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
作者 熊聪 叶能红 +2 位作者 陈永胜 周彬 刘云鹏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12期26-31,共6页
目的探究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痔疮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患... 目的探究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联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痔疮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与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接受PPH治疗,观察组接受DGHAL联合PPH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治疗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4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Wexne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G-HAL联合PPH治疗重症痔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痔动脉结扎术 超声多普勒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肌玉红膏联合中药熏洗对肛肠手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旭东 戎放 叶能红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熏洗剂配合生肌玉红膏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给予凡士林纱条...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熏洗剂配合生肌玉红膏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给予凡士林纱条引流;治疗组用中药复方熏洗后给予生肌玉红膏纱条引流。观察2组患者疼痛、创面水肿、分泌物情况,统计2组患者创面的愈合率及痊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第5、10天创口疼痛及创面愈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创面水肿、创面分泌物与创面痊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第2、4、7、14天2组的P物质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生肌玉红膏对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有较好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创面P物质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生肌玉红膏 肛肠疾病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4例
3
作者 叶能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年第5期248-248,共1页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甲硝唑针 菌必治针 丁胺卡那注射液 肠痈消散汤 大蒜糊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疝修补术医源性损伤6例分析
4
作者 叶能红 《中国乡村医药》 2004年第8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医源性损伤 疝修补术 神经损伤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周围脓肿68例治疗观察
5
作者 叶能红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阑尾周围脓肿 治疗观察 诊断标准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小切口胆囊切除60例应用体会
6
作者 叶能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3年第7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基层医院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临床应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H治疗重度痔术后吻合口出血18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徐欣 《浙江创伤外科》 2011年第5期632-633,共2页
目的探讨PPH治疗重度痔术后吻合口出血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已完成的1300多例PPH手术中发生吻合口大出血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救治,无1例发生吻合口感染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口出血点或血凝... 目的探讨PPH治疗重度痔术后吻合口出血的防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已完成的1300多例PPH手术中发生吻合口大出血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患者均获救治,无1例发生吻合口感染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吻合口出血点或血凝块附着处必须跨吻合口"8"字缝扎止血,撕裂的吻合口要间断缝合,对后期继发性吻合口渗血患者,有时压迫止血效果很好;术中操作规范、仔细以及术后适当应用缓泻剂、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对预防吻合口大出血有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 吻合口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脓肿治疗时如何减少肛瘘发生的临床体会
8
作者 叶绍顺 叶能红 戎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00246-00247,共2页
关键词 周脓肿治疗时如何减少肛瘘发生的临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肛周脓肿治疗中几个值得注意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5
9
作者 叶能红 戎放 徐欣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4期62-63,共2页
肛周脓肿是指肛门周围软组织感染所形成的化脓性疾患,是肛肠外科临床上较难处理、易致并发症的疾病之一。本文就肛周脓肿诊治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总结如下。
关键词 肛周脓肿 治疗 探讨
原文传递
PPH结合皮损切除治疗重度痔源性肛门瘙痒75例
10
作者 叶能红 戎放 郁陈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40-40,共1页
痔源性肛门瘙痒是继发于痔的一种顽固性肛门疾病。2009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PPH结合皮损切除治疗重度痔源性肛门瘙痒75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肛门瘙痒 重度痔 PPH 源性 治疗 皮损 2009年 肛门疾病
原文传递
PPH术后出血25例分析
11
作者 叶能红 戎放 徐欣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3期36-36,共1页
自2004年1月以来,我们采用PPH治疗Ⅱ、Ⅲ期内痔或混合痔1200例,其中术后出血25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PPH术后出血 Ⅲ期内痔 混合痔
原文传递
VAAFT结合改良LIFT微创治疗ParksⅡ型肛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戎放 凌巧云 +4 位作者 叶能红 郑必春 程权 叶绍顺 陈旭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1年第6期25-27,共3页
为观察视频辅助肛瘘治疗(VAAFT)结合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改良LIFT)微创治疗ParksⅡ型肛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在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采用VAAFT结合改良LIFT微创治疗的32例ParksⅡ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30例... 为观察视频辅助肛瘘治疗(VAAFT)结合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改良LIFT)微创治疗ParksⅡ型肛瘘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肛肠外科在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采用VAAFT结合改良LIFT微创治疗的32例ParksⅡ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显示,30例患者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术后残留外括约肌段瘘管内积脓,经换药后二期愈合。32例患者术后外括约肌均未切断或切开,并且术后行肛门直肠测压,肛管静息压正常,患者自述肛门精细控便功能与术前无明显差异。结果表明,改良LIFT是VAAFT微创手术中处理内口的好方法,是保证手术后不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ksⅡ型肛瘘 视频辅助肛瘘治疗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原文传递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环状痔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4 位作者 孙优昶 陈旭东 叶绍顺 程权 郑必春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7-19,共3页
为观察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环状痔的临床疗效,对358例脱垂性环状痔患者施行自动弹力线套扎术(部分患者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342例,随访3个月至3年不等。一次性治愈331例,其中204例患者2~3周治愈。发生术后大... 为观察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Ⅲ、Ⅳ度脱垂性环状痔的临床疗效,对358例脱垂性环状痔患者施行自动弹力线套扎术(部分患者附加外痔切除术)治疗。结果:随访342例,随访3个月至3年不等。一次性治愈331例,其中204例患者2~3周治愈。发生术后大出血3例,并发直肠下端黏膜环状狭窄6例,并发肛周脓肿1例,切除术后肛缘水肿组织获治愈24例。结果表明,自动弹力线套扎术治疗脱垂性环状痔疗效好、康复快,术后大出血发生率低,但应避免过度套扎所引起的直肠下端黏膜环状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垂性环状痔 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肛周脓肿脓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41例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1 位作者 黄君丽 薛祖军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3期47-48,共2页
对肛周脓肿患者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41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41例细菌培养中20例为大肠埃希菌,8例为大肠埃希菌合并其他细菌,两者共占68.3%;其他细菌i... 对肛周脓肿患者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回顾性分析41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41例细菌培养中20例为大肠埃希菌,8例为大肠埃希菌合并其他细菌,两者共占68.3%;其他细菌i1例(包括链球菌属2例,类杆菌属3例,肠球菌属3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I例)。28例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厄他培南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无耐药病例;而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头孢曲松等耐药率很高,超过60%,尤其是氨苄西林耐药率达到78.6%。结果表明,肛周脓肿多为混合感染,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外科手术后应按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脓肿 脓液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Ⅲ期环状内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陈旭东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3年第9期39-40,共2页
为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Ⅲ期环状内痔的疗效,对32例Ⅱ、Ⅲ期环状内痔脱垂伴出血的患者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患者痔脱... 为观察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治疗Ⅱ、Ⅲ期环状内痔的疗效,对32例Ⅱ、Ⅲ期环状内痔脱垂伴出血的患者行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术后随访1~5个月,患者痔脱垂和出血症状均消失,且术后无直肠血肿、创口出血及创口感染,无肛门、直肠狭窄,也无术后痔复发病例。结果表明,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加内痔悬吊术不失为治疗轻度环状内痔的一种好方法,具有微创、微痛及与PPH相比治疗成本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 内痔悬吊术
原文传递
多普勒引导下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1 位作者 陈旭东 孙优昶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13-15,共3页
为观察多普勒引导下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将360例Ⅱ、Ⅲ期痔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采用多普勒引导下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 为观察多普勒引导下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痔病的临床疗效,将360例Ⅱ、Ⅲ期痔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0例。治疗组采用多普勒引导下改良痔动脉结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2组患者均无术后大出血和肛门狭窄发生;2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在恢复工作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创缘水肿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多普勒引导下改良痔动脉结扎术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比较,具有微创、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引导下改良痔动脉结扎术 外剥内扎术
原文传递
直肠髓外浆细胞瘤(附病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1 位作者 应立平 吴建平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5期28-29,共2页
为了提高对直肠髓外浆细胞瘤的认识,结合病例报告,介绍该病的基本状况。髓外浆细胞瘤(EMP)罕见,多见于头颈部,直肠EMP更为罕见。EMP为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罕见的一种。直肠EMP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便血。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或结... 为了提高对直肠髓外浆细胞瘤的认识,结合病例报告,介绍该病的基本状况。髓外浆细胞瘤(EMP)罕见,多见于头颈部,直肠EMP更为罕见。EMP为恶性单克隆浆细胞病变中罕见的一种。直肠EMP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便血。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或结节,边界欠清,肿块表面糜烂或形成溃疡。EMP诊断尚无统一标准,除病理检查外,且需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确定。EMP治疗首选放疗。对侵犯重要器官且病变大者可手术治疗。化疗方案尚无统一意见。EMP放疗后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浆细胞瘤 直肠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PPH结合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86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年第11期23-24,共2页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对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86例采用PPH结合血栓性外痔切除术进行急诊手术,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22...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对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86例采用PPH结合血栓性外痔切除术进行急诊手术,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平均手术时间22min,留院观察或住院时间平均3.5d,术后所有患者痔核消失,95.5%的患者术后肛门疼痛明显减轻,89.2%的患者术后肛门部水肿消退,所有患者于术后4~6周创口愈合,无创口感染或肛周脓肿,随访2个月至7年,无肛门狭窄或肛门失禁。结果表明,PPH结合血栓性外痔切除术治疗急性嵌顿性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能尽早减轻患者的痛苦且不增加术后创口感染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H 外痔切除术
原文传递
“局麻-PPH-门诊留观三日”模式治疗重度环状痔578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戎放 叶能红 朱辉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1年第12期30-31,共2页
为探讨“局麻-PPH-门诊留观三日”模式治疗重度环状痔的疗效及可行性,回顾分析578例局麻下行PPH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25rain,平均门诊留观时间2.9d,局麻时感疼痛难忍者189例,术后发生尿潴留35例... 为探讨“局麻-PPH-门诊留观三日”模式治疗重度环状痔的疗效及可行性,回顾分析578例局麻下行PPH治疗的患者资料。结果显示,本组全部治愈,平均手术时间25rain,平均门诊留观时间2.9d,局麻时感疼痛难忍者189例,术后发生尿潴留35例,术后近期发生创口活动性出血而再次进手术室止血3例,术后发生肛门创缘水肿38例,术后发生急性便秘20例,但无一例发生肛门失禁、肛门狭窄及肛周化脓性感染。结果表明,“局麻-PPH-门诊留观三日”模式治疗重度环状痔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环状痔 PPH 门诊 局麻 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