作用,SLC8A1-AS1/miR-182-3p轴可作为OSCC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溶质运载蛋白家族8成员A1反义RNA 1 微小RNA-182-3p 迁移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IMP-1、MMP-8在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中表达及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关系
8
作者 吴晔峰 李道鸿 顾志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4945-4948,共4页
目的探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TIMP)-1、MMP-8在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105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1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TIMP-1、基线资料、MMP-8水... 目的探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抑制剂(TIMP)-1、MMP-8在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中的表达及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105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1例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TIMP-1、基线资料、MMP-8水平;并对比病例组术前、术后去甲肾上腺素(NE)、TIMP-1、皮质醇(Cor)、MMP-8、醛固酮(AL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TIMP-1、MMP-8与术后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两者对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MMP-8、TIMP-1水平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术前相比,病例组术后TIMP-1、MMP-8水平明显降低,NE、ALD、Cor水平明显升高(P<0.001,P<0.01)。术后,TIMP-1、MMP-8与Cor、NE、ALD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IMP-1、MMP-8联合检测准确度敏感度高。结论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血清TIMP-1、MMP-8水平升高,当其异常升高可能会加重病情发展,而在手术后应激反应水平呈上升,且对老年Ⅲ型腹股沟斜疝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基质金属蛋白酶-8 Ⅲ型腹股沟斜疝 术后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感触不到的灵魂——“空间感”在绘画艺术中的妙用
9
作者 吴晔峰 《现代装饰(理论)》 2014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空间感"一词在西方绘画艺术中运用的很多,它是一切造型艺术中不容忽视的要素,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们对宇宙充满了好奇,这个空间到底有多浩瀚,好像连哪个天文学家也算不出其距离来,万物生,它包罗了世间气象。一个人的眼角... "空间感"一词在西方绘画艺术中运用的很多,它是一切造型艺术中不容忽视的要素,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我们对宇宙充满了好奇,这个空间到底有多浩瀚,好像连哪个天文学家也算不出其距离来,万物生,它包罗了世间气象。一个人的眼角也是一个空间,它清晰地分析出了上眼睑、下眼睑和眼球三者的距离关系,微妙。虽然它没有肉眼能看得到的具体形态,反而依附实体而存在,但是作为美术工作来说必须重视其对自己作品的影响力。没有它作品没有生命可言,平淡无奇,反之运用的好它能给人的视觉带来"仙气"一样的感觉,这就是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绘画艺术 美术工作 下眼睑 空间分析 艺术感染力 仙气 上眼睑 中国画创作 外师造化 欣然自喜
原文传递
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SD大鼠模型小肠防御素-5 mRNA的表达
10
作者 吴晔峰 傅卫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23-1526,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SAP)继发感染SD大鼠模型小肠防御素-5 mRNA的变化, 探讨SD大鼠肠道内感染菌情况。方法将实验使用的36只SD健康大鼠分为4组, 每组9只, 分别建立SAP大鼠模型, A组为对照组, 将大鼠直接处死。B、C、D组分别在制成大鼠... 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SAP)继发感染SD大鼠模型小肠防御素-5 mRNA的变化, 探讨SD大鼠肠道内感染菌情况。方法将实验使用的36只SD健康大鼠分为4组, 每组9只, 分别建立SAP大鼠模型, A组为对照组, 将大鼠直接处死。B、C、D组分别在制成大鼠模型后12、24、36 h后对大鼠进行处死, 对胰腺进行病理性检查,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观察大鼠模型体内小肠防御素-5 mRNA的水平变化, 观察大鼠腹水颜色、胰腺组织病理学、胰腺大体组织学、血清脂肪酶含量、血清淀粉酶含量、大鼠肠道内感染菌情况。结果 B、C、D组健康SD大鼠均患SAP;运用RT-PCR技术得出B、C、D组小肠防御素-5 mRNA水平分别为0.769±0.090、0.571±0.129、0.510±0.063, 均低于A组(1.107±0.164, t=5.420、6.269、10.194, P<0.05)。B、C、D组SD大鼠与A组比较, 腹水颜色更深, 胰腺组织破坏更明显;B、C、D组大鼠血清脂肪酶含量分别为(2 177.84±86.36)、(2 348.79±83.45)、(2 459.87±91.36) U/L, 血清淀粉酶含量分别为(7 767.94±436.36)、(8 348.79±463.46)、(9 859.87±461.37) U/L均高于A组的(107.71±36.17)、(1 446.71±236.14) U/L(血清脂肪酶:t=66.330、73.921、71.815, P<0.05;血清淀粉酶:t=38.221、39.808、48.700, P<0.05);大鼠肠道内均受到细菌感染, 且细菌菌株随着大鼠病情加重而增多(P<0.05)。结论 SD大鼠模型小肠防御素-5 mRNA获得性缺陷是造成SAP大鼠体内胰腺组织损坏、受到细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小肠防御素-5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