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VTI引导液体复苏治疗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吕有凯 吉晓霞 云天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207-211,共5页
目的以常规中心静脉压(CVP)指导下复苏为对照,研究超声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引导液体复苏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 目的以常规中心静脉压(CVP)指导下复苏为对照,研究超声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引导液体复苏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的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7月—2023年8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CVP组、VTI组,各40例。CVP组在常规CVP指导下进行液体复苏,VTI组在超声VTI引导下进行液体复苏。比较两组复苏前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中心静脉压(CVP)、心指数、每搏输出量指数(SVI)、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动脉氧分压(PaO_(2))、血乳酸、pH值、机械通气时间、液体复苏量、ICU住院时间、去甲肾上腺素用量、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结果VTI组复苏后APACHEⅡ、SOFA评分与CV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I组复苏后CVP、心指数、SVI、SpO_(2)高于CVP组(t=2.137、2.540、2.134,P=0.036、0.013、0.036);VTI组复苏后氧合指数、PaO_(2)、血乳酸、pH值与CV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I组24 h液体复苏量高于CVP组,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低于CVP组(t=2.492、6.914,P=0.015、0.000);VTI组复苏后ELWI、PVPI与CV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与常规CVP相比,超声VTI引导液体复苏应用于ARDS伴右心功能不全,对复苏量把控更精准,能避免液体复苏不充分,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速度时间积分 液体复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右心功能不全 中心静脉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活化蛋白C、簇分化抗原64与重症肺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吕有凯 吉晓霞 云天奇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比值、活化蛋白C(APC)、簇分化抗原64(CD64)与重症肺炎(SP)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SP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普通肺炎患...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比值、活化蛋白C(APC)、簇分化抗原64(CD64)与重症肺炎(SP)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SP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分析血清SAA/CRP、APC、CD64与SP患者CPIS评分、P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S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后28 d,根据病例组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47例)与预后良好组(存活,53例),比较分析不同预后SP患者的血清SAA/CRP、APC、CD64。分析血清SAA/CRP、APC、CD64对S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比例以及饮酒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SAA/CRP、CD64、CPIS评分、PS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P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CD64与SP患者的CPIS评分、PS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APC与SP患者的CPIS评分、PSI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APC、CD64均为S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例组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7.00%(47/100),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SAA/CRP、CD64均高于预后良好组,APC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APC、CD64联合预测S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93,大于SAA/CRP(曲线下面积为0.828)、APC(曲线下面积为0.776)和CD64(曲线下面积为0.785)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血清患者的SAA/CRP、CD64明显升高,APC明显降低,且血清SAA/CRP、APC、CD64联合指标检测对SP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活化蛋白C 簇分化抗原6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通路参与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恢复
3
作者 吴小军 王日兴 +3 位作者 林芳崇 吕有凯 冯奇桃 云天奇 《解剖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目的探讨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通路调控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0.5 h组,模型-1.5 h组,模型-3 h... 目的探讨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X3-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通路调控的小胶质细胞活化对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0.5 h组,模型-1.5 h组,模型-3 h组,每组10只,模型组之间失血性休克时间存在差异。第2部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CX3CL1组,每组10只。CX3CL1组大鼠脑室注射CX3CL1蛋白,对照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在模型制作前开展Morris水迷宫训练,模型制作后4 d,开展水迷宫测试。完成后,取全脑组织进行HE染色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脑脊液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取脑组织进行Real-time PCR检测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Ⅲ象限停留时间减少,且HE染色中显示神经元状态受损。此外,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表达升高,脑脊液中肿瘤细胞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6含量升高,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16、TNF-α、IL-1β与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含量升高。与此同时,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CX3CL1、CX3CR1蛋白表达降低,磷酸化核因子κB(p-NF-κB)与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蛋白表达升高。然而,与模型组相比,CX3CL1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与第Ⅲ象限停留时间增加,且神经元状态恢复。此外,与对照组相比,CX3CL1组大鼠脑组织中Iba1表达降低,脑脊液中TNF-α与IL-6含量降低,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16、TNF-α、IL-1β与iNOS mRNA含量降低,M2型小胶质细胞标记CD20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精氨酸酶1(Arg1)、几丁质酶3样蛋白1(Ym1)mRNA含量升高。结论CX3CL1有助于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诱导小胶质细胞向M2型极化,抑制M1型极化,降低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减轻失血性休克/复苏诱发的记忆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复苏 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 记忆功能 炎症反应 小胶质细胞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诗阳 王日兴 +2 位作者 吕有凯 林芳崇 冯奇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29-2431,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74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3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不同营养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74例,给予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56例给予早期肠外营养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3、7天,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0、内毒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改善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和胰腺及胰周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有效减少了重症胰腺炎患者体内炎症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了免疫功能,降低全身炎性反应及继发感染,改善了患者全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内毒素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对比观察 被引量:9
5
作者 吕有凯 王曰兴 +2 位作者 葛广全 周森 林明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腹膜透析(PD)治疗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采用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净化方...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腹膜透析(PD)治疗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cutekidneyinjury,AKI)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采用血液净化方式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采取的净化方式分为CBP组42例、APD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局、治疗后存活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CBP组经过治疗存活28例、死亡13例,存活率为66.67%,APD组患者存活24例、死亡16例,存活率为60%,两组患者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49,P=0.618)。治疗后两组存活患者的APACHE1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CBP组:(21.2±8.4)分与(12.6±4.6)分;PD组(20.8±7.9)分与(15.3±4.4)分,P均〈0.05],CBP组降低更加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存活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心脏输出量(co)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CBP组优于PD组(P〈0.05)。治疗后两组存活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乳酸(Lac)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较腹膜透析治疗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对患者的近期结局影响不显著,但是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心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腹膜透析(PD) 心脏手术 急性肾损伤(AK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李诗阳 王日兴 +2 位作者 吕有凯 林芳崇 冯奇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60-1961,共2页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ICU重症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ICU非感染性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样,比较血清中PCT和CRP的含量及检测的阳...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病房(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ICU重症感染患者80例为观察组,ICU非感染性患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样,比较血清中PCT和CRP的含量及检测的阳性率等。结果观察组血清中PCT检测阳性率为93.75%,CRP检测阳性率为100%,观察组PCT平均含量为(6.27±2.8)ng/ml,CRP的平均含量为(41.26±7.74)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5±0.14)ng/ml和(5.61±2.81)mg/L(P<0.05)。结论 PCT特异性较CRP高,稳定性较好,故联合监测血清中PCT和CRP含量可作为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严重感染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加强护理病房(ICU) 重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家聪 林明强 +3 位作者 吕有凯 林芳崇 陈仕军 黄大海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7年第6期507-508,51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衰心衰组)、60例无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单纯心衰组)、60例单纯...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力衰竭伴肾功能不全老年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伴有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肾衰心衰组)、60例无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单纯心衰组)、60例单纯肾功能不全患者(单纯肾衰组),比较3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关系。结果:肾衰心衰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心衰组和单纯肾衰组(均P<0.05),单纯肾衰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心衰组(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升高,肾功能恶化程度加重,肾衰心衰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绘制ROC曲线,当灵敏度为79.84%、特异度为84.92%、漏诊率为20.16%、误诊率为15.08%,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33,对应的诊断临界值为3581.7 pg/mL。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对鉴别诊断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伴中重度肾功能不全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肾功能不全 急性心力衰竭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日兴 李诗阳 吕有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7例AOPP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PR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OPP组入院时、入院第13、7、d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117例AOPP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PR水平,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AOPP组入院时、入院第13、7、d的血清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PR水平随着中毒程度加重而升高,且与中毒程度分级呈正相关(r=0.6136,P<0.01)。结论:AOPP患者血清CRP浓度的变化与患者中毒程度和炎症反应有关,动态观察AOPP患者血清CRP的变化,对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监测血乳酸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林家聪 林明强 +3 位作者 吕有凯 林芳崇 陈仕军 黄大海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3期1932-1934,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78例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监测病人血乳酸及血气指标,比较不同治疗结局病人入院72h内血乳...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乳酸水平评估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78例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监测病人血乳酸及血气指标,比较不同治疗结局病人入院72h内血乳酸变化。结果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中心静脉压(CVP)、心排量指数(CI)、氧耗指数(VO_2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血乳酸、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24h后,存活组和死亡组心率、CV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CI、VO_2I、SvO_2、血乳酸、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入院时至入院72h,存活组和死亡组血乳酸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乳酸水平在入院2h以后呈下降趋势,但死亡组入院48h时呈现出血乳酸水平升高的趋势。结论对于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应该密切监视病人血乳酸指标,并结合其他实验室指标,有助于对病人的预后效果进行早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低血容量性休克 动态监测 血乳酸 平均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氧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诗阳 王日兴 +1 位作者 吕有凯 冯奇桃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23期3574-3575,共2页
目的分析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名全科医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院前急救理论和相关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通过培训,全科医生院前急... 目的分析海口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名全科医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院前急救理论和相关技能培训,比较培训前后的差异。结果通过培训,全科医生院前急救理论和相关技能水平评分明显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综合考评优好率为97.5%,明显高于培训前的65.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社区全科医生的理论和技能水平,使其具备院前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医生 院前急救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支气管肺泡灌注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吕有凯 林明强 王日兴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模式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科机械通气模式下行BAL的患者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对照组和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模式下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的临床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急诊科机械通气模式下行BAL的患者8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异丙酚对照组和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观察组,每组43例。患者BAL的灌洗时间、灌洗量、丙泊酚用量、呛咳次数、体动次数、呼吸暂停次数,以及低血压、心动过速次数。结果对照组BAL灌洗时间和灌洗量分别为(40±6)min和(156±17)mL,均显著低于观察组的(52±6)min和(212±23)mL(P<0.05和P<0.01)。对照组BAL时镇静药物丙泊酚用量为(182±26)mg,显著高于观察组的(158±24)mg(P<0.05)。呛咳和心动过速次数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动次数、呼吸暂停和低血压次数对照组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和P<0.01)。结论利多卡因联合异丙酚有利于ICU机械通气患者BAL操作,减少异丙酚用量,减少了异丙酚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异丙酚 重症监护室 呼吸 人工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CT和急性时相蛋白动态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吕有凯 林明强 +2 位作者 王日兴 黄大海 林芳崇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744-1746,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部感染休克组64例,胸部感染休克组53...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2013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部感染休克组64例,胸部感染休克组53例,治疗28 d死亡19例、存活98例,比较所有患者入科时、治疗24 h、48 h和72 h后的血清PCT及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结果腹部感染休克组在入科时、治疗24 h、48 h和72 h后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胸部感染休克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胸部感染休克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科时、治疗24 h、48 h和72 h后的血清PCT、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前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腹部感染休克组、胸部感染休克组、存活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在治疗48 h时达到高峰,而前白蛋白浓度水平在治疗48 h时达到最低水平,后逐渐恢复;死亡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前白蛋白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动态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PCT、急性时相蛋白的水平变化可以对患者感染原因、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血清降钙素原 急性时相蛋白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13
作者 林芳崇 林明强 +1 位作者 吕有凯 王日兴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6期2696-2697,共2页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上呼吸道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仅采取服用奥美拉唑[口服,1次2...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期间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上呼吸道出血患者8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仅采取服用奥美拉唑[口服,1次20 mg(2片),1~2次/d,连续服用1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奥曲肽(静脉滴注,100μg+20 m L生理盐水,隔12 h滴注1次,连续治疗4 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副作用、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止血时间及止血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分别(19.7±5.8)h、(7.3±1.3)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2±6.3)h、(13.2±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 h和48 h的止血率分别为65.0%(26/40)、77.5%(31/40),均高于对照组的27.5%(11/40)、32.5%(13/40),且再出血率为5.0%(2/40),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9/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5.0%(6/40),观察组为1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具有明显效果,患者出血时间缩短,再出血率低,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奥曲肽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PPV联合FB检查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芳崇 林明强 +2 位作者 王日兴 黄大海 吕有凯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447-2449,共3页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NIPPV治疗,观察组在NIPPV治疗1 h后给予床旁FB检查及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变化,以及治疗前后APACHEⅡ和意识得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Pa O2和p H均较治疗前升高,Pa CO2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PACHEⅡ和意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面部受压、口干、头晕和腹痛的发生率为52.5%(21/40),对照组为47.5%(1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PPV联合FB检查治疗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正压通气 纤维支气管镜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降钙素原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评估老年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5
作者 符汉光 李诗阳 +1 位作者 吕有凯 冯奇桃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4152-4154,共3页
目的研究胱抑素(Cys)C、降钙素原(PCT)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清水平在评估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重症监护室(ICU)128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67例)、重度脓毒血症组(32例)及脓毒血症休克... 目的研究胱抑素(Cys)C、降钙素原(PCT)及N末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血清水平在评估老年脓毒血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重症监护室(ICU)128例老年脓毒血症患者分为脓毒血症组(67例)、重度脓毒血症组(32例)及脓毒血症休克组(29例),比较3组入院24 h内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并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86例)及死亡组(42例),比较两组入院时、治疗3 d及5 d后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结果脓毒血症组、重度脓毒血症组、脓毒血症休克组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依次升高,任意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组入院前、治疗3 d、5 d后CysC、PCT及NT-proBNP浓度依次降低,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入院前、治疗3 d、5 d后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监测脓毒血症患者血清CysC、PCT及NT-proBNP浓度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休克 胱抑素 降钙素原 N末端前体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TREM-1、AGEs水平与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治疗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6
作者 符超 王日兴 吕有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7期2099-2104,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因子-1(sTREM-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经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后预后不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CRRT治疗的69例脓毒症患者,全部患...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因子-1(sTREM-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经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后预后不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接受CRRT治疗的69例脓毒症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CRRT治疗,均于治疗28 d后记录患者病死情况,患者病死视为预后不良,并以此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调查患者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并比较,重点分析CRRT治疗前血清sTREM-1、AGEs与患者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全部69例脓毒症患者,经CRRT治疗28 d后病死23例,病死率为33.33%;预后不良组血清TLR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sTREM-1、AGEs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TLR9、MMP-9、sTREM-1、AGEs与经CRRT治疗的脓毒症患者预后有关,各指标水平过高可能是经CRRT治疗的脓毒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TLR9、MMP-9、sTREM-1、AGEs分别预测脓毒症患者经CRRT治疗后预后不良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且以治疗前血清TLR9、MMP-9、sTREM-1、AGEs的cut-off值分别为17.262 ng/mL、31.030μg/L、383.292 pg/mL、11.872μg/L时,预测价值最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治疗前血清sTREM-1水平与AGEs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40,P=0.004)。结论血清sTREM-1、AGEs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经CRRT治疗后预后不良有关,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因子,对预测患者经CRRT治疗后预后风险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 预后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因子-1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极化在亚低温治疗热射病诱发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小军 王日兴 +3 位作者 林芳崇 吕有凯 冯奇桃 云天奇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19-425,共7页
目的 探究亚低温对热射病治疗的作用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改变。方法 将7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L-4组与亚低温组。取非对照组小鼠构建热射病模型,观察小鼠核心温度变化,统计小鼠的存活率。次日开展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认知功能... 目的 探究亚低温对热射病治疗的作用与小胶质细胞极化的改变。方法 将7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IL-4组与亚低温组。取非对照组小鼠构建热射病模型,观察小鼠核心温度变化,统计小鼠的存活率。次日开展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认知功能,取小鼠脑组织用于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定量PCR。结果 模型组小鼠出现4只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减少。苏木精-伊红染色中神经元状态受损,免疫组化染色中iba1表达增加。M1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标记物CD16、TNF-α、IL-1β与iNOS表达明显升高,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标记物CD206、TGF-β、Arg1与YM-1表达虽然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4组小鼠死亡3只,亚低温组小鼠死亡1只,与模型组相比,IL-4与亚低温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减少,穿越平台次数增加。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神经元状态恢复,免疫组化显示iba1表达减少。M1型小胶质细胞除极标记物CD16、TNF-α、IL-1β与iNOS表达降低,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标记物CD206、TGF-β、Arg1与YM-1表达升高。结论 亚低温策略治疗可能通过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化,提高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热射病对神经元的影响。不仅提高了小鼠存活率,而且改善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亚低温治疗 小胶质细胞除极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往来款项明细帐户专用帐簿的研究与实用报告
18
作者 吕有凯 《中国卫生经济》 1992年第2期49-52,共4页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设置了6个往来总帐科目。在医院会计工作中,待结算经济业务量约占全部会计业务的1/3。用传统的3栏式帐簿来核算往来款分户明细帐,通常是每1页记录1个帐户。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登记、核算方法,有以下几个弊端: 1.... 现行《医院会计制度》设置了6个往来总帐科目。在医院会计工作中,待结算经济业务量约占全部会计业务的1/3。用传统的3栏式帐簿来核算往来款分户明细帐,通常是每1页记录1个帐户。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登记、核算方法,有以下几个弊端: 1.医院的债权、债务不论发生或结算(借方或贷方),绝大多数的往来明细帐户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尤其是“医疗应收款”和“医疗预收款”的分户明细帐,用传统的3栏式帐簿,每页15行,而每个帐户一借一贷,仅用2行,使用率为13.4%。 2.帐簿登记、查询、余额结算和年终结转的工作量太大,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专用账簿 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28日死亡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9
作者 林明强 吕有凯 王日兴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28日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ICU治疗超过24 h、年龄>12岁的ARDS患者237例,统计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研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28日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ICU治疗超过24 h、年龄>12岁的ARDS患者237例,统计其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结果根据柏林定义,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分别为47例、112例和78例,病死率分别为17.1%、49.1%和65.4%;ARDS原发病以肺外疾病为主,占60.3%;致死率最高的原发病为肺炎,42例中死亡31例,占73.8%;患者死亡的直接因素主要为脓毒性休克,占34.5%。轻度及中度ARDS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包括确诊前住院时间>48 h(OR=4.712,4.773;P<0.05)、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价(APACHE)Ⅱ评分(OR=1.171,1.389;P<0.05);重度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包括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OR=1.447;P<0.05)和免疫抑制状态(OR=7.917;P<0.05)。结论 ICU病房ARDS患者主要原发病为肺外疾病,致死率最高的原发病为肺炎,死亡直接因素主要为脓毒性休克,不同程度ARDS患者28日死亡危险因素有差异,临床需注意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黄大海 王日兴 +2 位作者 李诗阳 吕有凯 林芳崇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就诊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照组...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IL-6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就诊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血淀粉酶以及肝肾功能、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治疗后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腹膜刺激征等体征恢复时间分别为(2.32±0.29)、(1.71±0.26)、(2.21±0.34)、(1.86±0.25)d,对照组分别为(4.16±0.54)、(3.43±0.76)、(3.78±0.32)、(4.22±0.39)d,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MY、ALT、Cr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AMY、ALT、Cr[(0.59±0.11)U/L、(35.87±0.12)U/L、(35.94±2.32)μmol/L)]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1.23±0.17)U/L、(87.24±5.66)U/L、(87.43±5.8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TNF-α、IL-1β、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TNF-α、IL-1β、IL-6水平[(212.99±20.74)ng/L、(11.86±2.11)ng/L、(30.52±3.35)ng/L]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348.93±32.14)ng/L、(16.77±2.94)ng/L、(48.13±5.6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能够降低患者血淀粉酶及改善肝肾功能,优化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加快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乌司他丁 血液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