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在结直肠息肉复发监测中价值
1
作者 刘方舟 方诗洁 +2 位作者 吕慧婕 王霞 吕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mSEPT9)在结直肠息肉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1月本院行结肠镜检查且病理提示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52例,根据mSEPT9结果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根据是否为进展期腺瘤分为进展期组及... 目的探究外周血Septin9基因甲基化(mSEPT9)在结直肠息肉复发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1月本院行结肠镜检查且病理提示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152例,根据mSEPT9结果分为阳性组及阴性组,根据是否为进展期腺瘤分为进展期组及非进展期组,回顾分析mSEPT9检测阳性的危险因素,观察息肉复发及腺瘤进展程度与血浆mSEPT9间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是外周血mSEPT9阳性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mSEPT9阳性患者息肉复发率大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腺瘤患者外周血mSEPT9阳性率大于非进展期腺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mSEPT9检测可用于结直肠息肉复发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tin9基因甲基化 结直肠息肉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故障阻断型换流器的直流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综述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博通 杨昕陆 +1 位作者 李斌 吕慧婕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113,共13页
故障的快速隔离与恢复是保障直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问题,利用具有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换流器和隔离开关配合实现故障电流的阻断与隔离是直流配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中从继电保护与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及故障恢复3个方面,针对采... 故障的快速隔离与恢复是保障直流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问题,利用具有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换流器和隔离开关配合实现故障电流的阻断与隔离是直流配电网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中从继电保护与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及故障恢复3个方面,针对采用阻断型换流器的直流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梳理了采用阻断型换流器的直流配电网故障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对该研究方向的关键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断型换流器 继电保护 故障定位 故障隔离 故障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慧婕 朱责梅 +5 位作者 陈维昭 何剑琴 杨丝丝 张恺芳 奉水东 凌宏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3-671,共9页
本文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否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PC1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早、晚期凋亡及死亡细胞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变化;蛋白... 本文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否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使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PC12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早、晚期凋亡及死亡细胞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C1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leaved-Caspase-3)和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发现,不同浓度的葡萄糖(4.5、9.0、13.5、18.0 g/L)分别处理PC12细胞24、48、72、96 h后,发现浓度为13.5 g/L的高糖处理PC12细胞72 h可明显改变细胞形态、降低细胞活力、增加细胞凋亡率,同时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表达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提示:长时间高糖处理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DHM(15μmol/L)预处理能明显改善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降低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中JNK和p-JNK蛋白的表达;进一步用JNK激动剂(茴香霉素)处理能取消DHM对高糖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综上,得出结论:DHM通过下调JNK信号拮抗高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高糖 PC12细胞凋亡 JNK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直流故障限流器改进拓扑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斌 贾涵茹 +3 位作者 何佳伟 李清泉 李晔 吕慧婕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故障限流器可以有效保障设备安全和柔性直流电网的可靠故障穿越,是柔性直流电网故障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为消除传统限流电感对系统暂态响应速度及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阻混合拓扑结构的新型混合式直流故障限流器,... 故障限流器可以有效保障设备安全和柔性直流电网的可靠故障穿越,是柔性直流电网故障处理的核心技术之一。为消除传统限流电感对系统暂态响应速度及运行稳定性的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基于电感电阻混合拓扑结构的新型混合式直流故障限流器,在系统发生故障后以电感与电阻并联的方式实现故障限流。与现有的直流故障限流器相比,所提混合式直流故障限流器有效减少了拓扑中的晶闸管数量,造价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小信号模型分析表明,电感两端并联的电阻能够有效消除限流电感对系统暂态响应和稳定运行的不利影响。最后,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四端环状柔性直流电网,充分验证了所提方法在保障限流效果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改善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电网 故障限流 参数设计 故障穿越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经激活AMPK-PGC1α-Sirt1信号通路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吕慧婕 罗金定 +5 位作者 伍迪 许拓 何剑琴 杨丝丝 奉水东 凌宏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87-1692,共6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分别用或不用低剂量(125 mg·kg^-1·d^-1)或高剂量(250 mg·kg^-1·d^...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的影响,并阐明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采用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喂养,同时分别用或不用低剂量(125 mg·kg^-1·d^-1)或高剂量(250 mg·kg^-1·d^-1)的DHM处理16W。实验期间每4周测一次小鼠体质量,16周后小鼠空腹过夜测空腹血糖,接着处死小鼠,测量体长后算出Lee’s指数,随后取肩胛下脂肪组织,一部分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形态,另一部分通过实时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肩胛下脂肪组织:解偶联蛋白1(UCP1)、锌指转录因子PR结构域包含子16(Prdm16)、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ND组)相比,高脂饮食组(HFD组)小鼠体质量明显增加,说明肥胖小鼠模型复制成功;此外,HFD组小鼠血糖、Lee’s指数和肩胛下脂肪组织脂肪细胞直径增加,UCP1、Prdm16、AMPK、PGC1α和Sirt1基因和蛋白表达降低;DHM可逆转HFD小鼠上述指标的改变,但DHM不影响正常小鼠这些指标。结论二氢杨梅素可能经激活AMPK-PGC1α-Sirt1信号通路促进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肩胛下脂肪组织棕色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肩胛下脂肪组织 棕色化 高脂饮食 肥胖 AMPK-PGC1α-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吕慧婕 许拓 +3 位作者 何剑琴 杨丝丝 奉水东 凌宏艳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0期2233-2237,共5页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葡萄科属的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藤茶中含量丰富,又称长寿藤,因是蛇葡萄科植物的提取物,所以又将其称为蛇葡萄素。近年来,DHM具有的降血糖、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及... 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葡萄科属的植物,主要活性成分是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在藤茶中含量丰富,又称长寿藤,因是蛇葡萄科植物的提取物,所以又将其称为蛇葡萄素。近年来,DHM具有的降血糖、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及护肝等作用已被科学家们用多种方式证实。其中一些研究证明DHM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其具体机制还未完全阐述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糖尿病肾病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金定 伍迪 +4 位作者 吕慧婕 何剑琴 杨丝丝 奉水东 凌宏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HM)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促进WAT棕色化有关。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n=10):①正常对照组(ND组):普通饲料喂养、②正常对照+低剂量DHM组(ND+L-DHM组):普通饲料喂养同... 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DHM)对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肥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促进WAT棕色化有关。方法:6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6组(n=10):①正常对照组(ND组):普通饲料喂养、②正常对照+低剂量DHM组(ND+L-DHM组):普通饲料喂养同时用低剂量DHM(125 mg/(kg·d))处理、③正常对照+高剂量DHM组(ND+H-DHM组):普通饲料喂养同时用高剂量DHM(250 mg/(kg·d))处理、④高脂饮食组(HFD):高脂饲料喂养、⑤高脂饮食+低剂量DHM组(HFD+L-DHM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用低剂量DHM处理、⑥高脂饮食+高剂量DHM组(HFD+H-DHM组):高脂饲料喂养同时用高剂量DHM处理。16周后小鼠空腹过夜,取血测空腹血糖和血脂,随后处死动物,测体长,算出Lee's指数;取肩胛下、腹股沟和附睾处脂肪组织称重后,甲醛固定、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大小,免疫组化检测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实验期间每4周测一次小鼠体重。结果:与ND组相比较,HFD组小鼠体重显著升高,提示肥胖小鼠模型复制成功。此外,HFD组小鼠体脂重量、脂肪细胞直径、Lee's指数和血糖显著增加、脂肪细胞UCP1的表达升高;使用L-DHM和H-DHM处理HFD小鼠后,体脂重量、脂肪细胞直径、Lee's指数和血糖等指标显著逆转,而脂肪细胞UCP1的表达升高更为显著;但L-DHM和H-DHM对正常小鼠上述指标无显著影响。结论:二氢杨梅素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肥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WAT棕色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高脂饮食 肥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M抑制海马内质网应激改善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梦伟 吕慧婕 +6 位作者 王紫涵 罗金定 丁星星 何剑琴 杨丝丝 奉水东 凌宏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1-97,共7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HM)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6):普通饲料+柠檬酸盐缓冲液(30 mg·kg^(-1));T2DM模型组(n=60):高糖高脂+低剂量STZ(30 mg·kg...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 DHM)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56):普通饲料+柠檬酸盐缓冲液(30 mg·kg^(-1));T2DM模型组(n=60):高糖高脂+低剂量STZ(30 mg·kg^(-1))(未成功的4只剔除)。将上述2组大鼠分别用或不用DHM处理(250 mg·kg^(-1)·d^(-1),灌胃),12周后,每组随机选取8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和Y迷宫检测,观察DHM对大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各组剩余大鼠分别侧脑室置管给与内质网应激(ERS)拮抗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10μg·d^(-1)或ERS激活剂衣霉素(TUN)10μL,行为学检测之后,取大鼠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海马ERS蛋白GRP78、p-PERK的表达。结果 DHM和TUDCA均能改善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相反,TUN降低DHM对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Western blot显示,TUDCA降低T2DM大鼠GRP78和p-PERK蛋白表达,TUN增加DHM处理的T2DM大鼠GRP78和p-PERK蛋白表达。结论 DHM改善T2DM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R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2型糖尿病大鼠 认知功能障碍 内质网应激 GRP78 p-P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经激活SIRT1-AMPK通路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沉积 被引量:6
9
作者 王紫涵 罗金定 +4 位作者 吕慧婕 田英入 何剑琴 奉水东 凌宏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10):①ND组:正常饲料;②ND+L-DHM组:正常饲料+低剂量DHM(125 mg·kg^-1·d^-1);③ND+H-DH... 目的探究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C57BL/6J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n=10):①ND组:正常饲料;②ND+L-DHM组:正常饲料+低剂量DHM(125 mg·kg^-1·d^-1);③ND+H-DHM组:正常饲料+高剂量DHM(250 mg·kg^-1·d^-1);④HFD组:高脂饲料;⑤HFD+L-DHM组:高脂饲料+低剂量DHM;⑥HFD+H-DHM组:高脂饲料+高剂量DHM。记录小鼠体重;16周后,测空腹血脂;计算体脂重量;肝脏HE和油红O染色;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肝脏SIRT1、AMPK、ACC、FAS、SREBP-1和PPARα、CPT1的表达。结果与ND组相比,HFD组小鼠体重、体脂、血清TG、TC、HDL水平明显增加;肝脏内脂肪蓄积增加,肝脏SREBP-1c、FAS、ACC1表达增加,而PPARα、CPT1、SIRT1和AMPK表达下降。经DHM处理后,HFD小鼠上述指标发生逆转;但ND小鼠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DHM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通路抑制脂质合成,促进脂质分解,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肝脏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肥胖 肝脏脂质沉积 SIRT1-AMPK通路 脂质合成 脂质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酒中多酚类化合物的体内外成分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梦瑜 吕慧婕 +1 位作者 崔艳 孙宝山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3-1040,共8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联用法(HPLC-FT-ICR 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葡萄酒中多酚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灌胃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进行鉴定。方法葡萄酒经乙酸乙酯提取,采用HPLC-FT-ICR MS进行...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联用法(HPLC-FT-ICR 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对葡萄酒中多酚化合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对灌胃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进行鉴定。方法葡萄酒经乙酸乙酯提取,采用HPLC-FT-ICR MS进行成分分析,Water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UPLC对葡萄酒提取物中9种多酚化合物进行同时含量测定,Waters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体积分数为0.2%的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葡萄酒多酚提取物灌胃给予大鼠,取灌胃15 min后的血浆,经甲醇沉淀蛋白法前处理,通过HPLC-FT-ICR MS进行入血成分鉴定。结果鉴定出葡萄酒中包含原花青素、酚酸、花色苷、黄烷醇在内的41种多酚类化合物;所测定9种多酚化合物的方法经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测定结果显示,葡萄酒中没食子酸及低聚原花青素含量较高;推断出葡萄酒中9种入血化合物,主要包括原花青素,酚酸等多酚类化合物原型及代谢物。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葡萄酒多酚体内外化学成分分析,揭示了葡萄酒多酚化合物灌胃后的入血成分,为葡萄酒活性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 葡萄酒 多酚类化合物 定性鉴别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抑制JNK信号减少T2DM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Aβ和p-Tau蛋白水平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梦伟 奉水东 +5 位作者 颜欣 王紫涵 李琪 吕慧婕 颜灿群 凌宏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9-200,共2页
海马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细胞之一,与认知功能有密切的联系[1]。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海马损伤与其海马Tau蛋白磷酸化和Aβ沉积有关[2]。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 海马神经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细胞之一,与认知功能有密切的联系[1]。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海马损伤与其海马Tau蛋白磷酸化和Aβ沉积有关[2]。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HM)是一种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3]。研究显示: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之一是抑制JNK信号[4]。本实验通过高糖高脂和低浓度STZ喂养SD大鼠复制T2DM大鼠模型,探讨DHM通过抑制JNK信号降低T2DM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Aβ和p-Tau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JNK信号 T2DM大鼠 海马神经细胞凋亡 p-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在结肠癌诊断及中医药防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俊 吕慧婕 +2 位作者 丁星星 赵峻 马翅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1期3713-3714,3718,共3页
结肠癌(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预后效果不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MicroRNA(miRNA)是指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RNA;近几年来,不少研究发现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广泛参与到中... 结肠癌(CRC)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高,预后效果不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MicroRNA(miRNA)是指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RNA;近几年来,不少研究发现其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广泛参与到中药抗肿瘤过程中。因此,本文总结近些年关于miRNA与结肠癌诊断以及中药防治的部分研究与进展,希望能为结肠癌的诊断以及防治提供一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CRORNA 诊断 中药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内镜在新诊断克罗恩病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评价
13
作者 吕慧婕 冯倩 +3 位作者 吕文 谢璐 张鸿晨 李舒丹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0期1645-1647,1726,共4页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在新诊断克罗恩病患者中作为诊断工具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3年8月杭州市西湖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新诊断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对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及胶囊内镜的观察... 目的探究胶囊内镜在新诊断克罗恩病患者中作为诊断工具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3年8月杭州市西湖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新诊断的60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对受试者的临床特征及胶囊内镜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通过该检查的完成率以及不良临床事件的发生率反映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同时分析胶囊内镜阳性检查结果的病变特征、影响因素及患者年龄对内镜检查结果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年龄为(37.0±14.2)岁,CE检查前35.0%(21/60)的患者确诊为克罗恩病,21.7%(13/60)的患者伴随肛周病变和肠外并发症,以腹痛和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胶囊内镜检查结果阳性率为80.0%(48/60),小肠通过时间为(258.5±128.2)min。59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1例患者发生胶囊滞留(滞留率1.7%,1/60)。CE检查发现本病最常见的病变为糜烂、溃疡、狭窄,72.9%(35/48)的患者在小肠下段病变相较于上段明显。年轻患者(≤30岁)出血、小肠上部病变为主的比例高于年龄>30岁的患者(P<0.05)。C反应蛋白(CRP)是胶囊内镜阳性结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胶囊内镜在新诊断的克罗恩病患者中的应用是可行并且安全的,特别是在年轻、小肠上段病变的患者中更易检出,CRP是影响胶囊内镜阳性结果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 小肠病变 克罗恩病 安全性 有效性
原文传递
贵州省农村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我控制的关联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涛 吕慧婕 +3 位作者 周县委 张福兰 张子华 张天成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9-1362,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与自我控制的关联,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1—12月对贵州省30所农村学校的445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初中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与自我控制的关联,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1年11—12月对贵州省30所农村学校的445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测量其NSSI和自我控制状况。结果986名(22.2%)学生偶尔发生NSSI,593名(13.3%)学生反复发生NSSI,不同性别、年级、独生子女、住宿、留守、学业成绩、学业压力、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遭受家庭暴力状况的初中生NSSI发生频率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97~168.68,P值均<0.05);贵州省农村初中生自我控制得分为48.0(39.0,57.0)分,不同自伤行为频率初中生自我控制得分及冲动控制、健康习惯、抵制诱惑、专注工作、节制娱乐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12.08,464.64,193.10,228.86,194.04,542.20,P值均<0.05);自我控制得分高与初中生NSSI发生呈正相关(OR=1.06,95%CI=1.05~1.07,P<0.05)。结论贵州省农村初中生NSSI发生率较高,自我控制能力对NSSI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学校、家庭、政府相关部门应给予充分重视,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自我 精神卫生 回归分析 农村人口 学生
原文传递
Dihydromyricetin improves liver fat deposition in high-fat diet-induced obese mice
15
作者 Huijie Lv Tuo Xv +6 位作者 Jun Peng Gang Luo Jianqin He Sisi Yang Tiancheng Zhang Shuidong Feng Hongyan Ling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824-839,共16页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histone/protein deacetylase SIRT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IRT1-AMPK)signaling pathway may play a role in the effects of dihydromyricetin(DHM)on improving triglyceride(TG)accumulatio...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histone/protein deacetylase SIRT1-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IRT1-AMPK)signaling pathway may play a role in the effects of dihydromyricetin(DHM)on improving triglyceride(TG)accumul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liver cells.Therefore,we aimed to further observe the effect of DHM on liver fat deposition in high-fat diet(HFD)-induced obese mice and explore its possible mechanism.C57BL/6J mice were fed with a normal diet(ND)and HFD and were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low-dose(125 mg/kg)or high-dose(250 mg/kg)DHM for 16 weeks,respectively.During the experiment,body weight was checked every 2 weeks.After 16 weeks,the orbital vein was bled,the animals were sacrificed,and the subscapular,epididymal,and inguinal fat were collected and weighed with an electronic scale.An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evels of serum triglyceride(TG),serum total cholesterol(TC),serum 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and serum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The livers wer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and Oil Red O to detect liver fat deposition.A colorimetric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liver MDA and SOD contents.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was used to detect the gene expressions of related indicators,such as interleukin-6(IL-6),interleukin-8(IL-8),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acetyl-Co A carboxyl 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SREBP-1),fatty acid synthetase(FAS),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ion receptor alpha(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alpha,PPARα),palmitoyltransferase 1(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PT1),SIRT1,and AMPK.Western blott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SIRT1,AMPK,SIRT1-AMPK,ACC,SREBP-1,FAS,PPARα,and CPT1.Result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ND group,the weight and body fat of the mice in the HFD group wer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levels of TG,TC,and LDL were increased,the level of HDL was decreased,the volume of hepatocytes was increased,the number of lipid droplets,fat deposition,MDA,IL-6,IL-8,TNF-α,SREBP-1c,FAS,ACC1,SIRT1,and AMPK protein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SOD activity,PPARα,CPT1,SIRT1 m RNA,AMPK m RNA,PPARα,CPT1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DHM could significantly reverse the changes of the above indexes in HFD mice,while DHM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above indexes in ND mice.Collectively,our findings revealed that DHM improved liver fat deposition in HFD-induced obese mice,and the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inhibition of oxidative stress,inflammation,lipid synthesis,and promotion of lipid decom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HYDROMYRICETIN Obese mice Hepatic fat deposition Oxidative stress Inflammation Lipid synthesis Lipid breakdow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