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FPGA+STM32的多功能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1
作者
吕才玉
许洋
+2 位作者
李学华
邱国星
黄强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7-113,共7页
针对微位移压电陶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方式单一、通道少、可靠性低等缺点,设计一种FPGA+STM32的多功能压电陶瓷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光纤为主通信方案,网络+FSMC总线为备通信方案;并以Artix7系列FPGA芯片为主控芯片,负责接收4路光纤与FSMC...
针对微位移压电陶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方式单一、通道少、可靠性低等缺点,设计一种FPGA+STM32的多功能压电陶瓷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光纤为主通信方案,网络+FSMC总线为备通信方案;并以Artix7系列FPGA芯片为主控芯片,负责接收4路光纤与FSMC总线传输的数据和命令,并行控制19片16通道的DAC81416数/模转换,实现304通道的模拟电压输出,而STM32负责网络与FSMC总线的数据传输控制;同时,采用桥式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模/数转换器的电路设计与温湿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RS 422接口实现25 Hz频率回传。此外,预留RS 485接口,可控制外部环境测量装置,完成更多环境数据的采集。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光学系统的压电陶瓷位移控制中。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工作稳定,两种通信方式均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通过配置可实现304通道-5~5 V的模拟电压实时输出,环境数据能按照25 Hz频率实时刷新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FPGA
STM32
光纤通信
网络通信
FSMC总线
环境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FPGA的千通道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2
作者
吕才玉
李学华
+2 位作者
王俊
邱国星
许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8-274,共7页
针对微位移压电陶瓷驱动器并行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通道数少等缺点,设计一种采用少量D/A转换芯片和高压模拟开关进行循环通道切换的千通道压电陶瓷控制系统。考虑硬件设计和结构安装等系统性问题,采用12个驱动板和1个主控板...
针对微位移压电陶瓷驱动器并行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通道数少等缺点,设计一种采用少量D/A转换芯片和高压模拟开关进行循环通道切换的千通道压电陶瓷控制系统。考虑硬件设计和结构安装等系统性问题,采用12个驱动板和1个主控板的设计架构,每个驱动板以4片、16位AD766模数转换芯片和12片MAX14802高压模拟开关芯片为核心,实现192个通道模拟电压输出,12个驱动板组合成2304个通道的输出;主控板作为通信和控制核心,以Artix7系列FPGA芯片为主控芯片,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数据和命令,并行控制数模转换以及千通道的切换。通过设计与验证,整个系统工作稳定,每个通道的模拟电压绝对误差均小于0.1 V,相对误差百分比优于1.2%。目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光学系统的压电陶瓷位移控制中,该系统通过驱动板的扩展,也可实现上万通道的控制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千通道
压电陶瓷
循环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危机矿山深部、边部隐伏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预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
被引量:
65
3
作者
毛先成
邹艳红
+6 位作者
陈进
赖健清
彭省临
邵拥军
疏志明
吕俊武
吕才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1-413,共13页
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通过综合地质研究,构建了矿体定位预测概念模型。在地质勘探数据和物化探数据集成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等地质体进行了推断和圈定,构建了地质体的线框模型与块体模型。...
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通过综合地质研究,构建了矿体定位预测概念模型。在地质勘探数据和物化探数据集成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等地质体进行了推断和圈定,构建了地质体的线框模型与块体模型。基于定位预测概念模型和地质体三维块体模型,通过地质空间定义和立体单元划分,建立了岩体及其表面形态起伏、接触带、地层、褶皱、断层等控矿地质因素的三维栅格场模型。在定量分析控矿地质因素与矿化分布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反应这种关联关系的矿体立体定量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提供矿田深部(-1000m标高以上)所有50m×50m×50m立体单元的铜品位、铜金属量和含矿概率的预测结果。基于预测结果圈定了4个深部找矿立体靶区,为深部找矿工程的设计、布置提供尚未发现的隐伏矿体的位置、品位、金属量等信息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机矿山
隐伏矿体
三维地质建模
成矿预测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
凤凰山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在安庆铜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丛威青
潘懋
+2 位作者
吕才玉
王建青
李长庆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3-638,共6页
阐述了所构建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安庆铜矿勘查实例对其加以应用。该系统主要包括三维结构建模、三维属性建模和三维地质可视化等子系统。基于建模系统功能,利用安庆铜矿实际勘查数据,获得三维地质建...
阐述了所构建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安庆铜矿勘查实例对其加以应用。该系统主要包括三维结构建模、三维属性建模和三维地质可视化等子系统。基于建模系统功能,利用安庆铜矿实际勘查数据,获得三维地质建模结果。经三维分析认为,该地区铜铁矿向东偏南方向延伸的趋势揭示了较好的找矿方向,进而表明该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在提升矿产勘查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地质建模
可视化
安庆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被引量:
10
5
作者
吕才玉
曹晓生
肖福权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6,共5页
文章在分析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铜矿成矿规律和控矿特征,对铜官山矿床宝山矿段和罗家村矿段深部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该两区段深部具有一定找矿潜力。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铜官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铜陵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资源勘查战略
6
作者
吕才玉
刘亮明
+2 位作者
疏志明
赵义来
赵旭林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5期495-498,共4页
铜陵及其邻区的深部找矿仍然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勘查难度主要表现在隐伏矿床的埋藏深度大、深部构造格架及成矿过程等找矿信息不足。要实现找矿勘查的高效增储,维持这一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对深部构造和成矿过程进行...
铜陵及其邻区的深部找矿仍然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勘查难度主要表现在隐伏矿床的埋藏深度大、深部构造格架及成矿过程等找矿信息不足。要实现找矿勘查的高效增储,维持这一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对深部构造和成矿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发展找矿信息探测技术和钻探技术,提高矿床预测的准确度,使投资决策更快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资源
勘查战略
综述
找矿勘查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铜陵地区深部找矿的初步探讨
7
作者
吕才玉
肖福权
《安徽地质》
200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根据铜陵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特点,经过对现有矿床的成因分析和深部成矿地质条件的讨论,提出了对铜陵地区的深部找矿深度、寻找矿床类型、找矿方向以及找矿地段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矿床类型
深部找矿方向
铜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PGA+STM32的多功能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1
作者
吕才玉
许洋
李学华
邱国星
黄强原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07-113,共7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0214)。
文摘
针对微位移压电陶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方式单一、通道少、可靠性低等缺点,设计一种FPGA+STM32的多功能压电陶瓷控制系统。该系统以光纤为主通信方案,网络+FSMC总线为备通信方案;并以Artix7系列FPGA芯片为主控芯片,负责接收4路光纤与FSMC总线传输的数据和命令,并行控制19片16通道的DAC81416数/模转换,实现304通道的模拟电压输出,而STM32负责网络与FSMC总线的数据传输控制;同时,采用桥式电路+差分放大电路+模/数转换器的电路设计与温湿度传感器相结合的方式采集环境数据,并通过RS 422接口实现25 Hz频率回传。此外,预留RS 485接口,可控制外部环境测量装置,完成更多环境数据的采集。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光学系统的压电陶瓷位移控制中。测试结果表明,整个系统工作稳定,两种通信方式均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通过配置可实现304通道-5~5 V的模拟电压实时输出,环境数据能按照25 Hz频率实时刷新显示。
关键词
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FPGA
STM32
光纤通信
网络通信
FSMC总线
环境数据采集
Keywords
piezoelectric ceramic control system
FPGA
STM32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FSMC bus
environmental data acquisition
分类号
TN492-34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TP31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PGA的千通道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2
作者
吕才玉
李学华
王俊
邱国星
许洋
机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成都远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出处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8-274,共7页
基金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2NSFSC0214)。
文摘
针对微位移压电陶瓷驱动器并行控制系统电路结构复杂、成本高、通道数少等缺点,设计一种采用少量D/A转换芯片和高压模拟开关进行循环通道切换的千通道压电陶瓷控制系统。考虑硬件设计和结构安装等系统性问题,采用12个驱动板和1个主控板的设计架构,每个驱动板以4片、16位AD766模数转换芯片和12片MAX14802高压模拟开关芯片为核心,实现192个通道模拟电压输出,12个驱动板组合成2304个通道的输出;主控板作为通信和控制核心,以Artix7系列FPGA芯片为主控芯片,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数据和命令,并行控制数模转换以及千通道的切换。通过设计与验证,整个系统工作稳定,每个通道的模拟电压绝对误差均小于0.1 V,相对误差百分比优于1.2%。目前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光学系统的压电陶瓷位移控制中,该系统通过驱动板的扩展,也可实现上万通道的控制输出。
关键词
FPGA
千通道
压电陶瓷
循环切换
Keywords
FPGA
kilocaphane
piezoelectric ceramics
cyclic switching
分类号
TN492 [电子电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危机矿山深部、边部隐伏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预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
被引量:
65
3
作者
毛先成
邹艳红
陈进
赖健清
彭省临
邵拥军
疏志明
吕俊武
吕才玉
机构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育部有色金属成矿预测重点实验室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1-413,共13页
基金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编号:2006BAB01B07)
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007CB416608)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通过综合地质研究,构建了矿体定位预测概念模型。在地质勘探数据和物化探数据集成的基础上,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对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等地质体进行了推断和圈定,构建了地质体的线框模型与块体模型。基于定位预测概念模型和地质体三维块体模型,通过地质空间定义和立体单元划分,建立了岩体及其表面形态起伏、接触带、地层、褶皱、断层等控矿地质因素的三维栅格场模型。在定量分析控矿地质因素与矿化分布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反应这种关联关系的矿体立体定量预测模型。预测模型提供矿田深部(-1000m标高以上)所有50m×50m×50m立体单元的铜品位、铜金属量和含矿概率的预测结果。基于预测结果圈定了4个深部找矿立体靶区,为深部找矿工程的设计、布置提供尚未发现的隐伏矿体的位置、品位、金属量等信息的指导。
关键词
危机矿山
隐伏矿体
三维地质建模
成矿预测
矿产资源定量评价
凤凰山矿田
Keywords
crisis mine
concealed ore body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metallogenic predicat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Fenghuangshan ore field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在安庆铜矿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4
作者
丛威青
潘懋
吕才玉
王建青
李长庆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33-638,共6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24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子课题(2006BAC04B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42015)资助
文摘
阐述了所构建的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并结合安庆铜矿勘查实例对其加以应用。该系统主要包括三维结构建模、三维属性建模和三维地质可视化等子系统。基于建模系统功能,利用安庆铜矿实际勘查数据,获得三维地质建模结果。经三维分析认为,该地区铜铁矿向东偏南方向延伸的趋势揭示了较好的找矿方向,进而表明该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在提升矿产勘查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三维
地质建模
可视化
安庆铜矿
Keywords
three-dimension
geological modeling
visualization
Anqing copper mine
分类号
P628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P3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被引量:
10
5
作者
吕才玉
曹晓生
肖福权
机构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华东冶金地质勘查研究院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16,共5页
文摘
文章在分析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根据铜陵地区层控夕卡岩铜矿成矿规律和控矿特征,对铜官山矿床宝山矿段和罗家村矿段深部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该两区段深部具有一定找矿潜力。
关键词
成矿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铜官山
Keywords
geological features, prospecting potential,Tongguanshan deposit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铜陵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资源勘查战略
6
作者
吕才玉
刘亮明
疏志明
赵义来
赵旭林
机构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矿产资源开发部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出处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5期495-498,共4页
文摘
铜陵及其邻区的深部找矿仍然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找矿勘查难度主要表现在隐伏矿床的埋藏深度大、深部构造格架及成矿过程等找矿信息不足。要实现找矿勘查的高效增储,维持这一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对深部构造和成矿过程进行研究。通过发展找矿信息探测技术和钻探技术,提高矿床预测的准确度,使投资决策更快速、准确。
关键词
铜资源
勘查战略
综述
找矿勘查
铜陵
Keywords
copper resources, exploration strategies, review, prospecting and exploration, Tongling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2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铜陵地区深部找矿的初步探讨
7
作者
吕才玉
肖福权
机构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出处
《安徽地质》
2008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文摘
根据铜陵地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特点,经过对现有矿床的成因分析和深部成矿地质条件的讨论,提出了对铜陵地区的深部找矿深度、寻找矿床类型、找矿方向以及找矿地段的初步探讨。
关键词
成矿条件
矿床类型
深部找矿方向
铜陵地区
Keywords
ore-forming conditions
ore-deposit types
deep-seated ore-prospecting direction
Tongling area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FPGA+STM32的多功能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吕才玉
许洋
李学华
邱国星
黄强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FPGA的千通道压电陶瓷控制系统
吕才玉
李学华
王俊
邱国星
许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危机矿山深部、边部隐伏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预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
毛先成
邹艳红
陈进
赖健清
彭省临
邵拥军
疏志明
吕俊武
吕才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在安庆铜矿勘查中的应用
丛威青
潘懋
吕才玉
王建青
李长庆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安徽铜官山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
吕才玉
曹晓生
肖福权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铜陵地区铜工业持续发展的资源勘查战略
吕才玉
刘亮明
疏志明
赵义来
赵旭林
《矿产与地质》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铜陵地区深部找矿的初步探讨
吕才玉
肖福权
《安徽地质》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