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因素及封装提升性能
1
作者 戴加祺 章东 吴小山 《物理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8,共30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新概念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灵活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虽然其光电转换效率逐渐可与硅电池相媲美,已接近工业应用水平,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业应用核心问题是其稳定性。如何使钙钛...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作为第三代新概念太阳能电池,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成本低和加工灵活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速,虽然其光电转换效率逐渐可与硅电池相媲美,已接近工业应用水平,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工业应用核心问题是其稳定性。如何使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长期保持高效率是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目前,封装作为解决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外部稳定性问题的手段之一已经被广泛研究,良好的封装不仅可以解决器件的稳定性问题,还可以保证器件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本文简要介绍了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性测试的条件。最后介绍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不同封装结构、封装工艺和封装材料对封装性能的影响。随着封装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将不断优化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设备稳定性 封装材料 工业化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地桦木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贮量与空间分布 被引量:16
2
作者 吴小山 黄从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326,共4页
对退耕还林5年生的桦木林生物量、碳素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桦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在0.4519~0.5137gC·g^-1,排列顺序为枝〉干〉叶〉根颈〉粗根〉中根〉细根;死地被物层的碳素含量为0.3953gC·g^-... 对退耕还林5年生的桦木林生物量、碳素密度、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桦木各器官的碳素密度在0.4519~0.5137gC·g^-1,排列顺序为枝〉干〉叶〉根颈〉粗根〉中根〉细根;死地被物层的碳素含量为0.3953gC·g^-1,土壤平均碳素密度为0.0150gC·g^-1,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层次土壤碳素密度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桦木林生态系统总的碳贮量为127.9298tC·hm^-2,其中乔木层为21.9282tC·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的17.14%,死地被物为0.3401tC·hm^-2,占0.27%,林地土壤(0~60cm)为105.6615tC·hm^-2,占82.59%;桦木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例的关系,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大,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7.33%;5年生桦木林年净生产力为8.9912t·hm^-2·a^-1,有机碳年固定量为4.4537tC·hm^-2·a^-1。较之退耕前,桦木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增加15.4797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碳素密度 碳贮量 桦木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3)Ca_(1/3)MnO_3薄膜结构与输运性质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小山 徐金 +8 位作者 蔡宏灵 张爱梅 蒋树声 谭伟石 陈中军 陈兴 孙民华 吴忠华 高炬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9-333,共5页
用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单晶衬底材料上制备了一系列含La2/3Ca1/3MnO3(LCMO)薄膜。当薄膜厚度大于200?,在我们实验条件下可观测到金属-绝缘体转变,且转变温度随厚度和衬底材料而变化。渗流电阻模型被用来解释薄膜材料的电输运特性,结合薄... 用磁控溅射方法在不同单晶衬底材料上制备了一系列含La2/3Ca1/3MnO3(LCMO)薄膜。当薄膜厚度大于200?,在我们实验条件下可观测到金属-绝缘体转变,且转变温度随厚度和衬底材料而变化。渗流电阻模型被用来解释薄膜材料的电输运特性,结合薄膜外延特性(晶格失配)和薄膜与衬底的相互作用,及薄膜表面、界面粗糙度的测量可知薄膜的剩余电阻、极化子的激活能、金属-绝缘体转变温度等密切与薄膜质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2/3Ca1/3MnO3薄膜 衬底效应 界面粗糙度 晶格失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6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小山 季卫平 +1 位作者 孙勇飞 刘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3期532-534,共3页
目的对采用PFN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并得到随访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与PFNA进行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 目的对采用PFN与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并得到随访的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PFN与PFNA进行治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评分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方面,PFNA明显优于PFN,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断钉、头颈切割、髋内翻、拉力螺钉退出方面PFNA组略优于PFN组;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功能恢复方面,两组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PFNA相较于PFN,操作简便,创伤更小,出血更少,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透视次数,降低并发症,特别适用于骨质疏松严重及不稳定骨折患者。认为在临床上PFNA可作为优选采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骨折 髓内钉 内固定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电磁学”为例谈专业课程思政成为滋润学生成长沃土 被引量:20
5
作者 吴小山 孙亮 +2 位作者 张海军 刘俊明 忻蓓 《大学物理》 2021年第3期1-3,18,共4页
本文以“电磁学”课程为例,讨论了做好课程建设,把唯物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实事求是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把“三个面向”植入学生心田,使之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推进课程育人.
关键词 专业课程思政 电磁学 学生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掠入射X射线散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小山 张维 林涛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4-22,共9页
描述了掠入射X射线散射的基本方法,包括掠入射X射线衍射、掠入射X射线反射和掠入射X射线漫散射方法。还对实验室进行掠入射X射线散射的实验几何进行了描述,并给出X射线掠入射方法在纳米薄膜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X射线 掠入射散射 人工材料 实验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膜微结构分析的几种X射线散射技术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小山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1-14,共14页
文章厄要介绍了X射线小角反射、X射线漫散射技术、X射线表面衍射和多晶薄膜的小角衍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特别针对各种实验技术中实验数据的采集要求做了细致描述;通过对自旋阀、异质结构中的应变、薄膜深度轮廓及应变规律等的研究,说... 文章厄要介绍了X射线小角反射、X射线漫散射技术、X射线表面衍射和多晶薄膜的小角衍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特别针对各种实验技术中实验数据的采集要求做了细致描述;通过对自旋阀、异质结构中的应变、薄膜深度轮廓及应变规律等的研究,说明这些散射技术在薄膜研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微结构 X射线 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Co(t)/Cu]n周期多层膜的结构与巨磁电阻效应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小山 谭伟石 +5 位作者 游彪 陈佐子 蒋树声 王俊 丁永凡 吴忠华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1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t)/Cu(2.04nm))In(n=20,30)周期多层膜,利用四端点法、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多层膜的电磁性质,样品的磁电阻随钴亚层厚度的增大有一最佳值t=1.2nm。利用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衍射)技术在不同的X...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C(t)/Cu(2.04nm))In(n=20,30)周期多层膜,利用四端点法、振动样品磁强计研究了多层膜的电磁性质,样品的磁电阻随钴亚层厚度的增大有一最佳值t=1.2nm。利用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衍射)技术在不同的X射线能量下研究了耦合多层腹的界面结构,探索了耦合多层膜中磁电阻增强的可能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Co(t)/Cu]n周期多层膜 结构 巨磁电阻 磁控溅射 同步辐射掠入射X射线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材料SmTiFe_(11-x)Co_x的磁性及穆斯堡尔谱的研究
9
作者 吴小山 曾贻伟 +1 位作者 张寿恭 鄢晓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等离子体发射电子谱研究了SmTiFe_((?)-x)Co_x(0≤x≤5)的组分及结构,其主相为ThMn_(12)型的结构相,同时包含杂质相α-Fe和TiFe_2;穆斯堡尔谱分析表明Co原子择优取代8f,8j晶位的Fe原子;随着Co含量的增加,在x≈2... 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等离子体发射电子谱研究了SmTiFe_((?)-x)Co_x(0≤x≤5)的组分及结构,其主相为ThMn_(12)型的结构相,同时包含杂质相α-Fe和TiFe_2;穆斯堡尔谱分析表明Co原子择优取代8f,8j晶位的Fe原子;随着Co含量的增加,在x≈2处,单位质量的饱和磁化强度有一最大值,为112.3Am^2/kg;居里温度随C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粗略推出SmTiFe_(?)的德拜温度约400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磁性 细场 SmTiFe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在GaP及P在GaN中的溶解极限的计算
10
作者 吴小山 杨锡震 +1 位作者 林振金 李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本文根据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VanVechten等人的介电理论计算了N在GaP中的溶解度及P在GaN中的溶解度.计算结果表明,N在GaP中有一个相当好的溶解度,在这个溶解度下,GaP(1-x)Nx合金的能带可以发... 本文根据化学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及VanVechten等人的介电理论计算了N在GaP中的溶解度及P在GaN中的溶解度.计算结果表明,N在GaP中有一个相当好的溶解度,在这个溶解度下,GaP(1-x)Nx合金的能带可以发生有意义的变化,我们的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说明最近一些作者所作的有关实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极限 溶解度 磷化镓 氮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生长的Ge/Si超晶格界面结构的X射线散射研究
11
作者 吴小山 谭伟石 +3 位作者 蒋树声 吴忠华 丁永凡 曾鸿祥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年报》 2002年第1期150-153,共4页
低温下用MBE方法生长了Ge/Si超晶格。X射线近边吸收限精细结构研究表明,Ge与Si再Ge/Si界面处存在化学混合。X射线反射及横向散射研究表明,Ge亚层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呈反对称,下表面大的粗糙度来源于Ge向Si亚层中扩散形成SiGe混合组... 低温下用MBE方法生长了Ge/Si超晶格。X射线近边吸收限精细结构研究表明,Ge与Si再Ge/Si界面处存在化学混合。X射线反射及横向散射研究表明,Ge亚层上下表面的粗糙度呈反对称,下表面大的粗糙度来源于Ge向Si亚层中扩散形成SiGe混合组分结构:这种组分结构可以用一平均成份的SiGe合金层加以拟合,从而使得各亚层均有一个合理的粗糙度。旋转样品进行的X射线散射研究表明,这种SiGe的混合是各向同性的,这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构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Si超晶格 界面结构 X射线 粗糙度 纳米结构 光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桉林草间作模式中牧草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6
12
作者 刘闯 胡庭兴 +3 位作者 李强 李仁洪 谢财永 吴小山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58-65,共8页
在不同郁闭度巨桉林下间作鸭茅、多年黑麦草和扁穗牛鞭草,对3种牧草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日进程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并探讨各牧草在不同郁闭度的巨桉林分下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3种牧草的叶绿素(C... 在不同郁闭度巨桉林下间作鸭茅、多年黑麦草和扁穗牛鞭草,对3种牧草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日进程和生物量进行测定分析,并探讨各牧草在不同郁闭度的巨桉林分下生长状况。结果表明,1)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3种牧草的叶绿素(Chl)含量增大,间作下牧草的Chl含量和叶绿素b(Chlb)都高于对照(CK),鸭茅和多年黑麦草叶绿素a/b(Chla/Chlb)值随郁闭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2)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鸭茅和多年黑麦草光系统Ⅱ的光化学效率(Fv/Fm)先增加后下降,下降时的林分郁闭度为0.60;鸭茅和多年黑麦草Fv/Fm值大于扁穗牛鞭草,但在间作条件下其Fv/Fm值增加程度小于扁穗牛鞭草;3)3种牧草在对照和间作条件下的光合日进程都是单峰曲线;鸭茅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53时,多年黑麦草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42时,其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都高于对照,间作条件下扁穗牛鞭草的Pn低于对照;4)扁穗牛鞭草对照的生物量最高,随着林分郁闭度的增加,其生物量逐渐减小,但在不同郁闭度下的生物量均比其他牧草对应郁闭度下的生物量高,在郁闭度为0.56时,扁穗牛鞭草生物量仍大于其他牧草的最大生物量。从总体来看,3种牧草对弱光环境的响应方式不同,鸭茅和多年黑麦草主要表现在提高Chlb含量,而扁穗牛鞭草主要表现在提高Fv/Fm值,3种牧草的耐荫性为鸭茅>多年黑麦草>扁穗牛鞭草。鸭茅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54时,多年黑麦草在林分郁闭度小于0.34时,其生物量随郁闭度增加而增加,表明适度的遮荫有助于提高这2种牧草的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桉 林草间作 郁闭度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光合速率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外酸化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焦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小山 陈飞虎 +3 位作者 葛金芳 周仁鹏 祖胜芹 朱传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31-1539,共9页
目的观察胞外酸化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焦亡的影响,研究该过程中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分为不同pH处理组(pH7.4、pH 7.0、pH 6.5和pH 6.0)以及pH6.0酸化不同时间组(0、6、12、24、48 h),经ROS还原... 目的观察胞外酸化对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焦亡的影响,研究该过程中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酶消化法获得原代大鼠关节软骨细胞。软骨细胞分为不同pH处理组(pH7.4、pH 7.0、pH 6.5和pH 6.0)以及pH6.0酸化不同时间组(0、6、12、24、48 h),经ROS还原剂NAC预处理的酸化组和正常组,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观察各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18和炎症小体组成成分ASC、NLRP3、caspase-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IL-1β、IL-18含量,AO/EB染色和LDH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分析细胞的死亡情况,ROS测定试剂盒观察细胞内ROS荧光强弱。结果与pH 7.4组比较,酸化组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18和炎症小体组成成分ASC、NLRP3、caspase-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荧光显微镜观察到ROS荧光明显增强,AO/EB染色和LDH检测实验发现酸化可以诱导软骨细胞死亡,且pH 6.0酸化处理组效果最明显;ROS还原剂NAC预处理可以明显下调IL-1β、IL-18、ASC、NLRP3、caspase-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并且明显减弱软骨细胞内ROS荧光,同时明显下调细胞死亡率。结论胞外酸化可能通过上调细胞内ROS的含量,促使软骨细胞发生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关节软骨细胞 细胞焦亡 炎症小体 ROS N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治疗移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4
作者 林志红 孙勇飞 +2 位作者 吴小山 柳占元 尹善青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7期546-548,共3页
目的:比较早期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对收治的34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早期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19例(A组),男11例,女8例,年龄(8.1±1.3)岁... 目的:比较早期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对收治的34例移位股骨颈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早期切开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19例(A组),男11例,女8例,年龄(8.1±1.3)岁;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组15例(B组),男9例,女6例,年龄(7.9±1.5)岁。根据Ratliff评定标准比较两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3年,平均1.2年。骨折均愈合,2组间的术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9,P=0.017),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差异也有统计学差异(P=0.046)。结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DelbetⅡ、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比早期闭合复位内固定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发症较少,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DelbetⅡ、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是值得考虑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4届真空紫外辐射物理国际学术会议
15
作者 吴小山 《国际学术动态》 2005年第6期47-47,共1页
第14届真空紫外辐射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7月19-23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会议由国际物理学会真空紫外专业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教育部共同承办,并由澳大利亚物理学会、澳大利亚同步辐射研究专委会、亚... 第14届真空紫外辐射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7月19-23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会议由国际物理学会真空紫外专业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教育部共同承办,并由澳大利亚物理学会、澳大利亚同步辐射研究专委会、亚洲航空研究与发展部等15个主要单位及部门赞助。国际著名的软X射线研究专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Brenton R.Lewis担任会议主席。会议在团结、友好、奋进的气氛中进行。来自世界上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共收到各类研究论文1000余篇,录用论文522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论文5篇,由该领域的资深专家报告:会议特邀报告44篇;口头报告48篇;除主会场外,会议分4个分会场。会议张贴墙报425篇,分4次张贴完成。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5个单位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国际软X射线专业委员会在会议期间进行了改选,上海复旦大学同步辐射中心的张新夷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的盛六四研究员当选为下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整个会议安排紧凑、合理,会后安排了参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学术会议 真空紫外 辐射物理 中国科技大学 上海复旦大学 专业委员会 澳大利亚 同步辐射 研究论文 物理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空位锰氧化物(La_((1-x-y))Y_y)_(2/3)Ca_(1/3)MnO_3的磁热效应 被引量:3
16
作者 罗广圣 李小怡 +3 位作者 周正有 刘光华 熊惟皓 吴小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05-2009,共5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1-x)2/3Ca1/3MnO3(x=0.0,0.04)和(La0.7Y0.3)2/3Ca1/3MnO3系列样品,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磁化强度—磁场曲线,计算样品的磁熵变,研究La空位掺杂和Y3+离子掺杂对磁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a空位掺杂(x=0.04)的样品在...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La(1-x)2/3Ca1/3MnO3(x=0.0,0.04)和(La0.7Y0.3)2/3Ca1/3MnO3系列样品,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磁化强度—磁场曲线,计算样品的磁熵变,研究La空位掺杂和Y3+离子掺杂对磁热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La空位掺杂(x=0.04)的样品在居里温度附近磁熵变最大值为6.22 J/(kg.K),这比La2/3Ca1/3MnO3磁熵变最大值(6.26 J/(kg.K))稍有降低;而Y3+离子掺杂的样品在温度60 K时和磁场强度2 T下,其磁熵变最大值为0.568 J/(kg.K),并且磁熵变随温度变化有继续增大的趋势。这表明(La0.7Y0.3)2/3Ca1/3MnO3可以作为一定温区的磁致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y)Yy)2/3Ca1/3MnO3化合物 固相反应 磁热效应 磁熵变 空位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空位锰氧化物(La_(1-x-y)Y_y)_(2/3)Ca_(1/3)MnO_3的结构和输运性质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广圣 李小怡 吴小山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968-1973,共6页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1-x)2/3Ca1/3MnO3(V-LCMO)和(La(0.7-x)Y0.3)2/3Ca1/3MnO3)(V—LYCMO)(x=0,0.02,0.04,0.08,0.10)系列La空位锰氧化物样品。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有的样品均为单相,具有正交对称... 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1-x)2/3Ca1/3MnO3(V-LCMO)和(La(0.7-x)Y0.3)2/3Ca1/3MnO3)(V—LYCMO)(x=0,0.02,0.04,0.08,0.10)系列La空位锰氧化物样品。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所有的样品均为单相,具有正交对称性(Pnma)。La(1-x)2/3Ca1/3MnO3系统和(La(0.7-x)Y0.3)2/3Ca1/3MnO3系统的晶格参数以及Mn-O键长和Mn-O-Mn键角随La空位浓度不同而改变,说明在室温系统中存在Jahn-Teller效应。对于V-LYCM0系统,其晶格参数、Mn-O键长和Mn-O-Mn键角都比V-LCMO相应的值更小,这可能与离子半径小的Y^3+部分替代La^3+导致更大的晶格畸变有关。V—LCMO系统随着空位浓度的增大,绝缘体一金属的转变温度TMI几乎不变。在x=0.04时MR值在温度TMI处达到最大值,约为220%(8T)。而对V—LYCMO系统,其转变温度TMI约为50K,在温度40~50K左右最大的磁电阻值超过10^6%。认为很大的磁电阻效应与用离子半径小的Y部分替代离子半径大的La有关,它会破坏双交换作用,从而导致Jahn-Teller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2/3Ca1/3MnO3 (La(0.7-x)Y0.3)2/3Ca1/3MnO3 La空位 正交对称 JAHN-TELLER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C1基因敲除小鼠的繁殖及基因鉴定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仁鹏 吴小山 +2 位作者 王志森 葛金芳 陈飞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41-1343,共3页
饲养并繁殖酸敏感离子通道1(ASIC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鉴定子代小鼠基因型。ASIC1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和鉴定均获得成功,子代小鼠基因型分别为杂合子(ASIC1+/-)、纯合子(ASIC1-/-)和野生... 饲养并繁殖酸敏感离子通道1(ASIC1)基因敲除杂合子小鼠,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鉴定子代小鼠基因型。ASIC1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和鉴定均获得成功,子代小鼠基因型分别为杂合子(ASIC1+/-)、纯合子(ASIC1-/-)和野生型(ASIC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C1 基因敲除小鼠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空位庞磁电阻材料La_((1-x)2/3)Ca_(1/3)MnO_3的结构变化和输运性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小怡 罗广圣 吴小山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1-204,共4页
利用标准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1-x)2/3Ca1/3MnO3(x<0.1)系列具有稀土La空位的庞磁电阻锰氧化物多晶样品。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量分析表明所有的样品均为单相,单胞具有正交对称性(Pnma)。分析了不同浓度的La空位对磁电输运性质的影... 利用标准的固相反应法制备了La(1-x)2/3Ca1/3MnO3(x<0.1)系列具有稀土La空位的庞磁电阻锰氧化物多晶样品。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量分析表明所有的样品均为单相,单胞具有正交对称性(Pnma)。分析了不同浓度的La空位对磁电输运性质的影响:随着空位浓度的增大,绝缘体-金属的转变温度(TMI)几乎不变(约为267K),这表明少量的稀土空位不会破坏双交换作用;但当La空位浓度x>0.04时,零场电阻率增大,但磁电阻(MR)值减小;在x=0.04时MR值在转变温度TMI处达到最大值约为220%(8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1-x)2/3Ca(1/3)MnO3 La空位 结构 磁电阻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制掺杂Al_xGa_(1-x)N/GaN异质结构的微应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伟石 沙昊 +6 位作者 沈波 蔡宏灵 吴小山 蒋树声 郑文莉 贾全杰 姜晓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99-804,共6页
用MOCVD方法在 (0 0 0 1)取向的蓝宝石 (α -Al2 O3)衬底上生长了不同势垒层厚度的Al0 .2 2Ga0 .78N/GaN异质结构 ,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 (HRXRD)测量了其对称反射 (0 0 0 2 )和非对称反射 (10 14 )的倒易空间图 (RSM )。分析结果表明 ,... 用MOCVD方法在 (0 0 0 1)取向的蓝宝石 (α -Al2 O3)衬底上生长了不同势垒层厚度的Al0 .2 2Ga0 .78N/GaN异质结构 ,利用高分辨X射线衍射 (HRXRD)测量了其对称反射 (0 0 0 2 )和非对称反射 (10 14 )的倒易空间图 (RSM )。分析结果表明 ,势垒层内部微结构与应变状态和下层i -GaN的微结构与应变状态互相关联 ,当厚度大于 75 0 时 ,势垒层开始发生应变弛豫 ,临界厚度大于5 0 0 。势垒层具有一种“非常规”应变弛豫状态 ,这种状态的来源可能与n -AlGaN的内部缺陷以及i-GaN/α -A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掺杂 微应变 AlxGa1-x/GaN 异质结构 高分辨X射线衍射 微结构 驰豫线模型 半导体材料 氮化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