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Mg_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孝泉 闫洪 胡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73,共3页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观察了Mg2Si颗粒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2Si颗粒呈汉字状分布;半固态成形减轻了传统压铸件缩孔、偏析等铸造缺陷;液态压铸微观组织基本形貌以大块枝... 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Mg2Si/AM60镁基复合材料,观察了Mg2Si颗粒的分布情况,并对其半固态流变压铸成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g2Si颗粒呈汉字状分布;半固态成形减轻了传统压铸件缩孔、偏析等铸造缺陷;液态压铸微观组织基本形貌以大块枝晶为主,液相不规则分布在枝晶间;半固态流变压铸后微观组织绝大部分为球状或类球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镁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 流变压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_3金属间化合物的形貌控制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孝泉 罗达 胡志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0-22,30,共4页
TiAl_3的形貌及尺寸是影响原位生成金属间化合物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关键因素。讨论了加入合金元素及调节工艺参数来控制TiAl_3金属间化合物形貌。同时,展望了TiAl_3形貌控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TI Al3金属间化合物 形貌 合金元素 工艺参数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Al-Si合金激光熔覆涂层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孝泉 胡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0-94,共5页
为增强铝合金表面性能,在铝合金表面上激光熔覆Al/Ti/C合金粉末,得到原位Ti C增强熔覆层。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结合界面为锯齿状,且熔覆层的致密度好、无裂纹;在熔覆层生成了Al3Ti和Ti C增强相;在熔覆层和基体的结合面处,Al3Ti和Ti C尺寸... 为增强铝合金表面性能,在铝合金表面上激光熔覆Al/Ti/C合金粉末,得到原位Ti C增强熔覆层。结果表明:熔覆层的结合界面为锯齿状,且熔覆层的致密度好、无裂纹;在熔覆层生成了Al3Ti和Ti C增强相;在熔覆层和基体的结合面处,Al3Ti和Ti C尺寸分别为2~4μm和1μm,熔覆层中部Al3Ti和Ti C分别为6~10μm球状晶粒和3~5μm的十字晶枝;熔覆层的平均稀释率低于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激光熔覆 原位 TiC增强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擦参数对镁基复合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孝泉 刘井才 宋金波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4-106,共3页
研究了采用原位法制备的Mg2Si/AM60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其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硬度增加,其磨损量随之减小,磨损性能得到显著加强;该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外加载荷增大而持续增加,与基体相比,Mg2Si/AM60复合材料推迟了微量磨损... 研究了采用原位法制备的Mg2Si/AM60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其磨损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硬度增加,其磨损量随之减小,磨损性能得到显著加强;该复合材料的磨损量随外加载荷增大而持续增加,与基体相比,Mg2Si/AM60复合材料推迟了微量磨损向严重磨损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 镁基复合材料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元素对铝基体中Al-Ti金属间化合物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孝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25,共5页
研究了Cu、Zn、Si及Mg元素对铝基体中TiAl_3金属间化合物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分析了TiAl_3相的生成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TiAl_3在纯铝中大部分为块状及短棒状;当Cu、Zn或者Si元素加入后,Ti... 研究了Cu、Zn、Si及Mg元素对铝基体中TiAl_3金属间化合物形貌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仪分析了TiAl_3相的生成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TiAl_3在纯铝中大部分为块状及短棒状;当Cu、Zn或者Si元素加入后,TiAl_3相分别呈现出笔直的长棒状、具有一定弧度的长条状及带分支的长条状;然而,当加入Mg元素后长条状TiAl_3的表面变得凹凸不平。熔体热对流的加强、晶体结构的改变、原子替换及降低熔体表面张力是TiAl_3相在各种合金元素作用下表现出不同形貌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 合金元素 TiAl3金属间化合物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汽车零件半固态流变成型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孝泉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5,79,共4页
采用原位法制备镁基复合材料,通过机械搅拌法制备出Mg2Si/AM60半固态浆料。比较研究了半固态复合材料流变成形件和常规压铸件的组织。结果表明:流变成形件浇注温度低、压射力大、压铸件表面质量好、内部组织均匀、大部分固相以球状存在。
关键词 汽车零件 复合材料 流变压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速铁路控制网测量技术方法探讨
7
作者 曹娟华 吴维军 +2 位作者 刘焕明 刘尚华 吴孝泉 《铁道勘察》 2024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改善普速铁路有砟轨道长期运营后容易变形、损坏,线位逐年变化导致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增高等难题,对引入坐标控制的相关可行性方案进行探讨,并对测量费用、测量精度、测量效率及技术前景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直接引入高速铁路CPⅢ控... 为改善普速铁路有砟轨道长期运营后容易变形、损坏,线位逐年变化导致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增高等难题,对引入坐标控制的相关可行性方案进行探讨,并对测量费用、测量精度、测量效率及技术前景等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直接引入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方法,必将导致精度有余而效率不足等适用性问题。基于全站仪免置平测量的三维平差技术对控制网进行整体施测和整体平差,为控制网测量与线路测量合二为一创造了条件,数据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有利于测量效率的提升;避开了高程异常的解算,为高程测量精度的提高另辟蹊径;为全站仪工程测量坐标系统、卫星测量地心坐标系统的统一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因此,不宜直接引入高速铁路CPⅢ控制网测量方法,而基于全站仪免置平测量的三维平差技术与方法在诸多方面都具有良好特性和应用前景,值得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坐标控制 全站仪免置平 三维平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7Mg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WC增强镍基合金熔覆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孝泉 尧登灿 +2 位作者 张道达 闫洪 胡志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2,共6页
在AlSi7Mg铝合金表面制备单道和多道WC增强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稀释率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当激光扫描速度由3.3 mm·s^(-1)增至6.0 mm·s^(-1)时,单道激光熔覆层中的气孔和裂纹变少;在扫... 在AlSi7Mg铝合金表面制备单道和多道WC增强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研究了熔覆层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稀释率和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当激光扫描速度由3.3 mm·s^(-1)增至6.0 mm·s^(-1)时,单道激光熔覆层中的气孔和裂纹变少;在扫描速度4.6 mm·s^(-1)、光斑直径1.0 mm、搭接率20%条件下,多道熔覆层中WC颗粒主要分布在熔覆区与过渡区界面处,裂纹和气孔分别位于搭接处和熔覆层底部;第1道熔覆层及最后1道(第5道)熔覆层的稀释率比第2~4道的高约10%;WC增强镍基合金熔覆层中生成了AlNi、Al_(3) Ni、M_(7)C_(3)、M_(23)C_(3)等析出相,其平均稀释率约45%,显微硬度约1100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WC增强镍基合金熔覆层 稀释率 显微硬度 显微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表面激光诱导纳米化对氮碳共渗层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道达 赵龙志 +3 位作者 连勇 周洪波 吴孝泉 孟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3-161,共9页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的激光冲击诱导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对氮碳共渗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20、30 J等2种单脉冲能量分别对2组316L不锈钢样品进行激光冲击预处理,另外以无激光冲击预处理样品为对照,对上述3组样品同炉进行...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的激光冲击诱导316L不锈钢表面纳米化,对氮碳共渗层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20、30 J等2种单脉冲能量分别对2组316L不锈钢样品进行激光冲击预处理,另外以无激光冲击预处理样品为对照,对上述3组样品同炉进行离子氮碳共渗(保持温度为480℃)。采用SEM、GD-MS、XRD方法研究氮碳共渗层的显微组织、成分及相结构,采用显微硬度仪、摩擦磨损机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氮碳共渗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进行测试。结果经激光冲击强化的氮碳共渗层的横截面组织结构分别为近表面富氮SN层、中间粗晶变形层和内侧富碳SC层。在渗层中C原子浓度的变化曲线呈现S形,在渗层与基体交界处C原子含量达到最大值。此外,3组不锈钢样品均主要由S相和γ相组成。经过激光冲击后样品的氮碳共渗层S相的含量大幅增加,γ相显著减少。结论激光冲击能量为20 J的不锈钢样品的渗层具有经济性的物相组成和渗层厚度,兼具良好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其实际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 奥氏体不锈钢 氮碳共渗 电化学 显微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齿形误差的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暐 吴孝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1,16,共8页
针对齿轮齿廓修形和齿形磨损产生的齿形偏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解析啮合刚度和准静态传动误差模型,该模型基于转动位移协调原理,考虑了齿轮啮合过程中角接触和结构耦合的影响。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针对齿轮齿廓修形和齿形磨损产生的齿形偏差,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解析啮合刚度和准静态传动误差模型,该模型基于转动位移协调原理,考虑了齿轮啮合过程中角接触和结构耦合的影响。通过与有限元法计算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齿形误差和齿形磨损对啮合刚度和准静态传动误差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齿形偏差对啮合刚度和准静态传动误差的极限值和分布均有显著影响,且随着齿形磨损程度的增大,齿形磨损对啮合刚度和准静态传动误差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齿轮 啮合刚度 准静态传动误差 齿形误差 齿形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渗氮温度的奥氏体不锈钢渗层组织及性能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兰兰 张道达 吴孝泉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5-620,共6页
通过对316L奥氏体钢进行4种不同温度的离子渗氮处理,并对渗氮试样进行金相、扫描、XRD和电化学检测,进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渗氮温度对316L不锈钢表面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450℃渗氮的试样,其硬... 通过对316L奥氏体钢进行4种不同温度的离子渗氮处理,并对渗氮试样进行金相、扫描、XRD和电化学检测,进而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不同渗氮温度对316L不锈钢表面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经过450℃渗氮的试样,其硬度最高,耐腐蚀性最好,渗氮层和分界层均匀性最好。此外,初步判断,渗氮过程中,S相的形成和分解是个动态过程,二者同时进行。在450℃下S相的形成速度明显大于分解速度,从而使其试样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渗氮 奥氏体不锈钢 渗氮层组织 耐腐蚀性能 S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途径与实践研究——以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平台建设为例
12
作者 吴孝泉 施渊吉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双高计划”将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地方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并存在平台缺乏领军人物及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平台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反哺”... “双高计划”将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地方高职院校缺少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并存在平台缺乏领军人物及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水平不高、平台管理机制不完善、技术技能创新动力不足、科技创新“反哺”教育机制未确立、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江西制造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省级科研平台协同构建校级技术技能创新服务中心,打造技术创新服务师资团队、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完善平台管理机制、开拓校企合作渠道,并通过社会服务、企业资助、科技项目资助等多渠道解决平台建设与运营经费。目前,初步形成以校内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双高计划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structure and Gd-rich phase evolution of as-cast AZ31-xGd magnesium alloys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被引量:10
13
作者 CHU Chen-liang WU Xiao-quan +5 位作者 QIU Shui-cai TANG Bin-bing YIN Zheng YAN Hong LUO Chao HU Zh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15,共15页
The microstructure and Gd-rich phase evolution of as-cast AZ31-xGd(x=0,1.5 wt.%,2.0 wt.%and 2.5 wt.%)magnesium alloys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deeply in the present work.Results sh... The microstructure and Gd-rich phase evolution of as-cast AZ31-xGd(x=0,1.5 wt.%,2.0 wt.%and 2.5 wt.%)magnesium alloys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deeply in the present work.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amellar(Mg,Al)3Gd phases transformed into the particle-like Al2Gd phases in AZ31 magnesium alloys with Gd addition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leading to yielding more sphericalα-Mg grains.When Gd content is 2.0 wt.%,the size of semi-solid spherical grains reaches the minimum.The main mechanism of grain refinement lies in the remelting of dendritic branches as well as the auxiliary effect of a small number of Al2Gd particles as grain refining inoculants.Meanwhile,Al2Gd particles enriched at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s can remarkably retard the growth rate ofα-Mg grains.A reduction of deformation resistance has been successfully achieved in AZ31-2.0Gd magnesium alloy after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which shows a moderate compressive deformation resistance(230 MPa),comparing to the as-cast AZ31 magnesium alloy(280 MPa)and semi-solid AZ31 magnesium alloy(209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MICROSTRUCTURE rare earth element Al2Gd particle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l_2Sm phase in as-extruded AZ61-xSm magnesium alloys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treatment 被引量:7
14
作者 Chen-liang CHU Zhi HU +3 位作者 Xiao LI Hong YAN Xiao-quan WU Yuan-lu MAI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7期1311-1320,共10页
The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l2Sm phase in as-extruded AZ61-xSm(x=0, 1.5, 2.0 and 2.5, mass fraction, %) magnesium alloys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 The evolu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Al2Sm phase in as-extruded AZ61-xSm(x=0, 1.5, 2.0 and 2.5, mass fraction, %) magnesium alloys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as-extruded AZ61 magnesium alloys were modified with Sm, the smaller and rounder grains were obtained during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When the Sm content is 2.0%(mass fraction), the average size of the globular grains reached the smallest value of 90 μm. Although a few Al2Sm particles existed in the α-Mg grains, most of Al2Sm particles solidified at the edge of the globular grains with the width of 20 μm. These phenomena are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forces acting on Al2Sm particles in front of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leading to Al2Sm particles accumulating at the solid-liquid interface and then solidifying at the edge of the globular grains in the quenching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lloy rare earth element semi-solid isothermal heat treatment Al2Sm partic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b modification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2 Si/AM60 composites 被引量:3
15
作者 闫洪 胡勇 吴孝泉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B07期411-415,共5页
The refining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b on Mg2Si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rix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Mg3Sb2 particles in the composites with the addition of Sb,and Mg3Sb2 can pro... The refining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Sb on Mg2Si and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matrix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Mg3Sb2 particles in the composites with the addition of Sb,and Mg3Sb2 can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fine polygonal type Mg2Si by providing nucleation site.Meanwhile,the grain size of Sb modified alloy is finer than that of the matrix. The improved microstructure results in the 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is increased by 12.2%with the addition of 0.8%S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SI Sb modification magnesium matrix composites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mechanical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b modification on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g_2 Si/AM60 composites
16
作者 闫洪 胡勇 吴孝泉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B07期476-480,共5页
The semi-solid antiburning AZ61-1.0%Y magnesium alloy slurry with fine circular solid phase was fabricated by a novel type continuous mechanical stirring in this work.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emisolid slurry was cha... The semi-solid antiburning AZ61-1.0%Y magnesium alloy slurry with fine circular solid phase was fabricated by a novel type continuous mechanical stirring in this work.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semisolid slurry was characterized by a metallography microscop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ine circular solid phase distributes uniformly in the slurry when the stirring temperature ranges from 600 to 605℃.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irring velocity,the size of the solid phase becomes smaller and small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tirring time,the size of solid phase gets finer,but if the stirring time is longer than the critical time,it will be coarsened abnormally.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emi-solid AZ61-1.0%Y alloy are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normally casting magnesium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OLID continuous mechanical stir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复合涂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 被引量:9
17
作者 吴孝泉 闫洪 +3 位作者 辛勇 喻保标 胡志 孙勇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574-2582,共9页
利用SEM、EDS、磨损试验机及硬度测试仪等设备对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扫描速度为5 mm/s时,熔覆层气孔、裂纹等缺陷相对较少;在熔覆层顶部生成了许多块状及网状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部生成了(N... 利用SEM、EDS、磨损试验机及硬度测试仪等设备对铝合金表面激光熔覆层的组织与磨损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扫描速度为5 mm/s时,熔覆层气孔、裂纹等缺陷相对较少;在熔覆层顶部生成了许多块状及网状的Ni-Al金属间化合物,中部生成了(Ni,Cr,Fe)xCy金属间化合物,底部存在大量具有明显生长方向性的柱状α-Al枝晶。熔覆层顶部及中部保持着高硬度值,中部硬度最高值达8200MPa,是熔覆层底部硬度值的5倍以上。硬度值在熔覆层中部的末端开始显著下降。熔覆层的摩擦系数根据载荷不同其值在0.37~0.43间变化,并随着载荷增加而有所降低。Ni-Al和(Ni,Cr,Fe)xCy金属间化合物等强化相在熔覆层中的生成及其在在熔覆层中上层的均匀分布是改善材料硬度及磨损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铝合金 镍基复合材 Ni-Al金属间化合物 (Ni Cr Fe)xCy金属间化合物
原文传递
汽车驱动桥壳有限元分析及结构改进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孝泉 《机械传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1-134,共4页
为了验证某卡车驱动桥壳的工作特性,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其驱动桥壳进行强度分析,当其6倍满载轴荷时,其最大应力超过材料抗拉极限,通过增大桥壳的倒角并且垂直距离提高10mm优化之后,其最大应力为549.0MPa,降低了10%。采用.S-N方... 为了验证某卡车驱动桥壳的工作特性,基于有限元方法对其驱动桥壳进行强度分析,当其6倍满载轴荷时,其最大应力超过材料抗拉极限,通过增大桥壳的倒角并且垂直距离提高10mm优化之后,其最大应力为549.0MPa,降低了10%。采用.S-N方法对该驱动桥壳的优化方案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分析,其最小寿命为1.57×10^6次,大于国标要求的8×10^5次。优化之后的桥壳的第一阶自由模态频率和第一阶约束模态频率分别为101.5Hz和125.9Hz,均处于驱动桥旋转激励频率范围之外,将会有效避免其发生共振。优化之后驱动桥壳的每米最大变形为1.097mm/m,小于国标要求的1.5mm/m,因此其优化方案的刚度、模态、强度及疲劳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桥壳 强度 疲劳 模态 刚度
原文传递
Si对原位自生镁基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孝泉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2-954,共3页
采用原位法制备Mg2Si/AM60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Si粉对Mg2Si/AM60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增加,其磨损量随之减小,磨损性能得到显著加强。外加载荷增大,复合材料磨损量持续增加。与... 采用原位法制备Mg2Si/AM60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Si粉对Mg2Si/AM60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质量分数增加,复合材料硬度增加,其磨损量随之减小,磨损性能得到显著加强。外加载荷增大,复合材料磨损量持续增加。与基体AM60相比,Mg2Si/AM60复合材料有效推迟微量磨损向严重磨损转变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 镁基复合材料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