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辐射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氯乙酸异丙酯 被引量:8
1
作者 施磊 吴东珩 +1 位作者 苏广均 吴东辉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3年第3期37-38,共2页
报道了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微波辐射法合成氯乙酸异丙酯。当微波辐射功率为 16 0W ,催化剂用量为 2 0 g时 ,反应 4 5min ,氯乙酸异丙酯的收率为 78 3% ,纯度为 99 8%。同时发现在微波辐射下 ,酯化反应速率、收率均明显高... 报道了用活性炭固载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 ,微波辐射法合成氯乙酸异丙酯。当微波辐射功率为 16 0W ,催化剂用量为 2 0 g时 ,反应 4 5min ,氯乙酸异丙酯的收率为 78 3% ,纯度为 99 8%。同时发现在微波辐射下 ,酯化反应速率、收率均明显高于常规加热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氯乙酸异丙酯 活性炭 对甲苯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丁二酸二乙酯 被引量:4
2
作者 施磊 丁欣宇 吴东珩 《上海化工》 CAS 2002年第23期14-16,共3页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以无水乙醇和丁二酸直接合成丁二酸二乙酯。最佳条件:醇酸摩尔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0.8g(丁二酸11.8g),在此条件下微波辐射时间为20min。酯化率便可达95.8%。且通过实验发现,微波辐射时的反应...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用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以无水乙醇和丁二酸直接合成丁二酸二乙酯。最佳条件:醇酸摩尔比为6:1,催化剂用量为0.8g(丁二酸11.8g),在此条件下微波辐射时间为20min。酯化率便可达95.8%。且通过实验发现,微波辐射时的反应速率远大于常规加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 对甲苯磺酸 催化合成 丁二酸二乙酯 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博物馆的宣教服务发展初探——以上海浦东新区博物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东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4期98-100,共3页
随着中国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博物馆渐渐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地标性的典范,博物馆的职能也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所以博物馆的宣教服务成为重中之重。中小博物馆因资源、人力不足等因素... 随着中国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博物馆渐渐成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地标性的典范,博物馆的职能也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所以博物馆的宣教服务成为重中之重。中小博物馆因资源、人力不足等因素,在宣教领域面临种种挑战。现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各类中小博物馆为切入点,分析其宣教服务的现状,由此引申不足的原因和改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宣传教育 浦东新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文化功能主义看书法在现实社会的价值
4
作者 吴东珩 《江南论坛》 2019年第8期30-32,共3页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从文化功能主义角度出发,中国书法经历了从最初的文字崇拜,到文字实用,再向书法艺术过渡,最后发展到当代书法的纯艺术时代。纯艺术时代背景下的书法发展进入以展厅文化呈现为主的状态,有利有弊,如何让中国书法拥...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从文化功能主义角度出发,中国书法经历了从最初的文字崇拜,到文字实用,再向书法艺术过渡,最后发展到当代书法的纯艺术时代。纯艺术时代背景下的书法发展进入以展厅文化呈现为主的状态,有利有弊,如何让中国书法拥有更为美好的未来,展厅文化之外是否还有别的途径?本文旨在运用马凌诺斯基(布罗尼斯拉夫·马凌诺斯基〈1884-1942〉是一位发迹于英国的波兰人类学家——编者注)的文化功能主义理论,来尝试对书法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现实价值梳理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主义理论 中国书法 文化源 现实社会 价值 当代书法 书法艺术 书法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4R理论视阈下的文博行业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研究——以“浦东文博”微信公众平台为例
5
作者 吴东珩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第24期66-69,共4页
新媒体的不断普及衍生,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对传统的文博行业带来了全新挑战和良好契机。加之"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也给文博行业提出新的课题和引导。如何迎合广大受众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偏好,以此更好地进行文博工作的传播,借鉴... 新媒体的不断普及衍生,在一定程度上给相对传统的文博行业带来了全新挑战和良好契机。加之"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也给文博行业提出新的课题和引导。如何迎合广大受众对社交媒体平台的偏好,以此更好地进行文博工作的传播,借鉴数字营销领域的4R理论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和建议。文章选取"浦东文博"微信公众平台为实例,以数字化营销4R理论为基础,探讨文博行业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R理论 数字营销 文博行业 浦东文博 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传承及其地位
6
作者 吴东珩 《求知导刊》 2019年第17期12-14,共3页
中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几乎贯穿了中国古代史的大半段,而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明灿烂发展的巅峰时期,科举制度在此期间的传承及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样也在后世教育文化的发展传承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
关键词 隋唐时期 科举制度 传承 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