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性聚苯胺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对碘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祎鹏 吴展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4-292,共9页
研究了以聚苯胺(PANI)包覆四氧化三铁制备Fe_(3)O_(4)@PANI磁性吸附材料,并用于吸附水中的碘单质。采用SEM、TEM、FT-IR、XRD、VSM、XPS和Raman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吸附前后的形貌与性质进行表征,探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吸附机制,同时考察了... 研究了以聚苯胺(PANI)包覆四氧化三铁制备Fe_(3)O_(4)@PANI磁性吸附材料,并用于吸附水中的碘单质。采用SEM、TEM、FT-IR、XRD、VSM、XPS和Raman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吸附前后的形貌与性质进行表征,探究了该复合材料的吸附机制,同时考察了吸附时间、碘溶液浓度、吸附温度及再生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苯胺包覆四氧化三铁吸附溶液中的I_(2)时,碘分别与聚苯胺的苯环、醌环及醌环结构单元的氮原子结合;Fe_(3)O_(4)@PANI对I_(2)的吸附为自发吸热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与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303.15 K时,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777.13 mg/g,负载吸附剂用乙醇脱附并循环使用3次后,其吸附率可达第1次吸附率的4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吸附材料 聚苯胺 四氧化三铁 制备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PSBOX测量气态14C流出物装置的设计
2
作者 张彦彪 汪传高 +6 位作者 郭庐阵 肖思敏 骆志平 邬蒙蒙 庞洪超 吴展华 刘畅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4-831,共8页
14C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核素,现有测量技术很难实现核设施气态14C流出物的在线测量。基于PIPSBOX测量技术研制了气态14C流出物在线测量装置的原理样机,模拟了PIPSBOX测量14C的探测效率,理论证明测量的可行性。通过将不同形式的14C... 14C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核素,现有测量技术很难实现核设施气态14C流出物的在线测量。基于PIPSBOX测量技术研制了气态14C流出物在线测量装置的原理样机,模拟了PIPSBOX测量14C的探测效率,理论证明测量的可行性。通过将不同形式的14C气体转化为14CO_(2)形态,以便进行低温分离14CO_(2)提高14C浓度,最后实现PIPSBOX测量14C气体。最终在3 h内,该系统测量14C的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达到0.99 Bq/m3,小于现在连续取样一周的探测下限10 Bq/m^(3),这项工作建立了14C测量新方法,实现了气态14C流出物的在线测量,也为大气中14C在线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14C 在线测量 PIPSBOX 最小可探测活度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循环对氦屏蔽效应下铀流通床吸氢性能的具体影响
3
作者 李延庭 吴展华 胡学蒙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62-66,共5页
通过定容吸附实验及气体循环吸附实验,验证分析氦气对铀流通床吸氢时的屏蔽效应;探究气体循环对氦屏蔽效应下铀流通床吸氢性能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氦气对铀流通床吸氢时产生了明显的屏蔽效应,氦气浓度越高,产生的氦屏蔽效应越明显;气... 通过定容吸附实验及气体循环吸附实验,验证分析氦气对铀流通床吸氢时的屏蔽效应;探究气体循环对氦屏蔽效应下铀流通床吸氢性能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氦气对铀流通床吸氢时产生了明显的屏蔽效应,氦气浓度越高,产生的氦屏蔽效应越明显;气体循环能减轻铀流通床吸氢时的氦屏蔽效应,使铀吸氢性能提升;氦浓度增加,减轻效果削弱;氢分压极低时,可以通过增加循环时长来提高吸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流通床 氦屏蔽效应 气体循环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位素电池原理及结构设计研究进展
4
作者 魏云尚 周文 +2 位作者 杨立 杨小军 吴展华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16-121,131,共7页
随着同位素电池的发展,其被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同位素电池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寿命长、性能稳定、免维护等众多优点,是极端环境中电池的最佳选择。对同位素电池的放电原理、工艺类型、结构设计做了综述和展望。
关键词 同位素电池 应用 工艺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展华 常后婵 +1 位作者 别逢桂 钟爱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1005-1006,共2页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15年3月到次年3月期间于我院当中就诊的手术室急诊患者当中的56名比较典型性的患者病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n=28),对对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模式...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15年3月到次年3月期间于我院当中就诊的手术室急诊患者当中的56名比较典型性的患者病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n=28),对对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参照组则行以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2组手术室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当中的急诊患者行以适当的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手术的最终质量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急诊患者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氚重水脱氚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展华 胡石林 《同位素》 CAS 2021年第1期89-95,I0006,共8页
CANDU6核电站慢化剂重水中的氚浓度随反应堆运行而增加,含氚重水以气态或者液态向反应堆厂房及环境中泄漏,将造成运行人员辐射剂量及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将慢化剂重水中的氚脱除受到国际上广泛的关注。本文调研国内外重水脱氚技术,对各... CANDU6核电站慢化剂重水中的氚浓度随反应堆运行而增加,含氚重水以气态或者液态向反应堆厂房及环境中泄漏,将造成运行人员辐射剂量及环境污染。如何有效将慢化剂重水中的氚脱除受到国际上广泛的关注。本文调研国内外重水脱氚技术,对各种现有脱氚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与分析,总结了各工艺的优缺点及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氚重水 脱氚方法 CANDU6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手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1
7
作者 韩盖宇 王颖 +2 位作者 谢庆 陈思 吴展华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及其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不同点。方法术前配合施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及Swam-Ganz漂浮导管置入,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确保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升压药物正确使用。术中备齐手术...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手术治疗的护理配合及其与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不同点。方法术前配合施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及Swam-Ganz漂浮导管置入,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确保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升压药物正确使用。术中备齐手术所需血管补片、毡片、器械、缝线,熟悉手术方法步骤,实施护理配合。结果 11例患者治愈出院,其中2例存在室间隔残余分流,另外6例死于术后严重低心排或心律失常。结论高质量护理配合可以缩短转机和手术时间,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冠状动脉搭桥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微创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8
8
作者 欧阳淑怡 吴展华 +2 位作者 何杏婵 刘小民 刘晶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2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微创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3例心房纤颤患者行胸腔镜下微创射频消融术,术前巡回护士做好患者的准备和特殊物品、仪器的准备,术中注意体位摆放、仪器的安全使用等;器械护士做好器械准确传递及胸...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微创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3例心房纤颤患者行胸腔镜下微创射频消融术,术前巡回护士做好患者的准备和特殊物品、仪器的准备,术中注意体位摆放、仪器的安全使用等;器械护士做好器械准确传递及胸腔镜器械的保护等。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心律转复为窦性,恢复快、效果好,均顺利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复发心房纤颤。结论熟悉胸腔镜心脏手术配合的特点,做好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熟悉胸腔镜器械的使用及保养,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胸腔镜 射频消融术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体重儿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6
9
作者 柯俊 王晟 +6 位作者 张燕 吴展华 庄建 陈寄梅 岑坚正 章晓华 周成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2.5 kg)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对我院34例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心内直视术的ECC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2例,女性12例,出生体重1 130-2 500(2 278.3±444.6)g;孕周28-42... 目的总结低出生体重儿(≤2.5 kg)心内直视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对我院34例低出生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心内直视术的ECC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22例,女性12例,出生体重1 130-2 500(2 278.3±444.6)g;孕周28-42(36.5±3.29)周。手术时日龄为3-80(23.9±15.4)d,手术日体重1 130-2 700(2 193.2±349.6)g。其中早产儿15例。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心内畸形矫治手术。其中深低温停循环(DHCA)2例,深低温低流量(DHLF)15例,ECC中度低温中低流量11例,浅低温中高流量3例,常温不停跳3例。1例术中给予平衡超滤(ZBUF)结合常规超滤(CUF)和改良超滤(MUF),其余均给予CUF联合MUF。结果本组病例无术中死亡。ECC转流时间35-235(109±55.9)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4-125(59.8±28.2)min。所有病例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ECC,14例延迟关胸。术后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23.5%。结论防止液体潴留,良好的心肌保护、脑保护,选用适宜的灌注方式有助于降低围术期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低体重儿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报告 被引量:5
10
作者 柯俊 王晟 +3 位作者 张燕 吴展华 章晓华 罗智超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1年第3期132-133,137,共3页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院29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ECC情况。其中男性7例,女性2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整形术1例。手术均在...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院29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ECC情况。其中男性7例,女性2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整形术1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ECC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80 m l/(kg.min )],心肌保护为4℃(1∶4)冷血心肌保护液,总量为20 m l/(kg.30 min )。结果本组ECC转流时间50~244(122±50)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20~137(71±33.2)min 。所有病例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ECC,无术后早期死亡,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针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特殊性给予合理的ECC管理以更好的发挥其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采集大隐静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杏婵 吴展华 +1 位作者 谢庆 李艳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214-4215,共2页
在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中使用内镜获取大隐静脉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在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静脉血管桥同时小手术切口,可明显减少腿部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22例CABG患者采用内镜下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术方法... 在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中使用内镜获取大隐静脉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在能够获得高质量的静脉血管桥同时小手术切口,可明显减少腿部并发症的发生。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我科对22例CABG患者采用内镜下获取大隐静脉的手术方法.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术 大隐静脉 护理配合 内镜 微创手术方法 采集 2009年 手术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界半衰期的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12
作者 盛敏 田均均 +2 位作者 王芳芳 李玮晔 吴展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8-311,共14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研究以通道式反应器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的反应体系模型,对连续流反应体系的实际传热量和热安全风险进行了研究。针对通道式反应器进口端的绝热温升反应现象,提出了临界半衰期作为... 为了更好地评估连续流反应热安全风险,研究以通道式反应器为例,通过构建基于热量衡算和物料衡算的反应体系模型,对连续流反应体系的实际传热量和热安全风险进行了研究。针对通道式反应器进口端的绝热温升反应现象,提出了临界半衰期作为热安全判据的方法,获得了具有热安全高风险的两大反应条件,分别为:当目标反应产热总量大于800 J·g^(-1),且该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半衰期小于临界半衰期;当分解反应产热总量大于800 J·g^(-1),且目标反应在反应温度下半衰期小于临界半衰期,同时分解反应在100%MTSR(工艺反应能够达到的最高温度)下半衰期也小于临界半衰期。并且通过氯苯硝化反应验证其准确性和实用性,结果显示,通道式反应器在该条件下可发生分解爆炸反应,证实了该评估方法可用于确定连续流反应热安全的高风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式反应器 传热速率 绝热温升反应 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分解爆炸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ygax冷却失效模型在化工过程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应用的局限性
13
作者 杨钰涛 王达 +1 位作者 吴展华 盛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379-6389,共11页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主要是使用Stoessel反应危害分级方法而得出1~5级的工艺危险度等级,本文提出该方法是基于Gygax冷却失效模型建立的,即评估冷却失效工况下反应体系的工艺危险度等级。而国内外的化工反应安全事故... 目前我国精细化工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技术主要是使用Stoessel反应危害分级方法而得出1~5级的工艺危险度等级,本文提出该方法是基于Gygax冷却失效模型建立的,即评估冷却失效工况下反应体系的工艺危险度等级。而国内外的化工反应安全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冷却失效工况仅是反应安全事故起因的很小部分(约3%)。以硝化工艺为例,文献报道的基于冷却失效的反应危害分级方法得出大部分硝化反应工艺处于低风险,这与实际生产中硝化反应事故数与死亡数占比最多存在矛盾。主要原因是由于该方法只评估间歇反应釜的冷却失效工况,而忽略其他众多复杂的事故起因。这表明该分级方法无法准确评估出实际工艺生产中的反应危害,无法较全面地涵盖化工反应安全事故起因并提出有效的事故管控措施,具有一定局限性。而化工过程全流程的反应危害分析(RHA)是根据从异常工况起因至最后反应事故发生的事故链以提出相应保护层,进而确定具体事故防范措施。相比Stoessel反应危害分级方法更适合实际生产工艺安全的提升。因此,建议对化工过程的反应安全风险评估作全流程RHA分析,特别是危险工艺和4~5级的高风险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oessel反应危害分级 冷却失效工况 全流程反应危害分析 安全 反应 化学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氢气体系中痕量气体组分 被引量:1
14
作者 祝刘正 吴展华 +5 位作者 杨小军 陈帅 王淑敏 占鑫星 任英 韩国强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5-278,共4页
以氢气体系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负压进样方式,分析样品前,对整个进样管道进行吹扫清洗3次,再抽真空。以阀进样方式调节样品的进样压力,采用附氦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的含量。结果表明,进样压力在10... 以氢气体系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负压进样方式,分析样品前,对整个进样管道进行吹扫清洗3次,再抽真空。以阀进样方式调节样品的进样压力,采用附氦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氧气、氮气、一氧化碳、甲烷的含量。结果表明,进样压力在10 100~101 225 Pa内与各气体组分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4种气体组分的检出限(3S/N)依次为4.0,3.8,5.2,3.6 nmol·mol^(-1)。对一组混合标准气体平行测定6次,其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011%~0.72%。对另一组混合标准气体进行测定,测定值与已知值相符。此外,负压进样方式的样品用量仅为常(正)压进样的1/4 200,测定过程总耗时仅为常(正)压进样方式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负压进样 氦离子化检测器 气体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直接合成法制备过氧化氢过程中的催化剂探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欢 张威 +2 位作者 黄文康 杨小军 吴展华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5期62-64,共3页
通过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法常见应用于印染纺织、污水处理以及化学合成等方面。作为一种简单高效且环保的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合成成为了社会研究热点。通过对过氧化氢氢氧直接合成的路径进行研究,并对这一过程中的催化剂金属进行分... 通过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法常见应用于印染纺织、污水处理以及化学合成等方面。作为一种简单高效且环保的绿色氧化剂,过氧化氢的合成成为了社会研究热点。通过对过氧化氢氢氧直接合成的路径进行研究,并对这一过程中的催化剂金属进行分析,包括单金属以及双金属。随后对催化剂的载体进行研究分析,分析载体酸性、表面物质以及掺杂物等对催化剂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发现今后过氧化氢直接合成过程中催化剂的发展方向将定位为高选择性与高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直接合成 过氧化氢 催化剂 载体 贵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单一体位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芬玲 别逢桂 +7 位作者 周帅 黄绿香 林威 陈文龙 李梓豪 李冠升 黄春景 吴展华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一体位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2021年9月的21例... 目的:探讨改良单一体位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达芬奇机器人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的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6月—2021年9月的21例患者采取传统体位(传统体位组);2021年10月—2022年5月的10例患者采取改良单一体位(改良单一体位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体位摆放时间、体位摆放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机械臂故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静脉输液不畅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改良单一体位组患者手术体位摆放时间和手术时间方面显著短于传统体位组(P<0.05),采用单一改良体位的医护满意度高于传统体位(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及膀胱袖状切除术使用改良单一体位可有效缩短手术体位摆放的时间和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同时可极大改善手术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手术 腹腔镜手术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肾输尿管切除 膀胱袖状切除 手术体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管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祥琛 杨立 +2 位作者 吴展华 杨小军 姚春艳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114-118,共5页
随着中子技术发展,中子管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对中子管做了介绍,并对中子管在煤质分析、中子测井、中子照相、爆炸物及毒品检测四个方面应用的发展现状做了综述及展望。
关键词 中子管 煤质分析 中子测井 中子照相 爆炸物及毒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氢铌基钯合金膜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海涛 姚春艳 +3 位作者 吴展华 杨小军 杨立 周文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18期28-30,共3页
目前商用的致密型钯合金膜是钯银合金膜,较高的使用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而铌基钯合金膜因其较高的透氢率,机械性能及较低的使用成本等诸多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钯膜的透氢机理和影响钯膜透氢性能的因素,重点综述了... 目前商用的致密型钯合金膜是钯银合金膜,较高的使用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而铌基钯合金膜因其较高的透氢率,机械性能及较低的使用成本等诸多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介绍了钯膜的透氢机理和影响钯膜透氢性能的因素,重点综述了以Pd/Nb/Pd复合膜为代表的新型夹层型复合膜透氢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铌基钯合金膜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氢 钯膜 透氢机理 影响因素 铌基钯合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总有机碳分析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瑞瑞 张彦彪 +1 位作者 吴展华 杨小军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0期98-101,89,共5页
为了优化测量重水中总有机碳的分析方法,减少测样分析时间、废液体积最小化,开展了制作标准曲线过程的优化、测样分析次数的优化、测量方法的优化(差减法和直接法)及测样过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测样次数由3次减至2次,... 为了优化测量重水中总有机碳的分析方法,减少测样分析时间、废液体积最小化,开展了制作标准曲线过程的优化、测样分析次数的优化、测量方法的优化(差减法和直接法)及测样过程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测样次数由3次减至2次,废液体积减少11 mL,分析时间减少10 min,恒定浓度的多点校正绘制标准曲线最佳;相比差减法,直接法废液体积减少9 mL,分析时间减少10 min,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反应器需要的最小进样体积是2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水 总有机碳 差减法 直接法 不可吹扫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周文 李松 +4 位作者 吴展华 杨小军 姚春艳 杨立 康海涛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22-26,29,共6页
研究了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P-C-T特性。在C值为1,2,3时,其焓变分别为43.272,44.834,45.772 kJ/mol;其熵变分别为113.596,118.415,124.701 J/(mol·K)。利用JMA、Jander和Chou等动力学模型研究LaNi_(4.25)Al_(0.75)D... 研究了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P-C-T特性。在C值为1,2,3时,其焓变分别为43.272,44.834,45.772 kJ/mol;其熵变分别为113.596,118.415,124.701 J/(mol·K)。利用JMA、Jander和Chou等动力学模型研究LaNi_(4.25)Al_(0.75)D_(x)的解析过程,获得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动力学参数。Chou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扩散步骤是LaNi_(4.25)Al_(0.75)D_(x)解析过程的控速步骤。通过JMA模型、Jander模型与Chou模型分别获得LaNi_(4.25)Al_(0.75)D_(x)解析反应的活化能为32.497,28.317,37.480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学 JMA模型 Jander模型 Chou模型 活化能 P-C-T LaNi_(4.25)Al_(0.75)D_(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