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二砷联合硼替佐米对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弘英 王松梅 +3 位作者 黄俊谦 郝鲁梅 李雪梅 卫丽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61-1364,共4页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单独或联合硼替佐米(Bor)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的As2O3、Bor处理细胞24、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单用As2O3、Bor及二者联... 本研究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单独或联合硼替佐米(Bor)对髓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不同浓度的As2O3、Bor处理细胞24、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单用As2O3、Bor及二者联用的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各组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s2O3(0.1-0.8μmol/L)和Bor(5-50 nmol/L)均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且与作用时间和药物浓度有关,时间越长,浓度越大,抑制越明显(P<0.05);Bor和As2O3作用48 h的IC50值分别为20nmol/L和0.6μmol/L。As2O3(0.5μmol/L)或Bor(10 nmol/L)分别单独处理细胞24 h,K562细胞凋亡增加,联合用药组的细胞凋亡率高于单药组(P<0.01)。As2O3或Bor处理K562细胞6 h时细胞周期分布显示:As2O3组细胞阻滞于G0/G1期,Bor组细胞阻滞于G2/M期。As2O3或Bor分别单独处理细胞24 h,NF-κB表达阳性率及积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联合用药组的NF-κB表达阳性率及积分较As2O3及Bor单用组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As2O3及Bor单药均可以直接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两药小剂量联合作用后,细胞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较单药明显增强。细胞周期阻滞点的不同及NF-κB表达的下降可能是As2O3和Bor联用后协同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硼替佐米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9例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吴弘英 郝鲁梅 +3 位作者 邢秀华 王雷 兰巧玲 马树沛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6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4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硼替佐米联合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V+VAD)治疗。5例复发难治骨髓瘤患者接受硼替佐米联合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4例初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硼替佐米联合长春新碱、表柔比星、地塞米松(V+VAD)治疗。5例复发难治骨髓瘤患者接受硼替佐米联合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V+MPT)、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V+D)方案治疗,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6个疗程的治疗。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第3版)判断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4例初治患者中2例完全缓解(CR),1例接近完全缓解(nCR),1例部分缓解(PR)。5例复发难治患者中,2例nCR,2例MR,1例无改变(NC)。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周围神经症状和乏力等。经对症治疗及调整用药剂量后均能改善。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有较好治疗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瘤 地塞米松 马法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松梅 张腾龙 +3 位作者 蒋玉梅 吴弘英 郝鲁梅 邢秀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395-398,共4页
本研究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表达水平及BAFF和BCL-2对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获取BMMNC;采用... 本研究探讨B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表达水平及BAFF和BCL-2对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获取BMMN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BMMNC中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并同步收取血浆,检测β2-MG分泌水平;按Durie-Salmon(D-S)分期标准对MM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结果表明,①BAFF与BCL-2 mRNA在MM组中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平台期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减低(p<0.05);②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AFF与BCL-2 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平台期患者明显升高(p<0.05),初发组与复发/难治组之间表达无显著差异。BAFF与BCL-2 mRNA表达与患者病程D-S分期和β2-MG水平有相关性。结论:MM患者BAFF与BCL-2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且MM初治组、复发/难治组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平台组,提示BAFF和BCL-2可能参与MM的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BAFF与BCL-2 mRNA表达水平与MM肿瘤负荷呈正相关,提示BAFF和BCL-2表达水平可以作为评判MM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活化因子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 多发性骨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郝鲁梅 吴弘英 +2 位作者 兰巧玲 王雷 马树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例初治和5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100~200mg/d)联合VTD、MP方案治疗。结果 20例初治MM患者中,CR3例,PR12例,有效率为75%。5例复发难治... 目的观察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0例初治和5例复发难治MM患者,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100~200mg/d)联合VTD、MP方案治疗。结果 20例初治MM患者中,CR3例,PR12例,有效率为75%。5例复发难治患者CR1例,PR2例,有效率为60%。不良反应主要有便秘、肢端麻木感、嗜睡、乏力等,但均较轻微。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无论是初治还是复发患者均有较好疗效且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霍奇金病t(14;18)易位的PCR检测
5
作者 王彼得 钟玉萍 +2 位作者 王玲 张春玲 吴弘英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1目的 检测非霍奇金病的微小残留病。 2方法 应用 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 ,测定 5 0例非霍奇金病 bcl- 2基因表达与 t(14;18)染色体易位的关系。 3结果 在这个易位中 ,位于 18q2 1 上 bcl- 2原癌基因与 14q32 上的 Ig H基因融... 1目的 检测非霍奇金病的微小残留病。 2方法 应用 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 ,测定 5 0例非霍奇金病 bcl- 2基因表达与 t(14;18)染色体易位的关系。 3结果 在这个易位中 ,位于 18q2 1 上 bcl- 2原癌基因与 14q32 上的 Ig H基因融合 ,使 bcl- 2基因表达失常。本组 5 0例淋巴瘤病人中 ,11例 (2 2 % )表达 t(14;18)易位 ,5例经过治疗已获得缓解的病人中 ,1例检测到 t(14;18)易位 ,随访 90 d后临床复发。 4结论  t(14;18)易位可作为人类细胞转化或肿瘤进展的重要分子标志之一 ,对于检测微小残留病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病 聚合酶链反应 t(14 18)易位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暂性完全遗忘综合征(附3例报告)
6
作者 徐迎胜 吴弘英 +1 位作者 王海萍 丛志强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短暂性完全遗忘综合征(TGA)表现为短暂性突然的记忆障碍,一般不超过24h.自50年代发现该病以来,国外已有近1000例报道,但国内报道较少。我们收治3例TGA病人,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2岁。既... 短暂性完全遗忘综合征(TGA)表现为短暂性突然的记忆障碍,一般不超过24h.自50年代发现该病以来,国外已有近1000例报道,但国内报道较少。我们收治3例TGA病人,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62岁。既往有偏头痛病史6年。1994年9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 完全遗忘综合征 TGA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吴弘英 王文营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0年第2期124-126,共3页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是一种有效的肿瘤诱导分化剂,它能诱导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向成熟方向分化。它的作用机理与多种因素如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癌基因的表达、细胞内Ca^(2+)浓度等有关。为克服治疗中出现的高钙血症,已开发出多种高效低毒的...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是一种有效的肿瘤诱导分化剂,它能诱导多种白血病细胞株向成熟方向分化。它的作用机理与多种因素如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癌基因的表达、细胞内Ca^(2+)浓度等有关。为克服治疗中出现的高钙血症,已开发出多种高效低毒的维生素D类似物,以及与其他诱导分化剂、抗肿瘤药等联合应用,以减少高钙血症的发生。本文就1,25二羟基维生素D_3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维生素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和三氧化二砷对K562细胞增殖抑制及相关机制研究
8
作者 王松梅 吴弘英 +3 位作者 黄俊谦 郝鲁梅 卫丽妍 李雪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63-86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用MTT法检测各组K562细胞在药物作用各时间点(24、48、72 h)的增殖率;AnnexinⅤ/PI荧...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K562细胞增殖、凋亡及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用MTT法检测各组K562细胞在药物作用各时间点(24、48、72 h)的增殖率;AnnexinⅤ/PI荧光标记法检测K562细胞的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562细胞HIF-1a、VEGF、caspase-3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单用As2O3比较,As2O3联合高压氧可使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增加,凋亡作用明显加强,并可明显下调HIF-1a、VEGF的表达,上调caspase-3的表达,两者联用具有协同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用As2O3(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As2O3对K562细胞抑制增殖及加速凋亡的作用优于单独应用As2O3;二者联合后HIF-1a、VEGF mRNA的表达减弱,而Caspase-3 mRNA的表达增强。HIF-1a、VEGF、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可能是As2O3与高压氧联合产生抗白血病细胞协同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三氧化二砷 K56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达雷妥尤单抗方案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倩茹 周霞 +3 位作者 吴弘英 郝鲁梅 李雪梅 钟玉萍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含达雷妥尤单抗的方案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42例RR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为59(47,82)岁。根据患者使用达雷妥尤单... 目的探讨含达雷妥尤单抗的方案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1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收治的42例RR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为59(47,82)岁。根据患者使用达雷妥尤单抗疗程数不同分为3组:长疗程组(≥9个疗程,n=21)、中疗程组(7~8个疗程,n=12)、短疗程组(≤6个疗程,n=9)。随访截至2023年11月10日,随访时间为15.6(6.0,34.0)个月。患者完成至少2个疗程的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包括严格意义上的完全缓解(sCR)、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部分缓解(PR)、微小缓解(MR)、疾病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统计分析患者基本临床特征、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不同疗程数组间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的差异。结果42例患者中,15例(35.7%)合并髓外病变或浆细胞白血病,7例(16.6%)合并淀粉样变性,18例(42.9%)合并肾功能不全。Mayo分期中,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分层高危25例(59.5%)、标危8例(19%)、因各种原因未获得细胞遗传学数据9例(21.4%)。接受2线治疗的患者16例(38.0%),3线治疗的患者13例(31.0%),4线以上治疗的患者13例(31.0%)。所有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疗程的治疗,达到的最佳疾病缓解程度为sCR 4例(9.5%)、CR 3例(7.1%)、VGPR 10例(23.8%)、PR 11例(26.2%)、MR 6例(14.2%),总有效率为80.9%(34/42)。其中长疗程组总有效率为100%(21/21),中疗程组总有效率为91.6%(11/12),短疗程组总有效率为22.2%(2/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短疗程组PFS为5.0(95%CI:3.1~6.9)个月,中疗程组PFS>8.0个月,长疗程组PFS>38.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血小板减少(1例)。没有患者因为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含达雷妥尤单抗方案治疗RRMM需要更长的疗程数才能达到最大疗效,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苯达莫司汀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治疗伴髓外病变的复发多发性骨髓瘤: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弘英 周霞 +7 位作者 初晓霞 邓秀芝 袁成录 冉学红 刘国强 范传波 郝泓媛 钟玉萍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67-671,共5页
目的评估苯达莫司汀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BPD方案)治疗伴髓外病变的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项开放、单臂、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等7所医院诊断并接受BPD方案治疗的30例伴... 目的评估苯达莫司汀联合泊马度胺、地塞米松(BPD方案)治疗伴髓外病变的复发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项开放、单臂、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纳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等7所医院诊断并接受BPD方案治疗的30例伴髓外病变的复发MM患者,分析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30例患者中位年龄62(47~72)岁,其中18例(60.0%)为首次复发,首次复发的18例患者的总体反应率(ORR)为100%,其中完全缓解3例(16.7%),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10例(55.5%),部分缓解(PR)5例(27.8%)。12例二线以上治疗后复发患者的ORR为50%,其中≥VGPR 0例,PR 6例(50%),疾病稳定3例(25%),疾病进展3例(25%)。所有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5.2%(95%CI 37.2%~83.1%),1年总生存率为90.0%(95%CI 76.2%~95.4%)。常见的3~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2例(6.7%),血小板减少1例(3.3%),总体不良反应可控。结论 BPD方案在伴髓外病变的复发MM患者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盐酸苯达莫司汀 泊马度胺 髓外病变
原文传递
1,25-二羟基维生素D_3与小剂量阿糖胞苷联用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弘英 薛宏伟 +2 位作者 王彼得 袁成录 孟冬梅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27-328,共2页
关键词 1 25-二羟基维生素D3 小剂量 阿糖胞苷 HL-60细胞 诱导分化作用 实验研究 白血病 联合用药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32例首发症状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弘英 戴红艳 +1 位作者 郝鲁梅 刘波 《慢性病学杂志》 2010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在临床的首发症状,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青岛市市立医院血液科2004-01/2009-09收治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以骨痛、肾损害、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最多,占90%。结论:多发性骨髓...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在临床的首发症状,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青岛市市立医院血液科2004-01/2009-09收治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做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以骨痛、肾损害、贫血为首发症状的病例最多,占90%。结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提高对其认识,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人类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h1、Th2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弘英 郝鲁梅 刘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2期5351-5352,共2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h1、Th2细胞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的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在初诊和难治性患者中平均Th1/Th2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在高Th1/Th2比率组血清...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h1、Th2细胞在疾病的不同阶段的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3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IFN-γ和IL-4的水平。结果在初诊和难治性患者中平均Th1/Th2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在高Th1/Th2比率组血清β2-微球蛋白量较正常Th1/Th两组明显增高。结论高Th1/Th2比率可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代谢 Th1细胞/代谢 Th2细胞/代谢
原文传递
PDCD5和Caspase-3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松梅 张腾龙 +3 位作者 蒋玉梅 邢秀华 吴弘英 郝鲁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5050-5052,共3页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PDCD5和Caspase-3 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并讨论其在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从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中取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 me PCR)的方... 目的研究促凋亡基因PDCD5和Caspase-3 mRNA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并讨论其在MM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从收集40例MM患者及10例正常对照的骨髓标本中取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 me PCR)的方法检测BMMCs中PDCD5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同时收取血浆以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分泌水平,Durie-Sal mon(D-S)分期标准对MM患者进行临床分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CD5和Caspase-3 mRNA在MM组中表达明显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难治组患者PDCD5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仍保持较低水平;初发组与复发/难治组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CD5和Caspase-3 mRNA表达与患者病程D-S分期和β2-MG(≥或<4.0 g/L)水平有负相关性(r=-0.86,P<0.05)。结论MM患者PDCD5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降低,提示PDCD5和Caspase-3可能参与MM的发生发展,可能作为评判MM患者预后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蛋白质类/代谢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代谢 多发性骨髓瘤/代谢
原文传递
塞利尼索治疗多药耐药的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鸿雁 吴弘英 +1 位作者 于淑媛 钟玉萍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828-830,834,共4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成熟B细胞的侵袭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50%。尽管一线治疗有效率50%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后生存期短。塞利尼索是全球首款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选择性作...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来源于成熟B细胞的侵袭性肿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50%。尽管一线治疗有效率50%以上,但仍有部分患者复发后生存期短。塞利尼索是全球首款选择性核输出蛋白抑制剂,选择性作用于XPO1靶点,已被批准用于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我中心应用塞利尼索治疗1例多药耐药中枢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该患者经一线治疗疾病完全缓解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经多线治疗后疾病仍进展且呈现多药耐药,给予其塞利尼索挽救治疗。现将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生存情况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利尼索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复发
原文传递
以鼻腔占位为髓外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16
作者 纪祥玉 刘翠云 +5 位作者 高娴 郑聪 李永团 吴弘英 钟玉萍 刘红云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0-711,共2页
患者,男,72岁,因“鼻塞伴反复鼻出血半年”于2021年3月4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逐渐进展至左侧鼻塞。伴间歇性涕中带血,偶有黄脓涕,出血量渐增加,无嗅觉下降,无视物重影,无头痛、头晕。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多发占位,... 患者,男,72岁,因“鼻塞伴反复鼻出血半年”于2021年3月4日入院,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鼻塞,逐渐进展至左侧鼻塞。伴间歇性涕中带血,偶有黄脓涕,出血量渐增加,无嗅觉下降,无视物重影,无头痛、头晕。鼻内镜检查可见鼻腔多发占位,黄色、结节样、质硬,来源于黏膜,瘤体不易出血(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鼻出血 结节样 鼻内镜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 髓外 鼻腔占位 鼻塞
原文传递
Bendamustine combined with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in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 with extramedullary disease:a multicenter study
17
作者 吴弘英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23年第4期235-236,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ndamustine combined with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BPD regimen)in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MM)with extramedullary disease.Methods This open,si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endamustine combined with pom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BPD regimen)in the treatment of relapsed multiple myeloma(MM)with extramedullary disease.Methods This open,single-arm,multicenter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cluded 30 relapsed MM patients with extramedullary disease diagnosed in seven hospitals,including Qingdao Municipal Hosp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ULLARY RELAPSE MYELOM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