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角法测量马来海松酸改性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表面能 被引量:7
1
作者 司红燕 商士斌 +3 位作者 刘鹤 王丹 廖圣良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将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分别与马来海松酸改性聚酯多元醇(MPP)、聚酯多元醇(PP)和Bayhydrol D270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进行复合交联制得MPP-2K-WPU、PP-2K-WPU和D270-2K-WPU,并采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法研究了n(—NCO)... 将亲水改性的多异氰酸酯分别与马来海松酸改性聚酯多元醇(MPP)、聚酯多元醇(PP)和Bayhydrol D270聚酯多元醇水分散体进行复合交联制得MPP-2K-WPU、PP-2K-WPU和D270-2K-WPU,并采用FT-IR和DSC对产物进行表征。利用接触角法研究了n(—NCO)∶n(—OH)及多元醇组分种类对2K-WPU涂膜接触角、表面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并采用Equation of State法和Owens-Wendt-Rabel-Kaelble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甲酰胺系列(甲酰胺、甲酰胺-二碘甲烷)检测液体相比,水系列(水、水-二碘甲烷)检测液体能更好地对2K-WPU涂膜表面性能进行描述;随着n(—NCO)∶n(—OH)的增加,MPP-2K-WPU的表面能先减小后增大,耐水性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当n(—NCO)∶n(—OH)为1.5∶1时其表面能最小、耐水性最强;与2种对照样(PP-2KWPU和D270-2K-WPU)相比,MPP-2K-WPU的表面能最小且耐水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海松酸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接触角法 表面能 耐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环糊精/木粉接枝共聚物对Pb^(2+)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司红燕 李斌 +1 位作者 王霆 徐祖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以柠檬酸为交联剂,利用酯化交联工艺将功能主体分子β-环糊精接枝到杨木木粉表面制备β-环糊精/木粉(β-CD/WF)接枝共聚物,并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酚酞探针分子技术进行表征。以Pb2+为吸附质,β-环糊精/木粉接枝共聚物为吸附剂,... 以柠檬酸为交联剂,利用酯化交联工艺将功能主体分子β-环糊精接枝到杨木木粉表面制备β-环糊精/木粉(β-CD/WF)接枝共聚物,并用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酚酞探针分子技术进行表征。以Pb2+为吸附质,β-环糊精/木粉接枝共聚物为吸附剂,系统探讨接触时间、pH值、Pb2+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颗粒内扩散模型、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β-环糊精不仅被接枝于木粉表面而且可以体现出包合活性;在298 K时,β-环糊精/木粉接枝共聚物对Pb2+吸附平衡的接触时间为30 min,适宜pH值范围为4~8,平衡吸附量随Pb2+的初始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Pb2+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即以化学吸附为主,颗粒内扩散不是唯一的吸附速率控制步骤;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说明Pb2+的吸附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吸附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负值,熵变和焓变分别为54.45 J/(mol.K)和13.75 kJ/mol,即该吸附是能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木粉 接枝 吸附 PB2+ 动力学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可分散型松香基聚酯多元醇的制备及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司红燕 商士斌 +2 位作者 廖圣良 王丹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2-48,共7页
以马来海松酸(MPA)、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丙烷(TMP)、间苯二甲酸(IPA)、己二酸(AA)、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为原料,采用先分步熔融后溶剂回流法制得水可分散型松香基聚酯多元醇(WDRPP)。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n(—OH)... 以马来海松酸(MPA)、新戊二醇(NPG)、三羟甲基丙烷(TMP)、间苯二甲酸(IPA)、己二酸(AA)、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5-SSIPA)为原料,采用先分步熔融后溶剂回流法制得水可分散型松香基聚酯多元醇(WDRPP)。探讨了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n(—OH)∶n(—COOH)和亲水单体用量对反应的影响,并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13) C NM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利用热重分析(TG)研究了WDRPP的耐热性,并采用Coats-Redfem法对WDRPP的热分解动力学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得到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5.5 h(熔融反应3 h,溶剂回流2.5 h),催化剂用量为0.10%,n(—OH)∶n(—COOH)为1.4∶1,亲水单体用量为2.86%时,制备的WDRPP的热稳定性和WDRPP水分散体的稳定性最佳;WDRPP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Tmax)为406.7℃、热解反应活化能为64.65 k J/mol,且热分解动力学曲线线性良好(R^2=0.997 3),表明WDRPP热分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FT-IR和^(13) C NMR的分析结果表明WDRPP制备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可分散 松香基聚酯多元醇 耐热性 Coats-Redfe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醇水分散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司红燕 商士斌 +2 位作者 廖圣良 王丹 宋湛谦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80,共6页
多元醇水分散体作为双组分水性聚氨酯(2K-WPU)的羟基组分,对2K-WPU的结构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特性、制备及改性等方面对4种多元醇水分散体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 水分散体 多元醇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蒎烯及其衍生化合物药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5
作者 廖圣良 商士斌 +3 位作者 沈明贵 司红燕 饶小平 宋湛谦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9-223,286,共6页
α-蒎烯和β-蒎烯是松节油的主要成分,因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α-蒎烯和β-蒎烯及其衍生化合物药物活性的研究已有大量新的报道,但是全面系统的介绍仍然比较缺乏。因此,综述了近年来α-蒎烯和β-蒎烯药物活性... α-蒎烯和β-蒎烯是松节油的主要成分,因具有多种潜在的生物活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α-蒎烯和β-蒎烯及其衍生化合物药物活性的研究已有大量新的报道,但是全面系统的介绍仍然比较缺乏。因此,综述了近年来α-蒎烯和β-蒎烯药物活性的研究,以及利用α-蒎烯和β-蒎烯合成具有药物活性衍生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展望了α-蒎烯和β-蒎烯药物活性衍生化合物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节油 蒎烯 衍生化合物 药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节油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廖圣良 商士斌 +2 位作者 司红燕 饶小平 宋湛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56-1863,共8页
松节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精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α-蒎烯和β-蒎烯是松节油最主要的两个组成成分,以这两个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多种化学反应途径,可以合成众多具有高附加值的衍生化合物。然而,目前对上文提及的化学反应途径的系统... 松节油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精油,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α-蒎烯和β-蒎烯是松节油最主要的两个组成成分,以这两个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多种化学反应途径,可以合成众多具有高附加值的衍生化合物。然而,目前对上文提及的化学反应途径的系统介绍仍然比较缺乏。本文对α-蒎烯和β-蒎烯经过加成反应合成衍生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α-蒎烯和β-蒎烯与氢气、水、氯化氢等8类化合物进行加成反应生成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的研究,并简述了这些衍生物的应用研究。展望了未来松节油衍生物合成研究的方向,指出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衍生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节油 蒎烯 加成反应 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酸桃金娘烷醇酯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廖圣良 商士斌 +3 位作者 司红燕 沈明贵 饶小平 宋湛谦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3-38,共6页
以β-蒎烯为原料,经硼氢化氧化反应合成了桃金娘烷醇,桃金娘烷醇与羧酸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DCC/DMAP)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8个羧酸桃金娘烷醇酯新化合物:乙酸桃金娘烷醇酯(4a)、丙酸桃金娘烷醇酯(4... 以β-蒎烯为原料,经硼氢化氧化反应合成了桃金娘烷醇,桃金娘烷醇与羧酸在N,N’-二环己基碳酰亚胺/4-二甲氨基吡啶(DCC/DMAP)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了8个羧酸桃金娘烷醇酯新化合物:乙酸桃金娘烷醇酯(4a)、丙酸桃金娘烷醇酯(4b)、正丁酸桃金娘烷醇酯(4c)、正戊酸桃金娘烷醇酯(4d)、环己烷羧酸桃金娘烷醇酯(4e)、苯甲酸桃金娘炕醇酯(4f)、对甲苯甲酸桃金娘烷醇酯(4g)、对甲氧基苯甲酸桃金娘烷醇酯(4h)。借助FT-IR、1HNMR和ESI.MS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琼脂稀释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该系列羧酸桃金娘烷醇酯中,化合物4b、4c、4f、4g和4h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6mg/L,化合物4a、4b、4c和4e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具有抑菌活性,MIC为128~256mg/L。其中,化合物4a对Ecoli的MIC为128mg/L与新洁尔灭相当。相对于原料口一蒎烯和中间体桃金娘烷醇而言,该系列酯类化合物在抑菌活性上具有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节油 Β-蒎烯 桃金娘烷醇 酯类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定位的城市智能公交系统设计 被引量:3
8
作者 姚仲敏 刘炜 +2 位作者 卢艳阳 司红燕 郝锦城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1-6,共6页
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城市智能公交系统。考虑到公交车在行驶中可能出现的高层建筑物遮挡等因素导致卫星定位无效的情况,设计加入了6轴姿态传感器,运用航位推算算法辅助定位。系统能够实现... 采用北斗卫星定位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互联网等技术提出了一种城市智能公交系统。考虑到公交车在行驶中可能出现的高层建筑物遮挡等因素导致卫星定位无效的情况,设计加入了6轴姿态传感器,运用航位推算算法辅助定位。系统能够实现智能进站判断,自动语音报站,智能站牌提示,调度中心远程监控,手机查询车辆位置信息等功能。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在卫星定位无效,公交车行驶速度不大于60 km/h时,推算定位精度平均达到0.88 m,精度远高于北斗接收机的3 m,符合设计要求。该系统运行稳定,设备性价比高,为进一步促进城市公交系统智能化发展提出了参考性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公交系统 北斗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互联网 航位推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的体会与思考——基于教学指导委员会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尚钘 范国荣 +3 位作者 王鹏 廖圣良 司红燕 王宗德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63-66,共4页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评专业单位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视角,介绍了专业综合评价组织过程中的工作体会和工作效果,并提出了专业综合评价后继工作的建议,从而为今后专... 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参评专业单位等多个方面。本文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视角,介绍了专业综合评价组织过程中的工作体会和工作效果,并提出了专业综合评价后继工作的建议,从而为今后专业综合评价的组织和实施提供思路和方法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专业 综合评价 教学指导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体验式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
10
作者 王宗德 陈尚钘 +4 位作者 范国荣 王鹏 黄敏 司红燕 廖圣良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45期193-194,共2页
对当前实践教学的目标和特性分析后,认为本科专业需要实施多目标体验式实践教学,并简要分析了其内涵与特点。在相关本科专业中实施了多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5个培养... 对当前实践教学的目标和特性分析后,认为本科专业需要实施多目标体验式实践教学,并简要分析了其内涵与特点。在相关本科专业中实施了多目标体验式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考虑了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等5个培养目标,同时尽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各方面的体验,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 体验式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提取芳樟精油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廖圣良 +3 位作者 范国荣 王宗德 陈尚钘 司红燕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为获得实验室条件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精油的优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条件对芳樟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芳樟叶片的精油提取得率高于枝干,水上蒸馏方式优于水中蒸馏,最佳蒸馏功率为600 W,最佳蒸馏时间为40 min,叶片采... 为获得实验室条件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芳樟精油的优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条件对芳樟精油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芳樟叶片的精油提取得率高于枝干,水上蒸馏方式优于水中蒸馏,最佳蒸馏功率为600 W,最佳蒸馏时间为40 min,叶片采后最佳存放时间为48 h以内,此条件下精油的提取得率为1.42%。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对获得的芳樟精油进行成分分析,鉴定出6种化合物,总GC含量为94.56%,其中主要成分芳樟醇为89.58%。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不同质量浓度芳樟精油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芳樟精油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菌活性较强,质量浓度为500、250和125 mg/L时,抑制率分别为100%、90.88%和67.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 精油 水蒸气蒸馏 化学成分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W型山苍子精油微乳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程晨 司红燕 +3 位作者 王宗德 廖圣良 邹晨阳 王鹏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6,共10页
通过加水法制备山苍子精油微乳,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以及制备温度对山苍子精油微乳形成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包油(O/W)型山苍子精油微乳的最佳制备条件为:... 通过加水法制备山苍子精油微乳,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以及制备温度对山苍子精油微乳形成的影响,再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水包油(O/W)型山苍子精油微乳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曲拉通X-100(TritonX-10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Km值为1,制备温度为25℃。以最佳制备条件中混合表面活性剂与山苍子精油的质量比为9∶1,含水率为70%制得标样1,微乳的平均粒径、多分散系数(PDI)、电导率和pH值分别为13.43nm、0.125、83mS/m和5.82。对标样1进行性能测试分析,发现其在1000~4000r/min的速率下进行离心时,微乳外观无变化,可证明其离心稳定性较好;在标样1和精油中加入等量的亚甲基蓝水溶液,亚甲基蓝水溶液在标样1中的扩散速度显著快于在精油中的,可证明微乳的水溶性显著优于精油;在缓释12h后,微乳中缓释的柠檬醛含量显著少于精油中缓释的,说明微乳的缓释性优于精油;在10~30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山苍子精油微乳液标样1比精油表现出更高的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率,质量浓度30g/L下山苍子精油微乳液标样1的DPPH·和·ABTS^+清除率为95%和54.7%,而山苍子精油的DPPH·和·ABTS^+清除率仅为44.79%和16.4%,说明将山苍子精油制备成微乳可以显著提高其抗氧化性,且微乳对DPPH·的抗氧化性显著优于对·ABTS+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精油 微乳 制备条件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樟精油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3
作者 廖圣良 +3 位作者 范国荣 司红燕 陈尚钘 王宗德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5期17-19,108,共4页
芳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树种,可用于提取芳樟精油,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芳樟人工林的开发现状,芳樟精油的成分分析,芳樟精油的提取技术,以及芳樟精油在香精香料、医疗保健、家庭卫生等领域的深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并... 芳樟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工业原料树种,可用于提取芳樟精油,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概述了芳樟人工林的开发现状,芳樟精油的成分分析,芳樟精油的提取技术,以及芳樟精油在香精香料、医疗保健、家庭卫生等领域的深加工利用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芳樟精油的提取技术、深加工利用、应用机理等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芳樟精油的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 精油 芳樟醇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樟精油的成分分析及其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被引量:7
14
作者 廖圣良 +4 位作者 范国荣 王宗德 陈尚钘 司红燕 王鹏 《南方林业科学》 2020年第1期21-25,37,共6页
为探究芳樟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实验室水蒸气蒸馏设备,对每个月份的芳樟叶片进行精油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的芳樟精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芳樟精油中共鉴定出13种主要化合物,分别为:芳樟醇... 为探究芳樟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采用实验室水蒸气蒸馏设备,对每个月份的芳樟叶片进行精油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提取的芳樟精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芳樟精油中共鉴定出13种主要化合物,分别为:芳樟醇、石竹烯、蛇麻烯、桉油烯醇、石竹烯氧化物等。不同月的芳樟精油提取得率之间存在差异。1-12月,芳樟精油提取得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9月的精油提取得率最高,为1.54%。芳樟精油主成分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在3月份最高,为95.6%,之后芳樟醇的相对含量随着月份的增加呈波浪状缓慢降低,芳樟醇的相对含量在12月最低,为79.8%。7-12月,芳樟精油提取得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在8-10月,芳樟精油提取得率和芳樟醇相对含量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樟 精油 芳樟醇 成分分析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醛基抗油茶炭疽病菌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曾嵘 司红燕 +3 位作者 陈尚钘 宋杰 王宗德 廖圣良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1年第1期49-55,共7页
为探讨柠檬醛基衍生物的结构与其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柠檬醛基抗油茶炭疽病菌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使用计算化学软件Gauss View05、Gaussian 09W、Ampac和Codessa分别完成了柠檬醛基衍生物分子结构的构建、优... 为探讨柠檬醛基衍生物的结构与其对油茶炭疽病菌的抗菌活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柠檬醛基抗油茶炭疽病菌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使用计算化学软件Gauss View05、Gaussian 09W、Ampac和Codessa分别完成了柠檬醛基衍生物分子结构的构建、优化、描述符计算与筛选,以及QSAR模型建立。结果表明:建立了一个含有4个描述符:氢原子之间的相互斥力、分子中带正电荷加权部分表面积比例、氢原子的数量、分子表面正电荷分布以及分子总表面积的最佳QSAR模型,相关系数(R2)为0.926 5。对最佳QSAR模型进行内部检验和外部检验,其中留一法内部检验的RCV2=0.865 7,三重内部检验的Rtraining2=0.879 3、Rtest2=0.882 4;外部检验的R外2=0.946 7,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解析建模描述符可知,柠檬醛基衍生物分子结构中与氢键供体相关的描述符对抗菌活性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可为新型柠檬醛抗油茶炭疽病菌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醛 衍生物 定量构效关系 启发式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噻唑腙类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石云飞 叶圣丰 +4 位作者 陈淑兰 司红燕 陈尚钘 王宗德 廖圣良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6-220,共5页
噻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以噻唑及其衍生物作为母体与其他具有良好活性的基团构建成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化合物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腙类化合物在抑菌、消炎、抗肿瘤等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因此,将噻... 噻唑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杀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以噻唑及其衍生物作为母体与其他具有良好活性的基团构建成具有更高活性的新化合物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腙类化合物在抑菌、消炎、抗肿瘤等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因此,将噻唑基团和腙基团融合在同一化学结构中有望得到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以α-溴代苯乙酮、氨基硫脲和丙酮为原料,回流反应1 h,通过"一锅法"合成了7个目标化合物,同时对所得的7个目标化合物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征数据与分子结构相匹配。与以往的噻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相比,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选择性高、副产物少及后处理简单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硫脲 合成 噻唑腙 一锅法 席夫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胶黏剂与涂料》课程信息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7
作者 贺璐 司红燕 +2 位作者 黄敏 罗海 王鹏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1年第7期114-115,共2页
《胶黏剂与涂料》是农林院校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从事胶黏剂研发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教育背景,从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入手,提出了《胶黏剂与涂料》课... 《胶黏剂与涂料》是农林院校林产化工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从事胶黏剂研发工作的专业人员具有重要意义。对目前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教育背景,从革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入手,提出了《胶黏剂与涂料》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措施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不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黏剂与涂料 林产化工 “互联网”+ 信息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蒸馏过程中芳樟精油的释放规律研究
18
作者 廖圣良 +4 位作者 范国荣 王宗德 陈尚钘 司红燕 王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6-952,共7页
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绘制芳樟醇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方程,确定水蒸气蒸馏过程中芳樟精油的释放规律;并结合石蜡制片技术观察芳樟叶片油细胞蒸馏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油释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15 min内精油释放量最... 采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绘制芳樟醇浓度与峰面积的标准曲线方程,确定水蒸气蒸馏过程中芳樟精油的释放规律;并结合石蜡制片技术观察芳樟叶片油细胞蒸馏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精油释放量先升高后降低,在10~15 min内精油释放量最大,随后开始迅速降低,芳樟精油在前30 min出油率高,占总出油量的95%。对芳樟叶片的切片分析结果显示,芳樟叶片油细胞主要分布于主叶脉的皮层和中柱。其中叶片中部主叶脉的油细胞含量最多,其次是基部主叶脉,尖部主叶脉最少。油细胞中精油的主要释放时间与精油释放曲线相对应。在精油释放过程中,各个组织中的油细胞基本同时释放精油,没有特定的释放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蒸馏 芳樟 精油 释放规律 石蜡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腈的合成工艺研究
19
作者 王九龙 司红燕 +3 位作者 陈尚钘 饶小平 王宗德 廖圣良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3,共7页
对柠檬醛催化氨氧化法制备柠檬腈的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氨水(NH_(3)·H_(2)O)用量、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溶剂的类型等因素对柠檬醛转化率和柠檬腈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 对柠檬醛催化氨氧化法制备柠檬腈的工艺进行优化,探讨了氨水(NH_(3)·H_(2)O)用量、过氧化氢(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溶剂的类型等因素对柠檬醛转化率和柠檬腈产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柠檬腈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柠檬醛35 mmol,n(柠檬醛)∶n(NH_(3)·H_(2)O)∶n(H2O2)∶n(CuCl)=1∶2.7∶5.5∶0.045,H_(2)O_(2)为氧化剂,CuCl为催化剂,36 mL异丙醇为溶剂,反应时间为5 h,反应温度为10~15℃。在该条件下,柠檬醛的平均转化率可达97.50%,柠檬腈的平均产率可达94.59%。对工艺条件分别放大2、3和5倍进行试验,柠檬醛的转化率分别为95.75%、95.05%和95.00%,柠檬腈的产率分别为92.88%、92.20%和9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醛 柠檬腈 氨化氧化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香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邹秀秀 王鹏 +4 位作者 陈尚钘 王宗德 范国荣 廖圣良 司红燕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期93-97,107,共6页
松香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工原料,无毒、可再生,应用十分广泛。以松香为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是其精深加工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松香基阴离子表活性剂,由于研究历史悠久、理化性质独特、应用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本论文总结... 松香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化工原料,无毒、可再生,应用十分广泛。以松香为原料合成表面活性剂是其精深加工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松香基阴离子表活性剂,由于研究历史悠久、理化性质独特、应用前景广阔,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目光。本论文总结了松香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香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洗涤剂 施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