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Gfp/Gus融合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验证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学龙 何海燕 +1 位作者 刘智宏 黄锐之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5-650,共6页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基因是广泛应用的2个报告基因,在定性和定量研究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功能等方面各有优劣。为联合使用这2个报告基因,根据报告基因序列设计2对带有特异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引物,PCR法分别扩增... 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和葡萄糖醛酸糖苷酶(Gus)基因是广泛应用的2个报告基因,在定性和定量研究基因表达和启动子功能等方面各有优劣。为联合使用这2个报告基因,根据报告基因序列设计2对带有特异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的引物,PCR法分别扩增增强型Gfp(eGfp)和Gus基因,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F-GC5941中,构建含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eGfp/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命名为pFGC-DR。注射农杆菌法转化烟草叶片,以及花器官农杆菌浸泡法转化拟南芥,发现融合基因成功地在烟草叶片中瞬时表达和在拟南芥中稳定表达,表明融合报告基因在烟草和拟南芥中都能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Gus双报告基因 植物表达载体 瞬时表达 转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图像相位变化的动画算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学龙 张明敏 潘志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68-70,179,共4页
W.T.Freeman等人提出了基于图像相位变化的动画算法。该文利用这种动画算法,结合光流场,在一个动画或视频的连续两帧图像之间实现了永不停止的动画。在灰度图像上实现这种动画的基础上,针对这种无移动动画对图像质量的损害,进行了灰度... W.T.Freeman等人提出了基于图像相位变化的动画算法。该文利用这种动画算法,结合光流场,在一个动画或视频的连续两帧图像之间实现了永不停止的动画。在灰度图像上实现这种动画的基础上,针对这种无移动动画对图像质量的损害,进行了灰度拉伸等后期处理,提高了动画的图像质量。另外,把这种算法扩展到彩色图像,并采用lαβ颜色空间,得到了更好的效果。最后,把这种动画通过纹理映射,应用到三维场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相位变化 动画算法 光流场 灰度拉伸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C的非参数快速变点检测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学龙 徐维超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5年第7期5-8,共4页
目前,变点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实际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变点检测技术中的常用参数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变点检测的非参数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应为首次应用AUC(曲线下面积)对样... 目前,变点检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实际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变点检测技术中的常用参数方法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变点检测的非参数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应为首次应用AUC(曲线下面积)对样本数据进行在线变点检测。该方法将变点检测分为2个阶段:预分析阶段,对样本数据进行加窗处理,通过计算窗口中样本数据的AUC值的方式来间接得到其均值和方差;检测阶段,通过假设检验的方法对经过处理后的样本数据进行变点检测。通过实验仿真,可以观察到此算法与常规CUSUM算法相比,具有更好的稳健性,而且对检测多个突变点的情况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点检测 非参数估计 AU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nPex16p基因cDNA的克隆与表达
4
作者 吴学龙 刘智宏 +2 位作者 何海燕 郎春秀 陈锦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3-209,共7页
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AtPex16p/SSE1基因序列与油菜数据库BBSRC BrassicaDB比对,得到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同源EST序列,拼接出油菜Pex16p基因全长cDNA电子克隆,然后设计全长引物,以甘蓝型油菜种子cDNA为模板,克隆Pex16p基因,得到全... 利用模式植物拟南芥AtPex16p/SSE1基因序列与油菜数据库BBSRC BrassicaDB比对,得到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同源EST序列,拼接出油菜Pex16p基因全长cDNA电子克隆,然后设计全长引物,以甘蓝型油菜种子cDNA为模板,克隆Pex16p基因,得到全长为1 101bp的cDNA,编码366个氨基酸的蛋白,命名为BnPex16p。Bn-Pex16p基因序列与拟南芥AtPex16p/SSE1同源,其蛋白与拟南芥同源蛋白具有完全相同的PTS2型过氧化物酶体定位肽,进化关系相近。半定量PCR(RT-PCR)发现BnPex16p基因在油菜幼嫩的根、茎、叶和种子中均有高丰度表达,在种子发育过程的中期和后期表达水平增加,暗示该基因在油脂的积累中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 油菜Pex16p基因 序列分析 甘蓝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南芥的抗病信号传导途径 被引量:7
5
作者 刘士旺 吴学龙 郭泽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04-111,共8页
拟南芥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模式植物。植物感病和抗病取决于病原物无毒基因产物和寄主抗病基因产物的识别,以及随后的相关防卫反应的激活。在拟南芥的抗病过程中,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信号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参与着抗病过程中... 拟南芥是研究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模式植物。植物感病和抗病取决于病原物无毒基因产物和寄主抗病基因产物的识别,以及随后的相关防卫反应的激活。在拟南芥的抗病过程中,水杨酸、茉莉酸、乙烯等信号分子都不同程度地参与着抗病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这些信号分子在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中的作用存在差异,因而将抗病信号传导分为依赖于水杨酸和依赖于茉莉酸/乙烯的途径。本文将着重讨论这些信号分子在植物系统获得抗性以及诱导系统抗性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抗病信号 传导途径 植物 病原物 模式植物 无毒基因 寄主抗病基因 水杨酸 茉莉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ω-3△^(15)-脂肪酸脱氧酶基因AhFAD3A的克隆及其表达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列洪 李付振 +2 位作者 吴学龙 宋度林 王美兴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7,共7页
花生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在不同种质资源中存在着差异,与籽仁的不同发育时期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RACE的方法,从萌发的花生子叶中克隆了一个参与花生α-亚麻酸合成的ω-3△1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命名为AhFAD3A。... 花生油中的α-亚麻酸含量在不同种质资源中存在着差异,与籽仁的不同发育时期也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利用RACE的方法,从萌发的花生子叶中克隆了一个参与花生α-亚麻酸合成的ω-3△15-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命名为AhFAD3A。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别比较分析了AhFAD3A和Ah FAD8基因在花生不同组织、籽仁发育不同阶段、萌发过程中的表达特征,结果表明:AhFAD3A基因主要在花期的叶片组织和根部、籽仁形成期表达,在其它发育阶段该基因的表达量比较低,证实该基因的表达与花生籽仁中α-亚麻酸的形成呈正相关;AhFAD8基因在花生的整个生育阶段的绿色组织中表达、非光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确定AhFAD3A基因的功能、表达调控及其与花生籽仁中α-亚麻酸形成的关系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Omega-3 脂肪酸脱氢酶 AhFAD3A 表达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反向PCR法分离转基因油菜外源T-DNA侧翼序列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坤 吴学龙 +1 位作者 朗春秀 陈锦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002-5005,共4页
[目的]优化反向PCR(IPCR)条件分离油菜转基因外源T-DNA的侧翼序列。[方法]以单拷贝的转基因油菜FS4为研究材料,用改良CTAB法提取转基因油菜总DNA,并进行酶切、纯化、自连接,再通过两轮巢式PCR扩增,进行序列对比。[结果]两轮巢式PCR扩增... [目的]优化反向PCR(IPCR)条件分离油菜转基因外源T-DNA的侧翼序列。[方法]以单拷贝的转基因油菜FS4为研究材料,用改良CTAB法提取转基因油菜总DNA,并进行酶切、纯化、自连接,再通过两轮巢式PCR扩增,进行序列对比。[结果]两轮巢式PCR扩增得到1个大小为4.0kb的片段,其序列与油菜数据库中BH652424和BZ044084两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7.8%和63.4%。根据序列比对结果设计特异引物对进行PCR验证的结果,也证明了FS4转基因油菜中T-DNA的确插入在该位点。[结论]优化后的IPCR条件能成功分离油菜转基因外源T-DNA的侧翼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向PCR 侧翼序列 改良CTAB法 转基因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无叶枕基因克隆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许永汉 彭建斐 +4 位作者 邓敏娟 吴学龙 鲍烈明 陈锦清 金卫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6-441,共6页
本研究报道由早籼品种"广陆矮4号"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产生的水稻无叶枕突变体Oslg1-3。该水稻无叶枕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将基因定位在第4号染色体,并最终克隆出该基因。除了无叶枕以外,Oslg1-3突变体... 本研究报道由早籼品种"广陆矮4号"经60Coγ射线辐射诱变产生的水稻无叶枕突变体Oslg1-3。该水稻无叶枕性状受单隐性基因控制,通过图位克隆的方法将基因定位在第4号染色体,并最终克隆出该基因。除了无叶枕以外,Oslg1-3突变体的叶角即叶片与叶鞘之间的夹角也很小,因而叶片直立,可以用来培育叶片直立型水稻新品种。田间试验分析表明,经过遗传改良的Oslg1-3品系在合理密植的条件下能够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显示出该突变体材料在水稻育种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枕 突变 密植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种子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异交稳定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郎春秀 王伏林 +3 位作者 吴学龙 石江华 陈锦清 吴关庭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716-1721,共6页
为降低油菜种子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并使之在异交条件下保持基本稳定,以高油品种CY2作为受体亲本,采用RNA干涉技术沉默油菜内源Bn FAD2基因的表达,抑制油酸脱饱和反应。育成的3个独立转基因株系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下降到6%以下,其... 为降低油菜种子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并使之在异交条件下保持基本稳定,以高油品种CY2作为受体亲本,采用RNA干涉技术沉默油菜内源Bn FAD2基因的表达,抑制油酸脱饱和反应。育成的3个独立转基因株系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下降到6%以下,其中亚油酸含量较受体亲本降低78.2%-86.5%,亚麻酸含量降低53.4%-65.8%。将3个转基因株系与2个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较高的常规品种正反交,F1种子中这2种脂肪酸的含量依然保持在与转基因亲本相仿的低水平。由此可知,通过RNA干涉技术沉默Bn FAD2基因的表达可赋予油菜低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异交稳定特性。这一特性的获得对于今后培育异交稳定的高油酸油菜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亚油酸 亚麻酸 FAD2基因 RNA干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PEP转运子BnPPT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和表达模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坤 吴学龙 +2 位作者 郎春秀 刘智宏 陈锦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共7页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转运子基因(Phosphoenolpyruvate/phosphate translocator1,PPT1)是细胞质体碳水化合物转运的一个关键基因,在植物莽草酸代谢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十字花科拟南芥PEP转运子AtPPT1基因序列与...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转运子基因(Phosphoenolpyruvate/phosphate translocator1,PPT1)是细胞质体碳水化合物转运的一个关键基因,在植物莽草酸代谢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十字花科拟南芥PEP转运子AtPPT1基因序列与油菜数据库BBSRC Brassica DB中相应ESTs设计全长引物,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幼嫩叶片基因组DNA和种子cDNA为模板,克隆到了甘蓝型油菜PEP转运子基因全长序列,命名为BnPPT1。该基因基因组gDNA全长为2 075 bp,含有8个内含子,编码区长度为1 224 bp,编码407个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BnPPT1与同属于十字花科拟南芥AtPPT1转运子同源性很高,仅有个别氨基酸的差异。进一步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BnPPT1基因在油菜各器官中表达差异很大,在幼嫩的子叶和茎中有较高丰度的表达,在中早期发育的种子中表达丰度逐步升高,种子成熟后期没有表达,暗示该基因在油菜籽粒中油份等物质积累中有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PT1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甘蓝型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WRKY19基因启动子功能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1
作者 郝中娜 王海华 +1 位作者 吴学龙 郭泽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6期99-103,共5页
利用已获得的水稻WRKY19基因启动子(OsW19p::GUS)的转基因植株进行研究,分析了OsW19p在T1代苗期时的诱导表达特性,GUS荧光测定结果表明:OsW19p的表达可被ABA(100μmol/L)、SA(500μmol/L)、高温(42℃)、低温(5℃)和伤处理增强;被2,4-D(1... 利用已获得的水稻WRKY19基因启动子(OsW19p::GUS)的转基因植株进行研究,分析了OsW19p在T1代苗期时的诱导表达特性,GUS荧光测定结果表明:OsW19p的表达可被ABA(100μmol/L)、SA(500μmol/L)、高温(42℃)、低温(5℃)和伤处理增强;被2,4-D(1μmol/L)、NaCl(200mmol/L)和PEG4000(25%)处理抑制;IAA(5μmol/L)、MeJA(100μmol/L)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对OsW19p的表达几乎没有影响。OsW19p在转基因植株根中的表达水平高于35s,但在叶片中低于35s。OsW19p在转基因水稻扬花期茎部中表达水平最高,其次是花、叶鞘和叶片,在根部表达水平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RKY基因 启动子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lation of the Flanking Sequences Adjacent to Transgenic T-DNA in Brassica napus Genome by an Improved Inverse PCR Method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坤 吴学龙 +1 位作者 朗春秀 陈锦清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2期65-68,139,共5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isolate flanking sequences adjacent to the transgenic T-DNA in Brassica napus by an improved inverse PCR method.[Method] Using single clone of transgenic FS4 in Brassica napus as the ...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isolate flanking sequences adjacent to the transgenic T-DNA in Brassica napus by an improved inverse PCR method.[Method] Using single clone of transgenic FS4 in Brassica napus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total DNA was extracted from transgenic Brassica napus by using modified CTAB method.After enzyme digestion and purification,self-joining was made.Two circles of nested PCR and the sequence alignment were carried out.[Result] A fragement with the size of 4.0 kb was amplifie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verse PCR(IPCR) Flanking sequences Improved CTAB method Transgenic Brassica nap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故道地区砀山酥梨幼树密植早丰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学龙 陈昭存 +3 位作者 郭宏杰 杨文芳 李红民 张林华 《山西果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砀山酥梨 密植 产量 栽培技术 园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呷村-有热矿区含矿带精细结构对比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志强 陈懋弘 +6 位作者 毛景文 党院 李义邦 辛天贵 王康 高扬 吴学龙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9-616,共18页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VMS矿床之一,具有容矿火山岩系+硫化物矿体+喷气岩的"三位一体"特征,以及下部筒状或漏斗状网脉状矿(西矿带)和上部层状块状矿(东矿带)的"双层结构"样式。其南部有热矿区...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我国著名的VMS矿床之一,具有容矿火山岩系+硫化物矿体+喷气岩的"三位一体"特征,以及下部筒状或漏斗状网脉状矿(西矿带)和上部层状块状矿(东矿带)的"双层结构"样式。其南部有热矿区找矿虽有进展,但突破不大。为确定有热矿区的找矿方向,本文对呷村矿床和有热矿区含矿带进行了精细结构对比,认为有热北部19~31线由块状硅化流纹质火山岩+条纹条带状流纹质凝灰岩+千枚状绢云母凝灰岩组成火山喷发单元,以强烈的硅化为特征,发育大量的脉状-网脉状构造,与呷村西矿带完全可以对比;而有热南部39~55线则由块状"黄矿"矿石与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组成喷气-火山单元,但缺乏重晶石、硅质岩等喷气沉积岩;以"黄矿"为主,仅形成铅锌贫矿体,与呷村矿床东矿带富含重晶石、以"黑矿"为主,形成银铜铅锌富矿体的特征有较大区别。同时,有热块状矿体上部还存在厚达70~130 m的流纹质火山岩和脉状-网脉状矿体,据此认为有热矿带总体上可与呷村西矿带对比,代表热液喷流成矿系统的热水补给通道相,其中的块状(黄矿)矿体具微"双层"结构特征,有可能为早期热流成矿系统的另一个独立的"微"VMS矿床。由此判断有热矿区东部流纹质火山岩与碳质板岩的转换界面处深部存在类似呷村东矿带的以"黑矿"块状矿体+重晶石组合为代表的隐伏矿体,从而共同组成一个"下黄上黑"共两层块状矿体的"堆垛式"结构型式。寻找以"黑矿"-重晶石组合为代表的隐伏银铜铅锌块状矿体是有热矿区今后取得找矿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矿带 精细结构对比 VMS型矿床 找矿方向 呷村-有热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的hrmA蛋白质具有诱导水稻细胞产生防卫反应的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志强 吴学龙 +2 位作者 陈旭君 李德葆 郭泽建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5-160,共6页
将丁香假单胞菌hrmA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9中,得到重组载体pET hrmA。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复性的融合蛋白能诱导水稻悬浮细胞的活性氧迸发,处理20min后达到峰值。Nor... 将丁香假单胞菌hrmA基因构建到原核表达载体pET 29中,得到重组载体pET hrmA。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了以包含体形式存在的融合蛋白。复性的融合蛋白能诱导水稻悬浮细胞的活性氧迸发,处理20min后达到峰值。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hrmA蛋白能显著地诱导PBZ1基因在水稻悬浮细胞中表达,在所观察的时间内PBZ1基因表达丰度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增加,用hrmA处理水稻植株,诱导了PAL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hrmA融合蛋白具有激活水稻细胞防卫反应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mA基因 蛋白质表达 激发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花生新品种在浙江的适应性试验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付振 宋度林 +3 位作者 吴学龙 吴列洪 梁尹明 孙永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0期1523-1524,1529,共3页
对引进的12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春播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均能适应浙江的环境,远杂9102和花育20春播全生育期仅有117 d,早熟性优于其他品种;大花生中的花育22和花育33产量最高;黑花生系选N8生育期123 d,且出米率和饱满度均优于中花9号... 对引进的12个花生新品种进行春播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系)均能适应浙江的环境,远杂9102和花育20春播全生育期仅有117 d,早熟性优于其他品种;大花生中的花育22和花育33产量最高;黑花生系选N8生育期123 d,且出米率和饱满度均优于中花9号,可作为特色花生加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早熟性 产量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盐田垃圾场主场垃圾特性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廖利 吴学龙 黎青松 《环境与开发》 1999年第1期8-9,共2页
结合深圳市盐田区垃圾场处置工程,对主场近期堆放的垃圾进行了基本特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田区表层垃圾组分以有机成分为主,热值较高.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超过允许排放浓度.主垃圾场的下层垃圾已进入厌氧发酵阶段,填埋... 结合深圳市盐田区垃圾场处置工程,对主场近期堆放的垃圾进行了基本特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盐田区表层垃圾组分以有机成分为主,热值较高.渗沥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超过允许排放浓度.主垃圾场的下层垃圾已进入厌氧发酵阶段,填埋气体中甲烷浓度达50%以上,对垃圾场处置工程的施工安全具有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场 垃圾成分 低位热值 渗沥液 填埋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构造解析重建的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模型 被引量:3
18
作者 党院 陈懋弘 +6 位作者 毛景文 薛志强 李义邦 辛天贵 王康 高扬 吴学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7-1092,共16页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著名的VHMS矿床之一,前人曾进行过详细的矿床模型研究。对于矿床下部脉状矿体大致呈层状平行于上部块状矿体的地质现象,前人曾提出"层状矿席+层控网脉状矿带"等模式。文章通过对呷村矿床... 四川省白玉县呷村银多金属矿床是中国著名的VHMS矿床之一,前人曾进行过详细的矿床模型研究。对于矿床下部脉状矿体大致呈层状平行于上部块状矿体的地质现象,前人曾提出"层状矿席+层控网脉状矿带"等模式。文章通过对呷村矿床地质特征的详细研究后认为,呷村矿床在印支期形成之后,遭受到燕山期弧-陆碰撞造山的强烈改造,导致矿区地层直立并倒转,并在能干性弱的流纹质火山岩中普遍发生层内韧性剪切变形,使原先近于垂直层状矿体和喷气沉积岩的下-中部脉状-网脉状矿体被构造置换为紧闭褶皱状、无根褶皱状、透镜体状,并近于平行于上部层状矿体。构造恢复表明,下-中部脉状-网脉状矿体原始三维形态为不整合的筒状或漏斗状,与上部层状矿体组成典型的"下筒上层"的"双层结构"。根据脉状-网脉状矿体和层状矿体的空间展布特征,在构造恢复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了呷村VHMS矿床的双通道夹卤水池的矿床模型。该模型对矿区外围找矿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韧性剪切变形 构造置换 VHMS 矿床模型 呷村银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盐田垃圾场处置工程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树青 廖利 +1 位作者 吴学龙 粱顺文 《环境卫生工程》 2001年第4期167-169,共3页
通过分析、比较深圳盐田垃圾场处置工程各方案的优缺点 ,确定将全部垃圾进行两级筛分 ,然后对不同的筛分产物使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使垃圾场的陈垃圾得到合理消纳 。
关键词 简易垃圾场 处置方案 渗滤液 重金属 筛分特性 深圳 盐田 废物处理 垃圾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SLG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柯丽萍 郑滔 +2 位作者 吴学龙 何海燕 陈锦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64-769,共6页
通过不同甘蓝型油菜中SLG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探索了甘蓝型油菜中是否存在与芸薹属二倍体中相同或相似的S-locus基因。对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品系中SLG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这些甘蓝型油菜中都存在第2类的SLG基因,而且,... 通过不同甘蓝型油菜中SLG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探索了甘蓝型油菜中是否存在与芸薹属二倍体中相同或相似的S-locus基因。对10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品系中SLG基因的PCR扩增和序列比较分析发现,这些甘蓝型油菜中都存在第2类的SLG基因,而且,同二倍体芸薹属物种一样,第2类SLG基因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只有5个甘蓝型油菜品种和品系中存在第一类SLG基因,而且这些基因序列之间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即同源性在96%以上,明显高于不同等位基因之间的同源性。这些甘蓝型油菜中的class I SLG基因可能源于同一个自交不亲和单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自交不亲和 SLG基因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