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梗阻的多排螺旋CT诊断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威岚 滑炎卿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4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 探讨肠梗阻在多层螺旋CT(MSCT,Multi-slice spiral CT)中的表现和MSCT诊断肠梗阻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总结2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病例的MSCT检查结果,并将其中MSCT确诊为肠梗阻的病例与临床手术结果对照。扫描采用MSCT平扫或平扫后... 目的 探讨肠梗阻在多层螺旋CT(MSCT,Multi-slice spiral CT)中的表现和MSCT诊断肠梗阻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总结2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病例的MSCT检查结果,并将其中MSCT确诊为肠梗阻的病例与临床手术结果对照。扫描采用MSCT平扫或平扫后增强扫描,成像方法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重建成像。结果 有23例MSCT诊断为不同程度肠梗阻,其中18例经手术治疗,CT报告梗阻部位正确的为17例,病因诊断正确的为17例。与手术结果对照,符合率均为94%。临床怀疑肠梗阻而MSCT检查后排除的另5例中有3例发现其他病变,MSCT检查结果与手术完全符合。 结论 MSCT对肠梗阻的程度、部位和梗阻原因的诊断及病变区血供情况的了解有重大意义,可作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多排螺旋CT 诊断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吴威岚 滑炎卿 张国桢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病例的MDCT检查结果 ,并将其中MDCT确诊为肠梗阻的病例与临床手术结果对照。扫描采用MDCT平扫或平扫后增强扫描 ,成像方法为薄层横断面、多方...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8例临床怀疑为肠梗阻病例的MDCT检查结果 ,并将其中MDCT确诊为肠梗阻的病例与临床手术结果对照。扫描采用MDCT平扫或平扫后增强扫描 ,成像方法为薄层横断面、多方位重建成像。结果 :有 2 3例CT诊断为不同程度肠梗阻 ,其中 18例经手术治疗 ,CT报告梗阻部位正确的为 17例 ,病因诊断正确的为 17例 ,与手术结果对照 ,符合率均为 94 %。临床怀疑肠梗阻而MDCT检查后排除的另 5例中有 3例发现其他病变 ,MDCT检查结果与手术完全符合。结论 :MDCT对肠梗阻及其病因的诊断、血供情况的了解均有重大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诊断 多排螺旋CT 检查结果 临床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重建触发单位对MSCT冠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威岚 滑炎卿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重建触发单位(%-百分比法和ms-固定时间法)对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的12例CT检查过程中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下、没有早搏等严重心律不齐,但采用固定时间法重建冠脉有运动伪影的患者,在原始扫描数据基础... 目的探讨不同重建触发单位(%-百分比法和ms-固定时间法)对M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连续的12例CT检查过程中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下、没有早搏等严重心律不齐,但采用固定时间法重建冠脉有运动伪影的患者,在原始扫描数据基础上每位患者再分别经百分比法和固定时间法重建,以右冠状动脉作为对比参照,辅以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比较两种不同重建方法对成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12例病人中,4例在固定时间法基础上再采用百分比法重建后图像质量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余8例经2种方法重建的图像质量基本相同。结论当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下并且没有早搏等心律不齐的病人,采用百分比法重建有助于消除或减少图像的运动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 多层螺旋CT 图像重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部螺旋CT检查方案(二)
4
作者 吴威岚 滑炎卿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1997年第2期83-85,共3页
长程螺旋CT或称长螺旋CT在本讲座中系指每个螺旋扫描周期大于24秒或覆盖两个解剖部位以上的扫描方式。诚如总则中所指出,长短螺旋扫描之间并无明确的划分标准,它受扫描部位与层厚,扫描条件及螺矩诸因素影响,仅是一种相对的界定而已... 长程螺旋CT或称长螺旋CT在本讲座中系指每个螺旋扫描周期大于24秒或覆盖两个解剖部位以上的扫描方式。诚如总则中所指出,长短螺旋扫描之间并无明确的划分标准,它受扫描部位与层厚,扫描条件及螺矩诸因素影响,仅是一种相对的界定而已,提请读者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检查 体部 螺旋扫描 扫描条件 层厚 解剖部位 影响 因素 总则 扫描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解剖特异性观察曲线-SIGMA窗
5
作者 吴威岚 王鸣鹏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1996年第1期19-21,共3页
由于肺实质与纵隔对X线衰减的巨大差异,使胸部CT图象上各种组织CT值的差异超过1000HU以上,因此目前诊断胸部疾病常需用二种不同观察效果的窗,即肺窗和纵隔窗。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应胸部解剖特异性的非线性观察曲线——SIGMA窗来观察胸部C... 由于肺实质与纵隔对X线衰减的巨大差异,使胸部CT图象上各种组织CT值的差异超过1000HU以上,因此目前诊断胸部疾病常需用二种不同观察效果的窗,即肺窗和纵隔窗。本文介绍了一种适应胸部解剖特异性的非线性观察曲线——SIGMA窗来观察胸部CT图象,并将其与目前常用的两种单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SIGMA窗能显示扫描所得的所有密度范围,并且强调了诊断所需的相关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比用二种单窗的观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CT 观察 诊断 纵隔 特异性 解剖 肺实质 巨大 痰病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部螺旋CT检查方案(三)
6
作者 吴威岚 滑炎卿 张国侦 《上海医学影像》 1997年第3期124-127,共4页
范围 全肝 定位片 350mm、120KV、50-100mA正位像造影剂非离子型(ultravist300)90ml+生理盐水30ml,压力注射器静注,速率为3.0ml/s。口服1000ml稀释的60%泛影葡胺,30分钟内服完。
关键词 螺旋CT检查 体部 泛影葡胺 压力注射器 正位 生理盐水 造影剂 静注 口服 内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肝脏CT表现一例
7
作者 吴威岚 葛云明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4期259-259,共1页
病史:男性,33岁,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伴乏力、中上腹不适一月就诊。查AST、ALT轻度增高,HbsAb(+),HbcAb(+),拟诊肝炎收治入院。予保肝治疗一个月,肝功能无明显好转,并出现口齿含糊、进食呛咳及行走不稳。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 病史:男性,33岁,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伴乏力、中上腹不适一月就诊。查AST、ALT轻度增高,HbsAb(+),HbcAb(+),拟诊肝炎收治入院。予保肝治疗一个月,肝功能无明显好转,并出现口齿含糊、进食呛咳及行走不稳。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脏肋下未及,脾脏肋下两指。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关节活动好,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直线行走欠稳,指鼻实验右手稍差。头颅及腹部CT检查示:两侧五脑、基底节区、脑干有多发密度减低灶,边界欠清,无占位效应。肝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脏 诊断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8
作者 高兴汉 张锦蓉 +2 位作者 吴威岚 张国桢 张国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10-313,共4页
评价螺旋CT在尘肺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的39例中有23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结节影 ,大于10mm的大结节有12例 ,2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35例显示胸膜病变 ... 评价螺旋CT在尘肺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的39例中有23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结节影 ,大于10mm的大结节有12例 ,29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 ,35例显示胸膜病变 ,11例分别患有新老肺结核灶 ,34例有不同组的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纠正胸片误诊的Ⅰ期尘肺5例 ,Ⅱ期尘肺1例 ,发现胸片未能准确分期的Ⅱ期尘肺4例、Ⅲ期尘肺2例。结论 :螺旋CT在显示尘肺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上较常规胸片敏感 ,可以弥补X线平片的许多不足 ,有利于尘肺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尘肺结节 肺气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1
9
作者 唐平 肖立 +4 位作者 王巍 殷于磊 吴威岚 滑炎卿 张国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MSCT表现,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肿瘤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男5例,女16例,年龄14~78岁...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肿瘤MSCT表现,其中浆液性囊腺瘤5例,黏液性囊腺肿瘤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男5例,女16例,年龄14~78岁,平均52岁。使用4层和16层螺旋CT,平扫21例,同时增强20例。结果:①浆液性囊腺瘤多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囊壁及分隔厚薄均匀,无壁结节。②黏液性囊腺肿瘤表现为多房或单房、边界清楚、无壁结节或壁结节小;而黏液性囊腺癌浸润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壁结节较大。③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为多房或葡萄串样囊性肿块,与扩张的胰管相通。④实性假乳头状瘤边界清,可有较厚包膜,囊性成分与实性成分构成比例不一,实性部分逐步强化。结论:MSCT可以展示胰腺囊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嫌色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表现 被引量:6
10
作者 唐平 郑向鹏 +5 位作者 卢晨 吴威岚 毛定飚 葛虓俊 吴昊 滑炎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挖掘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其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诊断的ChRCC患者7例,男例3例,女4例,年龄48~70岁,平均55.1岁。术前均行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增强皮质期和实质期动态扫描。回顾性... 目的:挖掘肾嫌色细胞癌(ChRCC)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点,提高其术前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诊断的ChRCC患者7例,男例3例,女4例,年龄48~70岁,平均55.1岁。术前均行4层或16层螺旋CT平扫、增强皮质期和实质期动态扫描。回顾性分析肿瘤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程度等CT征象,其中以肿瘤的相对强化程度评价肿瘤强化表现。结果:肿瘤轴位长径14.8~89.9mm,平均50.0mm,边界均清楚、光整。平扫等密度或略高密度,密度均匀5例,不均匀2例。不均匀2例中,1例为体积最大者,边缘少许小钙化,内见坏死囊变区及条片状瘢痕,另1例内见星状瘢痕。增强扫描皮质期及实质期病灶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1例,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2例。增强皮质期病灶/肾皮质密度比值平均为0.544,增强实质期病灶/肾皮质密度比值平均为0.494。结论:ChRCC瘤体密度较均匀,轻度强化,瘤内钙化、出血及坏死囊变者少,CT对其诊断可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肾嫌色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重建技术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毛定飚 滑炎卿 +5 位作者 张国桢 王鸣鹏 吴威岚 胡非 葛虓俊 丁其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各种重建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时各种重建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疾病的准确性。材料和方法:20例患者做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回顾性心电门控、0.42s螺旋扫描),进行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仿真内窥镜(CTVE)等图像后处理,并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20例患者的136节段(血管直径≥2mm)中,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有122节段(89.7%)。对于CT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节段,在横断位图像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2%和94.4%,CTVE为71.8%和84.4%,MIP为68.7%和84.4%,CPR为65.6%和87.7%,VRT为65.6%和74.4%。将5种重建技术结合后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5%和96.6%。结论:横断面图像显示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在冠状动脉中高度狭窄的诊断上,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血管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小梁骨结构的CT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鸣鹏 谭军 +2 位作者 吴威岚 张国桢 朱汉民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3,54,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骨量和骨的质量。本文采用高分辨率CT的椎体骨横断面成像,利用微机的图像分析系统,在85例病人中随机抽取了27例,从微观角度对小梁骨的结构、数量、大小等的...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而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主要取决于骨量和骨的质量。本文采用高分辨率CT的椎体骨横断面成像,利用微机的图像分析系统,在85例病人中随机抽取了27例,从微观角度对小梁骨的结构、数量、大小等的一些变异因素进行分析,并初步研究了骨密度与骨小梁图像参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病人根据年龄分成两组(<50岁和≥50岁)。结果显示,两组中表示骨质量的各项参数都有明显的差异。有意义的主要差异是小梁总数、小梁的直径和小梁的面积。小梁结构的初步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与松质骨结构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骨结构 骨质疏松性骨折 病人 老年人 小梁 高分辨率CT 人中 骨质量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上呼吸道CT测量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其勇 吴威岚 +3 位作者 滑炎卿 毛定飚 葛虓俊 张国桢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CT测量 病人 上呼吸道 诊断 OSAS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治疗 引发 健康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外伤螺旋CT三维成像的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非 滑炎卿 +2 位作者 吴威岚 张国桢 范新东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7年第4期215-217,共3页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对颌面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Somatom Plus S型CT扫描机和随机所附3D软件对25例颌面外伤作三维成像显示。由3位放射诊断医生和4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用双盲法对每例二维和三维CT图像分别作出评... 目的:评价螺旋CT扫描三维成像对颌面外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使用Somatom Plus S型CT扫描机和随机所附3D软件对25例颌面外伤作三维成像显示。由3位放射诊断医生和4位口腔颌面外科医生用双盲法对每例二维和三维CT图像分别作出评价。结果:三维CT对骨折全貌的显示、骨折块数目测定、移位及骨折分型优于二维CT。结论:螺旋CT扫描获得的容积数据可重建高精度二维和三维图像;三维图像能完整地显示骨折全貌,便于临床医生及时作出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和进行术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外伤 CT 三维成像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 AJCC—UICC胸内淋巴结分组的CT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非 吴威岚 +1 位作者 滑炎卿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目的 探讨在胸部CT图像上应用1997 AJCC—UICC胸内淋巴结分组的方法。方法 10例患者(淋巴瘤5例,结节病2例,转移性淋巴肿3例)均有胸部CT扫描。所见的胸内淋巴结用1997 AJCC-UICC方法进行分组。结果 应用1997 AJCC-UICC淋巴结分组方法在... 目的 探讨在胸部CT图像上应用1997 AJCC—UICC胸内淋巴结分组的方法。方法 10例患者(淋巴瘤5例,结节病2例,转移性淋巴肿3例)均有胸部CT扫描。所见的胸内淋巴结用1997 AJCC-UICC方法进行分组。结果 应用1997 AJCC-UICC淋巴结分组方法在胸部上划分8个层区。Ⅰ第6颈椎上缘至肺尖包括锁骨上和斜角肌组;Ⅱ肺尖至无名静脉横行段包括IR/L和3A/3P组;Ⅲ无名静脉横行段至主动脉弓上缘包括2R/L和3A/3P组;Ⅳ主动脉弓上缘至主肺动脉窗包括4R/L、5和6组;Ⅴ主肺动脉窗至左肺动脉包括4R/L、5、6和10R/L组;Ⅵ左肺动脉至隆突包括4R/L、5、6和10R/L组;Ⅶ隆突下3cm以内包括7和10R/L组;Ⅷ隆突下3cm至膈上包括8R/L和9R/L组。在肺尖至膈上各层面肺内为11—14R/L组。结论 8个层区的划分,使1997 AJCC-UICC淋巴结分组方法在胸部中的应用更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转移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评价侵犯胰周血管的胰腺癌的可切除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平 滑炎卿 +3 位作者 吴威岚 王巍 殷于磊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9年第2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侵犯胰周血管的胰腺癌的可切除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细胞癌66例,根据MSCT所示的胰腺癌肿块与胰周血管之间的关系(累及血管周长、血管变形和狭窄的程度、累及血管纵轴的长度),预设五组指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评价侵犯胰周血管的胰腺癌的可切除性。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导管细胞癌66例,根据MSCT所示的胰腺癌肿块与胰周血管之间的关系(累及血管周长、血管变形和狭窄的程度、累及血管纵轴的长度),预设五组指标判断胰周血管侵犯时胰腺癌的可切除性,计算各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假阴性、假阳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本组中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30例,胰体尾切除17例,内引流17例,剖腹探查2例。手术探查无血管侵犯34例,血管侵犯32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第一组各项指标均为优,第二组、第三组及第五组的假阴性或假阳性较高,第四组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大大低于第一组。结论综合血管受侵的周长、血管变形或狭窄程度及血管纵轴受累的长度,MSCT可用于术前评价胰腺癌的可切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可切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在鼻及牙外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非 吴威岚 +1 位作者 吴昊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2005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鼻及牙槽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鼻面部外伤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方位(MPR)、曲面(CPR)和三维(3D)重建,评价有无骨折和对骨折分型。结果25例鼻外伤中,确诊鼻骨骨折23例,排...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鼻及牙槽外伤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鼻面部外伤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方位(MPR)、曲面(CPR)和三维(3D)重建,评价有无骨折和对骨折分型。结果25例鼻外伤中,确诊鼻骨骨折23例,排除骨折2例。21例牙外伤中,牙缺失伴有上、下牙槽骨折的15例,排除牙槽骨折6例。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鼻及牙槽骨折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且可为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牙外伤 诊断 鼻骨 牙槽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松质骨的三维构筑学成像研究
18
作者 王鸣鹏 吴威岚 +1 位作者 朱汉民 张国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骨量和松质骨显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相对较为成熟的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并借助工程学上的Euler定律,以活体无创三维成像方法,对小梁骨的结构和连接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 目的研究骨量和松质骨显微结构的变化,及其与骨质疏松症骨折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采用相对较为成熟的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并借助工程学上的Euler定律,以活体无创三维成像方法,对小梁骨的结构和连接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横向排列的骨小梁逐渐消失,纵向骨小梁变细,与周围的小梁逐步失去其连接性;二维横断面图像在小梁连接性描述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原因是小梁骨在垂直方向的走向并非规律有序。由于松质骨的显微结构具有不同的类型,它们之间不能等同比较。结论三维结构连接性和连接密度的结果显示板状型的小梁具有较高的连接密度和较小的连接性;而杆状型的小梁则连接密度较低和连接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骨 骨结构 连接性 三维重建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S胸内淋巴结分组的改进及其应用价值
19
作者 胡非 吴威岚 +1 位作者 滑炎卿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1997年第4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在胸部CT图像上应用ATS淋巴结分组方法材料与方法:10例患者(淋巴瘤5例,结节病2例,转移性淋巴肿3例)均有胸部CT扫描。所见的胸内淋巴结用ATS方法进行分组。结果:运用ATS淋巴结分组法在胸部CT上划分六个区域。1.第六颈椎上缘至... 目的:探讨在胸部CT图像上应用ATS淋巴结分组方法材料与方法:10例患者(淋巴瘤5例,结节病2例,转移性淋巴肿3例)均有胸部CT扫描。所见的胸内淋巴结用ATS方法进行分组。结果:运用ATS淋巴结分组法在胸部CT上划分六个区域。1.第六颈椎上缘至肺尖区域包括1R/L组;2.肺尖至主动脉弓上缘区域包括2R/L和6组;3.主动脉弓上缘至隆突区域包括4R/L、5、6和10R组;4.隆突下方3cm以内区域包括7和10R/L组;5.隆突下3cm至横膈上区域包括8R/L和14R/L组;6.两肺上叶支气管以远的肺内淋巴结为11R/L组。结论:六个标志区域的划分,使ATS淋巴结分组方法在胸部CT中的应用更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胸部CT扫描 主动脉弓 应用价值 横膈 转移性 结节病 支气管 颈椎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检测冠状动脉钙化的方法及价值
20
作者 吴威岚 胡非 张国桢 《上海医学影像》 1997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介绍螺旋CR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的方法,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用西门子Somtom Plus螺旋CT机对选定的50例患者(分为冠心组和非冠心组,各25例)做心脏螺旋扫描,以层厚3mm重建后,对各层面CAC检测并定量评分。结果:螺... 目的:介绍螺旋CR检测冠状动脉钙化(CAC)的方法,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用西门子Somtom Plus螺旋CT机对选定的50例患者(分为冠心组和非冠心组,各25例)做心脏螺旋扫描,以层厚3mm重建后,对各层面CAC检测并定量评分。结果:螺旋CT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定量评分数据有稳定性和重复性。冠心组的钙化定量评分显著高于非冠心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钙化 螺旋CT机 定量评分 临床应用价值 患者 层厚 螺旋扫描 心脏 检测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