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YZA(V3)模型对珠三角地区双季稻参数的模拟效果及验证分析
1
作者 叶树春 王广伦 +3 位作者 钟珑 曾繁威 陈元哲 孔正圆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4-68,74,共6页
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18—2020年不同播期双季稻的生长发育观测数据以及当地气象和土壤数据,利用2018—2019年的数据对ORYZA(V3)模型进行校准,以调整和确定作物的基本参数,使用2020年双季稻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等数据... 以珠三角地区为研究区,基于2018—2020年不同播期双季稻的生长发育观测数据以及当地气象和土壤数据,利用2018—2019年的数据对ORYZA(V3)模型进行校准,以调整和确定作物的基本参数,使用2020年双季稻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和生物量等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ORYZA(V3)模型对珠三角双季稻的生育期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与实测值相比误差范围为0~3 d。ORYZA(V3)模型对2020年早稻和晚稻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的模拟准确率高,模拟值的平均线性回归系数(α值)接近于1,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70 4和0.766 0,t检验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ORYZA(V3)模型对水稻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的模拟误差较大,但从统计学角度来看但仍在合理范围内,且对晚稻的模拟效果优于早稻。由此可知,通过校准作物参数,ORYZA(V3)模型能准确地模拟水稻的生长情况,可以应用于珠三角地区的水稻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V3)模型 双季稻 模型校准 模拟效果 验证 珠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2
作者 凌霄霞 张作林 +2 位作者 翟景秋 叶树春 黄见良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3-334,共12页
水稻生产系统是响应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农业生态系统之一,本文综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稻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增多,辐射资源减少,降水不均一性加大。高温热害、干旱、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更频繁... 水稻生产系统是响应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农业生态系统之一,本文综述了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水稻生长季的热量资源增多,辐射资源减少,降水不均一性加大。高温热害、干旱、暴雨和洪涝灾害发生更频繁,这可能降低水、热资源的有效性。气候变化使我国单季稻和双季稻潜在种植边界显著北移,导致单季稻、早稻和晚稻的主要生育期缩短。基于统计模型和水稻生长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不考虑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的进步,气候变化使单季稻、早稻和晚稻产量下降,但不同稻作区和方法间存在差异。我国水稻生产重心北移、实测生育期延长和产量增加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水稻生产系统通过种植分布调整、品种改良和技术改进来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未来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导致水稻生育期缩短和产量下降,对我国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仍需加强气候变化影响机制的研究及其在影响评估中的应用,减小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并增加其系统性,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种植北界 稻作制度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数据库日常管理系统的初步研制
3
作者 曹新久 景元书 叶树春 《湖北气象》 2004年第4期20-22,共3页
应用VisualFoxpro8.0语言,采用结构化、模块化方法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土壤水分日常管理软件。该系统由数据查询、数据维护、绘图、打印、帮助和退出6个功能模块组成,具有快捷、通用、灵活、实用和易扩充等特点。此系统的... 应用VisualFoxpro8.0语言,采用结构化、模块化方法开发了一套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土壤水分日常管理软件。该系统由数据查询、数据维护、绘图、打印、帮助和退出6个功能模块组成,具有快捷、通用、灵活、实用和易扩充等特点。此系统的建立对农作物土壤水分生产管理、农业科研与服务系统信息化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制度 土壤水分 数据库 系统 表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地面臭氧浓度增加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叶树春 邓荣昌 凌霄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772-776,共5页
综述国内外近地面臭氧(O3)浓度增加对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臭氧单一因子和复合因子对作物的影响,大田试验研究的进展以及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我国同类研究中的不足,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臭氧 作物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2008年罗定市农业气候资源及灾害风险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树春 梁敏妍 +2 位作者 张志坤 周武 王迪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14544-14546,14548,共4页
根据气候资料对罗定市的农业气候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分析罗定市三大气候资源,得出了罗定市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指出了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光、温及雨水是影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气候因素;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台... 根据气候资料对罗定市的农业气候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分析罗定市三大气候资源,得出了罗定市主要作物气候生产潜力,指出了主要气象灾害。结果表明:光、温及雨水是影响作物气候生产潜力的主要气候因素;干旱、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和台风等是罗定市农业生产的主要灾害气候,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以气象灾害强度和风险指数为指标,作出全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并为政府和决策部门制作农业生产计划、采取防灾减灾措施以及保险理赔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 资源 风险 评价 广东省罗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叶树春 周武 蔡晶 《广东气象》 2011年第6期8-12,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1°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09年4月24~25日广东出现的一次区域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辐散、高空槽过境与低层低涡东移耦合,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在广东中西部地区交汇,形...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1°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等,对2009年4月24~25日广东出现的一次区域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层辐散、高空槽过境与低层低涡东移耦合,冷空气和西南暖湿气流在广东中西部地区交汇,形成明显的气旋性辐合,促进了强降水的发展;弱冷空气入侵触发了此次降水过程,而低空西南急流在广东中西部地区的强风速辐合为大暴雨动力和充足的水汽条件;湿位涡对此次降水过程落区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天气过程 大暴雨 冷空气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浮地区大雾天气的成因分析及预报 被引量:8
7
作者 叶树春 梁域 +1 位作者 胡淑娟 朱炳胜 《广东气象》 2012年第3期29-31,共3页
通过对1966~2005年云浮地区雾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浮地区大雾时间分布集中在10月~翌年3月,这种时间分布主要受大气温度、湿度及季风等的影响,云浮地区大雾的地理分布集中在郁南-云浮-新兴一带,这种地理分布与地形有密切关... 通过对1966~2005年云浮地区雾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浮地区大雾时间分布集中在10月~翌年3月,这种时间分布主要受大气温度、湿度及季风等的影响,云浮地区大雾的地理分布集中在郁南-云浮-新兴一带,这种地理分布与地形有密切关系。另外,当大气环流和气温出现异常时,云浮地区大雾也会有异常表现。根据以上成因分析,进行预报因子的筛选,提出了云浮地区大雾预报的着眼点和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云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叶树春 莫贤清 胡淑娟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2年第A01期371-373,共3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1°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FY-2C卫星等资料,对2004年7月4日发生在罗定市的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天气形势、能量、动力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探讨其物理机制,并在...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1°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及多普勒雷达、FY-2C卫星等资料,对2004年7月4日发生在罗定市的强雷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从天气形势、能量、动力条件、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探讨其物理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雷电预报服务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背景 物理量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浮地区着装气象指数预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叶树春 朱炳胜 +1 位作者 刘玉明 邓荣昌 《广东气象》 2005年第3期23-25,28,共4页
对云浮地区着装厚度与温、湿、风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前人的经验,得出着装厚度预报的经验公式,并统计分析近30年云浮地区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出云浮地区各时期(各旬)平均着装厚度,给出与着装厚度相应的着装建议,通过分析云浮地区着装厚度... 对云浮地区着装厚度与温、湿、风的关系进行分析,根据前人的经验,得出着装厚度预报的经验公式,并统计分析近30年云浮地区气象观测资料,计算出云浮地区各时期(各旬)平均着装厚度,给出与着装厚度相应的着装建议,通过分析云浮地区着装厚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估算云浮地区穿着不同类型服装的大致时间,为服装制造业和商家提供预测信息和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装厚度 气象指数 服装款式 天气预报 云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人,为什么不愿出庭作证
10
作者 叶树春 《律师世界》 1997年第12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证人证言笔录 证人出庭作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 间谍犯罪 特殊保护 强制措施 司法实践 作证的义务 打击报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地区一次前汛期的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晓梅 叶树春 周武 《广东气象》 2013年第4期34-38,共5页
分析了2010年6月1—2日粤西地区一次全区性前汛期暴雨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并从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量特征加以剖析。结果表明,500 hPa南支槽不断东移,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使得水汽的输送加强,低层低涡东移,切变线南压,为这次暴雨过... 分析了2010年6月1—2日粤西地区一次全区性前汛期暴雨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并从水汽条件、动力条件等物理量特征加以剖析。结果表明,500 hPa南支槽不断东移,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使得水汽的输送加强,低层低涡东移,切变线南压,为这次暴雨过程创造了良好的动力条件;低空西南急流的存在加强了低层水汽和能量的输送,有利于强降水的产生;弱冷空气侵入触发了此次降水过程;该过程是粤西地区一次典型的前汛期暴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前汛期暴雨 环流形势 水汽通量 假相当位温 温度平流 粤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莫贤清 蔡晶 叶树春 《广东气象》 2011年第2期26-28,34,共4页
利用NCEP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9年5月23~25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大暴雨过程是发生在"两脊一槽"形势下的暖区暴雨,北部湾低涡是本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该次大暴雨降水强弱与急流、水汽通量、散... 利用NCEP资料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9年5月23~25日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该次大暴雨过程是发生在"两脊一槽"形势下的暖区暴雨,北部湾低涡是本次大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该次大暴雨降水强弱与急流、水汽通量、散度等有较好对应关系,高层辐散减弱、低层螺旋度减少对暴雨的结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该次大暴雨过程水汽源地是南海和孟加拉湾,强降水主要发生在水汽通量大值中心正前方,低涡东边的东南低空急流为暴雨带来充沛水汽;低层强辐合,中层螺旋上升,高层强辐散为该次大暴雨提供良好的动力上升条件;东路弱冷空气的渗透影响使该次大暴雨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暴雨 低涡 高低空急流 螺旋度 冷空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地面冷空气触发的暴雨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武 叶树春 黄小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16365-16366,16504,共3页
利用NECP1°×1°的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对2010年4月21~22日广东省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青藏高原不断有槽下滑影响广东,850hPa切变线西南气流提供强大水汽输送的环流背景下,受地面冷空气触发而产... 利用NECP1°×1°的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对2010年4月21~22日广东省的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是青藏高原不断有槽下滑影响广东,850hPa切变线西南气流提供强大水汽输送的环流背景下,受地面冷空气触发而产生。冷空气南下过程受南岭山脉阻挡,导致西南地区冷平流从两广交界地区进入广东,影响广东中部地区,导致这些地区的能量和水汽释放,造成强降水。冷空气向θse高值区渗透过程中,不稳定能量迅速被释放,触发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正好对应地面强降水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冷平流 不稳定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隆冬冷空气诱发的暴雨和雨雪相态转变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梓浩 邓福兴 +1 位作者 叶树春 孔树剑 《广东气象》 2020年第6期39-43,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清远市连州市双偏振雷达资料,对粤北2018年1月8日隆冬冷空气诱发的暴雨和雨雪相态转变进行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中低层逆温层明显,近地面层温度&l...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清远市连州市双偏振雷达资料,对粤北2018年1月8日隆冬冷空气诱发的暴雨和雨雪相态转变进行过程分析。结果表明: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中低层逆温层明显,近地面层温度<0℃,地面温度<1℃,粤北部分地区地面气温降至0℃以下,这是雨雪相态复杂转变的主要原因;近地面偏北急流和低层西南急流的叠加作用,西南低空急流长时间维持和加强,加强了Ekman抽吸作用,导致该次暴雨的形成。协相关系数(ρHV)可识别融化层,能抓住融化层的快速变化。粒子相态分类产品(HCL)能快速呈现降水粒子的相态变化,但对于雨夹雪不能很好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隆冬暴雨 雨雪相态转变 双偏振雷达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自动气象站维护和技术保障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星聪 赵仲彬 +2 位作者 周珍丹 叶树春 蔡晶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9年第4期66-68,共3页
区域自动气象站在中小尺度天气预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对自动站进行有效的日常维护,及时、准确地处理突发故障,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成为每个台站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安装和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 区域自动气象站在中小尺度天气预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对自动站进行有效的日常维护,及时、准确地处理突发故障,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成为每个台站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区域自动气象站安装和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处理的方法和一些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自动站 WP3103型 故障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浮市热岛效应的四季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元哲 陈伟明 +2 位作者 卢智力 孔正圆 叶树春 《广东气象》 2020年第1期20-23,共4页
根据云浮市2017年的气温以及高程资料,研究了云浮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FROM-GLC10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定量分析了云浮城市热岛对地表覆盖类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云浮市温度分布状况与地形的分布格局大致相近。各月... 根据云浮市2017年的气温以及高程资料,研究了云浮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FROM-GLC10土地覆盖类型数据,定量分析了云浮城市热岛对地表覆盖类型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云浮市温度分布状况与地形的分布格局大致相近。各月热岛强度存在明显的月际变化,其中12月城市热岛强度最大的达到1.15℃,热岛强度最小的是3月,为0.39℃;将时间尺度分为4季,可以清楚地发现云浮市春季城市热岛效应最弱,秋冬季城市热岛效应最为明显;同时气温与地表覆盖类型有着密切的联系,林地对云浮市的城市热岛效应缓解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学 热岛效应 地表覆盖类型 气温变化 云浮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浮市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被引量:1
17
作者 谭伯楷 胡端英 叶树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32期7-7,共1页
从降水这一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和关键的自然因素入手,通过分析,初步得出了云浮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指标和方法,建立了地质灾害预警的气象模型,为进行地质灾害的实时预警提供了气象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 降水 地质灾害 气象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森”路径及强度诊断分析
18
作者 莫贤清 陈星聪 +2 位作者 叶树春 蔡晶 胡慧芬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0年第A02期118-119,共2页
利用NCEP资料对1002号热带气旋"康森"的路径及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康森"的移动主要受副高环流影响;吕宋岛地形导致了"康森"的海平面气压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减弱水汽的汇聚和风速的幅合,最后使平均风... 利用NCEP资料对1002号热带气旋"康森"的路径及强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康森"的移动主要受副高环流影响;吕宋岛地形导致了"康森"的海平面气压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减弱水汽的汇聚和风速的幅合,最后使平均风速减小,垂直风切变增大,使"康森"在吕宋岛西边有一个强度减弱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热带气旋 路径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机新型喷嘴斜流阀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徐玉党 叶树春 项光 《压缩机技术》 1994年第6期20-24,共5页
本文着重阐述了作者在一台无油润滑压缩机上应用喷嘴斜流阀替代现有环状阀的一些研究工作。通过模拟吹风试验,对喷嘴斜流阀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最终将这两种气阀进行了工业实运行对比试验,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喷嘴斜阀较环状阀具有显... 本文着重阐述了作者在一台无油润滑压缩机上应用喷嘴斜流阀替代现有环状阀的一些研究工作。通过模拟吹风试验,对喷嘴斜流阀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最终将这两种气阀进行了工业实运行对比试验,其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喷嘴斜阀较环状阀具有显著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斜流阀 应用 无油润滑压缩机 气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20
作者 叶树春 《中国科技成果》 2005年第19期26-27,共2页
在分析麻章区水资源面临的产峻形势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出实现水利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水利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