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前后路联合行腰骶段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1
作者 刘继红 吴弟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7期158-158,共1页
2002年1月~2007年1月我科行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及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腰骶段椎体结核15例,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腰骶段椎体结核 椎弓根螺钉固定 结核病灶清除 椎间植骨 后外侧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腰段椎体骨折前路手术中利用切除肋骨重建髂嵴缺失
2
作者 刘继红 吴弟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6期192-192,共1页
2000年9月~2007年6月,我科行胸腰段椎体骨折前路伤椎次全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51例,其中利用切除肋骨重建髂嵴骨缺损27例,效果良好。
关键词 胸腰段椎体骨折 前路手术 髂嵴缺失 髂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3
作者 刘继红 吴弟萍 韩学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5年第5期241-241,共1页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7例胸腰椎结核痪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四联抗结核药物2周,待血沉降至小于50mm/h以下,全身状态良好,血红蛋白水平在lOg以上时,进行手术治疗...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37例胸腰椎结核痪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四联抗结核药物2周,待血沉降至小于50mm/h以下,全身状态良好,血红蛋白水平在lOg以上时,进行手术治疗。全部患者均给予一期后路内固定矫形、后外侧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植骨融合术及前路病灶切除减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平均时长(192.1±10.5)min;平均出血量(551.4±20.4)ml。术后伤口全部一期愈合,后凸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神经根刺激均得明显缓解,术后3~6周血沉逐渐下降,6个月左右恢复到正常水平。围术期及随访期,未见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未见结核复发病例出现。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并外融合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等几种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并瘫痪,可有效清除病灶,减压神经根,稳定脊椎,防止病情进展,恢复患者神经功能,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 胸腰椎结核 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肘关节穿刺抽吸血肿治疗MasonI型桡骨头骨折
4
作者 刘继红 吴弟萍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3期653-654,共2页
目的评估肘关节穿刺抽吸血肿治疗Mason I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肘关节穿刺抽吸血肿治疗MasonI型桡骨头骨折18例,2—3d后肿胀明显消退即开始主被动屈伸肘关节。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根据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 目的评估肘关节穿刺抽吸血肿治疗Mason I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肘关节穿刺抽吸血肿治疗MasonI型桡骨头骨折18例,2—3d后肿胀明显消退即开始主被动屈伸肘关节。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根据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本组15例成功随访.平均10.1月。14例穿刺术后肿胀感明显消退,疼痛感明显降低,无发热畏寒,无肘关节红肿等感染征象。随访期间X线片未见骨折移位,均于术后3—4月临床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根据患者肘关节的活动度、肌力、稳定度和疼痛情况,按照Broberg和Morreyt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10例、良3例、一般1例。1例因术后2周随访时发现骨折移位.最后行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论肘关节穿刺抽吸关节内血肿治疗MasonI型桡骨头骨折,可立即缓解患者疼痛,更早行肘关节功能锻炼.随访时患者肘关节功能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 穿刺 抽吸 血肿 桡骨头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案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弟萍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6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法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方法对骨科手术患者急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措施,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的压疮发生率、发生程度等。结果:实行不同阶段预见性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发生的压疮率、发生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患者实行不同阶段预见性压疮护理方案后,患者压疮发生率、压疮发生程度均明显减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阶段 预见性护理方案 骨科 压疮 效果
原文传递
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6
作者 吴弟萍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371-372,共2页
目的讨论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对照组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组31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化后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 目的讨论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对照组3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预防切口感染的护理对策,研究组31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优化后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手术时间、地点、性质以及是否接台等均是影响切口感染率的重要因素(<0.0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4.84%,研究组为2.26%(<0.05)。结论针对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以此得出护理对策,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感染 手术室 护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