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3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信息检索的知识库问答综述
1
作者 田萱 吴志超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35,共22页
知识库问答旨在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用于模型推理,最终返回准确的答案.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基于信息检索的知识库问答研究成为焦点,涌现出许多新颖方法.从模型方法、数据集等不同方面对基于信息检索的知识库问答... 知识库问答旨在从知识库中检索相关信息用于模型推理,最终返回准确的答案.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和大语言模型的发展,基于信息检索的知识库问答研究成为焦点,涌现出许多新颖方法.从模型方法、数据集等不同方面对基于信息检索的知识库问答研究进行梳理总结.首先对知识库问答的研究意义和相关定义进行介绍.然后按照模型执行过程从问句解析、信息检索、模型推理、答案生成这4个阶段阐述每个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典型解决方法,对每个阶段所使用到的共性网络模块进行总结.其次针对基于信息检索的知识库问答方法的不可解释性进行分析梳理.此外,对不同特点的相关数据集和不同阶段的基线模型进行了分类介绍与总结.最后对基于信息检索的知识库问答每个执行阶段以及该领域整体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库问答 信息检索 深度学习 大语言模型 阶段性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逆向设计结合的3D打印实践教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琴 吴志超 +2 位作者 罗龙君 李兰 王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1,共5页
以装配体零件为载体,以正逆向设计结合为思想,以项目式教学为依托的3D打印实践教学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注重产品质量。实践过程中部分零件采用正向设计并打印制作成型,其余零件则采用逆向设计并打印制作成型,组装获得完整装配体。教... 以装配体零件为载体,以正逆向设计结合为思想,以项目式教学为依托的3D打印实践教学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注重产品质量。实践过程中部分零件采用正向设计并打印制作成型,其余零件则采用逆向设计并打印制作成型,组装获得完整装配体。教学实施效果表明,实践环节中的产品废品率显著下降,同时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升。基于正逆向设计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3D打印实践教学思路,锻炼了学生项目管理、自主创新、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贯彻落实了学生质量观意识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质量观 正逆向设计 项目式教学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颗粒在污泥絮体中的形态及其对污泥泥水分离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志超 黄友谊 +2 位作者 陈和谦 张善发 麦穗海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7-180,共4页
投加沸石粉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性能。通过对沸石颗粒表面生物膜和投加了沸石粉的活性污泥絮体生长过程及成熟形态的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沸石颗粒不仅可以作为微生物载体长成生物膜,而且成为菌胶团核心和污泥絮体骨架,改善了污泥絮... 投加沸石粉提高了活性污泥的泥水分离性能。通过对沸石颗粒表面生物膜和投加了沸石粉的活性污泥絮体生长过程及成熟形态的微观观察,结果表明沸石颗粒不仅可以作为微生物载体长成生物膜,而且成为菌胶团核心和污泥絮体骨架,改善了污泥絮体的颗粒结构,从而增强了絮体强度,提高了絮体密度,降低了污泥塑性。研究结果表明沸石粉适宜的投加量为4g/L;在活性污泥中投加4g/L沸石粉后,SVI从193降低到155,污泥比阻从27.36×1012m/kg降低到5.67×1012m/kg;在沸石粉含量小于10g/L时,随着沸石粉含量的增加,污泥呈现压缩沉淀时界面沉速和出现压缩沉淀的时间持续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颗粒 絮体 泥水分离 形态 活性污泥 石粉含量 沸石粉 分离性能 微观观察 生长过程 颗粒表面 颗粒结构 研究结果 污泥比阻 生物膜 微生物 菌胶团 体密度 投加量 SVI 4g 沉淀 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膜生物工艺处理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志超 顾国维 +3 位作者 何义亮 张明旭 马治亮 谢芬琴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4-38,共5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ADUF工艺处理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 ,(1)厌氧池污泥SRT为 5 0d时 ,不仅COD去除率高 ,膜水通量也更稳定 ;(2 ) pH值宜采用在线控制为 7 0 ,温度则应在材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高些 (本实验中为 39℃ ) ;(3)污泥负荷在1 0— 3 5k... 高浓度有机废水ADUF工艺处理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 ,(1)厌氧池污泥SRT为 5 0d时 ,不仅COD去除率高 ,膜水通量也更稳定 ;(2 ) pH值宜采用在线控制为 7 0 ,温度则应在材质允许范围内尽可能高些 (本实验中为 39℃ ) ;(3)污泥负荷在1 0— 3 5kg/ (kg·d)之间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有机废水 厌氧消化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箱体消失模发泡模具设计与制造 被引量:8
5
作者 吴志超 叶升平 +5 位作者 梅琼风 黄乃瑜 王松林 孙洪超 吴来发 解明国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6-278,共3页
基于internet,采用三维CAD/CAM技术,成功实现了3058变速箱体的发泡模具的设计制造。模具质量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实现了铸件的批量生产和出口。
关键词 发泡模具 消失模铸造 CAD CAM 箱体 设计 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吸附去除城市污水厂初沉池出水中氨氮的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吴志超 麦穗海 +2 位作者 杨彩凤 罗鹏安 陈绍伟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7-49,共3页
直接向城市污水初沉池出水中投加沸石 ,利用沸石对氨氮的选择性交换去除其中的氨氮 ,并辅以实验室配制液作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 1)沸石对初沉池出水中的氨氮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 2 )与实验室配制液相比 ,在城市污水初沉池出水中沸... 直接向城市污水初沉池出水中投加沸石 ,利用沸石对氨氮的选择性交换去除其中的氨氮 ,并辅以实验室配制液作为对比。研究结果表明 :( 1)沸石对初沉池出水中的氨氮具有很强的选择性 ;( 2 )与实验室配制液相比 ,在城市污水初沉池出水中沸石的交换容量受其他离子和有机物的影响而有所下降 ,但下降并不明显 ;(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城市污水 去除工艺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污水的运行特性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吴志超 田陆梅 +1 位作者 王旭 王志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50,共4页
考察了孔径108μm左右的不锈钢丝网动态膜组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并研究了出水水头和曝气强度对动态膜泥饼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情况下出水平均浊度1.2NTU,COD平均去除率90%,NH3-N平均去除率97%,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处... 考察了孔径108μm左右的不锈钢丝网动态膜组件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特性,并研究了出水水头和曝气强度对动态膜泥饼层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运行情况下出水平均浊度1.2NTU,COD平均去除率90%,NH3-N平均去除率97%,与传统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果接近。同时发现,在20、40mm的出水水头下,动态膜运行初期膜通量衰减规律均符合泥饼阻力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膜 城市污水 膜-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基酸生产废水膜生物工艺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志超 王士芬 高廷耀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采用间歇式好氧膜生物工艺(好氧曝气-超滤)对巴西基酸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操作周期为12、24、36、48h时,超滤液COD浓度分别为160、151、139、160mg/L,水通量逐步... 采用间歇式好氧膜生物工艺(好氧曝气-超滤)对巴西基酸生产废水进行了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一定,操作周期为12、24、36、48h时,超滤液COD浓度分别为160、151、139、160mg/L,水通量逐步提高;当容积负荷为1.2、2.4、3.6、4.8kg/m3d时,超滤液COD浓度变化不大,但水通量下降;当泥龄分别为5、10、20、50d时,超滤波COD浓度分别为303、260、171、169mg/L,水通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膜生物工艺 超滤 巴西基酸 有机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泥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志超 王志伟 +1 位作者 顾国维 俞国平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30,共5页
对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泥进行离心分离,考察污泥各组分和膜污染的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已有理论模型进行变形,推导出阻力的数学模型方程式,并分析了膜通量、膜阻力的变化.同时对混合液悬浮固体进行了颗粒粒径分析,并与好氧膜生物... 对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泥进行离心分离,考察污泥各组分和膜污染的特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已有理论模型进行变形,推导出阻力的数学模型方程式,并分析了膜通量、膜阻力的变化.同时对混合液悬浮固体进行了颗粒粒径分析,并与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泥颗粒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污泥混合液悬浮固体形成阻力占膜总阻力的70%,胶体物质形成阻力占22%,溶解性物质形成阻力占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组分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强化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的生物-化学除磷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志超 成官文 +3 位作者 章非娟 周军 陈和谦 黄友谊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9-92,共4页
沸石强化了生物硝化作用,但回流的硝酸盐在A段抑制了聚磷菌释放磷,使生物脱氮工艺无除磷效果,需要化学除磷。铝盐和铁盐均具有很好的化学除磷效果,且与投加位置无关。当按磷与铝的摩尔比1∶1.5投加Al2(SO4)3·18H2O时,磷的去除率在... 沸石强化了生物硝化作用,但回流的硝酸盐在A段抑制了聚磷菌释放磷,使生物脱氮工艺无除磷效果,需要化学除磷。铝盐和铁盐均具有很好的化学除磷效果,且与投加位置无关。当按磷与铝的摩尔比1∶1.5投加Al2(SO4)3·18H2O时,磷的去除率在85%以上;当按磷与铁的摩尔比1∶1投加FeSO4·7H2O时,磷的去除率在80%以上;当在A段投加20mgLFeSO4·7H2O和30mgLAl2(SO4)3·18H2O混合除磷剂能去除沸石强化AO生物脱氮工艺90%左右的磷,使磷达到出水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除磷 A/O脱氮工艺 沸石 中试 生物脱氮工艺 脱氮除磷工艺 A/O 强化 FESO4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净化微污染水源水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志超 华娟 +1 位作者 王志伟 刘江锋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4,共4页
利用平板膜-生物反应器恒流运行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考察通量为18、25及30 L/m2.h时其运行特性及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个工况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8.7%、76.9%和80.4%,出水COD低于15 mg/L;3个工况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0... 利用平板膜-生物反应器恒流运行处理微污染水源水,考察通量为18、25及30 L/m2.h时其运行特性及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个工况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8.7%、76.9%和80.4%,出水COD低于15 mg/L;3个工况对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90.4%、87.4%和92.8%,出水NH4+-N低于0.5 mg/L;3个工况对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27.5%、28.2%和48.1%。胞外聚合物(EPS)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与膜污染之间并没有显著关系,运行通量的选择是影响膜污染和操作运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 微污染水源水 胞外聚合物(EPS)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系统中异养微生物浓度的测定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志超 周振 +4 位作者 王志伟 唐书娟 顾国维 王荣生 麦穗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异养微生物(XH)是活性污泥系统稳态设计和动力学模型中的关键性指标,但目前该指标在模型模拟中通常取假定值,缺乏简单有效的测定方法.利用批式好氧消化法测定了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和小试装置厌氧/好氧(AO)工艺好氧池内... 异养微生物(XH)是活性污泥系统稳态设计和动力学模型中的关键性指标,但目前该指标在模型模拟中通常取假定值,缺乏简单有效的测定方法.利用批式好氧消化法测定了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好氧(AAO)工艺和小试装置厌氧/好氧(AO)工艺好氧池内的XH浓度.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且与理论计算值基本吻合,这也证明了模型和试验方法的正确性.采用该方法测得泥龄10d的AAO工艺和泥龄15d的AO工艺好氧池内XH分别约占挥发性悬浮固体的27.5%和23.2%.好氧消化法可同时测定XH的衰减速率常数(bH).与外加碳源的呼吸计量法相比,好氧消化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无需外加碳源,也不存在高泥龄下测定值偏离理论值的问题,更适于进水COD浓度较低的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 异养微生物 数学模型 衰减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膜生物反应器和A^2O系统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吴志超 尹星 +2 位作者 王志伟 王新华 周振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PC)对A/O-膜生物反应器(A/O-MBR)和A2O系统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O-MBR系统中由进水到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依次变宽,其趋势恰好与A2O系统相反;A/O-MBR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远宽... 采用凝胶过滤色谱(GPC)对A/O-膜生物反应器(A/O-MBR)和A2O系统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A/O-MBR系统中由进水到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依次变宽,其趋势恰好与A2O系统相反;A/O-MBR好氧滤液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远宽于A2O好氧滤液。A/O-MBR好氧滤液中重均分子量(Mw)>107u的有机物占总有机物质量的3.4%,表明正是由于膜的截留作用导致这类大分子有机物在MBR中的累积,而无法像A2O系统一样随出水流走;A/O-MBR系统各段污泥混合液的胞外聚合物(EPS)的分子量分布较分散,说明A/O-MBR系统中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物多,并在膜的截留作用下最终造成了这些产物在膜表面大量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A2O 分子量分布 膜面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生物工艺和活性污泥法处理巴西基酸生产废水的对比试验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志超 王士芬 高廷耀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7-60,共4页
采用膜生物工艺 (好氧生物曝气—超滤 )和常规生物工艺 (好氧生物曝气—二沉池 )对巴西基酸生产废水进行对比处理试验研究表明 ,膜生物工艺产泥量少 ,污泥活性高 。
关键词 废水处理 膜生物工艺 活性污泥法 基酸生产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志超 赵慧 +3 位作者 安莹 蔡妹 杨爽 王志伟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5-39,共5页
简述了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工艺(ZCS工艺)的工艺原理,选取了影响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工艺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的运行参数。在优化结果为泥龄(SRT)40 d、沸石投加量16.8 g/L、外回流比(R)1、内回流比(r)1、... 简述了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工艺(ZCS工艺)的工艺原理,选取了影响沸石生物联合吸附再生工艺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工艺的运行参数。在优化结果为泥龄(SRT)40 d、沸石投加量16.8 g/L、外回流比(R)1、内回流比(r)1、A池碳源投加比(m)0、吸附池溶解氧(DO吸)1 mg/L和O池溶解氧(DOO)2 mg/L的条件下稳定运行后,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参数优化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消失模铸造铸铁件铸型坍塌缺陷成因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志超 黄乃瑜 罗吉荣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2-206,共5页
对真空消失模铸造铸铁件铸型坍塌缺陷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铸型坍塌缺陷的形成是由于铁水充型时 ,其流动前沿气隙内外真空度的急剧下降 ,同时内外受力失去平衡 ,造成干砂向气隙内流动而引起的。提出了铸型坍塌缺陷的力... 对真空消失模铸造铸铁件铸型坍塌缺陷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铸型坍塌缺陷的形成是由于铁水充型时 ,其流动前沿气隙内外真空度的急剧下降 ,同时内外受力失去平衡 ,造成干砂向气隙内流动而引起的。提出了铸型坍塌缺陷的力学关系式 ,通过变速箱体的实验室和现场浇注试验 ,证明了上述坍塌缺陷形成机理和力学关系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消失模铸造 铸铁件 铸型坍塌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厂自养菌生长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吴志超 唐书娟 +3 位作者 周振 王荣生 赵一德 麦穗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4,共4页
自养菌生长动力学参数(μA)是污水处理系统模拟和设计的关键参数,该值对污水特性非常敏感,需要准确测定。通过连续监测恒温间歇反应器中硝态氮浓度的变化,并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给出了μA的测定方法。在不同污泥浓度下... 自养菌生长动力学参数(μA)是污水处理系统模拟和设计的关键参数,该值对污水特性非常敏感,需要准确测定。通过连续监测恒温间歇反应器中硝态氮浓度的变化,并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进行拟合,给出了μA的测定方法。在不同污泥浓度下多次试验的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现性,试验测定μA的最佳VSS为100—200mg/L。对上海市曲阳水质净化厂的测定结果表明,20℃时好氧池中自养菌的应。为(0.79±0.06)d^-1;温度对应。的影响显著,其Arrhenius温度系数约为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模型 最大比增长速率 自养菌 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支护方案设计与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8
18
作者 吴志超 陈景涛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9-515,552,共7页
深基坑桩锚支护中锚杆的布置形式对支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某深基坑支护方案为背景,结合不同工况,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分析锚索预应力、锚固段长度、锚索竖向间距、锚索入射角与基坑最大侧向位移和锚索最大轴力的曲线关系... 深基坑桩锚支护中锚杆的布置形式对支护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本文以某深基坑支护方案为背景,结合不同工况,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分析锚索预应力、锚固段长度、锚索竖向间距、锚索入射角与基坑最大侧向位移和锚索最大轴力的曲线关系,得出锚索布置对支护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施加适量预应力可较好地改善基坑侧向变形;在满足锚固锁定能力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锚固长度以减小锚索轴力值;竖向间距并非越小越好,应以改善支护桩受力为前提;锚索入射角较小时对锚固支护有利,但应考虑场地条件。通过对支护方案的补充分析,以期为今后类似深基坑支护方案优化设计提供借鉴,从而达到减少建设成本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桩锚支护 支护效果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泥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志超 尹星 +4 位作者 王志伟 王新华 夏明芳 陆继来 张利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3-97,共5页
研究基于中试规模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长期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系统考察污泥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泥龄10 d时,混合液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分别为24.1%、36.1%和39.8%;... 研究基于中试规模的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长期运行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操作条件和工艺参数系统考察污泥组分对膜污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泥龄10 d时,混合液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分别为24.1%、36.1%和39.8%;泥龄20 d时,混合液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分别为43.9%、32%和24.1%;泥龄40 d时,混合液悬浮固体、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对膜污染阻力的贡献分别为50.6%、27.3%和22.1%。随着泥龄的增加,胶体物质和溶解性物质所形成的阻力之和在总阻力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但仍为膜污染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 污泥组分 膜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失模铸造复杂发泡模模具CAD/CAM 被引量:4
20
作者 吴志超 叶升平 +3 位作者 王耕耘 方家骅 何世涛 钱国定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12,共3页
以典型零件为例 ,详细描述了消失模铸造复杂发泡模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 ,结果表明 :采用 CAD/ CAM技术 ,不仅大大提高了模具设计及制造效率 ,圆满完成了模具的设计制造任务 。
关键词 消失模铸造 发泡模模具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