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宸 姜淮芜 +3 位作者 彭方兴 陈进 罗亮 陈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n=23)及B组(n=37)。A组给予毕Ⅰ式重建,B组...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成A组(n=23)及B组(n=37)。A组给予毕Ⅰ式重建,B组给予调节型双通道重建,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胆囊容积、胆囊收缩功能、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以及两组的随访症状。结果 A组患者术后3 d、7 d、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胆囊容积分别为(20.89±3.12)ml、(21.23±8.10)ml、(23.64±7.88)ml、(24.94±5.32)ml、(27.84±8.81)ml,均较术前(17.15±8.24)ml及B组术后同时期的(17.20±7.94)ml、(17.19±7.22)ml、(17.18±7.99)ml、(17.19±8.54)ml、(17.20±8.20)ml明显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各时期的胆囊排空率分别为13.04%、17.39%、13.04%、17.39%、21.74%,均较B组同时期的37.84%、43.24%、40.54%、43.24%、48.65%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患者各时期的血清CCK水平分别为(5.32±0.84)pmol/L、(5.35±0.76)pmol/L、(5.36±0.82)pmol/L、(5.38±0.77)pmol/L、(5.36±0.79)pmol/L,均较B组同时期的(4.45±0.39)pmol/L、(4.50±0.62)pmol/L、(4.48±0.41)pmol/L、(4.47±0.84)pmol/L、(4.51±0.33)pmol/L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随访症状中的消化道症状及胆囊结石发生率分别为43.48%、34.78%,均较B组的2.70%、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中实施调节型双通道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有利于患者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的恢复,可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消化道重建 胆囊收缩功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宸 彭方兴 +2 位作者 罗亮 陈汇 陈进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对胎肺成熟的足月胎儿及时终止妊娠,未足月者先给予保守治疗,胰腺炎病...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妊娠晚期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胰腺炎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对胎肺成熟的足月胎儿及时终止妊娠,未足月者先给予保守治疗,胰腺炎病情好转者继续待产至足月,保守治疗无效者及时终止妊娠并进行外科手术。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胰腺炎症状、体征及三酰甘油、C反应蛋白、血白细胞计数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指标均明显好转。32例患者中治愈31例,死亡1例,治愈率为96.9%。保守治疗治愈27例,孕妇及胎儿均存活;保守治疗无效行手术治疗5例,其中1例孕妇及胎儿均死亡,1例孕妇存活,胎儿死亡,其余3例孕妇及胎儿均存活。结论对于晚期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应及时制订适合该疾病的综合性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该疾病治愈率及孕妇胎儿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病 妊娠结局 高脂血症 腹腔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胃肠道重复癌的临床诊疗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宸 彭方兴 《哈尔滨医药》 2014年第1期57-57,59,共2页
重复癌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较易发生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多发癌与重复癌的临床报告在国内已逐渐增多,但部分报告往往将二者混淆.多发癌是指同一器官不同部位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而重复癌是指2个以上器官发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重复癌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较易发生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多发癌与重复癌的临床报告在国内已逐渐增多,但部分报告往往将二者混淆.多发癌是指同一器官不同部位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而重复癌是指2个以上器官发生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中6个月以内发生者为同时性重复癌;超过6个月者为异时性重复癌.现就我院近期诊治的 2例消化道重复癌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性重复癌 临床诊疗 原发性恶性肿瘤 胃肠道 异时性重复癌 消化道重复癌 器官发生 临床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愿者在地震医疗救护中的作用与组织
4
作者 吴宸 冯亮 +3 位作者 鲁顺容 陈莉 王利民 姜淮芜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9期2889-2891,共3页
目的:探讨地震救援中志愿者工作的重要作用与组织要求。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5.12汶川地震救援中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工作情况。结果:有2000余人次志愿者参加了本院675例地震伤员的救援工作,从医疗救助和基础保障两方面有力支持了救治工... 目的:探讨地震救援中志愿者工作的重要作用与组织要求。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5.12汶川地震救援中志愿者队伍的组织与工作情况。结果:有2000余人次志愿者参加了本院675例地震伤员的救援工作,从医疗救助和基础保障两方面有力支持了救治工作。结论:志愿者需要专职机构组织,可分为专业性与非专业性两部分,根据专业水准不同起的作用也不一样。对和谐社会也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的志愿者队伍尚需要得到更加合理地组织和使用,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救援 志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部血管肉瘤1例
5
作者 吴宸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33-134,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于2015年9月入院。约2岁时背部无明确诱因出现淤青色团块,后逐渐增大,无疼痛、出血等伴随症状,行激光治疗后好转。2013年患者原部位再次发现包块,为淤青色皮肤改变,其包块逐渐增大,高于皮肤并伴有疼... 1临床资料 患者,女,30岁,于2015年9月入院。约2岁时背部无明确诱因出现淤青色团块,后逐渐增大,无疼痛、出血等伴随症状,行激光治疗后好转。2013年患者原部位再次发现包块,为淤青色皮肤改变,其包块逐渐增大,高于皮肤并伴有疼痛。入院前2个月予平阳霉素注射及电频治疗,无好转,且包块持续增大伴疼痛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肉瘤 背部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位康复训练对腹腔镜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袁三英 韩爱华 +4 位作者 刘静梅 吴宸 罗亮 陈汇 彭方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19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体位康复训练对腹腔镜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被确诊为结肠癌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体位康复训练对腹腔镜结肠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于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被确诊为结肠癌并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采用体位康复训练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腹胀发生情况、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手术情况、手术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采用不同方案进行护理后,对照组术后2 d腹胀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胃肠蠕动开始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采取体位康复训练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术后腹胀发生率及相关并发症概率,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继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康复训练 腹腔镜 结肠癌 胃肠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后的两种重建术式评价 被引量:20
7
作者 肖仕明 姜淮芜 +3 位作者 吴宸 欧荣册 陈进 肖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682-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行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连续病例59例,依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胃食管侧端吻合重建组(GE组)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重建组(GIE组),GIE组重建在残...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行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连续病例59例,依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胃食管侧端吻合重建组(GE组)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重建组(GIE组),GIE组重建在残胃与食管间增加一段长35cm的连续性间置空肠,对比分析2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及中度以上贫血病例发生。术后1和6个月体重、RBC、Hb、Alb、PNI值以及其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术后1个月RBC(P=0.006)、Hb(P=0.001)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除外〕,GIE组和GE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E组术后腹部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Visick评分优于GE组(P<0.001):GIE组主要为Ⅱ级(74.2%),GE组主要为Ⅲ级(64.3%)。与GE组比较,GIE组术后并未延迟首次化疗时间(P>0.05),手术时间延长(0.35±0.13)h(P=0.01)。结论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防止癌细胞残留和改善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次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间置空肠 调节型双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D-二聚体与CA724水平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彭方兴 袁三英 +3 位作者 吴宸 陈进 罗亮 陈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2期3648-3650,3651,共4页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D二聚体(D-D)、糖类抗原724(CA724)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选取56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56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胃...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中D二聚体(D-D)、糖类抗原724(CA724)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胃肠外科接受治疗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选取56例胃良性病变患者和56例健康体检者分别纳入胃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D-D及CA724水平,分析胃癌患者病理指标与D-D及CA724水平的关系,以及影响胃癌患者D-D及CA724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前,胃癌组及胃良性病变组患者的D-D及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胃癌组患者的D-D及CA724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胃癌组患者的D-D及CA724水平仍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胃良性病变组患者的D-D及CA724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浆膜层浸润的患者D-D及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固有层及肌层浸润者,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D-D及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低分化者D-D及CA724水平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胃癌患者D-D及CA724水平升高作为因变量,将浆膜层浸润和有淋巴结转移,以及低分化作为自变量,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浆膜层浸润和有淋巴结转移,以及低分化均为胃癌患者D-D及CA724水平升高的相关因素(P<0.05)。CA724以6.90 U/m L为临界值时,单独CA724监测胃癌的敏感度、准确度均为83.93%,D-D以0.50 mg/L为临界值时,单独CA724监测胃癌的敏感度、准确度均为82.21%,当D-D及CA724联合监测时,其敏感度及准确度均为96.43%(54/56),提示D-D及CA724联合监测对于胃癌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单独D-D及CA724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单独D-D=5.973,χ2单独CA724=4.940,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前后监测外周血D-D及CA724指标水平可较好地反映其疾病情况,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周血 D二聚体 糖类抗原724 测定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预防大肠癌术后肠粘连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汇 彭方兴 +2 位作者 吴宸 罗亮 陈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3期79-80,共2页
肠粘连是大肠癌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机体的一种纤维增生的炎性反应是粘连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排便、造瘘口或肛门停止排气、腹痛、腹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将引发肠梗阻,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透明质酸钠和聚-DL-乳酸可吸... 肠粘连是大肠癌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机体的一种纤维增生的炎性反应是粘连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排便、造瘘口或肛门停止排气、腹痛、腹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将引发肠梗阻,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透明质酸钠和聚-DL-乳酸可吸收医用膜均有一定的预防肠粘连效果,但有关其预防效果的报道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DL-乳酸可吸收生物膜 透明质酸钠液 大肠癌 肠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方兴 袁三英 +3 位作者 罗亮 陈汇 吴宸 陈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6期451-453,457,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五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应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经B超或CT证实为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59例。其中30例应用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方案治疗作为EMS组,其余29例... 目的:探讨第五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应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经B超或CT证实为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59例。其中30例应用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方案治疗作为EMS组,其余29例采用传统的胆道镜手术方案治疗作为胆道镜组,随访至术后3个月。结果:EMS组较胆道镜组一期结石取尽率增加(P<0.05);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降低(P<0.05);而术中胆道出血率、胆管损伤率和术后胆道感染率、死亡率及肝功能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五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应用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高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 胆道镜 肝内外胆管结石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在可切除性胃癌的新辅助化疗 被引量:5
11
作者 肖仕明 吴宸 姜淮芜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680-685,共6页
目的总结潜在可切除胃癌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现状。方法通过PubMed,以胃肿瘤、胃癌/癌、新辅助治疗/化疗及术前治疗/化疗为关键词,检索近5年的相关文献。并检索2007及2008年ASCO年会的相关进展。总结NAC在胃... 目的总结潜在可切除胃癌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的现状。方法通过PubMed,以胃肿瘤、胃癌/癌、新辅助治疗/化疗及术前治疗/化疗为关键词,检索近5年的相关文献。并检索2007及2008年ASCO年会的相关进展。总结NAC在胃癌中的研究现状,评价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病例选择依据、缓解预测因子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结果共检索随机对照试验7个,其中3个为Ⅲ期试验。已进行的多数研究显示,NAC在胃癌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生存取得显著改善的NAC随机研究尚少,缺乏严格NAC与单独手术或围手术期化疗与辅助化疗对比的NAC随机研究。如何选择适当的病例、有效的NAC方案和治疗缓解的预测,尚需要解决。结论NAC在胃癌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但仍需进一步严格的前瞻性随机Ⅲ期试验证实。新的细胞毒性药物和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是将来进展的实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治疗 新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切法取脾在肝硬化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彭方兴 袁三英 +3 位作者 罗亮 陈汇 吴宸 陈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004-1005,共2页
目的:探讨旋切法取脾标本用于肝硬化伴脾肿大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脾肿大患者69例,均接受择期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36例患者旋切法取脾作为B组,其余33例采用小切口大块取脾作为A组... 目的:探讨旋切法取脾标本用于肝硬化伴脾肿大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硬化伴脾肿大患者69例,均接受择期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36例患者旋切法取脾作为B组,其余33例采用小切口大块取脾作为A组,采用临床对照研究,随访至术后3个月。结果:B组较对照A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脾重量、脾组织残留率、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氨、肝功能指标、肝性脑病和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旋切法取脾标本是安全、有效,且更符合美观及切口微小的患方心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大 腹腔镜 @旋切法取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术在肝硬化巨脾患者中的应用(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13
作者 彭方兴 吴宸 +2 位作者 罗亮 陈汇 陈进 《微创医学》 2016年第4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巨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手术条件的肝硬化巨脾患者21例,均实施腹腔镜脾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巨脾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手术条件的肝硬化巨脾患者21例,均实施腹腔镜脾切除术,观察患者术中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均顺利恢复出院,术后随访脾功能亢进表现明显改善。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肝硬化巨脾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良好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肝硬化巨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灌注加强治疗对胃癌手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文娟 姜淮芜 +3 位作者 肖仕明 陈进 何运胜 吴宸 《现代医药卫生》 2008年第10期1425-1426,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热灌注加强治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按照手术时间顺序分为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ⅡC)即实验... 目的:探讨术中热灌注加强治疗对进展期胃癌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0月~2005年9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按照手术时间顺序分为术中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operative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ⅡC)即实验组,单一手术治疗即对照组。实验组在手术中辅以HⅡC加强治疗,即将替加氟注射液600~1000mg加入42~44℃的蒸馏水2000ml中,于关腹前留置腹腔内15~20min。两组均在术后8~15天,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WBC正常后开始接受常规静脉化疗,并比较两组术后6、12、18、24个月的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6、12个月复发转移差异无显著性,18、24个月的复发转移情况,实验组分别为13例占18.3%,15例占21.1%;对照组分别为28例占35%,33例占41.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中行HⅡC加强治疗可以降低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 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肝脾损伤25例非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进 姜淮芜 +3 位作者 彭方兴 罗亮 肖仕明 吴宸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1期1603-1605,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闭合性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的方法、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25例采用NOM治疗的闭合性肝脾损伤患者中,肝损伤8例,损伤程度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肝右叶伤6例,肝左叶伤2例;脾损伤17例,... 目的分析探讨闭合性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nonoperative management,NOM)的方法、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25例采用NOM治疗的闭合性肝脾损伤患者中,肝损伤8例,损伤程度Ⅰ级1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肝右叶伤6例,肝左叶伤2例;脾损伤17例,损伤程度Ⅰ级2例,Ⅱ级4例,Ⅲ级11例。非手术治疗包括积极输液、止血、输血、抗炎、ICU监测等,部分患者辅助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结果 NOM治愈22例,成功率为88%,无并发症发生。1例因脾包膜下血肿延迟破裂出血中转手术治疗;2例因脾损伤活动性出血行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死亡1例。结论闭合性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多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NOM可治愈,但需在重症监护条件下严密观察、随访,如出现手术指征须及时中转手术治疗。动脉介入栓塞治疗可增加NOM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非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疝的Plug和PHS修补术的应用
16
作者 肖仕明 姜淮芜 +3 位作者 陈进 吴宸 肖琳 欧荣册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0年第12期974-978,共5页
目的:评估疝环充填式(Plug)和普理灵疝装置(P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09年6月连续施行Plug和PHS手术修补原发性腹股沟疝(直疝、斜疝)283例,按手术方式分别为Plug组和PHS组。主要观察手术并发... 目的:评估疝环充填式(Plug)和普理灵疝装置(PHS)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09年6月连续施行Plug和PHS手术修补原发性腹股沟疝(直疝、斜疝)283例,按手术方式分别为Plug组和PHS组。主要观察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以及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时间等指标。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2组患者术后均无复发及排异反应发生。平均手术时间(58.74±11.74)min,其中Plug组(58.17±11.13)min,PHS组(59.29±12.52)min(P=0.42)。3例出现尿潴留,与手术方式(P=0.62)、术前导尿(P=0.21)及前列腺增生无关(P=0.07)。术后12~24 h下床活动,2周全部恢复正常活动。结论:Plug和PHS手术治疗原发性腹股沟疝,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术后复发率低、疼痛轻、恢复快,是局部麻醉下日间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适宜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无张力修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粘连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的临床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宸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1期561-562,共2页
肠粘连是腹腔、盆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肠粘连不但可以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不孕不育等并发症,并且增加了腹腔再次手术的难度。肠粘连的形成过程复杂,确切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炎症介质、纤维溶解系统、基质蛋白酶系统及神经... 肠粘连是腹腔、盆腔术后的常见并发症,肠粘连不但可以导致肠梗阻、慢性腹痛、不孕不育等并发症,并且增加了腹腔再次手术的难度。肠粘连的形成过程复杂,确切的病理、生理发生机制仍不明确,炎症介质、纤维溶解系统、基质蛋白酶系统及神经系统均参与其中。目前临床上预防肠粘连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屏障(液体屏障和固体屏障)及药物治疗。关于肠粘连的分子生物目前研究较少,为肠粘连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粘连 机制 预防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家乐”整合营销研究——以皖南“QY农庄”为例
18
作者 严新明 吴宸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87-89,共3页
"农家乐"旅游的营销正从传统营销向整合营销转变。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农家乐"的整合营销提供了机会。以皖南"QY农庄"为例,对"农家乐"的整合营销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农家乐 整合营销 QY农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理灵疝装置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观察
19
作者 陈进 姜淮芜 +1 位作者 肖仕明 吴宸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8期2725-2726,共2页
目的:探讨普理灵疝装置(PHS)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6例局麻下使用PHS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方法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普理灵疝装置(PHS)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6例局麻下使用PHS行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方法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自主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复发率及住院时间等。结果: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50 min;术后疼痛轻,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5~7 d出院。随访1~12个月无复发,无伤口感染、慢性疼痛、异物感等并发症。结论:局麻下PHS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损伤轻、痛苦小及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安全有效的无张力疝修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外科手术 PHS 无张力疝修补术 局部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保留幽门与否的消化道重建比较
20
作者 肖仕明 姜淮芜 +2 位作者 陈进 吴宸 欧荣册 《现代医药卫生》 2009年第17期2563-2564,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保留幽门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胃癌根治术后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病例69例。依据保留幽门与否分为两组:幽门保留组(PPG组,31例)、不保留幽门组(nPPG组,38例)。主要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保留幽门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胃癌根治术后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病例69例。依据保留幽门与否分为两组:幽门保留组(PPG组,31例)、不保留幽门组(nPPG组,38例)。主要对比分析两组术后生活质量。结果: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及中度以上贫血病例发生。两组术后营养学状态差异无显著性(P>0.05)。PPG组术后腹胀、恶心、呕吐、胸骨后烧灼痛、反酸、嗳气等消化道症状重于nPPG组。Visick评分(P=0.006):PPG组主要为Ⅱ级(74.2%),nPPG组主要为Ⅰ级(92.1%)。结论: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在保留幽门与否的根治性全胃(近端次全胃)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保留幽门并不能进一步改善生活质量,主要表现在PPG组有更多、更重的上腹饱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切除术 保留幽门 消化道重建: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