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效果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吴凯瑞 叶宇 +3 位作者 李娇月 裴蓓 李学军 程红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66-2475,共10页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刺激患者的身心状态。现代医疗模式下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满足不了患者的高抗药性,寻求有效的中医新疗法、多手段治疗CAG伴IM已迫在眉睫。目... 背景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生(IM)是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的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刺激患者的身心状态。现代医疗模式下质子泵抑制剂和胃黏膜保护剂满足不了患者的高抗药性,寻求有效的中医新疗法、多手段治疗CAG伴IM已迫在眉睫。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脾胃培源方加减联合针刺治疗CAG伴IM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治未病中心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经胃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结果为CAG伴IM患者2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治疗组A 68例,治疗组B 67例,均参与6周治疗。(1)对照组: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叶酸片(3次/d);(2)治疗组A:予脾胃培源方分证型加减(2次/d);(3)治疗组B:脾胃培源方(用法同组A)联合针刺(1次/d),以足三里、梁丘、公孙、内关、中脘为主穴,据证型选用配穴。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记录OLGA、OLGIM分期,胃黏膜病理疗效,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症状评分,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分,药物相关不良事件(A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结果完成6周疗程的患者共192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A:66例,治疗组B:64例)患者。对照组有效率为48.39%(30/62),治疗组A有效率为69.70%(46/66),治疗组B有效率为71.88%(46/64);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44,P=0.01)。三组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评分、临床症状评分、PRO量表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胃黏膜病理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慢性炎症、萎缩、IM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活动性炎症、发育不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胃脘胀满、胃脘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RO量表评分:治疗组A和治疗组B反酸、消化不良、排便、心理状态、全身症状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AE、ADR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胃培源方联合针刺治疗CAG伴IM的总体临床疗效优于铝镁加混悬液联合叶酸片,比传统抗酸剂与胃黏膜保护剂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生 脾胃培源方 针药联合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机制的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凯瑞 叶宇 +1 位作者 李羲子 李学军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基于近5年国内外对肠脑轴机制的研究,结合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试验和临床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临床相关性,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三方面综述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为基于肠脑轴机制治疗心脾两虚型... 基于近5年国内外对肠脑轴机制的研究,结合中医药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试验和临床研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及临床相关性,从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三方面综述心脾两虚型不寐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为基于肠脑轴机制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提供思路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心脾两虚证 肠脑轴机制 针灸治疗 中药治疗 推拿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叶宇 吴凯瑞 +5 位作者 徐芳园 程红亮 李洪涛 戴帆 张宜廷 凌美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06-611,共6页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天突有“清利咽喉第一穴”之称,芒针透刺可疗“深邪远痹”。紧扣天突与中... 吞咽障碍是中风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西医对于该病的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而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疗效显著,天突有“清利咽喉第一穴”之称,芒针透刺可疗“深邪远痹”。紧扣天突与中风后吞咽障碍之病因、病机、病位的相关性,探讨芒针透刺天突治疗该病的理论基础及独特优势,以期为芒针透刺天突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应用奠定临床基础,为针刺治疗该病提供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吞咽障碍 天突 芒针透刺 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突触可塑性探讨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思路探析
4
作者 叶宇 吴凯瑞 +3 位作者 程红亮 李学军 吴燕玲 李婉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2552-2558,共7页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因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认知障碍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VD虽然是唯一能够预防的痴呆类型,但其病程较长,发病机制复杂,且患病率日趋上升,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 血管性痴呆(VD)是一种因脑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认知障碍疾病,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二大痴呆类型。VD虽然是唯一能够预防的痴呆类型,但其病程较长,发病机制复杂,且患病率日趋上升,对老年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VD已成为当今临床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不仅是研究学习和记忆的重要基础,也是VD的重要机制。然而近年来却鲜有研究将突触可塑性与中医相结合用于治疗VD。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并结合临床实践,将中医辨证论治与辨经论治的思维同西医的微观视野进行融合,另辟视角:将突触可塑性与中医的整体观念、病证及“经络病变”融会贯通,基于调节突触可塑性探析中医针、灸、药并举共同治疗VD的临床思路,以期为今后中医诊疗VD提供更高质量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触可塑性 血管性痴呆 整体观念 辨经论治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眼挑战系统在中国女排比赛中的运用研究——以2021年世界排球联赛为例
5
作者 吴凯瑞 《消费电子》 2021年第7期79-80,共2页
科技助力体育发展,鹰眼挑战系统提高排球比赛过程与得分的公平公正。中国女排作为世界强队,其鹰眼挑战成功率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分析2021年世界排球联赛5月25日至6月8日鹰眼挑战系统在中国女排比赛中的运用情况... 科技助力体育发展,鹰眼挑战系统提高排球比赛过程与得分的公平公正。中国女排作为世界强队,其鹰眼挑战成功率备受关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分析法分析2021年世界排球联赛5月25日至6月8日鹰眼挑战系统在中国女排比赛中的运用情况。得出:中国女排的鹰眼挑战内容集中为:界内与界外球、打手出界及触网项目;其他国家的挑战内容也多为此。此外,在本次赛程中,中国女排的鹰眼挑战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参赛国家。但鹰眼挑战系统耗费时间较长,整体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眼挑战系统 中国女排 世界排球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吴凯瑞 叶宇 +6 位作者 裴蓓 宋标 张艺 李婷婷 杨琦 刘云 李学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0,共11页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中药组及联合组,每组32例(每组各脱落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巴派特片联合叶酸片治疗(均3次/d),中药组患者予脾胃培源丸(8 g,3次/d),联合组在中药组基础上加艾灸(1次/d),连续12周。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情况;进行胃黏膜病理评分;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评价患者身心状态、生活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10、IL-37、转化生长因子(TGF)-β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患者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TAT3/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记录并比较药物不良反应与不良事件。结果 3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药组与联合组治疗胃黏膜萎缩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20/30)、86.67%(26/30)、90.00%(27/30)(P<0.05)。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病理评分、PRO量表评分降低,TNF-α、IL-1β、IL-37、TGF-β含量降低,STAT3、mTOR mRNA相对表达量及STAT3、p-STAT3、mTOR、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IL-4、IL-10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与联合组胃黏膜病理评分、PRO量表评分,TNF-α、IL-1β、IL-37、TGF-β含量,STAT3、mTOR mRNA相对表达量及STAT3、p-STAT3、mTOR、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IL-4、IL-10含量均升高(P<0.05)。治疗后,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STAT3、mTOR mRNA及STAT3、p-STAT3、mTOR、p-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P<0.05)。结论 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可能通过抑制STAT3/mTOR信号通路异常活化,调控机体炎症机制,上调相关抗炎因子水平,下调促炎因子表达,并增加相关修复因子的表达,促进萎缩胃黏膜恢复,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身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培源丸 慢性萎缩性胃炎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炎症机制 身心状态
原文传递
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随机对照研究
7
作者 裴蓓 孙琴 +2 位作者 丁文静 吴凯瑞 李学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均为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符合纳入标准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均为2022年6月-2023年12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符合纳入标准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8例。治疗组予以脾胃培源方颗粒治疗,对照组予以叶酸片治疗,均持续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理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胃镜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白细胞介素-6(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运用Western Blot、RT-qPCR法检测胃组织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xC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表达水平。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项病理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胃镜评分均下降(P<0.05),血清PGⅠ、PGⅡ、G-17及IL-10水平升高(P<0.05),血清IL-6、TNF-α降低(P<0.05),病灶组织xCT、GPX4、PPARα蛋白和mRNA水平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各项病理评分和黏膜色泽、黏膜质地胃镜评分降低(P<0.05),胃脘胀满、胃脘痛、食少纳呆、神疲乏力、气短懒言中医症状评分亦降低(P<0.05);治疗组PGⅠ、G-17、IL-6、IL-10、TNF-α表达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病灶组织xCT、GPX4、PPARα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脾胃培源方可通过调节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和病灶组织xCT、GPX4、PPARα蛋白及mRNA表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的病理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脾胃培源方 疗效观察 中药复方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瓷都皇冠上的明珠
8
作者 吴凯瑞 吴伟燕(指导) 《小学生之友(趣味学习版)(上旬)》 2023年第1期46-46,共1页
说起瓷都景德镇,大家都会想起那些琳琅满目、晶莹剔透的瓷器,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把景德镇打扮成一个美丽的皇冠。晶莹的玲珑瓷高雅秀气,一个个米粒般的“小洞”却滴水不漏,透着点点荧光,把瓷器装点得格外剔透。
关键词 玲珑瓷 瓷都景德镇 瓷器 明珠 皇冠
原文传递
近5年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9
作者 叶宇 吴凯瑞 +1 位作者 程红亮 颜贵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23-126,共4页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酒精性肝损伤疾病,常见于长期嗜酒无度人群,AFL患者人群日渐庞大,严重影响生活与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于AFL的治疗尚存在不足,而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优势明显。本文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中医药治疗... 酒精性脂肪肝(AF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酒精性肝损伤疾病,常见于长期嗜酒无度人群,AFL患者人群日渐庞大,严重影响生活与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对于AFL的治疗尚存在不足,而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优势明显。本文从病因病机、针灸治疗、中医药治疗三个方面阐述AFL中医药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脂肪肝 病因病机 针灸治疗 中药复方 中成药 综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