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RSE-CNN的电力系统多任务暂态稳定自适应评估
1
作者 吴俊勇 史法顺 +2 位作者 李栌苏 赵鹏杰 张若愚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为解决暂态功角与暂态电压一体化评估中可靠性不足、在线更新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多任务暂态稳定自适应评估方法。利用变步长二分法从时间维度上构建暂态功角与暂态电压的稳定边界;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残差挤压激励机制的多任务卷积神经... 为解决暂态功角与暂态电压一体化评估中可靠性不足、在线更新耗时过长的问题,提出多任务暂态稳定自适应评估方法。利用变步长二分法从时间维度上构建暂态功角与暂态电压的稳定边界;提出一种融合多尺度残差挤压激励机制的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直接面向量测数据,仅需3个采样点即可完成输入特征与稳定边界的映射,在保证快速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精度的边界拟合;通过引入自适应动态权重的Huber损失函数进一步增强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在线应用时,通过迁移学习实现模型在负荷、拓扑、新能源3个维度下的自适应更新。在改进的IEEE 39节点系统中的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兼顾快速性、准确性与可靠性,而且在未知场景下具备快速更新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评估 暂态功角稳定 暂态电压稳定 极限切除时间 自适应动态权重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差分析理论及其在配电网最小弃光决策中的应用
2
作者 吴俊勇 王燚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91-99,共9页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会导致潮流返送和电压越限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矩差分析理论,将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消纳问题转化成恢复和维持矩差方程的平衡问题。对一个给定的配电...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会导致潮流返送和电压越限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到配电网的安全运行。文中提出了含分布式光伏配电网的矩差分析理论,将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的消纳问题转化成恢复和维持矩差方程的平衡问题。对一个给定的配电网,当最高节点电压等于规定的电压上限时,光伏矩减去负荷矩的矩差近似为一个常数,称为临界矩差。临界矩差代表了配电网对分布式光伏消纳能力的极限,光伏矩才是配电网需要消纳的对象,而负荷矩是消纳光伏矩的资源。基于矩差分析理论提出了配电网分布式光伏的最小弃光决策,并应用于某10 kV单分支配电线路以及12.66 kV的IEEE 33节点多分支配电网的分析计算。算例表明,所提的最小弃光决策在误差不大于1.2%条件下,寻优速度提高了2877倍,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快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光伏矩 负荷矩 临界矩差 最小弃光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温控负荷集群参与光伏消纳的潜力评估与互动框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璨 杜维柱 +4 位作者 白恺 孙贝贝 孙靓 付新园 吴俊勇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9-489,共11页
空调温控负荷集群作为当下最具调节潜力的需求侧响应资源之一,在削峰、填谷、分布式光伏消纳和电网调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基于数据驱动和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温控负荷集群参与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可调节潜力... 空调温控负荷集群作为当下最具调节潜力的需求侧响应资源之一,在削峰、填谷、分布式光伏消纳和电网调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提出一种电力市场环境下,基于数据驱动和深度置信网络的空调温控负荷集群参与分布式光伏消纳的可调节潜力评估与互动框架。首先,利用数据驱动构建了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可调节潜力评估模型,实时输出温控负荷集群的可调节潜力;其次,考虑功率调整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前提下,构建基于深度置信网络的需求互动模型,对温控负荷集群进行实时温度调控。最后,以冀北地区某10kV馈线作为实际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框架能够充分利用空调温控负荷集群的可调节潜力,参与分布式光伏的消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温控负荷集群 数据驱动 深度置信网络 潜力评估 需求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差分析在配电网储能配置中的应用
4
作者 王燚 吴俊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6,共7页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会导致潮流返送和节点电压越上限。为此,提出了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矩差分析理论,将配电网对光伏的消纳问题转化为矩差方程平衡的问题。临界矩差代表配电网的光伏消纳极限,光伏矩是需要消纳的对象,负...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会导致潮流返送和节点电压越上限。为此,提出了含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的配电网矩差分析理论,将配电网对光伏的消纳问题转化为矩差方程平衡的问题。临界矩差代表配电网的光伏消纳极限,光伏矩是需要消纳的对象,负荷矩是消纳光伏矩的资源。基于此,通过简化多分支配电网为多个单分支线路,求解多元一次方程组,得到储能最优配置方案。分别在国家电网山东电力公司单分支馈线519和IEEE 33节点配电网多分支馈线算例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在误差不大于2%的条件下,所提方法的储能优化配置速度加快了47.87~2 371.37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此外,所提方法考虑了储能充放电等因素,减小了储能配置容量,提高了电池的使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储能 配电网 光伏矩 负荷矩 临界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结构分析及在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吴俊勇 肖东晖 +1 位作者 程时杰 陈德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3,共3页
引入参与矩阵的概念,对一带串联电容补偿的简单电力系统进行特征结构分析,解释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对系统低频振荡模态的抑制作用和它对轴系其他次同步扭振模态的危害及其原因,为建立研究次同步谐振和轴系扭振的模型提供了理... 引入参与矩阵的概念,对一带串联电容补偿的简单电力系统进行特征结构分析,解释了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对系统低频振荡模态的抑制作用和它对轴系其他次同步扭振模态的危害及其原因,为建立研究次同步谐振和轴系扭振的模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引入响应比的概念分析了电气量和轴系机械量的动态响应,揭示了次同步谐振和轴系扭振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同步谐振 电力系统 稳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力系统发电机轴系扭振特性的快速计算 被引量:3
6
作者 吴俊勇 陈晓华 +2 位作者 汪馥英 何仰赞 程时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8,20,共4页
在系统部件的复频域等效端口导纳矩阵的基础上,采用分散消元方式快速计算发电机轴系扭振特性。结合“八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对华中电网和葛上直流输电系统中的轴系扭振问题进行了分析计算。
关键词 多机系统 轴系扭振 电力系统 发电机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法判定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稳定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吴俊勇 程时杰 陈德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42-44,共3页
探讨了用标量和李雅普诺夫分解法判定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稳定性的可行性,给出并证明了4段轴系模型汽轮发电机稳定性的代数判据。例证结果表明,标量和李雅普诺夫分解法给出了轴系扭振稳定的充分条件。
关键词 轴系扭振 稳定性 汽轮发电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伏并网的组合级联式功率转换系统复合功率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俊勇 艾洪克 +2 位作者 田明杰 张巨瑞 冯宝泉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96,102,共8页
根据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分析了HC-PCS拓扑结构及特点,提出HC-PCS对光伏电站有功与无功综合补偿的复合功率控制策略.该复合控制策略兼顾光伏电站的有功平滑和电压稳定需求来确定HC-PCS的输出电流参考值,对HC-PCS输出有功与无功补偿进行协... 根据光伏电站并网要求,分析了HC-PCS拓扑结构及特点,提出HC-PCS对光伏电站有功与无功综合补偿的复合功率控制策略.该复合控制策略兼顾光伏电站的有功平滑和电压稳定需求来确定HC-PCS的输出电流参考值,对HC-PCS输出有功与无功补偿进行协调控制,同时附加变化率控制,充分利用其快速功率调节特性,并且对电池充放电进行保护.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电池储能的HC-PCS可有效改善光伏电站并网特性,有助于提高光伏电站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并对电网提供一定的动态无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组合级联式功率转换系统(HC-PCS) 复合功率控制策略 变化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轴系扭振的改进型电力系统稳定器 被引量:3
9
作者 吴俊勇 程时杰 陈德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2期55-57,共3页
提出了抑制轴系扭振的改进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则——分离模态设计原则,并将其应用于一典型次同步谐振(SSR)问题,以改进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特征根分析和大干扰下的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S不但能... 提出了抑制轴系扭振的改进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原则——分离模态设计原则,并将其应用于一典型次同步谐振(SSR)问题,以改进经典的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特征根分析和大干扰下的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PSS不但能很好地抑制系统的低频振荡,而且能有效地抑制轴系扭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稳定器 次同步谐振 模态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直流输电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俊勇 程时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9-12,共4页
建立了直流输电系统的复频域模型,导出了任意网络结构下多机交直流电力系统的复频域网络方程,从而将复数力矩系数法应用到具有直流输电的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的研究。
关键词 直流输电 次同步谐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稳定器对轴系扭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俊勇 程时杰 陈德树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30-136,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影响的解析分析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三种典型PSS,分析和比较了它们对轴系扭振的影响.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稳定器 轴系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漏判/误判代价的两阶段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方法 被引量:17
12
作者 吴俊勇 张若愚 +1 位作者 季佳伸 李宝琴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44-52,共9页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方法会出现漏判(将失稳样本错误分类成稳定样本)和误判(将稳定样本错误分类成失稳样本)的现象,使得该方法不易在工程实践中应用。为此,文中基于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了一种计及漏判/误判代价的...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方法会出现漏判(将失稳样本错误分类成稳定样本)和误判(将稳定样本错误分类成失稳样本)的现象,使得该方法不易在工程实践中应用。为此,文中基于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NN)提出了一种计及漏判/误判代价的两阶段电力系统暂态稳定预测方法。在第1阶段,利用滑动时间窗输入特征训练得到不同响应时间层次的集成CNN模型,建立各层输出结果的可信度指标,将可信度阈值优化选择问题转化成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漏判,并尽可能早地输出可信度高的样本;在第2阶段,对分层预测阶段预测的失稳样本采用多判据融合的紧急控制启动策略,尽可能减少误判所带来的实际损失。仿真算例分析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以以最小代价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消除漏判,以提高人工智能暂态稳定预测结果在工程上应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 集成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暂态稳定 可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专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俊勇 刘澍 +3 位作者 焦晓佑 杨传箭 高沁翔 宋守信 《现代电力》 2007年第2期70-73,共4页
建立了适合中国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并将网络数据库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开发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专家系统。对比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和专家的评价意见,验证了该专家系统评价的正确性。某大型电力集团下属的9个... 建立了适合中国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文化评价体系,并将网络数据库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开发了电力企业安全文化评价专家系统。对比神经网络的输出结果和专家的评价意见,验证了该专家系统评价的正确性。某大型电力集团下属的9个电厂的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该系统能自动完成现场调查、统计分析和评价工作,并能完成题库管理、调查对象管理、调查问卷生成与管理等功能,系统构成灵活,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达到了实际工程应用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专家系统 数据库 人工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能电网的效益评估和政策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俊勇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42-46,共5页
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从分析国外智能电网产生的效益入手,结合中国的发展国情和对未来电力发展的规划,利用建立的智能电网渗透率模型,对电网产业... 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促进社会和谐。从分析国外智能电网产生的效益入手,结合中国的发展国情和对未来电力发展的规划,利用建立的智能电网渗透率模型,对电网产业链环节的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评估.智能电网发展效益评估的研究成果和结论为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提供了可行路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效益评估 效益框架 政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接地距离继电器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俊勇 喻建华 刘沛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97-99,共3页
对几种新型接地阻抗继电器进行了仿真分析,综合现有I0极化继电器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I0和I2极化接地距离保护新方案.这种方案即使在系统参数未知的情况下,也能完全消除区外稳态超越,且能提高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关键词 接地距离继电器 过渡电阻 下偏角 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市场网上交易系统的安全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俊勇 贾晓楠 +1 位作者 张小瑜 刘澍 《现代电力》 2006年第1期83-86,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MQ服务器,SSH中间件和防火墙在互联网上构筑“安全隧道”的方案,它属于系统结构层的安全技术,对应用程序没有任何要求,应用程序不必意识到“安全隧道”的存在,使整个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通用性、灵活性和... 提出了一种利用MQ服务器,SSH中间件和防火墙在互联网上构筑“安全隧道”的方案,它属于系统结构层的安全技术,对应用程序没有任何要求,应用程序不必意识到“安全隧道”的存在,使整个系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具有更高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任何加密方法都不能保证在网上传递的信息绝对不被窃听或篡改,对此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使一次交易作业的若干信息连成一个整体,杜绝了伪装成发送方(或接收方)的攻击行为,使整个网上交易系统的安全性能真正达到了“银行级”的安全水平。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安全设计方案完全能够满足电力市场对安全性和的实时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技术支持系统 安全设计 互联网 数据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并网配电网中柔性环网开关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俊勇 裴丛仙子 边国潮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28,共9页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普及,使得配电网中光伏发电的比例日益提高。但大量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却给配电网带来了一系列的电能质量问题。如何解决光伏大量接入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柔性环网开关可以主动调节配电...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普及,使得配电网中光伏发电的比例日益提高。但大量光伏发电的并网运行却给配电网带来了一系列的电能质量问题。如何解决光伏大量接入带来的电压越限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柔性环网开关可以主动调节配电网的潮流,本文主要研究在光伏并网配电网中柔性环网开关的优化运行控制策略,重点解决电压越限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的柔性环网开关的原理,分析了柔性环网开关稳定运行的约束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扰动观察法的柔性环网开关实时优化运行控制策略,该方法不需要预先知道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最后通过两个算例,验证了柔性环网开关有助于将光伏并网配电网的电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环网开关 配电网 电压越限 优化运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机AC/DC系统次同步谐振和轴系扭振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俊勇 程时杰 陈德树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5-121,共7页
提出了系统部件的复频域等效端口导纳矩阵的概念,导出了复频域下多机AC/DC系统的网络方程,给出了任一台发电机组的综合电气阻尼的计算方法和轴系扭振的稳定判据,从而成功地将复数力矩系数法,推广应用到任意网络结构下多机交直流联合电... 提出了系统部件的复频域等效端口导纳矩阵的概念,导出了复频域下多机AC/DC系统的网络方程,给出了任一台发电机组的综合电气阻尼的计算方法和轴系扭振的稳定判据,从而成功地将复数力矩系数法,推广应用到任意网络结构下多机交直流联合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和轴系扭振的研究中.对一简单三机系统的分析计算,证明了本推广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次同步谐振 轴系扭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通用的电力市场安全高速通信通道方案的实现 被引量:6
19
作者 吴俊勇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3-97,共5页
采用SSH(SecureShell)和WebSphere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通用的适合于电力市场的安全高速通信通道的方案。文中所有电力市场的信息均采用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简单对象存取协议(SOAP)语言进行描述,保证了通信系统与电力市场其他子系统... 采用SSH(SecureShell)和WebSphere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通用的适合于电力市场的安全高速通信通道的方案。文中所有电力市场的信息均采用基于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的简单对象存取协议(SOAP)语言进行描述,保证了通信系统与电力市场其他子系统对接的柔软性和扩充性。整个通信系统采用基于Java的Java2平台企业版(J2EE)和Java消息服务(JMS)技术实现。所采用的中间件产品(包括SSH,WebSphere)、信息描述方式(包括XML,SOAP)和实现技术(包括J2EE,JMS)适用于任何操作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通信系统可实现电力市场实时数据最大4次/s的刷新,厂站端与交易中心之间的一次实时交易往复过程最大不超过2s,完全能够满足电力市场实时数据通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通信通道 SSH WEBSPHERE XML SO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轴系扭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俊勇 程时杰 陈德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Z1期75-79,共5页
本文在参阅了近一百五十篇文献的基础上,对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和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进行了评述,展望了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一些我们认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 轴系扭振 感应发电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