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保护层开采扰动卸压效应及瓦斯与煤自燃协同治理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创业 王晓川 +2 位作者 吕有厂 许超宇 李振兴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1,77,共8页
为提高深部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灾害治理水平,探索合理的下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瓦斯与煤自燃协同治理方法,以平煤十二矿己18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开采扰动被保护层的移动破坏特征,阐明扰动效应对被保护层煤岩体及瓦斯渗流产生的影响规律,制订... 为提高深部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灾害治理水平,探索合理的下保护层开采条件下瓦斯与煤自燃协同治理方法,以平煤十二矿己18煤层为研究对象,分析开采扰动被保护层的移动破坏特征,阐明扰动效应对被保护层煤岩体及瓦斯渗流产生的影响规律,制订相应的瓦斯治理与煤自燃防治协同技术。结果表明:在己18煤层开采扰动影响下,被保护层卸压效应显著,煤层沿垂直方向膨胀变形量大于0.300%,煤层透气性增大,突出危险性降低;矿井采用的穿层仰孔、顺层长钻孔、高抽巷穿层钻孔、采空区埋管等下保护层工作面立体全覆盖瓦斯抽采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矿井瓦斯问题;同时配合通风管理优化、预测预报、隔离降温的综合防灭火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保护层开采 上覆岩层 卸压增透 瓦斯抽采 防灭火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瓦斯煤岩卸围压力学特性及能量耗散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吕有厂 秦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05-1510,共6页
利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岩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对含瓦斯煤岩进行了三轴卸围压试验,基于实验结果,研究了含瓦斯煤岩卸围压失稳破坏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及其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在初始瓦斯压力和围压相同的情况下,卸围压速率增大... 利用自主研制的含瓦斯煤岩热流固耦合三轴伺服渗流装置对含瓦斯煤岩进行了三轴卸围压试验,基于实验结果,研究了含瓦斯煤岩卸围压失稳破坏过程中的力学特性及其能量耗散规律。结果表明:在初始瓦斯压力和围压相同的情况下,卸围压速率增大加快了含瓦斯煤岩失稳破坏的进程,定义的卸围压效应系数反映了三轴卸围压实验中卸围压速率对含瓦斯煤岩失稳破坏难易程度,且卸围压效应系数与卸围压速率之间存在幂函数的关系;在瓦斯压力和应力差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卸围压速率下含瓦斯煤岩的轴向应变、侧向应变和体积应变的变化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卸围压速率越大,含瓦斯煤岩的轴向应变、侧向应变和体积应变越小;卸围压过程中能量耗散与卸围压速率有关,且含瓦斯煤岩的能量耗散随着卸围压速率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瓦斯煤岩 卸围压 力学特性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抽采钻孔压缩空气循环脉冲疏堵增透技术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有厂 孙矩正 +3 位作者 代志旭 张益民 魏风清 高吾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7-70,共4页
针对瓦斯抽采过程中存在的透气性低、钻孔堵塞,引起瓦斯流动通道封闭造成的瓦斯抽采浓度低等问题,通过研究压缩空气循环脉冲疏堵增透机理,优化关键技术参数,研制基于压缩空气循环脉冲动力作用的抽采钻孔自动疏堵增透装置,并进行现场工... 针对瓦斯抽采过程中存在的透气性低、钻孔堵塞,引起瓦斯流动通道封闭造成的瓦斯抽采浓度低等问题,通过研究压缩空气循环脉冲疏堵增透机理,优化关键技术参数,研制基于压缩空气循环脉冲动力作用的抽采钻孔自动疏堵增透装置,并进行现场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压缩空气循环脉冲装置对钻孔疏堵增透后,能将钻孔内的堵塞物破碎运出钻孔,并在抽采钻孔周围煤体中形成新的裂隙。疏堵前后,典型代表性钻孔瓦斯浓度最大变化倍数8.3,平均变化倍数5.2。纯流量最大变化倍数24.18,平均变化倍数11.6,明显提高了低浓度瓦斯钻孔的抽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瓦斯 瓦斯抽采 压缩空气 循环脉冲 疏堵增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出煤层掘进巷道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被引量:9
4
作者 吕有厂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6,共4页
为了在垂深1100m、具有严重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进行安全快速掘进,消除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应用巷道钻孔松动爆破卸压技术。通过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和钻孔松动爆破卸压理论分析,研究了深井煤层卸压原理,确定了巷... 为了在垂深1100m、具有严重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危险的煤层进行安全快速掘进,消除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应用巷道钻孔松动爆破卸压技术。通过对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和钻孔松动爆破卸压理论分析,研究了深井煤层卸压原理,确定了巷道钻孔松动爆破卸压技术参数和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瓦斯抽排巷道对掘进煤层进行打钻和松动爆破,在一定范围使突出煤层卸压、排放瓦斯,可使原始高地应力场发生改变,并沿巷道掘进方向向前方煤体和巷道两帮深部转移,同时提高煤层透气性,使高压瓦斯加速排放,减少了突出势能,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掘进巷道 冲击地压 松动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钻孔风力排粉水射流负压引射除尘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吕有厂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39,42,共4页
针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风力排粉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问题,研究了钻孔孔口积尘、捕尘、消尘方法,引入中压水射流引射除尘技术,运用水射流负压理论、引射理论、射流泵理论,设计并制作了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在多个煤矿井下钻孔进行应... 针对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风力排粉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问题,研究了钻孔孔口积尘、捕尘、消尘方法,引入中压水射流引射除尘技术,运用水射流负压理论、引射理论、射流泵理论,设计并制作了钻孔孔口除尘装置,在多个煤矿井下钻孔进行应用,结果表明全尘除尘率达80%以上,呼吸性粉尘除尘率达90%以上,可以显著地降低煤层钻孔风力排粉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排粉 孔口除尘装置 喷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抽采钻孔集成除尘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有厂 王玉杰 杨继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16,共2页
针对平顶山矿区突出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工程量大,钻孔施工过程中产尘量大、除尘难度大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孔口除尘技术研究现状,在现场实测研究钻孔施工过程中粉尘扩散、流动、沉降规律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高效钻孔孔口集成... 针对平顶山矿区突出煤矿井下瓦斯抽采钻孔工程量大,钻孔施工过程中产尘量大、除尘难度大的特点,系统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孔口除尘技术研究现状,在现场实测研究钻孔施工过程中粉尘扩散、流动、沉降规律的基础上,开发设计了高效钻孔孔口集成除尘装置,对进一步降低瓦斯抽采钻孔粉尘危害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瓦斯抽采 钻孔 粉尘 负压引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温度指标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探讨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宏图 鲜学福 +3 位作者 贺建民 吕有厂 吉如生 张建国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4-38,共5页
针对煤的钻屑温度和煤体温度对煤和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的敏感性,定义了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两个温度敏感指标;论述了两个温度指标作为预测突出危险性指标的依据和确定两个温度指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温度指标预测掘进工... 针对煤的钻屑温度和煤体温度对煤和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的敏感性,定义了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两个温度敏感指标;论述了两个温度指标作为预测突出危险性指标的依据和确定两个温度指标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温度指标预测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实施方法及步骤;同时,根据现场的考查和确定敏感指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突出危险性 预测 温度指标 采掘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技术及其在防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2
8
作者 林柏泉 吕有厂 +1 位作者 李宝玉 翟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59-963,共5页
分析了煤层巷道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提出了整体卸压理念,开发了高压磨料射流割缝防突技术并且在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具有突出或冲击危险的煤层,可以使钻孔之间相互沟通,造出缝隙,使煤体得到充分... 分析了煤层巷道煤与瓦斯突出机理,提出了整体卸压理念,开发了高压磨料射流割缝防突技术并且在煤层巷道掘进工作面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用于具有突出或冲击危险的煤层,可以使钻孔之间相互沟通,造出缝隙,使煤体得到充分卸压、煤体中的瓦斯得到排放和应力得到解除,为掘进工作提供较为安全的工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割缝技术 掘进 防突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涛 张宏伟 +2 位作者 韩军 吕有厂 兰天伟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5-718,共4页
为了研究华北聚煤区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东北缘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对平顶山矿区八矿己15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对己15煤层顶板的岩体应力状态进行数值模拟,以应力等值线图的形式展示岩体应力的变化情况,将己15... 为了研究华北聚煤区南缘逆冲推覆构造带东北缘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对平顶山矿区八矿己15煤层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对己15煤层顶板的岩体应力状态进行数值模拟,以应力等值线图的形式展示岩体应力的变化情况,将己15煤层顶板构造应力进行构造应力区的三级划分。分析得出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起控制作用,构造应力区的分布决定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性分布,为研究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提供了例证,为矿井开采过程中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煤与瓦斯突出 构造应力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矿井近距离极薄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协同开采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志旭 邓五先 +3 位作者 吕有厂 张创业 马晓红 吴岩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83-89,共7页
针对深部近距离煤层群条件下,高地应力、高瓦斯、低渗透性和低强度煤体的开采、抽采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提出了"复杂条件保护层开采—煤矸分选—瓦斯综合治理"的协同开采技术。在平顶山矿区十二矿进行了工程实践,建立了井下煤... 针对深部近距离煤层群条件下,高地应力、高瓦斯、低渗透性和低强度煤体的开采、抽采难度大等技术难题,提出了"复杂条件保护层开采—煤矸分选—瓦斯综合治理"的协同开采技术。在平顶山矿区十二矿进行了工程实践,建立了井下煤矸分选系统,实现了煤矸分选与矸石井下回填;同时建立了瓦斯立体抽采系统、地面瓦斯发电系统和瓦斯发电余热利用系统,实现了瓦斯高效抽采及清洁利用。结果表明:协同开采技术在十二矿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了煤与瓦斯安全高效绿色共采,为地质条件相似的矿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开采 近全岩保护层 瓦斯综合治理 煤矸分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返渣封孔新技术现场试验及机理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珷 代志旭 +1 位作者 吕有厂 高明忠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9-42,共4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穿层钻孔封孔质量和瓦斯抽采效果,分析了现有穿层封孔技术的不足,阐述了返渣封孔新技术的工艺原理和参数设计,以及其封孔深度和抽采负压的合理选择,并在平煤八矿己_(15)-14140底抽巷与中抽巷依次开展了3个设计方案的现场... 为了进一步提高穿层钻孔封孔质量和瓦斯抽采效果,分析了现有穿层封孔技术的不足,阐述了返渣封孔新技术的工艺原理和参数设计,以及其封孔深度和抽采负压的合理选择,并在平煤八矿己_(15)-14140底抽巷与中抽巷依次开展了3个设计方案的现场返渣封孔试验。同时运用颗粒流软件PFC^(2D)优化验证钻孔返渣技术。结果表明,经过返渣封孔工艺参数的多次优化改进,得出了具有突出工作效率和抽采效果的封孔设计,为矿井高效治理瓦斯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封孔技术 返渣封孔 参数优化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工作面矿压动态监测与围岩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五先 吕有厂 +3 位作者 代志旭 张创业 王山磊 高政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5-79,共5页
针对千米垂深矿井近距离极薄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协同开采条件下的矿压动态监测与围岩稳定性控制难题,以平煤十二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矿压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手段,构建工作面矿压动态监测机制,探究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影响... 针对千米垂深矿井近距离极薄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协同开采条件下的矿压动态监测与围岩稳定性控制难题,以平煤十二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矿压动态监测与数值模拟手段,构建工作面矿压动态监测机制,探究围岩稳定性。结果表明:工作面超前影响明显范围为15.0~30.0 m,超前支护的范围可调整至30.0 m。在老顶周期来压期间,回风巷瓦斯浓度不断增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到随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保护层己_(15)-31050工作面采空区侧向围岩支承压力呈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竖直位移则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近距离 极薄保护层 矿压显现 围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深部矿井瓦斯含量与埋深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满 吕有厂 王英伟 《煤炭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1-252,共2页
影响煤层对瓦斯气体吸附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构造、煤质、地温和地层压力等,在构造和煤质等因素相似的前提下,通常浅部煤层瓦斯含量随着埋深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是到一定埋深后,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不再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平顶山矿区... 影响煤层对瓦斯气体吸附能力的因素很多,包括构造、煤质、地温和地层压力等,在构造和煤质等因素相似的前提下,通常浅部煤层瓦斯含量随着埋深增加而逐渐增大,但是到一定埋深后,煤层瓦斯含量与埋深不再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平顶山矿区逐渐进入深部开采,研究深部煤层瓦斯分布规律可以为深部矿井瓦斯防治、抽采达标等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构造 埋深 瓦斯含量 吸附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直立特厚冲击煤层保护层优选方案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4 位作者 朱志洁 吕有厂 孙秉成 贾策 杜文超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2-1191,共10页
为了研究保护层开采对近直立特厚煤层的解危效果,以乌东煤矿南采区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增加单侧煤层开采水平数量,计算岩柱本身及被保护层垂直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对两个保护层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进... 为了研究保护层开采对近直立特厚煤层的解危效果,以乌东煤矿南采区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计算方法,通过增加单侧煤层开采水平数量,计算岩柱本身及被保护层垂直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对两个保护层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效果进行评价,应用理论分析和相似材料模拟方法对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无论B1+2煤层或B3+6煤层作为保护层,均可降低被保护层煤体的垂直应力与最大主应力,应力降低值与两个工作面相对高差成正比;随着B1+2煤层的开采,将同时降低岩柱的垂直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随着B3+6煤层的开采,岩柱的垂直应力将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增大了冲击地压发生的危险性。当B1+2煤层作为保护层时,可使岩柱局部区域的应力升高1.14%;但当B3+6煤层作为保护层时可使岩柱局部区域的应力升高6.17%。将B1+2煤层作为保护层可降低岩柱垂直应力的升高幅度,降低冲击地压发生危险。B3+6煤层开采对B1+2煤层起到保护效果时的岩柱宽度应小于60 m,B1+2煤层开采对B3+6煤层起到保护效果时的岩柱宽度应小于8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冲击地压 近直立特厚煤层 保护层开采 数值模拟 相似材料模拟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解危措施合理性判别与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3 位作者 朱志洁 吕有厂 宋卫华 贾策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30-538,共9页
为了优化瓦斯抽采解危措施,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以河南省某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岩体应力与煤与瓦斯突出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掘进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影响。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矿... 为了优化瓦斯抽采解危措施,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以河南省某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为研究对象,应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岩体应力与煤与瓦斯突出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掘进对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影响。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矿井原解危措施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对解危方案进行优化,应用现场监测数据对优化后的解危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巷道的掘进使煤岩体应力升高24%~25%,增大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原解危措施采取后,巷道煤体峰值瓦斯压力为0. 63~0. 64 MPa,大于河南省0. 6 MPa的规定指标,峰值瓦斯含量为7. 00~7. 12m^3/t,均大于河南省6 m^3/t的规定指标;采用优化后的解危措施后,峰值瓦斯压力与原始模拟方案相比下降了20. 31%~38. 1%,峰值瓦斯含量相较于原始模拟方案降幅达到31. 16%,达到了河南省煤与瓦斯突出防治的相关规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与瓦斯突出 数值模拟 解危措施 方案优化 效果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某矿煤与瓦斯突出主因分析与措施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荣海 张宏伟 +2 位作者 朱志洁 吕有厂 宋卫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1-500,共10页
为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和解危优化措施,以河南某煤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瓦斯地质分析法、地质动力区划方法、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确定了瓦斯赋存规律,划分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区域,建立区划断裂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 为确定煤与瓦斯突出的主控因素和解危优化措施,以河南某煤矿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瓦斯地质分析法、地质动力区划方法、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确定了瓦斯赋存规律,划分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危险区域,建立区划断裂与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内在联系,分析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危险性概率值和掘进工作对煤与瓦斯突出的具体影响,确定矿井煤与瓦斯发生的主控因素及其显现特征,并对原解危措施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超过临界条件的埋藏深度、区划断裂交汇以及较高的构造应力等是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地质类因素;巷道的掘进使煤岩体应力升高24%~25%,增大了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发生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地质图 地质动力区划 多因素模式识别 主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抽采“两堵一注一排”新工艺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齐庆杰 赵尤信 +2 位作者 吕有厂 贾新雷 周新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104,共5页
为提高瓦斯抽采钻孔的抽采浓度,实现煤矿瓦斯回收利用,针对现有的"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封孔器漏气问题,对其工艺进行改进,设计出"两堵一注一排"封孔装置,并进行井上试验研究和井下工程试验,对比分析2种封孔器的抽采效果。结果显示... 为提高瓦斯抽采钻孔的抽采浓度,实现煤矿瓦斯回收利用,针对现有的"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封孔器漏气问题,对其工艺进行改进,设计出"两堵一注一排"封孔装置,并进行井上试验研究和井下工程试验,对比分析2种封孔器的抽采效果。结果显示:井上试验"两堵一注一排"新工艺注浆段密实,"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出现明显的空白段;井下在相同煤层条件下,"两堵一注一排"新工艺抽采90天平均瓦斯体积分数为75%,"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抽采瓦斯体积分数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堵一注一排 瓦斯抽采 注浆封孔 一体式囊袋两堵一注 抽采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自燃煤层顺层抽采钻孔封孔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祁云 齐庆杰 +2 位作者 吕有厂 周新华 迟羽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0-126,共7页
针对平煤十矿顺层抽采钻孔封孔不佳导致钻孔自然发火问题,用钻屑法试验研究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深入分析钻孔周围存在的漏气情况及导致钻孔自然发火的条件,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数值模拟不同封孔深度与长度下钻孔周围漏风... 针对平煤十矿顺层抽采钻孔封孔不佳导致钻孔自然发火问题,用钻屑法试验研究巷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深入分析钻孔周围存在的漏气情况及导致钻孔自然发火的条件,并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数值模拟不同封孔深度与长度下钻孔周围漏风速度的分布状况,得到最优封孔参数,并探讨其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距巷道0~7 m为破碎区,8~19 m为塑性区,20~28 m为弹性区;巷道周围破碎区、钻孔周围漏气圈、封孔材料漏风及抽采管路漏风为钻孔漏风区域,为钻孔自然发火提供通风供氧条件。研究表明:当封孔深度为17 m,封孔长度为8 m,最大抽采负压低于30 kPa时为最优封孔条件,既能保证抽采效果又能防止钻孔自然发火;封孔参数优化后单孔瓦斯抽采体积分数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自然发火 顺层钻孔 封孔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 被引量:6
19
作者 吕有厂 胡金红 +1 位作者 赵萌 高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6期715-719,共5页
受地质条件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地点呈区域性分布,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要以瓦斯地质为基础.在长虹公司地质勘探时期的瓦斯地质资料统计,以及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长虹井田二1煤层瓦... 受地质条件控制,煤与瓦斯突出的发生地点呈区域性分布,瓦斯突出区域性预测要以瓦斯地质为基础.在长虹公司地质勘探时期的瓦斯地质资料统计,以及二1煤层瓦斯基础参数测定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瓦斯地质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了长虹井田二1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瓦斯地质规律.从瓦斯地质角度对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的突出现象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长虹公司二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进而将井田划为3个相互独立的瓦斯地质单元;根据瓦斯地质单元法划分突出危险区域的方法,最后对该矿的突出危险区域与非突出危险区域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分析 瓦斯地质单元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千米深部矿井采动应力显现规律 被引量:16
20
作者 吕有厂 何志强 +2 位作者 王英伟 代志旭 王玉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6-1336,共11页
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逐渐耗竭,开采深度逐渐进入1000~2000m水平,常常伴有大量的工程灾害,其根本原因是深部采动应力场的显现规律与响应规律不清楚。以平煤股份十二矿超千米深己15-31030工作面为研究基地,开展了不同开采速率下超千米煤层采... 我国浅部煤炭资源逐渐耗竭,开采深度逐渐进入1000~2000m水平,常常伴有大量的工程灾害,其根本原因是深部采动应力场的显现规律与响应规律不清楚。以平煤股份十二矿超千米深己15-31030工作面为研究基地,开展了不同开采速率下超千米煤层采动应力显现规律及响应特征研究,并集成“锚杆应力-钻孔应力-钻孔裂隙窥视”等研究手段进行现场原位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采煤工作面的不断推进,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先是交替上升,回采距离超过80m时,由于埋深较大导致支承压力峰值增长变缓并最终在85MPa左右波动,应力集中系数达3.3,高于一般浅部工作面集中系数;同时上覆岩层在采动影响下形成垮落带、断裂带、弯曲下沉带的“三带”结构;其次,随着开采速度增大,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逐渐增大,峰值点距采煤工作面的距离相应减小,基本顶断裂形成的岩块长度也越长;工作面支架压力随着采煤工作面持续推进呈现出周期上升的趋势。在采动影响下,由于扰动后应力重分布及能量释放,锚杆应力呈现出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得出工作面采动影响范围大约为85m,钻孔应力距采煤工作面75m左右时进入采动影响范围开始上升,而后进入支承压力降低区,应力开始出现小幅度下降;随着采煤工作面不断推进,强烈的开采扰动导致裂隙不断发育,裂隙逐渐发育成纵横交错的破碎带,并向顶板上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支承压力 采动裂隙 锚杆应力 钻孔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