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选择器与除磷脱氮 被引量:17
1
作者 吴凡松 彭永臻 王维斌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2-34,共3页
对各种生物选择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好氧选择器是利用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来工作的 ;而缺氧、厌氧选择器是利用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的环境化学条件下独特的代谢功能来工作... 对各种生物选择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指出好氧选择器是利用丝状菌和菌胶团细菌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反应动力学参数来工作的 ;而缺氧、厌氧选择器是利用反硝化细菌和聚磷菌在不同的环境化学条件下独特的代谢功能来工作的。另外 ,缺氧、厌氧选择器同除磷脱氮所设置的缺氧池和厌氧池虽然在机理上相同 ,但在目的和结果上具有根本的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选择器 除磷 脱氮 污泥膨胀 反应动力学 反硝化细菌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生物除磷系统设计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凡松 彭永臻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6-58,共3页
讨论了强化生物除磷 (EBPR)系统设计中泥龄的确定以及除磷效果与有机物浓度的关系 ,对不同水平的除磷目标给出了相应的单元组成。
关键词 城市 污水处理厂 生物 除磷系统 设计 厌氧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F网络用于活性污泥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凡松 彭永臻 +1 位作者 王维斌 王佐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8-49,共2页
 以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资料为样本,研究了基于径向基函数(RBF)网络的活性污泥系统数学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应用。
关键词 活性污泥系统 径向基函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系统调节方式的节能选择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凡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4-35,共2页
1系统的调节方式11关闸调节和变速调节送水泵房的任务是要满足管网中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在管网中无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情况下,任何时刻二级泵站的供水量应等于用水量。由于管网用水量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水泵的搭配和分级是... 1系统的调节方式11关闸调节和变速调节送水泵房的任务是要满足管网中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在管网中无水塔或高位水池的情况下,任何时刻二级泵站的供水量应等于用水量。由于管网用水量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水泵的搭配和分级是有限的,因此需对管道或水泵进行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系统 调节方式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中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与富集 被引量:56
5
作者 李勇智 王淑滢 +2 位作者 吴凡松 代晋国 彭永臻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采用SBR反应器 ,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和富集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存在于传统的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之中 .经过 3个阶段的选择和富集 ,反硝化聚磷菌在聚磷菌中的比例从 15 %上升到 73% .稳定运行的强化... 采用SBR反应器 ,对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的反硝化聚磷菌的选择和富集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反硝化聚磷菌存在于传统的强化生物除磷体系之中 .经过 3个阶段的选择和富集 ,反硝化聚磷菌在聚磷菌中的比例从 15 %上升到 73% .稳定运行的强化反硝化生物除磷体系具有良好的强化生物除磷和反硝化脱氮性能 ,缺氧结束时体系中磷浓度小于 1mg L ,除磷和脱氮效率分别大于 94 %和 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除磷 缺氧吸磷 生物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硝酸盐 SBR反应器 选择 富集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程硝化的实现、维持与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秀红 王淑莹 +2 位作者 高大文 杨庆 吴凡松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10,共4页
短程生物脱氮技术目前倍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短程硝化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活性污泥法中DO,ORP,pH的变化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生物脱氮反应的进程,所以用它们作为控制参数就可以对... 短程生物脱氮技术目前倍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短程硝化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活性污泥法中DO,ORP,pH的变化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生物脱氮反应的进程,所以用它们作为控制参数就可以对生物脱氮反应进行过程控制。在分析中,通过对国内外短程硝化控制途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在实现短程硝化及维持短程硝化各种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线检测DO,pH,ORP来实现与维持短程硝化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程硝化 生物脱氮技术 ORP 活性污泥法 控制途径 控制参数 在线检测 研究现状 维持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氯化和时间控制实现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 被引量:8
7
作者 宋学起 王淑莹 +3 位作者 彭永臻 陈滢 吴凡松 李秀玮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研究了以氯化方法在生物脱氮工艺中实现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借助氯的作用和硝化反应中的延迟时间的影响,可以在常温下保持很稳定的完全的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反应。在投加氯形成短程硝化反应后,不加氯,仅采取控制... 研究了以氯化方法在生物脱氮工艺中实现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的可行性。试验表明,借助氯的作用和硝化反应中的延迟时间的影响,可以在常温下保持很稳定的完全的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反应。在投加氯形成短程硝化反应后,不加氯,仅采取控制曝气时间的手段时,这种完全的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反应也可以保持至少20天。试验结果表明,硝化菌应是被杀死而不是仅仅被抑制。在实际工艺应用中,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所带来的益处可以弥补在反应过程中投加氯的费用,因此,在SBR中以氯化的方法结合时间控制以达到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 延迟时间 亚硝态氮 生物脱氮 序批式生物反应器 亚硝化型硝化反硝化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改造升级的设计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维斌 季民 +1 位作者 陈玲凤 吴凡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47-50,共4页
介绍了在渗滤液排放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北方某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改造升级的设计方案。在分析该渗滤液水质特点和原有简单物化/一级生化工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物化/多级生化/氧化吸附/膜分离组合工艺。该工艺适于高含盐、难降... 介绍了在渗滤液排放标准提高的情况下,北方某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改造升级的设计方案。在分析该渗滤液水质特点和原有简单物化/一级生化工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物化/多级生化/氧化吸附/膜分离组合工艺。该工艺适于高含盐、难降解渗滤液的处理,其出水水质能够达到《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中的一级标准,部分出水经反渗透处理后可达到杂用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膜生物反应器 反渗透 垃圾填埋场 处理工程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维斌 吴凡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60,共4页
认为传统SBR法和CAST工艺是小型污水处理厂 (规模为 30 0 0~ 2 0 0 0 0m3/d)的首选工艺 ,依次从各处理单元、总图布置、环保措施及变配电等方面总结了小型污水厂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
关键词 小型污水厂 设计 SBR法 CAST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豆类加工废水 被引量:6
10
作者 梁红 吴凡松 邓斐今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59-62,共4页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豆类加工废水 ,获得了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通过研究曝气时间和进水有机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影响很大 ,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根据处理水的排放地点不...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处理豆类加工废水 ,获得了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通过研究曝气时间和进水有机负荷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曝气时间对处理效果影响很大 ,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根据处理水的排放地点不同 ,确定不同的曝气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豆类加工废水 好氧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变温下处理豆制品废水的控制参数研究
11
作者 李秀玮 吴凡松 彭永臻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56-58,62,共4页
在低温和变温情况下 ,研究了DO作为SBR法处理豆制品废水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反应过程的控制参数。采用SBR法研究了不同曝气量、初始污泥浓度和进水COD质量浓度等条件下 ,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温度对DO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有机物快速... 在低温和变温情况下 ,研究了DO作为SBR法处理豆制品废水过程中的反应时间和反应过程的控制参数。采用SBR法研究了不同曝气量、初始污泥浓度和进水COD质量浓度等条件下 ,有机物在降解过程中温度对DO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有机物快速降解阶段环境温度的变化很大程度地影响DO的变化趋势 ;在有机物达到难降解程度时 ,DO迅速大幅度升高并稳定于某一较高值。从理论上解释了DO受温度影响的原因。提出在低温和变温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品废水 低温和变温 DO COD SBR法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发展阶段化技术特征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智晓 吴凡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共11页
百余年来,伴随人类社会和科技日新月异,污水生化处理技术也在实现快速发展与不断迭代,新工艺与新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与新生化代谢途径不断被提出、发现和解析,并进一步推动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升级。回顾了过去百余年污水生化处理... 百余年来,伴随人类社会和科技日新月异,污水生化处理技术也在实现快速发展与不断迭代,新工艺与新反应器、新功能微生物与新生化代谢途径不断被提出、发现和解析,并进一步推动了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与升级。回顾了过去百余年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发展历程,就典型污水生化工艺,结合技术研发进展、技术成熟度及案例应用情况,给出了不同生化处理工艺代际划分与技术发展期“S曲线”,分析了近些年来新涌现出的一些革新性污水生化处理工艺的技术原理、技术特征,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工艺技术特征、技术优势与总体效能,从工艺强化、绿色低碳与集约高效等方面总结了未来污水处理发展的技术趋势,以期为“双碳背景”下排水系统提质增效工作、未来国内前瞻性污水厂工艺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生物处理 活性污泥 生物膜 工艺强化 好氧颗粒污泥 短程反硝化-厌氧氨氧化 低碳依赖性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浮滤池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启山 刘连生 吴凡松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13,共4页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残留的悬浮微粒不易沉淀的特点,选用气浮十过滤的方法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采用新型的竖向逆流型气浮池,提高了气浮的去除率。在气浮池后紧接好氧生物滤池,充分利用了气浮时附带产生的充氧曝气...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残留的悬浮微粒不易沉淀的特点,选用气浮十过滤的方法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采用新型的竖向逆流型气浮池,提高了气浮的去除率。在气浮池后紧接好氧生物滤池,充分利用了气浮时附带产生的充氧曝气作用,在滤池中通过生化反应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 气浮池 好氧生物滤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污水处理场污泥膨胀与上浮的原因及其控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春娣 王淑莹 +1 位作者 吴凡松 崔和平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52-55,共4页
通过对大庆石化总厂化工污水处理场实际运行情况的考察与分析,寻找造成该处理场污泥膨胀与上浮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曝气池中溶解氧(DO)缺乏引起了污泥膨胀的发生,废水中营养物(N,P)并不是引起该处理场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大庆石化总厂化工污水处理场实际运行情况的考察与分析,寻找造成该处理场污泥膨胀与上浮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曝气池中溶解氧(DO)缺乏引起了污泥膨胀的发生,废水中营养物(N,P)并不是引起该处理场污泥膨胀的主要原因;进水pH值与有毒物质的冲击和低DO浓度导致了污泥上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初步解决措施,运行结果表明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膨胀 污泥上浮 石油化工污水 废水处理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园区污水处理厂问题诊断与优化运行措施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敏 郭兴芳 +5 位作者 孙永利 郑兴灿 李劢 熊会斌 申世峰 吴凡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62,共6页
以海河流域某工业园区采用UCT(悬浮填料)工艺的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实际,对诊断的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精细化优化运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碳源投加点(由缺氧池1改至"厌氧池"),在硝化液D... 以海河流域某工业园区采用UCT(悬浮填料)工艺的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实际,对诊断的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精细化优化运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碳源投加点(由缺氧池1改至"厌氧池"),在硝化液DO为6.89mg/L和内回流比200%下,系统脱氮效能强化约5mg/L;通过将厌氧池改为消氧区并按AO脱氮工艺运行,可控制硝化液高浓度DO导致的进水碳源损耗,在内回流比200%和硝化液DO为3~4mg/L下,系统脱氮效能平均强化2.14mg/L,可节省碳源乙酸钠溶液投加成本7.1万元/月,节省运行电费2.4万元/月;通过基于进水磷酸盐浓度确定化学协同除磷药剂投加量,在99%进水磷酸盐不超过1.18mg/L和PAC溶液投加量20mg/L下,二级出水磷酸盐通常不超过0.24mg/L,与优化前相比,化学协同除磷药剂投加量降低120mg/L,节省投加成本8.6万元/月;通过提升二沉池集水槽液位控制跌水充氧作用,低温季节反硝化滤池单元碳源投加量可降低约7mg/LCOD,投加成本可节省约7.1万元/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诊断 碳源投加点优化 消氧区 协同除磷药剂投加优化 跌水充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Bardenpho工艺污水处理厂精细化运行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敏 郭兴芳 +5 位作者 孙永利 郑兴灿 李劢 熊会斌 申世峰 吴凡松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77-182,共6页
以海河流域某采用改良Bardenpho工艺的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对工艺诊断的现状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精细化运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消氧区(设计HRT为1.4h)并控制好氧池末端DO在2mg/L以下,缺氧池平... 以海河流域某采用改良Bardenpho工艺的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对工艺诊断的现状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精细化运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消氧区(设计HRT为1.4h)并控制好氧池末端DO在2mg/L以下,缺氧池平均碳源损耗控制量可达11.33mg/LCOD,后缺氧池平均外碳源损耗控制量可达10.3mg/LCOD,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用量平均可降低10t/d,投加成本平均可节省51万元/月;通过设置内源反硝化区(设计HRT为2.3h),其强化脱氮能力至少可达0.5mg/L,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用量可降低60t/月,投加成本可节省10万元/月;通过取消缺氧池碳源无效投加,可节省现状缺氧池碳源投加量37.5t/d,投加成本可节省191万元/月,并且后缺氧池模拟试验表明,去除1mg/L NO3--N约需5.59mg/L乙酸钠,在后缺氧池平均强化脱氮需求为2mg/L的NO3--N去除浓度及外回流比100%下,所需的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平均投加量为89.4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denpho工艺 精细化运行 消氧区 内源反硝化区 碳源投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精细化运行措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敏 郭兴芳 +5 位作者 孙永利 郑兴灿 李劢 熊会斌 申世峰 吴凡松 《住宅产业》 2019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以海河流域某采用Bardenpho工艺的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对现状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精细化运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消氧区(设计HRT为1.4h)并控制好氧池末端DO在2mg/L以下,缺氧池进水碳源损耗可降低11... 以海河流域某采用Bardenpho工艺的高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厂为例,结合生产运行,对现状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精细化运行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置消氧区(设计HRT为1.4h)并控制好氧池末端DO在2mg/L以下,缺氧池进水碳源损耗可降低11.33mg/LCOD,后缺氧池外碳源损耗可降低10.3mg/LCOD,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用量可降低10吨/日,投加成本可节省51万元/月;通过设置内源反硝化区(设计HRT为2.3h),其强化脱氮能力至少可达0.5mg/L,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用量可降低60吨/月,投加成本可节省10万元/月;通过关闭缺氧池碳源投加,可节省现状缺氧池碳源无效投加量37.5吨/日,投加成本可节省191万元/月,并且后缺氧池模拟试验表明,去除1mg/L NO3--N约需5.59mg/L乙酸钠,在后缺氧池NO3--N平均去除浓度为2mg/L的实际需求及外回流比100%下,所需的碳源乙酸钠溶液(有效含量25%)平均投加量为89.44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排放标准 精细化运行 消氧区 内源反硝化区 碳源投加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垃圾与剩余污泥处理现状及技术展望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孟昭辉 吴凡松 +2 位作者 郭婉茜 于水利 Max.D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11,共3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餐厨垃圾、剩余污泥等城市有机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大,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填埋、堆肥、饲料化、焚烧、厌氧发酵等几种备选技术的利弊和发展趋势,认为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餐厨垃圾、剩余污泥等城市有机废弃物的产生量日益增大,如何处理这些废弃物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分析填埋、堆肥、饲料化、焚烧、厌氧发酵等几种备选技术的利弊和发展趋势,认为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处理技术,产氢量可达2.11 molH2/mol己糖.最后,简要阐述了近年来该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固体废弃物 餐厨垃圾 剩余污泥 生物产氢 厌氧发酵
原文传递
水解酸化/MBR工艺处理混合污水的中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征 吴凡松 +3 位作者 李金国 李一兵 赵赫 兰天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25,共3页
将膜生物反应器与脱氮除磷工艺相结合,建立水解酸化/好氧MBR中试装置,针对以精细化工废水和造纸废水为主的市政混合污水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工艺的运行情况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35~941 mg/L、NH3-N为11.1~28.7 mg/L、TN... 将膜生物反应器与脱氮除磷工艺相结合,建立水解酸化/好氧MBR中试装置,针对以精细化工废水和造纸废水为主的市政混合污水进行处理,系统考察了工艺的运行情况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335~941 mg/L、NH3-N为11.1~28.7 mg/L、TN为31.2~38.6mg/L、TP为1.0~17.4 mg/L的条件下,当系统水力停留时间约为48 h时,对COD、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1%、91.0%6、1.2%和93.7%。其中,出水NH3-N、TN和TP浓度均可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由于污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含量较高,导致出水COD浓度不能稳定达标,对此可在系统后设物化处理单元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MBR 精细化工废水 造纸废水 跨膜压差
原文传递
污泥减量化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孟昭辉 吴凡松 +3 位作者 郭婉茜 于太平 于水利 Max.D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6-28,共3页
随着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大,因此新型污泥减量工艺的开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污泥过程减量法是指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通过改变现有工艺的运行条件或者采用一定的技术手... 随着传统活性污泥工艺被广泛应用到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剩余污泥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大,因此新型污泥减量工艺的开发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污泥过程减量法是指在污水的处理过程中,通过改变现有工艺的运行条件或者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在保证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污泥的产量,因此污泥过程减量工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污泥的产量。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实现污泥过程减量化相关工艺及其原理和研究进展,为今后开发新型有效的剩余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减量 污泥过程减量工艺 污泥减量工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