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1例PICC患者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拔管策略
1
作者 王峥 李文健 +1 位作者 陈曦 吕路 《天津护理》 2024年第5期594-596,共3页
回顾血管外科81例PICC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级。其中,拔管困难Ⅰ级7例(8.6%),采用普通方式拔管;Ⅱ级18例(22.2%),采取湿热敷和X线透视辅助下拔管;Ⅲ级40例(49.4%),采用X线透视下导管内置入支... 回顾血管外科81例PICC拔管困难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并进行临床分级。其中,拔管困难Ⅰ级7例(8.6%),采用普通方式拔管;Ⅱ级18例(22.2%),采取湿热敷和X线透视辅助下拔管;Ⅲ级40例(49.4%),采用X线透视下导管内置入支撑导丝拔管;Ⅳ级16例(19.8%),5例采用穿刺股静脉建立全轨道方法松解粘连拔管,7例通过外科手术拔管,4例PICC导管断裂患者采用“鹅颈式”抓捕器取出。不同级别PICC拔管困难的原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以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鞘为主要因素,采取个体化拔管策略后所有患者PICC均安全拔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拔管困难 拔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研究
2
作者 吕路 曹洪杰 《中国厨卫》 2025年第3期7-9,共3页
文章探讨了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提出了管道变频调节和热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的方案,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对市政水源的依赖并减... 文章探讨了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现状及应用,提出了管道变频调节和热回收与循环利用技术的方案,以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对市政水源的依赖并减少了能耗,为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 绿色建筑 给排水 节能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吸附法处理1,2-重氮氧基萘-4-磺酸生产酸析母液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吕路 刘福强 +3 位作者 陈金龙 张全兴 罗轶群 李爱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35-742,共8页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 1,2 重氮氧基萘 4 磺酸生产酸析母液废水 ,考察了树脂吸附 脱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 ,NDA 4 0 9树脂对 1,2 ,4 酸氧体生产酸析母液废水的吸附脱附效果良好 .原废水呈深黑色 ,其中... 研究了树脂吸附法处理 1,2 重氮氧基萘 4 磺酸生产酸析母液废水 ,考察了树脂吸附 脱附性能的影响因素 ,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 .结果表明 ,NDA 4 0 9树脂对 1,2 ,4 酸氧体生产酸析母液废水的吸附脱附效果良好 .原废水呈深黑色 ,其中 1,2 ,4 酸氧体浓度为 80 0 0~ 90 0 0mg/L ,CODcr浓度为 10 0 0 0~ 110 0 0mg/L左右 ,处理后的出水无色透明 ,1,2 ,4 酸氧体浓度约为 85mg/L ,氧体去除率达 99% ,CODcr浓度小于 10 0mg/L ,CODcr去除率达 99% ;采用组合脱附剂对树脂进行洗脱再生 ,1,2 ,4 酸氧体的脱附率能稳定在 99%以上 .经过 12批次小试稳定性实验和四批次放大实验证明 ,NDA 4 0 9树脂对 1,2 ,4 酸氧体的吸附 脱附性能稳定 .该工艺简单 ,操作方便 ,技术先进 ,不仅能有效地处理废水 ,使其实现达标排放 ,而且能回收废水中宝贵的化工原料 ,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治理 资源化 1 2-重氮氧基萘-4-磺酸 树脂吸附法 萘系染料 吸附-脱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的修订与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55
4
作者 吕路 高见和至 +2 位作者 董冬 WONG Law rence 王翕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8-383,共6页
目的:引进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方法:在不同行政区域的9所综合型大学抽取1722名在校大学生。对样本编号后,奇数组(n=864)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确认因子结构;偶数组(... 目的:引进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方法:在不同行政区域的9所综合型大学抽取1722名在校大学生。对样本编号后,奇数组(n=864)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确认因子结构;偶数组(n=858)被用于对所得维度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ChUSSI)和羞涩量表(RCBS)为效标。抽取其中一所大学的165名学生于初评后2周进行重测。结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由敌意、身体攻击、冲动、易怒性4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构成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CC-BPAQ);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GFI=0.917,AGFI=0.896,CFI=0.899,RMSEA=0.059);CC-BPAQ的敌意、身体攻击和易怒性分量表得分与ChUSSI得分呈负相关(r=-0.23、-0.19、-0.20,均P<0.01),CC-BPAQ的4个分量表得分均与RCBS得分呈正相关(r=0.45、0.21、0.11、0.32,均P<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89,4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3~0.8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1,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5~0.80。结论:修订后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的攻击性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性 大学生 探索性因素分析 验证性因素分析 心理测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对老年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吕路 彭樊 +1 位作者 梅蕊 王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5-966,共2页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对老年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家属签字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单一利培酮治疗,研究组4...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对老年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首发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家属签字同意,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予以单一利培酮治疗,研究组45例予以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间认知功能、血清蛋白因子、细胞因子状况,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3.33%)低于研究组(91.11%)(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神经认知功能改善状况更佳,治疗后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BDNF水平升高,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因子(GFAP)水平降低,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P<0.05)。结论采用利培酮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老年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显著,对认知功能、血清BDNF水平有改善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镇肝熄风汤 初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 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通过PKA/CREB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吕路 梅蕊 +1 位作者 王昉 彭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3931-3934,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通过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碱组。处理7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放... 目的探讨苦参碱通过蛋白激酶A(PKA)/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信号通路对阿尔茨海默病(AD)认知障碍及神经炎症的调节作用。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苦参碱组。处理7 d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认知功能;放射免疫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胶质细胞标记蛋白如离子钙结合蛋白(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PKA/CRE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能力明显下降,Iba-1、GFAP的表达显著增高,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含量明显增多,p-PKA及p-CREB表达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碱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能力显著增强,Iba-1、GFAP的表达明显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IL-6的含量明显下降,p-PKA及pCREB表达明显增强(均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苦参碱组各检测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碱能显著改善AD大鼠认知障碍,抑制神经炎症,作用机制可能与PKA/CREB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神经炎症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度开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吕路 杨军耀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8,23,共6页
为探究过度开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1997年和2010年的地下水水位与水质资料,研究了过度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特征的动态规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和2010年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 为探究过度开采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影响,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区1997年和2010年的地下水水位与水质资料,研究了过度开采条件下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特征的动态规律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和2010年研究区地下水水位与水化学特征的空间变化规律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表现为地下水水位降幅较大的区域对应的镁离子、硫酸盐含量增幅也相对较大,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受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较大。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镁离子、硫酸盐与地下水水位变化较大的区域空间重合率分别为72.2%,53.1%。过度开采通过改变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及饱和带、非饱和带的水环境变化对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地下水不可盲目、过度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过度开采 水化学特征 演化规律 空间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透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功能与Q-T离散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吕路 桓文穆 +5 位作者 黄锋先 郑亚丽 崔小湖 余祯 黄华 管红斌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58-560,共3页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功能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测量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用心脏彩超测量左心室的结构、功能。结果CAPD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Q-Td、Q-Tc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功能与Q-T离散度(Q-Td)的关系。方法测量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用心脏彩超测量左心室的结构、功能。结果CAPD患者左心室的结构和功能、Q-Td、Q-Tc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APD患者的左心室结构及射血分数与Q-Tcd显著相关。结论腹透患者Q-Td的异常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改变有关,左心室肥厚是导致Q-Td异常的一个重要因素,测量Q-Tcd可间接反映腹透患者的左心室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左心室 腹膜透析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 被引量:5
9
作者 吕路 崔小湖 +5 位作者 桓文穆 黄锋先 余祯 黄华 管红斌 郑亚丽 《中国血液净化》 2007年第3期138-139,共2页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P波离散度(Pd)的改变。方法选择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血液透析前、血液透析2h及透析后测Pd,血液透析前用心脏彩超测量心脏的结构,血液透析前后测血尿素氮、肌酐和电解质。结果血液透析患者的Pd大于对照组,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后的Pmax与Pd大于透析前,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结论血液透析可使尿毒症患者的Pmax与Pd异常增大,检测Pd有助于防治血液透析患者房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血液透析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三期蓄水工程人工湖渗漏对太原市浅层地下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路 杨军耀 秦嘉楠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2,208,共5页
为分析汾河三期工程人工湖渗漏对太原市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建立人工湖与地下水流耦合数值模型,并选取渗透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最大蒸发系数和湖底电导率5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人工湖不进行防渗处理时... 为分析汾河三期工程人工湖渗漏对太原市浅层地下水的影响,建立人工湖与地下水流耦合数值模型,并选取渗透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最大蒸发系数和湖底电导率5个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人工湖不进行防渗处理时,年渗漏量为1 259.6×10~4 m^3,最大壅高值为2.4m,壅高影响距离6.7km,对太原市浅层地下水影响较大,垂直封闭防渗有效地减小了湖泊渗漏量与地下水壅高范围,渗漏量随防渗墙进入潜水隔水层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年渗漏率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底电导率>渗透系数>最大蒸发系数>给水度>降水入渗系数。研究成果可为太原市人工湖建设与工程防渗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湖 渗漏 浅层地下水 影响 数值模拟 太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透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路 张增华 +2 位作者 黄锋先 桓文穆 黄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94-795,共2页
目的:了解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对策及转归。方法:比较有低血压的CAPD患者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心脏功能、治疗和转归等。结果:低血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原发病的组成、... 目的:了解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对策及转归。方法:比较有低血压的CAPD患者与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心脏功能、治疗和转归等。结果:低血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原发病的组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肱三头肌皮肤皱褶厚度、尿素清除指数、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低血压组的射血分数小于对照组。低血容量引起的低血压易纠正。低血压组的病死率高于对照组。结论:CAPD患者的低血压主要与低血容量、降血压药、心衰等有关,有效防治低血压的发生可以改善CAPD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 腹膜透析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血液净化调节多器官功能障碍免疫失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路 黄锋先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9期488-490,共3页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死亡率在40%-60%,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ODS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它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方法也是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又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死亡率在40%-60%,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MODS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它的发病机理、病理生理变化及治疗方法也是国际医学界的研究热点。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又称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的治疗方式,其适应证已从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推广到MODS的救治,并已成为抢救危重病患者的一项主要措施,作为体外循环生命支持系统(ECLS)的重要组成部分,CBP是近年来重症监护医学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血液净化 免疫失衡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连续性血液净化 调节 病理生理变化 生命支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信号通路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调节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路 梅蕊 +2 位作者 彭樊 王昉 王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10-211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是否通过Akt信号通路对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作用。方法通过构建精神分裂症(CPZ)模型小鼠,设置对照组、阿立哌唑组、CPZ组、CPZ+阿立哌唑四组,实验结束后对小鼠断头取脑,冰上分离出海马组织和脊... 目的探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是否通过Akt信号通路对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发挥作用。方法通过构建精神分裂症(CPZ)模型小鼠,设置对照组、阿立哌唑组、CPZ组、CPZ+阿立哌唑四组,实验结束后对小鼠断头取脑,冰上分离出海马组织和脊髓,培养海马神经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MTT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情况;使用磷酸化Akt信号通路试剂盒对总Akt,磷酸化Akt(Ser473)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对饲养6 w后的小鼠提取海马神经细胞,流式细胞仪、MTT检测结果表明,建立CPZ模型的小鼠,在饲养过程中使用阿立哌唑能明显降低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率;MTT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使用阿立哌唑的CPZ模型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的存活率明显提高(P<0.01);Western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结果表明,构建的CPZ模型小鼠脊髓受到一定程度损伤,Beclin1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给阿立哌唑后其表达量显著下降;在CPZ组中总Akt及Ser473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通过服用阿立哌唑后表达水平出现回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可通过Akt信号通路使海马神经细胞免于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的IL-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吕路 黄锋先 +2 位作者 张增华 桓文穆 黄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0期59-61,共3页
目的 :了解血透及不同透析膜对尿毒症患者IL - 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IL - 8血浆水平及测定PBMC培养上清液IL - 8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毒症非透析组及血透治疗组之间的IL - 8血浆水平均有显著性差... 目的 :了解血透及不同透析膜对尿毒症患者IL - 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IL - 8血浆水平及测定PBMC培养上清液IL - 8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尿毒症非透析组及血透治疗组之间的IL - 8血浆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 ,聚砜膜组的IL - 8血浆水平低于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 ,而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血透患者透后的IL - 8血浆水平较血透前升高。血透患者的PBMC受LPS刺激后产生的IL - 8多于正常人及尿毒症未透析病人。结论 :血透可引起尿毒症患者IL - 8表达的异常 ,再生纤维素膜 (尤其是铜仿膜 )导致IL - 8血浆水平改变的能力强于聚砜膜 ,测量IL - 8表达有助于评价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尿毒症 IL-8 白细胞介素8 透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不同透析膜时IL-8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路 黄锋先 +2 位作者 张增华 桓文穆 黄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7期3-6,共4页
目的 了解不同透析膜对血液透析患者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8血浆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8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聚砜膜组的IL-8血浆水平及mRNA表... 目的 了解不同透析膜对血液透析患者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8血浆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IL-8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聚砜膜组的IL-8血浆水平及mRNA表达低于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而铜仿膜组及铜氨膜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透析后的IL-8血浆水平及mRNA表达均较透析前升高。铜仿膜组透析前PBMC受LPS刺激后产生的IL-8多于聚砜膜组,血透后聚砜膜组产生的IL-8较透析前升高,而铜仿膜组较透析前无明显改变。结论 再生纤维素膜(尤其是铜仿膜)导致IL-8表达改变的能力强于聚砜膜,测量IL-8表达有助于评价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白细胞介素8(IL-8) 透析膜 尿毒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弓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的改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路 黄华 +2 位作者 桓文穆 黄培华 曾红华 《中国血液净化》 2015年第7期418-421,共4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主动脉弓钙化(AAC),分析具有AAC的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改变。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据胸部X线片判断有无AAC,检测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主动脉弓钙化(AAC),分析具有AAC的血液透析患者心电图QT离散度(QTd)的改变。方法收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据胸部X线片判断有无AAC,检测QTd和校正的QT离散度(QTcd),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EF)、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结果 97例血液透析患者中60例(61.9%)发现主动脉弓钙化,37例(38.1%)未发现主动脉弓钙化。主动脉弓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在年龄、糖尿病的比例、舒张压、脉压、血清白蛋白、i PTH和心胸比有显著差异。钙化组的QTd(51.05±3.01ms)、QTcd(57.18±3.37ms)和E/E’(21.94±4.83)显著大于非钙化组的QTd(49.41±2.43ms)、QTcd(54.85±2.69ms)和E/E’(16.93±4.15)(P<0.01)。钙化组的QTcd和EF呈显著负相关(r=-0.388,P=0.002),钙化组的QTcd和E/E’呈显著正相关(r=0.473,P<0.001)。血液透析患者的QTd、QTcd和年龄、i PTH、心胸比显著相关(P<0.01)。结论具有主动脉弓钙化的血液透析患者QTd、QTcd显著延长,其QTcd和左心室功能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弓钙化 QT离散度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白细胞介素-8血浆水平及基因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路 黄锋先 +5 位作者 管红斌 张增华 桓文穆 黄华 钟亮尹 蔡小燕 《中国医药》 2006年第9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水平及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IL8血浆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测基因表达。结果患者透析后的血浆IL8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8mRNA表达均较血液透析前...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过程中尿毒症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血浆水平及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IL8血浆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测基因表达。结果患者透析后的血浆IL8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8mRNA表达均较血液透析前升高,透析15min时用再生纤维素膜的患者PBMC的IL8mRNA表达较血液透析前减少。铜仿膜导致IL8基因表达改变的能力强于聚砜膜。结论血液透析可引起尿毒症患者IL8血浆水平及PBMC的IL8mRNA表达的异常,测量IL8血浆水平及基因表达有助于反映不同透析膜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毒症 血液透析 白细胞介素-8 透析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慢性肾脏病3~5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路 孙慧琳 +1 位作者 黄华 黄培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8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 了解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功能的改变.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肾内科住院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PH组患者37例,非PH组患者57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 目的 了解合并肺动脉高压(PH)的慢性肾脏病(CKD)3~5期患者左心室结构、功能的改变.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肾内科住院的CKD 3~5期非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PH组患者37例,非PH组患者57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比较、分析PH组与非PH组的临床指标和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PH组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红蛋白(Hb)显著低于非PH组(P<0.05);PH组的血肌酐(Cr)、血磷(P)、钙磷乘积(Ca×P)、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大于非PH组(P<0.05);PH组的左心室内径(LV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显著大于非PH组(P<0.05);PH组的缩短分数(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显著小于非PH组(P<0.05);肺动脉收缩压(PASP)与收缩压、Cr、P、Ca×P、hsCRP、BNP、LVMI、LVD、E/E'呈显著正相关,PASP与eGFR、Hb、Ca、EF、FS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KD患者发生PH与肾功能减退、贫血、钙磷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相关,合并PH的CKD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显著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慢性肾脏病 左心室 心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护理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吕路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6年第6期533-538,共6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由于麻醉的作用、手术创伤和卧床等原因导致下肢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引起下肢深静脉栓塞。美国普通外科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0%,而危重患者DVT的发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由于麻醉的作用、手术创伤和卧床等原因导致下肢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引起下肢深静脉栓塞。美国普通外科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0%,而危重患者DVT的发生率高达80%。近年,国内DVT的发生率亦有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其引起的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和栓塞后综合征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有效的DVT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检索近5年的文献,对术后DVT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护理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与左心室结构及功能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路 蒋文功 +2 位作者 高敏 管红斌 黄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4期2214-2217,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血透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有92名,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 目的了解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与左心室结构、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血透中心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老年患者,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有92名,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结构和功能。结果 hscTnI升高组有32例患者,hs-cTnI正常组有60例患者。hs-cTnI升高组的心功能III-IV级(78.12%比21.67%)和左心室肥厚(LVH)的患者比例(87.50%比63.33%)显著高于hs-cTnI正常组(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脑钠肽(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I升高组的左心室内径(LV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和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之比(E/E’)显著大于hs-cTnI正常组(P<0.05),hs-cTnI升高组的缩短分数(F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显著小于hs-cTnI正常组(P<0.05)。hs-cTnI与hsCRP、BNP、LVD、LVMI、E/E’呈显著正相关,hs-cTnI与血清白蛋白、EF、FS呈显著负相关。多自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血红蛋白、LVMI和E/E’是hs-cTnI升高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hs-cTnI诊断LVH、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和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697、0.884和0.917。结论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hs-cTnI水平与左心室结构、功能有关,测量血清hs-cTnI有助于评估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的LVH、左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肌钙蛋白I 左心室 血液透析 心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