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rt-PA结合追加静脉滴入治疗难溶性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宋远民 郑瑾 +2 位作者 吕泉江 周乃胜 李兵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6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新方法 ,提高溶栓成功率 ,降低药物费用。 方法 对2 2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 ,给予静脉小剂量rt PA 5 0mg ,给药 90分钟未溶栓成功患者 ,立即追加静脉滴入rt PA 5 0mg ,每分钟 0 5mg~ 1 0mg ,... 目的 探讨rt 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新方法 ,提高溶栓成功率 ,降低药物费用。 方法 对2 2例急性Q波心肌梗死 ,给予静脉小剂量rt PA 5 0mg ,给药 90分钟未溶栓成功患者 ,立即追加静脉滴入rt PA 5 0mg ,每分钟 0 5mg~ 1 0mg ,溶栓成功停止静滴 ,或直到 5 0mg静脉滴完为止。 结果  2 2例患者初溶 17例成功 ,其余 5例不成功者通过追加静脉滴入全部溶栓成功。 结论 小剂量rt PA结合追加静脉滴入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可提高溶栓成功率 ,减少整体溶栓药物剂量 ,降低费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静脉溶栓 RT-PA 追加静滴 老年人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22例
2
作者 宋远民 郑瑾 +1 位作者 吕泉江 李兵 《人民军医》 2003年第4期210-211,共2页
关键词 静脉溶栓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人体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A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铜网复合材料结构的反射率特性研究
3
作者 孟祥吉 吕泉江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第5期59-61,共3页
在直升机结构中,包含铜网铺层的复合材料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机身蒙皮、平尾等结构。该文根据铜网铺层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反射率特性的影响,设计了6种不同构型的反射率测试试验件,并采用雷达散射截面测试法对其进行了反射率测试,得到了复合... 在直升机结构中,包含铜网铺层的复合材料结构已广泛应用于机身蒙皮、平尾等结构。该文根据铜网铺层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反射率特性的影响,设计了6种不同构型的反射率测试试验件,并采用雷达散射截面测试法对其进行了反射率测试,得到了复合材料结构在X波段(8GHz~12GHz)的反射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结构外表面增加铜网铺层能提高结构X波段的反射率,不改变复合材料结构反射率随频率的变化规律。在直升机结构隐身设计中,含铜网铺层复合材料结构能有效减少进入机身内部的X波段电磁波,对提升直升机的雷达隐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网 复合材料 反射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ython的ABAQUS二次开发在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建模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芳育 李进 +1 位作者 邱玮桢 吕泉江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为了简化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建模过程,节省模型处理时间,利用python语言进行ABAQUS二次开发。方法通过编写主控文本程序Damagemodel.py,图形界面编辑程序DamagemodelDB.py和衔接程序Damagemodel_plugin.py,实现系统建模界面定制,复... 目的为了简化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建模过程,节省模型处理时间,利用python语言进行ABAQUS二次开发。方法通过编写主控文本程序Damagemodel.py,图形界面编辑程序DamagemodelDB.py和衔接程序Damagemodel_plugin.py,实现系统建模界面定制,复合材料层合板和弹头的快速建模参数化,以及分析步和接触属性定义自动化。结果在快速建模完成的基础上,对冲击过程进行模拟。冲击过程中,层合板冲击面产生凹坑,背部凸起。仿真深度与实测深度误差为0.2 mm,损伤面积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为4.2%。结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表明快速建模可以为冲击模拟提供有效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THON ABAQUS 二次开发 复合材料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动力特性的DEM-FEM耦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邵帅 吕泉江 +1 位作者 严颖 季顺迎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3-690,共8页
针对铁路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的结构特点,采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模型分析散体道砟和无砟道床间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散体道砟道床和无砟道床分别采用离散元方法 DEM和有限元方法 FEM模拟,而在过渡段将道砟颗粒嵌入无砟道床以增加道砟颗粒... 针对铁路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的结构特点,采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模型分析散体道砟和无砟道床间过渡段的动力特性。散体道砟道床和无砟道床分别采用离散元方法 DEM和有限元方法 FEM模拟,而在过渡段将道砟颗粒嵌入无砟道床以增加道砟颗粒与无砟道床间的咬合力,并在离散元和有限元耦合区域实现了力学参数的传递。采用以上DEM-FEM耦合方法对有砟-无砟道床及其过渡段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沉降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离散元方法中道砟颗粒间的力链呈现非对称梯形分布,其与有限元方法中的应力分布趋势一致;采用嵌入式道砟颗粒的方法可以增加有砟-无砟过渡段道砟间的咬合力,有效约束道砟颗粒的位移,减少有砟-无砟道床间的沉降差异。本文计算模型可以合理地分析有砟道床的力链分布以及无砟道床的应力分布,确定列车荷载下道床有砟-无砟过渡段的动力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 有砟-无砟过渡段 铁路道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有砟道床动力特性分析的嵌入式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邵帅 吕泉江 +1 位作者 纪丹阳 严颖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方法中,离散元和有限元交界面处的耦合方式对整体有砟道床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采用基于球形单元的镶嵌单元或粘结单元模拟有砟道床时,由于球形单元和有限单元表面的自锁能力较差,使道砟层在列车载荷作用下容易产生... 在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方法中,离散元和有限元交界面处的耦合方式对整体有砟道床的力学行为影响显著。采用基于球形单元的镶嵌单元或粘结单元模拟有砟道床时,由于球形单元和有限单元表面的自锁能力较差,使道砟层在列车载荷作用下容易产生侧向滑移,导致数值模型不稳定。此外,在实际铁路道床中,底部道砟均不同程度地嵌入路堤。为此,发展了一种嵌入式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方法,通过设置一层嵌入地基有限元模型中的球形颗粒传递离散元域和有限元域间的力学参数,实现离散元和有限元方法的耦合。数值结果表明,嵌入式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有砟道床的侧向位移,数值结果更加稳定,在处理与有砟道床类似的连续介质与散体介质的耦合问题时推荐采用嵌入式耦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砟道床 离散元方法 有限元方法 离散元-有限元耦合法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