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r-2和Ki-6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海主 何连君 +2 位作者 袁倩倩 赵文英 刘晓平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相关性及两者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收集胃腺癌组织标本213例,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和Ki-67的表达状态;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一步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它...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Her-2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相关性及两者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关系。方法:收集胃腺癌组织标本213例,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和Ki-67的表达状态;荧光原位杂交(FISH)进一步检测Her-2基因扩增情况并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关系。结果:213例胃腺癌组织中,Her-2和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44%(84/213)和81.22%(173/213),Her-2基因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和有无脉管癌栓无关(P>0.05);Ki-67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脉管癌栓有关(P<0.05),与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Her-2基因扩增与Ki-67高表达呈正相关(r=0.177,P<0.05)。结论:联合检测胃腺癌患者Her-2基因状态和Ki-67表达情况对病情评估以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给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HER-2 KI-67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间质瘤的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叶海主 何连君 +1 位作者 刘晓平 赵文英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研究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经病理确诊为GIST的病例44例,回顾性研究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这些临床病理特征对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并研究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经病理确诊为GIST的病例44例,回顾性研究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这些临床病理特征对GIST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病灶可位于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外及肠系膜,腔内或腔外生长,无包膜或假包膜,以类圆形居多,高度侵袭危险性者常伴出血、坏死、囊性变;镜下梭形细胞型占88.64%例(39/44),上皮样细胞型占9.09%例(4/44)、混合型占2.27%例(1/44);免疫组化显示CD117、CD34和DOG1表现出高表达的特点,分别为90.01%(40/44)、77.27%(34/44)、95.45%(42/44);Desmin、SMA、S-100和Ki-67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82%(14/44)、13.64%(6/44)、6.82%(3/44)和9.09%(4/44);单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核分裂数、NIH危险分度、手术方式和是否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GIST患者生存率的危险因素,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可见肿瘤大小、核分裂数、NIH危险分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IST患者癌细胞多以梭形细胞为主,CD117、CD34和DOG1的检测对GIST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肿瘤大小、核分裂数、NIH危险分度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CD117 CD34 DOG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放疗患者发生中重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风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海主 彭小保 +2 位作者 袁华琴 胡宏霞 陈文强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3032-3037,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发生中重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MSAR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22年09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8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有无MSARE的发生分为发生组(32例)和未发生组(50例)。采用单因素... 目的:分析食管癌患者发生中重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MSARE)的风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2019年01月至2022年09月在我院行放射治疗的82例食管癌患者,根据有无MSARE的发生分为发生组(32例)和未发生组(50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MSARE的独立危险因素,纳入这些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实用性进行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肿瘤位置(下段:OR=0.1,95%CI:0.01~0.9,P=0.04)、N分期(N_(2)+N_(3):OR=3.71,95%CI:0.99~13.88,P=0.049)、糖尿病(OR=6.63,95%CI:1.48~29.67,P=0.013)、高血压(OR=5.19,95%CI:1.22~22.16,P=0.026)、同步化疗(OR=5.86,95%CI:1.43~23.99,P=0.014)、食管照射长度(OR=1.33,95%CI:1.07~1.65,P=0.011)均为MSAR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这些因素成功构建列线图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0.888,95%CI:0.815~0.961)表明模型预测准确度高;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模型校准能力较好;决策曲线分析(DCA)提示阈值大约为0.06~1具有模型的最大收益范围,模型具有临床实用性。结论:成功构建食管癌患者发生MSARE风险预测模型,模型效能良好,有助于临床医师对高风险MSARE患者的早期识别,从而早期预防及改进治疗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中重度急性放射性食管炎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和耐药肿瘤细胞中FoxO3/Keap1/Nrf2通路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海主 陈亚娟 +1 位作者 赵文英 刘晓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8期859-865,共7页
目的:检测FoxO3/Keap1/Nrf2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和耐药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探讨FoxO3/Keap1/Nrf2信号在肿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肺癌A549耐药(A549/DDP)和结肠癌HCT-8耐药(HCT-8/5-FU)两种细胞株,耐药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用MTT... 目的:检测FoxO3/Keap1/Nrf2信号通路在肿瘤细胞和耐药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差异,探讨FoxO3/Keap1/Nrf2信号在肿瘤细胞耐药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肺癌A549耐药(A549/DDP)和结肠癌HCT-8耐药(HCT-8/5-FU)两种细胞株,耐药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用MTT法检测;分别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FoxO3/Keap1/Nrf2信号通路成员在非耐药和耐药肿瘤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A549/DDP的耐药性明显高于A549细胞(P<0.05),耐药倍数为5.25倍;HCT-8/5-FU耐药性显著高于HCT-8细胞(P<0.05),耐药倍数为31.67倍;两种耐药细胞A549/DDP和HCT-8/5-FU中的FoxO3、Keap1和Akt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而Nrf2和Nqo1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升高;A549/DDP和HCT-8/5-FU细胞中的Keap1和FoxO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而p-Akt、Nrf2、Nqo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FoxO3/Keap1/Nrf2信号通路与肿瘤耐药性有一定相关性,为深入研究该通路并探索降低肿瘤耐药性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3/Keap1/Nrf2信号通路 A549 HCT-8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uren分型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袁倩倩 叶海主 +1 位作者 徐礼鹏 赵文英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Lauren分型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就诊的791例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弥漫型胃癌(DGC)331例,肠型胃癌(IGC)355例,混合型(MGC)105例。分析DGC与... 目的:探讨Lauren分型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就诊的791例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其中弥漫型胃癌(DGC)331例,肠型胃癌(IGC)355例,混合型(MGC)105例。分析DGC与IG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DGC与IGC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T分期、N分期、TNM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TNM 分期和Lauren分型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仅年龄、肿瘤部位、N分期、TNM分期和Lauren分型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生存函数显示:DGC的5年生存率低于IGC(32.4%vs.47.2%,P<0.001)。结论:Lauren分型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Lauren分型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对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汪明云 丁美清 +6 位作者 邢雅军 袁华琴 胡骏 王洁 区宝琦 叶海主 顾胤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4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A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A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68例,对照组采用AP方案,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对比两组近期疗效,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细胞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9.71%,高于比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0,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4^(+)/CD8^(+))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AP方案治疗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可减小化疗对T细胞亚群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7
作者 汪明云 丁美清 +6 位作者 邢雅军 袁华琴 胡骏 王洁 区宝琦 叶海主 顾胤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2年第S01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尿昔二磷酸葡昔酸转移酶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筛选出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采集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研究尿昔二磷酸葡昔酸转移酶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筛选出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采集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UGT1A1*28基因多态性,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TA6/6野生型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0~2度10例,3~4度6例,总发生率为26.23%(16/61);TA6/7杂合突变型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0〜2度6例,3~4度3例,总发生率为60.00%(9/15);TA6/6野生型与TA6/7杂合突变型患者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近期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化疗 不良反应 近期疗效 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