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心肌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庄文辉 徐志鹏 +2 位作者 王华 吕厚宽 程炎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933-1938,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心肌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STEMI...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其对心肌指标和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老年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即刻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血流计帧数(cTFC)、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记录ST段回落率(STR)。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1个月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1周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记录并比较患者术中及术后24 h内出血事件、两组住院期间及PCI术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TIMI血流分级、TMPG、cTF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STR>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术后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TMPG明显高于对照组,cTF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NT-proBNP、LVEDD与LVE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个月NT-proBNP、LVEDD及LVESD均明显降低,LVEF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1,P=0.75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内总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34,P=0.188)。观察组术后1周IL-1β、IL-6、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术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IL-1β、IL-6、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进行PCI过程中,冠状动脉内应用rhPro-UK联合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心肌血流灌注及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及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老年人 重组人尿激酶原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谷区初始地应力场建模方法与反演研究
2
作者 景帅 兰亚洲 吕厚宽 《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24年第9期22-26,共5页
初始地应力场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质和围岩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河谷区,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导致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研究河谷区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对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收集河谷... 初始地应力场是影响岩体力学性质和围岩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河谷区,由于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导致初始地应力场的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研究河谷区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对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收集河谷区现场实测地应力资料,分析了河谷区地应力的分布特征。通过卫星数字高程模型对河谷区进行了三维建模,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反演分析方法,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研究区初始地应力场进行了反演分析,获得的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特征与实测地应力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场反演 数值模拟 反演分析 河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吕厚宽 庄文辉 +2 位作者 刘晓晖 郭泽才 刘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选取的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对照组予卡培他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力状况评分(ZPS)评估患者生活质量,检测治疗前后CD3+、CD4+和CD8+ T细胞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受益率(88.10%,37/42)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25/38)(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KPS评分为(87.22±6.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2±7.10)分(P<0.05),ZPS评分(0.83±0.1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4±0.20)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CD3+、CD4+和CD8+ T细胞水平分别为(47.75±6.90)%、(26.55±3.02)%和(20.01±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2±7.15)%、(22.73±2.89)%、(18.14±1.76)%(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直肠癌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卡培他滨 奥沙利铂 生活质量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前应用对术后疼痛与免疫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吕厚宽 庄文辉 +1 位作者 刘晓晖 郭泽才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前应用对患者的疼痛与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我院拟实施结肠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118例分为超前镇痛组(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常规组(给予等量0.9%氯化...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前应用对患者的疼痛与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我院拟实施结肠癌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118例分为超前镇痛组(麻醉诱导前30 min给予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常规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溶液)各59例,两组的麻醉方法一致,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疼痛程度、躁动评分、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超前镇痛组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 h、12 h及24 h均低于常规组;超前镇痛组的术后RAMSAY评分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即刻、术后30 min及术后60 min均高于常规组;超前镇痛组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前镇痛组患者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术前,超前镇痛组的CD3+、CD4+、CD8+、CD4+/CD8+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超前镇痛组患者的CD3+、CD4+/CD8+测定值高于常规组(P<0.05);超前镇痛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前应用对于患者术后镇痛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减轻术后镇痛舒芬太尼用量及手术对患者免疫水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术前用药法 麻醉和镇痛 老年人 帕瑞昔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28
5
作者 吕厚宽 庄文辉 +1 位作者 黄一桂 许玫莎 《癌症进展》 2020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评价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一线化疗方案无效或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86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化疗,研究组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 目的评价纳武利尤单抗治疗一线化疗方案无效或复发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86例晚期NSCLC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化疗,研究组应用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脱发、贫血、肌肉疼痛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4.200个月(95%CI:2.787~5.613),1年累积生存率为6.98%;研究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800个月(95%CI:2.029~3.571),1年累积生存率为18.60%;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2)。结论纳武利尤单抗安全性较好,可使一线化疗方案失败或复发的晚期NSCLC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纳武利尤单抗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持续改进与体会 被引量:12
6
作者 吕先明 吕瑞玲 +1 位作者 吕厚宽 吴羽萱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8期3077-3078,3079,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查情况,为医院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本院药剂科对临床24个病区的急救药品等备用药品和剩余药品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检查情况。结果实施每个月定期检查及追踪整改成... 目的分析我院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查情况,为医院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4年本院药剂科对临床24个病区的急救药品等备用药品和剩余药品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检查情况。结果实施每个月定期检查及追踪整改成效管理后,存在问题的病区明显遂年减少,最高月份为9个,最低月份为0个。201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平均数分别为6.8个和3.2个,2014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平均数分别为4个和2.3个。结论病区药品质量安全管理,除重点加强急救药品等备用药品管理外,还要加强剩余药品的管理,使病区药品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药品质量和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区备用药品 剩余药品 管理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细胞癌肝切除患者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吕厚宽 刘晓晖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8-465,共8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细胞癌(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切除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由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诱导HIRI的重要机制,故本研究探讨抗炎类护肝药异甘草酸镁... 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细胞癌(肝癌)治疗的首选方法,然而,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脏切除难以避免的并发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疗效和预后。由于氧化应激和炎症是诱导HIRI的重要机制,故本研究探讨抗炎类护肝药异甘草酸镁联合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在肝癌肝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9年3月间90例行肝切除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观察组术后采用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均为每天1次,连续7 d。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术前与术后3、7 d的氧化应激与炎性因子水平以及术后1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方式、肝切除范围以及肝功能、氧化应激与炎症因子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肝门阻断时长、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3、7 d的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超氧化物岐化酶、还原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丙二醛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均未见皮疹、瘙痒或过敏症状发生。观察组术后1个月内肝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4% vs.11.1%,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肝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且优于单纯抗氧化治疗,该作用可能与抗炎抗氧化双重作用后有效抑制HIR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切除术 异甘草酸镁 氧化性应激 炎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