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4例合并严重腹部损伤的多发伤诊治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向江侠 胡平 +2 位作者 高劲谋 刘朝普 王建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828-1829,1832,共3页
目的总结合并严重腹部损伤的多发伤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4例合并严重腹部损伤(AIS≥3)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诊断正确率95.7%(291/304)。救治成功率94.1%,腹部伤非手术... 目的总结合并严重腹部损伤的多发伤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04例合并严重腹部损伤(AIS≥3)的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诊断正确率95.7%(291/304)。救治成功率94.1%,腹部伤非手术治疗即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栓塞术(AE)止血有效率为93.8%。并发腹腔间隙综合征(ACS)16例(5.3%),其他并发症包括:术后出血5例,腹腔感染28例,胆瘘22例,胆汁瘤10例,胰瘘15例,肠瘘7例,肠梗阻5例,肠坏死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7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7例,应激性溃疡伴出血17例,存在并发症者7例死亡,余经手术治愈或自愈。总病死率5.9%(18/304),死因为脑伤3例,胸伤2例,腹伤10例,骨盆骨折大出血2例,颈椎骨折1例。结论早期准确的伤情评估、快速的诊断和明确手术指征、把握多部位和多脏器损伤的处理顺序、合理运用损伤控制策略、高度重视腹腔间隙综合征对提高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损伤控制外科 腹腔间隙综合征 多发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例胸腹联合伤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向江侠 高劲谋 +1 位作者 胡平 王建柏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5-406,409,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救治116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包括伤因、损伤情况及损伤严重度(ISS)评分,诊治经过及手术途径等。结果 116例中5例通过胸片或CT确诊,3例经伤道探查确... 目的探讨胸腹联合伤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救治116例胸腹联合伤的临床资料,包括伤因、损伤情况及损伤严重度(ISS)评分,诊治经过及手术途径等。结果 116例中5例通过胸片或CT确诊,3例经伤道探查确诊,2例胸部伤道小肠脱出确诊,7例急诊手术术中发现,其余99例(85.3%)"越位征"术前疑诊,手术证实。90例穿透伤中2例死亡,26例钝性伤中4例死亡,5例死于术中或术后失血性休克,另1例由于术中判断胃壁活力失误,术后3d出现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3例合并严重肝脏损伤术后发生胆漏,3例并发膈下感染,经膈下引流治愈。其他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治愈出院。结论 "越位征"结合受伤机制、特别的辅助检查和胸腹腔穿刺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率,而早期诊断、正确手术途径、方式及损伤控制外科的应用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腹部创伤 膈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腔气管插管提高严重胸部创伤开胸手术疗效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8
3
作者 向江侠 高劲谋 +2 位作者 胡平 刘朝普 王建柏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247-24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双腔气管插管对胸外伤开胸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严重胸外伤伴有气道出血或(和)支气管断裂需要开胸手术的患者中,其中36例应用双腔气管插管,22例按常规行单腔气管插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 目的探讨应用双腔气管插管对胸外伤开胸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58例严重胸外伤伴有气道出血或(和)支气管断裂需要开胸手术的患者中,其中36例应用双腔气管插管,22例按常规行单腔气管插管。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急性肺损伤(ALI)的差异。结果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饱和度、氧合指数比较,其统计学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及急性肺损伤发生率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严重胸外伤伴有气道出血或(和)支气管断裂需要开胸手术的患者中应用双腔气管插管,能减少支气管断裂伤后潮气量的丢失,防止气道出血进入健侧导致窒息的危险,更好地保证患者呼吸平稳,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损伤 气管插管 手术 气道出血 支气管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8例严重肝脏损伤诊治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向江侠 胡平 高劲谋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总结严重肝脏损伤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严重肝脏损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15-75岁,平均(37.0±0.7)岁。道路交通伤55例,坠落伤28例,锐器伤15例,塌压伤5... 目的总结严重肝脏损伤诊治经验,提高救治水平。方法对2005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8例严重肝脏损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性72例,女性36例;年龄15-75岁,平均(37.0±0.7)岁。道路交通伤55例,坠落伤28例,锐器伤15例,塌压伤5例,摔伤3例,击打伤2例。结果早期诊断正确率94.4%(102/108),救治成功率89.8%(97/108),肝脏损伤非手术治疗AE止血有效率为88.9%(8/9);并发术后出血5例、膈下感染4例、胆瘘11例、胆汁瘤6例,腹腔间隙综合征(ACS)5例,存在并发症的患者2例死亡,余经手术治愈或自愈。总死亡率10.2%(11/108),死因为失血性休克4例,脑伤3例,胸伤2例,腹腔间隙综合征2例。结论及时正确的伤情评估、合理掌握非手术和手术的指征、正确的选择手术方式、合理运用损害控制策略和肝周填塞对提高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损伤 填塞 损害控制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平衡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郑姣妮 向江侠 张颖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64-1368,共5页
目的:比较平衡氨基酸和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A、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和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 目的:比较平衡氨基酸和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对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营养代谢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6月严重腹部创伤患者60例,按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A、B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和术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等氮、等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其中A组给予8.5%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B组给予10%复方氨基酸注射液(20AA);氨基酸给予量均为1.2 g/(kg·d),每日输注时间不少于12 h。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7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氮平衡、血清蛋白(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和血浆氨基谱,比较其住院时间、生存率以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有2例、B组有1例患者中途出院,共有57例完成本研究。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氮平衡水平、血清蛋白水平和血浆氨基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累计氮平衡水平显著优于A组;B组患者治疗后第3~7天、A组患者治疗后第5~7天的氮平衡水平均显著上升,且从治疗后第4天起,B组患者的氮平衡水平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甘氨酸、苏氨酸水平均显著上升;B组患者的精氨酸水平显著下降,缬氨酸、支链氨基酸水平显著上升,且分别显著低于或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胃肠道并发症、切口裂开的发生率及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生存率及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相较于平衡氨基酸,富含支链氨基酸的平衡氨基酸可进一步改善和维持严重腹部创伤患者术后的氮平衡、血清蛋白和血浆氨基酸水平,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 严重腹部创伤 营养代谢 预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3例胸部穿透伤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朝普 高劲谋 +4 位作者 胡平 李昌华 杨俊 向江侠 赵兴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846-1847,1850,共3页
目的:总结胸部穿透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2013年收治的603例穿透性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情况、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等。结果伤口部位:左前胸壁151例,左后胸134例,右前胸137例,右后胸108例... 目的:总结胸部穿透伤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3~2013年收治的603例穿透性胸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损伤情况、诊断方法和治疗方式等。结果伤口部位:左前胸壁151例,左后胸134例,右前胸137例,右后胸108例,双侧胸部22例;颈根部35例,上腹部16例。C T检查453例,阳性率96.03%;X线片检查252例,阳性率71.03%;彩色超声检查93例,阳性率62.37%。手术治疗192例,其中,剖胸手术166例,胸腔镜下手术26例;非手术治疗411例。出现并发症76例,死亡20例,治愈583例,治愈率96.68%。结论胸部穿透伤应用多层螺旋C T检查能快捷明确诊断;剖胸手术切口选择应以方便处理胸内最严重、最致命伤为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治疗 胸部创伤 穿透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外伤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和术前评估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昌华 黄光斌 +2 位作者 何平 项震 向江侠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5期424-425,共2页
目的评估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外伤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髋关节损伤的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等临床资料。结果26例外伤性髋关节骨折中,11例复合型骨折经3D-CT检查证实X线片检查漏诊4例;合并... 目的评估螺旋CT三维重建(3D-CT)在外伤性髋关节骨折的诊断价值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外伤性髋关节损伤的X线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等临床资料。结果26例外伤性髋关节骨折中,11例复合型骨折经3D-CT检查证实X线片检查漏诊4例;合并股骨头脱位及骨折5例中3D-CT发现X线片漏诊股骨头骨折2例。结论3D-CT在外伤性髋关节损伤的诊断中,与普通的X线片和CT扫描相比,显示了其明显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骨折 CT 三维重建 漏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急剖胸术在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艾涛 胡平 +2 位作者 高劲谋 赵山红 向江侠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07-1509,共3页
目的探讨紧急剖胸术(ET)在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指征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经ET救治的35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2~65分,平均31.63分。穿透伤23例,钝性伤12例。入院... 目的探讨紧急剖胸术(ET)在胸部创伤救治中的应用指征和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经ET救治的35例胸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5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2~65分,平均31.63分。穿透伤23例,钝性伤12例。入院时休克28例(80.00%)。失血量1 000~5 000mL,平均2 400mL,其中22例失血量大于3 000mL。急诊室ET 6例,手术室ET 29例。入院至手术时间均小于30min。死亡12例(34.29%),死亡组平均ISS评分48.26分,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脏压塞及失血性休克。存活23例(65.71%),穿透伤和钝性伤存活率分别为78.26%(18/23)和41.67%(5/12),存活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9.13%(9/23)。结论严重胸部创伤所致大出血、通气障碍和心脏压塞是ET的重要指征;胸部高危部位穿透伤应积极行剖胸探查;对于符合ET指征者,迅速剖胸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急剖胸术 胸部创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ammer分型对后Pilon骨折手术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建 邓志龙 +1 位作者 苟景跃 向江侠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9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Klammer分型对后Pilon骨折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2013年8月-2015年8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骨科收治17例后Pilon骨折,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8~64岁,平均45.8岁。采用踝关节三维CT扫描,根据后踝、内踝骨... 目的探讨Klammer分型对后Pilon骨折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2013年8月-2015年8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骨科收治17例后Pilon骨折,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18~64岁,平均45.8岁。采用踝关节三维CT扫描,根据后踝、内踝骨折情况应用Klammer分型。17例均合并外踝骨折,其中Ⅰ型9例,全部采用后外侧入路;Ⅱ型5例,采用单独后外侧入路3例,联合内侧入路2例;Ⅲ型3例,均合并内踝完全骨折,采用后外侧联合后内侧入路进行固定。术后以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判定关节面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对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VAS评分评估踝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1~23个月(平均13.2个月)随访,无腓骨肌腱激惹,无胫后神经麻痹,无腓肠神经损伤表现。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19(平均13.5)周。术后2例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非手术治疗后愈合,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术后第2天根据Burwell-Charnley影像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质量,其中解剖复位12例,一般复位5例。末次随访时踝关节活动范围背伸(24.9±3.8)°,跖屈(42.1±5.3)°;跟距关节内翻(27.7±1.9)°,外翻(32.5±2.4)°。临床疗效根据AOFAS评分进行评估:术前为(33.4±1.4)分,术后为(46.5±4.7)分,而末次随访为(86.4±5.9)分,其中优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15/17)。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静息时VAS评分为0~3分,平均0.7分;行走时为0~5分,平均1.9分。结论基于三维CT的Klammer分型简单实用,对后Pilon骨折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的选择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Pilon骨折 Klammmer分型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对创伤患者代谢及预后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吴迪 张颖 向江侠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9期662-665,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支链氨基酸对创伤患者代谢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网上检索Medline、Cochrane、EMbase、CNKI、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收集支链氨基酸对创伤患者代谢及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 目的系统评价支链氨基酸对创伤患者代谢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通过计算机网上检索Medline、Cochrane、EMbase、CNKI、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库,收集支链氨基酸对创伤患者代谢及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提取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对同质性结果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3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合计656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平衡氨基酸相比,创伤患者术后给予支链氨基酸能更好地改善氮平衡[MD=7.24,95%CI(5.16,9.32),P<0.01],提高总蛋白水平[MD=1.06,95%CI(0.21,1.90),P=0.01]和白蛋白水平[MD=1.90,95%CI(1.27,2.54),P<0.01],减少术后并发症[OR=0.32,95%CI(0.15,0.68),P<0.01]。结论支链氨基酸对创伤患者代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对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支链氨基酸 营养代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例严重肢体挤压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建柏 高劲谋 +7 位作者 胡平 杨俊 林曦 黄光斌 何平 艾涛 向江侠 都定元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肢体挤压伤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49例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5例;年龄19~82岁,平均43.7岁。地震伤5例、道路交通伤20例、工... 目的探讨严重肢体挤压伤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49例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5例;年龄19~82岁,平均43.7岁。地震伤5例、道路交通伤20例、工矿事故伤17例、其他7例。受伤肢体:肩背上肢8例、骨盆及下肢41例。合并骨盆及肢体骨折脱位32例(闭合伤20例,开放伤12例),多发伤44例。结果院前救援时间35min^49h,现场救援建立静脉通道并输液19例,止血带使用31例。全部病例在解压后行心电监测,救援现场行小腿筋膜室切开1例,膝关节离断1例。院内救治包括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14例,筋膜室切开减压后负压封闭引流17例,负压引流有效率96.8%(30/31),使用负压引流组无截肢者;发生挤压综合征28例(57.1%),其中合并高钾血症11例,肾功能衰竭8例;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8例,连续性肾替代治疗8例。治愈31例;好转13例;未愈5例,包括截肢3例(6.1%),死亡1例(2.0%),死因为高钾血症致心肺复苏失败。结论重视止血带和心电监测在严重肢体挤压伤院前救援中的应用,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减少严重肢体挤压伤的截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损伤 挤压伤 一体化救治 截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37例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建柏 高劲谋 +8 位作者 胡平 周伦上 赵山红 梁绍勇 刘朝普 何平 向江侠 项震 徐炎安 《创伤外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原因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7例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17~73岁,平均37.25岁。分析损伤部位、致伤原因、腹腔感染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原因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37例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临床资料,男性31例,女性6例;年龄17~73岁,平均37.25岁。分析损伤部位、致伤原因、腹腔感染原因、治疗方法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7例病例经体格检查、腹腔穿刺、超声或CT等确诊。腹腔感染主要原因:剖腹探查漏诊13例,手术方式不当9例,胃肠延迟破裂7例。分别行胃肠修补或吻合7例,膈下引流8例次,脓肿穿刺置管引流5例次,结肠单腔造口4例,坏死肝组织清除和胆囊切除各1例,负压封闭引流2例。35例腹腔液作药物敏感鉴定,全部病例使用抗生素。并发脓毒性休克17例。死亡1例(2.7%),死于严重腹腔感染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其余痊愈出院。结论漏诊胃肠道损伤、手术方式不当及胃肠延迟破裂是腹部创伤后严重腹腔感染的主要原因;外科手术控制感染源和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严重腹腔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腹腔感染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伤性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昌华 黄光斌 +1 位作者 高劲谋 向江侠 《创伤外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肺囊肿形成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4年收治的8例外伤性肺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外伤性肺囊肿的病人全部非手术治愈,无肺内脓肿、局限性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个体积小的肺囊肿经正确处理治疗多... 目的探讨外伤性肺囊肿形成的原因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4年收治的8例外伤性肺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外伤性肺囊肿的病人全部非手术治愈,无肺内脓肿、局限性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个体积小的肺囊肿经正确处理治疗多可治愈;体积大、多个肺囊肿相聚且囊肿之间有交通者,可在C型臂透视下行肺囊肿穿刺,抽出气、液并同时注入药物以及囊肿引流等处理而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肺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性肠外营养在创伤患者早期营养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迪 张颖 向江侠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698-698,702,共2页
对80例存在营养风险的创伤患者分别采用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肠内营养联合补充性肠外营养(观察组,40例)两种营养支持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蛋白水平、氮平衡的情况,发现补充性肠外营养对患者蛋白水平、氮平衡的改善更为明显。
关键词 创伤 肠外 肠内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离心法制备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慢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炎安 肖天容 +1 位作者 成叶 向江侠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8期636-638,共3页
临床上存在大量由于创伤、感染、糖尿病、压疮等原因造成慢性创面,而我国创伤感染所致慢性创面的比例可高达67.5%[1]。这种慢性创面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心理负担,还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同时也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临床上存在大量由于创伤、感染、糖尿病、压疮等原因造成慢性创面,而我国创伤感染所致慢性创面的比例可高达67.5%[1]。这种慢性创面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和心理负担,还会造成患者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同时也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慢性创面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3],成为治疗慢性创面的又一手段。目前制备PRP方法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血浆分离置换法,该方法不仅需要专用设备,而且需将其他血液成分回输体内,导致患者接受程度不高,限制其在临床使用;二是密度梯度离心法,该方法使用PRP提取套装[4]提取,价格昂贵,而使用手工二次离心法制备[5]要求无菌环境进行且步骤相对繁琐,临床上实际操作困难。本研究利用临床上现有仪器设备采用一次离心法制备PRP及凝胶,将其用于12例因创伤所致且经正规治疗4周以上仍未愈合的软组织创面(排除非创伤性创面,非癌性创面,治疗前血小板数量低下和凝血功能异常者),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损伤 富血小板血浆 离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骏伟 刘佳 向江侠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02-302,305,共2页
分析200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钢板断裂时间7周~13个月,平均8个月。断裂原因有适应证选择不当18例,术中操作不当10例,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不当或过早负重5例。正确掌握钢板的选择及钢板螺钉... 分析200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钢板断裂时间7周~13个月,平均8个月。断裂原因有适应证选择不当18例,术中操作不当10例,术后患者功能锻炼不当或过早负重5例。正确掌握钢板的选择及钢板螺钉的操作技巧,指导患者术后的功能锻炼,才能避免钢板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内固定 钢板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红素吸附治疗严重多发伤并发胆汁淤积性肝病1例
17
作者 王金汇 向江侠 鲁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762-764,共3页
严重多发伤患者即使度过最初的复苏期,后期仍可能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在没有直接肝胆损伤及胆道梗阻的情况下,严重创伤后肝功能的改变多以转氨酶升高为主,黄疸多为轻、中度的肝细胞性黄疸[1]。严重多发伤患者经早期损伤控... 严重多发伤患者即使度过最初的复苏期,后期仍可能继发器官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在没有直接肝胆损伤及胆道梗阻的情况下,严重创伤后肝功能的改变多以转氨酶升高为主,黄疸多为轻、中度的肝细胞性黄疸[1]。严重多发伤患者经早期损伤控制、外科处理及复苏治疗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淤胆型肝病的情况极为少见,通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本文报道1例应用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成功治疗严重多发伤伴重度淤胆型肝病的病例,结合文献讨论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在严重多发伤器官支持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分离 胆红素吸附 多发伤 胆汁淤积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3例肾脏伤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江侠 胡平 《创伤外科杂志》 2013年第4期315-317,共3页
目的探讨肾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5~2012年收治的273例肾脏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全部经CT或(和)B超明确肾脏损伤的诊断,有合并伤者188例;非手术治疗237例(86.8%),手术治疗36例(13.2%),其中肾切除15例侧... 目的探讨肾脏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5~2012年收治的273例肾脏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全部经CT或(和)B超明确肾脏损伤的诊断,有合并伤者188例;非手术治疗237例(86.8%),手术治疗36例(13.2%),其中肾切除15例侧,肾修补18例侧,大网膜肾网压迫止血3例侧。结果本组268例治愈,救治成功率98.2%(268/273),5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早期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另1例死于颅脑损伤。并发症包括:早期发生肾性高血压1例,给予降压治疗,逐渐停药血压恢复正常;尿外渗8例,其中3例经手术安置的引流管引流后逐渐尿外渗停止治愈,5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随访261例,随访6~18个月,另12例失访,定期复查尿常规、血压均正常,复查B超或CT发现肾萎缩3例,未作特殊处理。结论肾损伤大部分可非手术治疗,严重损伤需手术治疗;微创治疗是治疗闭合性肾损伤的趋势。肾栓塞术和"三层法"包裹肾脏术对肾脏伤严重时能成功保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濒死创伤患者肾伤严重时为抢救生命应果断行肾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损伤 动脉栓塞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炎性指标对细菌性脑膜炎菌株鉴别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静 李春兰 +3 位作者 张薇 张钦红 杨丽 向江侠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2407-240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炎性指标对患者颅内感染菌株鉴别的意义,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的8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分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另选...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炎性指标对患者颅内感染菌株鉴别的意义,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7月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诊断的8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分为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另选取因外科手术需要腰麻并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且肝肾功能正常的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及革兰阳性菌组和革兰阴性菌组脑脊液葡萄糖(GLU)、总蛋白(PRO)、腺苷脱氨酶(ADA)、白细胞计数(WBC)结果。结果观察组脑脊液GLU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脑脊液GLU显著低于革兰阳性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脑脊液ADA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P<0.05)。结论检测脑脊液GLU、ADA、WBC、PRO水平对颅内感染菌株有辅助诊断作用,并有利于颅内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炎性指标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肠内营养方案对多发伤患者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峥 张颖 向江侠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3867-387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对多发伤患者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和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乳剂、乳清蛋白粉,B组给予...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治疗方案对多发伤患者营养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和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多发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乳剂、乳清蛋白粉,B组给予肠内营养乳剂、支链氨基酸组件、谷氨酰胺组件,均治疗14 d。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人体营养指标、蛋白水平,以及住院时间、生存率、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伤状况、营养基线等指标方面无差别;治疗后,A组与B组上臂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比较[(26.38±1.76)cm vs.(26.89±1.50)cm,(13.14±1.88)cm vs.(14.11±2.1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总蛋白、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两组清蛋白水平[(41.998±4.113)g/L vs.(45.184±5.306)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存率、住院时间、胃肠道不适及感染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愈合不良和并发症总发生率(22.8%vs.5.6%,54.3%vs.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含有支链氨基酸和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治疗方案能更好改善多发伤患者机体外周肌肉、蛋白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肠内营养 支链氨基酸 谷氨酰胺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