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河江教授从胆论治玻璃体混浊经验拾萃 被引量:3
1
作者 宿晓娟 叶河江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玻璃体混浊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云雾移睛"范畴。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损为本,痰湿、血瘀为标。叶河江教授在防治玻璃体混浊方面有独到经验,尤其擅长从胆论治,运用利胆化浊之法,选用温胆汤方加减,临床取... 玻璃体混浊是临床常见眼科疾病,属于祖国医学"云雾移睛"范畴。该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损为本,痰湿、血瘀为标。叶河江教授在防治玻璃体混浊方面有独到经验,尤其擅长从胆论治,运用利胆化浊之法,选用温胆汤方加减,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混浊 云雾移睛 从胆论治 湿胆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6)A甲基化修饰在眼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薛愚愚 刘春梦 +1 位作者 陈婕 叶河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89-595,共7页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细胞中最普遍、最丰富和最保守的RNA内部修饰方式。m^(6)A修饰主要通过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化酶和m^(6)A甲基化识别蛋白调节RNA的剪接、稳定性、输出、降解和翻译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6)A甲基... 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细胞中最普遍、最丰富和最保守的RNA内部修饰方式。m^(6)A修饰主要通过m^(6)A甲基转移酶、m^(6)A去甲基化酶和m^(6)A甲基化识别蛋白调节RNA的剪接、稳定性、输出、降解和翻译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m^(6)A甲基化异常可能介导眼部的多种病理过程,参与代谢性、炎症性、退行性眼病和眼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等。本文就m^(6)A甲基化修饰在眼部组织细胞和眼科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阐明m^(6)A甲基化在眼病中的潜在分子机制,可能为某些眼科疾病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m^(6)A) RNA甲基化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白内障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葡萄膜黑色素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眼部结构协助诊断早期阿尔茨海默症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韩暄 王金燕 +5 位作者 周琦 宿晓娟 郭星雨 刘春梦 陈婕 叶河江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症(A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神经病理学变化先于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出现。目前,AD的早期诊断是基于有创性和价格昂贵的检测技术,难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标志物,以在早期阶段检测AD。眼睛... 阿尔茨海默症(A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神经病理学变化先于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出现。目前,AD的早期诊断是基于有创性和价格昂贵的检测技术,难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标志物,以在早期阶段检测AD。眼睛作为大脑的延伸,研究发现,与大脑病理学变化相比,AD患者眼部病理学变化更早出现,如视网膜结构异常、视觉功能障碍、视网膜异常蛋白积聚、脉络膜厚度变化、角膜神经纤维密度降低、晶状体异常Aβ蛋白的沉积和瞳孔光反应敏感度下降等。本文针对近些年AD患者的眼部病理学变化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诊断A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症 视网膜 脉络膜 角膜 瞳孔 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薛愚愚 叶璐 叶河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9-1004,共6页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先天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构成了组织损伤和病原体入侵监测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cGAS-STING信号通路可能介导眼部的多种病理过程,参与炎症性、退行性眼病和眼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如角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 cGAS-STING信号通路在先天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构成了组织损伤和病原体入侵监测系统。近年来研究发现,cGAS-STING信号通路可能介导眼部的多种病理过程,参与炎症性、退行性眼病和眼部肿瘤的发生发展,如角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黑色素瘤等。本文就cGAS-STING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阐明cGAS-STING信号通路在眼科疾病中的潜在分子机制,可能为某些眼科疾病的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GAS-STING 眼科疾病 角膜炎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叶河江 王莹 +4 位作者 张露 张晓婷 吴要华 王文丽 马鹏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857-1859,I000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影响,明确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N-甲基-N-亚硝基脲以50mg/kg腹腔注射于8周龄SD大鼠,造成感光细胞凋亡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针刺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维生素A治疗组。... 目的:观察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影响,明确针刺对感光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方法:N-甲基-N-亚硝基脲以50mg/kg腹腔注射于8周龄SD大鼠,造成感光细胞凋亡动物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针刺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维生素A治疗组。针刺组每日选取新明,睛明,承泣,球后,肝俞,肾俞针刺治疗,各穴位平补平泻,留针30min,连续治疗14天;维生素A组每日给予维生素A治疗;正常组,阴性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各组14天后用HE染色观察形态学改变,用TUNEL检测凋亡结果。结果:治疗后针刺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光密度增加,提示感光细胞发生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及维A对照组比较,平均光密度显著降低,提示感光细胞凋亡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显著抑制感光细胞凋亡大鼠视网膜形态学的损害,提示针刺是治疗感光细胞凋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感光细胞凋亡 视网膜形态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叶河江 刘爱琴 +2 位作者 廖品正 段俊国 罗向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71-574,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改变,探讨运用mfERG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及其在药物开发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自制光照箱维持光照24h以建立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改变,探讨运用mfERG对动物模型进行评价及其在药物开发研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自制光照箱维持光照24h以建立大鼠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光照后即刻),光照后3d、7d和14d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按标准刺激和记录方法,分别记录各组大鼠mfERG波形的改变。结果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fERG的N1及P1波各环反应密度均明显减弱,N1波(1~5环)反应密度为(6.23±3.77)nV·deg-2^(0.95±1.18)nV·deg-2,正常对照组为(47.87±12.78)nV·deg-2^(8.16±5.26)nV·deg-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1波(1~5环)反应密度为(28.25±15.18)nV·deg-2^(9.18±3.18)nV·deg-2,正常对照组为(118.43±20.58)nV.deg-2^(39.27±8.44)nV·deg-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照后3d、7d和14d后有不同程度恢复,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仍未恢复至正常水平;N1波各环峰潜时在光照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P1波各环峰潜时光照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显著延迟(P<0.05),但14d后各环峰潜时已基本恢复正常(P>0.05)。结论mfERG能较好地反映光损伤大鼠视功能的损伤程度,为客观评价模型动物视功能损害提供了量化方法,可用于药物开发研究中的药效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损伤 动物模型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明目“五子”对大鼠光损伤模型视网膜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叶河江 刘爱琴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803-2804,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明目"五子"对大鼠光损伤视网膜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光损伤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绿色荧光灯(波长510~560 nm)持续照射24 h造成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同时给予明目"五子"高、低剂量灌胃,连续给药14 ... 目的观察中药明目"五子"对大鼠光损伤视网膜氨基酸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光损伤视网膜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绿色荧光灯(波长510~560 nm)持续照射24 h造成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同时给予明目"五子"高、低剂量灌胃,连续给药14 d后,检测视网膜氨基酸含量。结果模型组对照组大鼠视网膜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药高剂量组视网膜氨基酸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明目"五子"可降低光损伤后视网膜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从而发挥减轻视网膜光损伤、保护视网膜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光损伤 明目“五子” 氨基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金燕 宿晓娟 +1 位作者 刘春梦 叶河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4期214-216,共3页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近视的发展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昼夜节律是生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生物节律,通过调控体内的生物钟系... 近年来,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视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除了遗传和环境因素外,近视的发展也与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昼夜节律是生物体随着地球自转而产生的生物节律,通过调控体内的生物钟系统影响着生理和行为活动。而视网膜作为眼睛的光感受器,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影响尤为显著。本文将从昼夜节律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其与近视的视网膜调控机制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近视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昼夜节律 褪黑素 多巴胺 黑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üller细胞在常见眼底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金燕 刘春梦 +2 位作者 郭星雨 韩暄 叶河江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2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神经胶质细胞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Mü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中主要神经胶质细胞,在维持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正常方面有重要作用。Müller细胞的损伤会导致视网膜功能障碍。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视网膜功能是否正常... 神经胶质细胞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稳态方面发挥关键作用,Mü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中主要神经胶质细胞,在维持视网膜结构和功能正常方面有重要作用。Müller细胞的损伤会导致视网膜功能障碍。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视网膜功能是否正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üller细胞。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Müller细胞在常见的眼底疾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以期深入了解Müller细胞在常见的眼底疾病中的影响与价值,为眼底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筛查、诊断、及预防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ÜLLER细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青光眼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明颗粒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多元醇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叶河江 段俊国 廖品正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1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 观察芪明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多元醇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葡萄糖、山梨醇、果糖和肌醇含量,观察芪明颗粒对其影响.结果 治疗3月后,与... 目的 观察芪明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发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多元醇通路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效液相法检测STZ诱发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葡萄糖、山梨醇、果糖和肌醇含量,观察芪明颗粒对其影响.结果 治疗3月后,与正常组比较,阴性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肌醇含量明显下降(P<0.01),而山梨醇、葡萄糖及果糖含量显著升高(P<0.01),芪明颗粒治疗组糖尿病大鼠,其视网膜组织肌醇含量显著升高(P<0.05~0.01),而山梨醇、葡萄糖及果糖含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 芪明颗粒能明显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多元醇通路的异常活跃,促进肌醇合成增加,从而减轻组织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明颗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多元醇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目五子对大鼠光损伤模型视网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河江 刘爱琴 路雪婧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4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明目五子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绿色荧光灯持续照射24小时造成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光照同时给予高剂量和低剂量明目五子煎剂灌胃,连续给药14天后,用TUNEL法标记细胞凋亡;采用免... 目的探讨中药明目五子对大鼠视网膜光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绿色荧光灯持续照射24小时造成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光照同时给予高剂量和低剂量明目五子煎剂灌胃,连续给药14天后,用TUNEL法标记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gacidicprotein,GFAP)的表达。结果明目五子高剂量组光感受器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五子高剂量组能显著减低视网膜GFAP的表达,增强bFGF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明目五子可以增强视网膜组织中bFGF的表达、抑制GFAP的表达,从而抑制视网膜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 光损伤 明目五子 凋亡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诊疗标准 被引量:192
12
作者 段俊国 金明 +1 位作者 接传红 叶河江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年第7期632-637,共6页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文章对糖尿病视... 文章所讨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标准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研究、整合、优化以往中医糖尿病标准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临床实际,研究而形成的能够被学术界普遍认可的诊疗标准,文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表现、理化检查、鉴别诊断、处理原则、辨证施治、成药治疗、辅助疗法、西医治疗等分别进行阐述,旨在进一步推广和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的特色与优势,规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疗行为,促进在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中医药临床疗效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 诊疗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品正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翔 路雪婧 +4 位作者 叶河江 周华祥 周春阳 潘学会 郭红建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28-229,共2页
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廖品正教授从事中医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6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及眼科疑难病症,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将廖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及临证经验总... 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廖品正教授从事中医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6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病及眼科疑难病症,尤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方面有独到之处。现将廖老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识及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药疗法 经验 廖品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富文 段俊国 +1 位作者 廖品正 叶河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和生存质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公认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标准,收集不同分期的DR患者的中医症状,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测查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症状判断中...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和生存质量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公认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标准和中医证候标准,收集不同分期的DR患者的中医症状,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测查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对患者症状判断中医证候,并研究和生存质量的关系。结果:在不同分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有明显差别,生存质量各维度的得分有的与不同中医证候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患者生存质量显著降低,生存质量各维度有的受不同中医证型的影响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存质量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糖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路宏 叶河江 +3 位作者 段俊国 廖品正 刘爱琴 刘文华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ERG和OPs的变化情况,探讨糖尿病对大鼠FERG和OPs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糖尿病组90只。糖尿病组用STZ造模,6个月后将符合条件的大鼠纳入观察组。检测6、9个月时大鼠ERG和OPs的表现。结果糖尿病大鼠...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ERG和OPs的变化情况,探讨糖尿病对大鼠FERG和OPs的影响。方法将100只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和糖尿病组90只。糖尿病组用STZ造模,6个月后将符合条件的大鼠纳入观察组。检测6、9个月时大鼠ERG和OPs的表现。结果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图a波、b波、OPs振幅有下降趋势,峰潜时延长,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有差异(P<0.01);9个月时糖尿病大鼠a波、b波、OPs振幅降低,峰潜时延迟,与6个月时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或0.05)。结论高血糖可使糖尿病大鼠ERG和OPs振幅下降,峰潜时延长;且随病程的延长其影响逐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糖 实验性 糖尿病 大鼠 视网膜电图 视网膜振荡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力珍珠滴眼液治疗四种眼疾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翠屏 王明芳 +1 位作者 周华祥 叶河江 《中西医结合眼科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69-72,共4页
用新制剂强力珍珠滴眼液(亦名眼宝)治疗视疲劳症、慢性结膜炎、角结膜干燥症、老年性白内障,四种眼病共15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效72例(48%),有效41例,总有效率75.33%,显效对照组(用原珍珠明目滴眼液... 用新制剂强力珍珠滴眼液(亦名眼宝)治疗视疲劳症、慢性结膜炎、角结膜干燥症、老年性白内障,四种眼病共150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显效72例(48%),有效41例,总有效率75.33%,显效对照组(用原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显效9例(7.4%),有效29例,总有效率31.15%。经统计学处理,各病种两组间疗效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珍珠滴眼液 视疲劳症 结膜炎 角膜干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品正辨治中医眼科疾病学术思想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翔 路雪婧 +6 位作者 叶河江 周华祥 周春阳 潘学会 王超 杨东梅 王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225-227,共3页
该文总结了廖品正教授辨治中医眼科疾病的学术思想。要点如下:(1)强调打好内科基础,整体、综合论治。(2)力主中医眼科和现代诊疗、科研方法相结合。(3)治内障眼病注重"阴阳和抟",力主"矫枉不可过正"。(4)擅治"... 该文总结了廖品正教授辨治中医眼科疾病的学术思想。要点如下:(1)强调打好内科基础,整体、综合论治。(2)力主中医眼科和现代诊疗、科研方法相结合。(3)治内障眼病注重"阴阳和抟",力主"矫枉不可过正"。(4)擅治"水血同病"证,常用"活血利水"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眼科 学术思想 廖品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损伤对大鼠视网膜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爱琴 叶河江 路雪婧 《眼视光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 :观察光照对大鼠视网膜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对视网膜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绿色荧光灯持续照射 2 4h造成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分别于光照前、光照后即刻、光照后 14d剥离视网膜 ,测定视网膜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 :除甘... 目的 :观察光照对大鼠视网膜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探讨其对视网膜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绿色荧光灯持续照射 2 4h造成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分别于光照前、光照后即刻、光照后 14d剥离视网膜 ,测定视网膜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结果 :除甘氨酸外 ,光照后视网膜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 (GLU)、γ 氨基丁酸 (GABA)含量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14d后有所降低 ,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差异仍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急性视网膜光损伤导致视网膜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增高 ,可能是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损伤 大鼠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对照组 正常 光感受器细胞 视网膜细胞 水平 结论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明目口服液对葡萄膜炎慢性化发病机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霄 王培 叶河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919-2920,共2页
目的研究补肾明目口服液对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和Fas、FasL表达活性的影响,探讨补肾明目口服液在葡萄膜炎慢性化发病机制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取补肾明目口服液含药兔血清。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研究补肾明目口服液对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凋亡和Fas、FasL表达活性的影响,探讨补肾明目口服液在葡萄膜炎慢性化发病机制中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取补肾明目口服液含药兔血清。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8例慢性葡萄膜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补肾明目口服液的含药血清(20%,10%,5%)刺激下淋巴细胞凋亡和自杀相关因子/自杀相关因子配体(Fas/FasL)表达的变化。结果慢性葡萄膜炎患者PBL凋亡率低于正常组(P<0.05),Fas表达高于正常组(P<0.05),FasL表达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P>0.05);10%,20%含药血清可增加慢性葡萄膜炎患者PBL的凋亡率(P<0.01),降低Fas表达(P<0.01),升高FasL的阳性细胞率(P<0.01)。结论慢性葡萄膜炎患者PBL存在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紊乱,中药补肾明目口服液在体外可纠正其紊乱,增高PBL的凋亡。研究为中药延缓慢性葡萄膜炎复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葡萄膜炎 补肾明目口服液 细胞凋亡 自杀相关因子/自杀相关因子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廖品正教授论“阴阳和抟而精明”理论在内障眼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翔 潘学会 +4 位作者 周春阳 周华祥 路雪婧 叶河江 谢钊 《四川中医》 2010年第8期6-6,共1页
本文阐述了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廖品正教授将"阴阳和抟而精明"的理论应用于眼科临床,力主治内障眼病矫枉不可过正的经验。
关键词 内障眼病 阴阳和抟 学术思想 廖品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