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1
作者 重庆市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化疗学组 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罕见病疑难病专委会 +10 位作者 曹进 陈兴月 邓欢 李咏生 廖星芸 陆松梅 吕奇坤 滕燕 王江红 王懿铭 阳丹 《中国药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8,共12页
目的 指导胃癌(GC)的临床治疗用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医师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专家组成员采用名义群体法共同讨论确定《胃癌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大纲。编写组专家针对大纲... 目的 指导胃癌(GC)的临床治疗用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为临床医师治疗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由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专家组成员采用名义群体法共同讨论确定《胃癌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编写大纲。编写组专家针对大纲涉及内容进行系统检索、分析、归纳及总结,并根据我国现状、临床需求和研究证据初步拟定推荐建议。重庆市医学肿瘤学分会化疗学组及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肿瘤罕见病疑难病专委会专家经过多轮会议讨论,对推荐建议进行修订,以投票形式确定最终共识内容和推荐等级。结果与结论 本共识内容包括胃癌的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一线药物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二线药物治疗、晚期胃癌三线及三线以上药物治疗、胃癌腹膜转移的药物治疗。本共识的发布为我国医疗机构在胃癌的个体化用药方面提供了规范化管理的建议,对提高胃癌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抗肿瘤药物 化疗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手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超声评估胃肠道肿瘤腹腔镜术后膈肌功能变化及肺部并发症的研究
2
作者 扈进 吕奇坤 +1 位作者 何易凌 刘丽萍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4年第22期97-101,共5页
目的通过超声评估胃肠道肿瘤腹腔镜术后膈肌功能和肺部超声的变化,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膈肌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1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纳入腹腔镜手术组,另选取我院同期行传统开腹手... 目的通过超声评估胃肠道肿瘤腹腔镜术后膈肌功能和肺部超声的变化,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膈肌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1月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纳入腹腔镜手术组,另选取我院同期行传统开腹手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50例纳入传统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膈肌移动度(DE)、膈肌增厚率(DTF)、膈肌功能指标[深吸气末膈肌厚度(TDImax)、深呼气末膈肌厚度(TDEmax)、平静吸气末膈肌厚度(TDI)、平静呼气末膈肌厚度(TDE)]及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术后24h、术后48h,两组TDI、TDE、TDI_(max)、TDE_(max)较术前减小后逐渐增大,且腹腔镜手术组TDI、TDE、TDI_(max)、TDE_(max)大于同时间点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24h、术后48h,两组DTF较术前降低后逐渐升高,且腹腔镜手术组DTF高于同时间点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24h、术后48h,两组DE降低后逐渐升高,且腹腔镜手术组DE高于同时间点传统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25%,低于传统手术组的26.00%(P<0.05).结论膈肌超声可有效评估胃肠道肿瘤腹腔镜术后膈肌功能变化和肺部并发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超声 胃肠道肿瘤 腹腔镜手术 膈肌功能 肺部并发症
原文传递
肺癌合并脓毒症mHLA-DR、CD39^(+)Treg及IL-10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宁 周明明 +2 位作者 蒋正英 吴桂新 吕奇坤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脓毒症患者中外周单核细胞HLA-DR、外周血CD39^(+)Tregs水平和IL-10表达水平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脓毒症的患者68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8例,脓毒性休克...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脓毒症患者中外周单核细胞HLA-DR、外周血CD39^(+)Tregs水平和IL-10表达水平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脓毒症的患者68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8例,脓毒性休克组30例;同期36例未合并脓毒症的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入院后外周单核细胞HLA-DR、外周血CD39^(+)Treg及IL-10的水平,分析三种指标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能力。结果 (1)脓毒症组血清中的CD39^(+)Treg比例、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2±1.35 vs. 2.14±0.86%)、(37.08±5.32 vs. 9.22±1.75)pg/ml(P<0.01),mHLA-DR水平在感染前7 d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和对照组,P<0.01;在入院第7天脓毒症组中HLA-DR降至最低,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显著性(91.07±1.14 vs. 84.59±0.7%,P<0.01);(2)68例脓毒症肺癌患者中,死亡22例;与生存者相比,死亡者ΔHLA-DR7水平明显降低,CD39^(+)Treg比例、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3)脓毒症组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HLA-DR7(OR=2.195,P<0.001)、CD39^(+)Treg(OR=2.853,P=0.015)、IL-10(OR=1.868,P=0.002)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是脓毒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4)ΔHLA-DR7评价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截断值为8.7%时,敏感度为89.28%,特异度为97.6%,大于CD39^(+)Treg和IL-10,P<0.01;三种指标联合的预后评估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925,敏感度为96.61%,特异度为94.32%)明显高于三者的单一检测或两两联合检测。结论 ΔHLA-DR7是肺癌伴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一个良好指标,ΔHLA-DR7与CD39^(+)Treg和IL-10三者联合能够显著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LA-DR CD39+Tregs 白细胞介素-10 支气管肺癌 脓毒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