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CFD茶叶烘干机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李旭
曹成茂
+3 位作者
吴慢玉
陈传涛
吴
正敏
孙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99-906,共8页
针对目前6CH型自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存在结构设计欠合理、温度分布不均匀性等问题,对6CH型自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将导流板的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茶叶烘干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建立干燥机部件的稳态温...
针对目前6CH型自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存在结构设计欠合理、温度分布不均匀性等问题,对6CH型自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将导流板的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茶叶烘干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建立干燥机部件的稳态温度场仿真模型,通过截面温度、速度云图,分析得到3组工况下(进风速度20 m·s^(-1)温度130℃、进风速度25 m·s^(-1)温度140℃、进风速度30 m·s^(-1)温度150℃),干燥室内部均能满足所需高温环境,并且能满足物料快速烘干再掉落至下一层的要求。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实际工况下的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进风温度为144.81℃、鼓风机风速为20.62 m·s^(-1)、输送速度为1.78 m·s^(-1),基于此组合下的降水幅度为40.75%,碎茶率为2.07%,均满足且超过农艺要求,该研究为茶叶烘干与烘干机关键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烘干机
优化设计
流体力学
CFD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前胡仿生挖掘铲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成茂
刘忠滨
+3 位作者
丁武阳
吴慢玉
张雪晨
秦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13,共12页
针对宁前胡采挖过程中挖掘阻力大的问题,以鲨鱼背鳍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宁前胡仿生挖掘铲;根据摩尔-库仑理论中土体应力分析,当选用鲨鱼背鳍结构作为仿生铲的凸起结构时,土壤更易达到破裂状态;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鲨鱼...
针对宁前胡采挖过程中挖掘阻力大的问题,以鲨鱼背鳍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宁前胡仿生挖掘铲;根据摩尔-库仑理论中土体应力分析,当选用鲨鱼背鳍结构作为仿生铲的凸起结构时,土壤更易达到破裂状态;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鲨鱼标本,获取鲨鱼背鳍三维模型,根据背鳍三维模型确定仿生铲的凸起结构,并通过NX12.0创建仿生挖掘铲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得宁前胡根茎外形轮廓特征,创建宁前胡根茎的离散元模型,并选用Hertz-Mindlin with JKR建立宁前胡根茎-土壤离散元复合模型;通过离散元仿真对比试验,得出X、Y、Z方向颗粒位移和挖掘阻力的平均值,分析挖掘铲的减阻机理,仿生铲比平面铲在采挖过程中阻力减小14.37%;通过开展土槽试验,对比根茎挖掘效果,与仿真试验中得出的宁前胡根茎在仿生挖掘铲挖掘后,根茎在X、Y、Z方向上有更好的位移表现,仿生铲和平面铲的挖掘阻力平均值分别为1 342.28、1 622.73 N,仿生铲比平面铲在采挖过程中阻力减小17.28%,与仿真试验得出的减阻率十分接近,满足宁前胡采挖过程中的减阻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鲨鱼背鳍
宁前胡根茎
仿生挖掘铲
离散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CFD茶叶烘干机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1
作者
李旭
曹成茂
吴慢玉
陈传涛
吴
正敏
孙燕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安徽省智能农机装备工程实验室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
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5期899-906,共8页
基金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食品工业用茶智能化加工关键技术研究(2022YFD2101103)资助。
文摘
针对目前6CH型自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存在结构设计欠合理、温度分布不均匀性等问题,对6CH型自动链板式茶叶烘干机进行优化设计与试验。将导流板的布置进行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茶叶烘干机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CFD建立干燥机部件的稳态温度场仿真模型,通过截面温度、速度云图,分析得到3组工况下(进风速度20 m·s^(-1)温度130℃、进风速度25 m·s^(-1)温度140℃、进风速度30 m·s^(-1)温度150℃),干燥室内部均能满足所需高温环境,并且能满足物料快速烘干再掉落至下一层的要求。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实际工况下的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当进风温度为144.81℃、鼓风机风速为20.62 m·s^(-1)、输送速度为1.78 m·s^(-1),基于此组合下的降水幅度为40.75%,碎茶率为2.07%,均满足且超过农艺要求,该研究为茶叶烘干与烘干机关键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烘干机
优化设计
流体力学
CFD
正交试验
Keywords
tea dryer
optimization design
fluid mechanics
CFD
orthogonal test
分类号
S233.75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前胡仿生挖掘铲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
3
2
作者
曹成茂
刘忠滨
丁武阳
吴慢玉
张雪晨
秦宽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
安徽省智能农机装备工程实验室
出处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2-11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5239)
安徽省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项目(AHSJXY202034060014)。
文摘
针对宁前胡采挖过程中挖掘阻力大的问题,以鲨鱼背鳍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农艺要求,设计了一款宁前胡仿生挖掘铲;根据摩尔-库仑理论中土体应力分析,当选用鲨鱼背鳍结构作为仿生铲的凸起结构时,土壤更易达到破裂状态;通过三维扫描仪扫描鲨鱼标本,获取鲨鱼背鳍三维模型,根据背鳍三维模型确定仿生铲的凸起结构,并通过NX12.0创建仿生挖掘铲三维模型;利用三维扫描仪获得宁前胡根茎外形轮廓特征,创建宁前胡根茎的离散元模型,并选用Hertz-Mindlin with JKR建立宁前胡根茎-土壤离散元复合模型;通过离散元仿真对比试验,得出X、Y、Z方向颗粒位移和挖掘阻力的平均值,分析挖掘铲的减阻机理,仿生铲比平面铲在采挖过程中阻力减小14.37%;通过开展土槽试验,对比根茎挖掘效果,与仿真试验中得出的宁前胡根茎在仿生挖掘铲挖掘后,根茎在X、Y、Z方向上有更好的位移表现,仿生铲和平面铲的挖掘阻力平均值分别为1 342.28、1 622.73 N,仿生铲比平面铲在采挖过程中阻力减小17.28%,与仿真试验得出的减阻率十分接近,满足宁前胡采挖过程中的减阻要求。
关键词
鲨鱼背鳍
宁前胡根茎
仿生挖掘铲
离散元
Keywords
shark dorsal fin
Ning-guo Radix peucedani rhizome
bionic digging shove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分类号
S225.7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CFD茶叶烘干机的优化设计与试验
李旭
曹成茂
吴慢玉
陈传涛
吴
正敏
孙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宁前胡仿生挖掘铲设计与试验
曹成茂
刘忠滨
丁武阳
吴慢玉
张雪晨
秦宽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